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

  1、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必须是学校工作重点中的重点。

  2、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校长。主管校长对教学质量负主要责任,教务处主抓落实,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

  3、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采取年级组长负责制。具体操作办法是:学校在全体教师中聘任教学业务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年级组长,并和年级组长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开学初由年级组长在征集教师意愿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双向聘任班主任、各学科任课教师,年级组长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全学年由年级组长组织全组教师学生努力奋斗,力争实现质量指标。

  4、学校教务处要有质量奋斗的具体措施。开学初制定奋斗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质量两奋斗策略、质量分抓体系、各种质量指标、及考评制度。教学过程中要常抓教学常规的落实,指导年级组、班主任、科任教师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要适时组织教师会议,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弘扬好的教学做法,树立典型教师,做到宣扬到点、辐射到面。学期结束要进行教学质量考核,组织教学质量分析会。

  5、教务处、教研组要组织有效地学习竞赛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6、各任课教师要把课堂教学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钻研教材、斟酌教法、组织学生、实现有效教学;要加强教学研究,学习先进经验,开展同伴互助、接住各种先进教学手段实现高效教学。

  7、各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管理及学风建设,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各班要有明确的质量指标,质量指标要让全体学生明确并为之奋斗。

  8、学校要有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不单以分数为唯一评价依据,并有激励性。

  9、学校后勤及其他组织要做好教学的服务工作。

  10、学校要每年考核表彰教学质量对教学质量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要有一定的资金用于奖励,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学人员岗位职责考核之中,同时要表彰学习成绩优异、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

篇2:护理核心制度: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⑴ 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4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⑵ 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⑶ 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6—9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3、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4、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5、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6、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篇3: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核、监督和协调职责。

  (二)制定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三)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有年、季、月质量分析以及信息反馈、整改措施和效果评价。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列为护士长考核重点,并与科室绩效挂钩。

  (四)每年定期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教育。

  (五)检查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情况,并有记录:

  1、实施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标准,落实专科护理常规,对危重、大手术和疑难病人作为重点管理,专科护理到位。

  3、危重病人有护理计划,措施具体,记录完整规范,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90%。

  4、护理单元备急救车、急救器材、药品、急救物品齐备完好率100%。

  5、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四川省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试行)》,每年有定期的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评价,合格率≥90%。

  6、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严”(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培训及考核,人人达标,有考核记录。

  7、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8、完善专项护理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各类导管脱落、病人跌伤、压疮等。

  (六)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要岗位有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措施,如急诊科、重症监护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室、供应室等。

  (七)建立与规范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包括差错事故管理与报告制度、投诉管理制度等。

  (八)建立和完善护理会诊、护理病历讨论和护理查房制度。

  (九)建立质量可追溯机制,有年、季、月质量分析、信息反包馈、整改措施、效果评价。每年定期与不定期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并体现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