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
2010年7月12日到15日,滨海区开展了暑假教师培训,按照要求我应该参加语文组的学习。第一天由于参加央子街道会演彩排,没有能够及时参加学习;第二天,在滨海实验小学,主要听了王迎春老师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通过学习,收获颇深,下面就此次学习谈一点对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一、领会教材,要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语文课程标准》总结和概括了历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问题的不同意见,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为我们准确地认识和定位语文课程性质和功能提供了方向和思路,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阶段的重要地位。”
作为义务教育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更加准确。但是,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还大量存在或偏重于工具性,或偏重于人文性的状况。我们要杜绝这两种现象的发生。
二、课堂教学,要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
4.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针对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
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观念
1、知识的定义:布鲁姆将知识定义为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这是和方法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
2、知识维度的分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3、认知过程维度的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4、语文知识的基本范畴: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是什么?人们历来认为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是狭义的知识观。从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看,知识可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陈述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5、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教学:“精要、好懂、又用”这六个字一直被奉为语文知识教学的“六字箴言”。实际上这“六字要求”就是语文知识教学的通用策略。所谓“精要”,是对语文知识教学内容提出的要求——精简化、开放化。所谓“好懂”,是对语文知识教学方法提出的要求——情景化、动态化。所谓“有用”,是对语文知识教学目的提出的要求——实践化、习惯化。
知识教学的四种www.aishibei.com方法:以体验为主要途径的知识教学法;以案例为主要形式的知识教学法;以训练为主要行为方法的知识教学法;以分析为主要手段的知识教学法。
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凡事预则立”预设是很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的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使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
处理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
处理好方法与效果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目的和方法以及方法与方法之间,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般来说,引领学生个人阅读文本是主要的方法,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辅之以集体讨论、演课本剧、多媒体演示和研究探索等方法。对阅读教学来说,各种方法都是必须的,没有优劣之分。
处理好语感和质疑、阅读与运用的关系:现在阅读教学优一种倾向,是重视语感,忽略质疑。因此需要辩证地理解两者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处理感悟和质疑的关系: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和质疑在程序上谁先谁后,在时间上谁重谁轻,要因文而异,辩证处理;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将解疑和感悟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质疑和感悟积累的独特性,千万不要追求标准化答案。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一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篇2: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
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
2010年7月12日到15日,滨海区开展了暑假教师培训,按照要求我应该参加语文组的学习。第一天由于参加央子街道会演彩排,没有能够及时参加学习;第二天,在滨海实验小学,主要听了王迎春老师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通过学习,收获颇深,下面就此次学习谈一点对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一、领会教材,要正确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语文课程标准》总结和概括了历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问题的不同意见,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为我们准确地认识和定位语文课程性质和功能提供了方向和思路,还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阶段的重要地位。”
作为义务教育的教师,只有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向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更加准确。但是,在新课改推进的过程中,还大量存在或偏重于工具性,或偏重于人文性的状况。我们要杜绝这两种现象的发生。
二、课堂教学,要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语文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基本前提。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
4.努力建设开发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针对以往语文课程的封闭和缺少活力而言的,它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突破“三中心”即“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框框。
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及时更新知识观念
1、知识的定义:布鲁姆将知识定义为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这是和方法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
2、知识维度的分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3、认知过程维度的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4、语文知识的基本范畴: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是什么?人们历来认为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是狭义的知识观。从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观看,知识可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陈述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5、语文知识和语文知识教学:“精要、好懂、又用”这六个字一直被奉为语文知识教学的“六字箴言”。实际上这“六字要求”就是语文知识教学的通用策略。所谓“精要”,是对语文知识教学内容提出的要求——精简化、开放化。所谓“好懂”,是对语文知识教学方法提出的要求——情景化、动态化。所谓“有用”,是对语文知识教学目的提出的要求——实践化、习惯化。
知识教学的四种www.aishibei.com方法:以体验为主要途径的知识教学法;以案例为主要形式的知识教学法;以训练为主要行为方法的知识教学法;以分析为主要手段的知识教学法。
处理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关系: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预先作出周密的安排。“凡事预则立”预设是很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教师的指导只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外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学习的内因是不断产生的学习需要与自己原有的语文素养水平之间的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使阅读教学有效,教师必须洞察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发展。
处理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
处理好方法与效果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目的和方法以及方法与方法之间,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般来说,引领学生个人阅读文本是主要的方法,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辅之以集体讨论、演课本剧、多媒体演示和研究探索等方法。对阅读教学来说,各种方法都是必须的,没有优劣之分。
处理好语感和质疑、阅读与运用的关系:现在阅读教学优一种倾向,是重视语感,忽略质疑。因此需要辩证地理解两者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处理感悟和质疑的关系: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阅读课应该有个自读——浅悟——质疑——深悟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感悟和质疑在程序上谁先谁后,在时间上谁重谁轻,要因文而异,辩证处理;要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并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将解疑和感悟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质疑和感悟积累的独特性,千万不要追求标准化答案。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一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篇3:学校暑期暑假致家长一封信
学校暑期暑假致家长一封信
各位尊敬的学生家长:
和谐、安全的孩子成长环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20xx年暑期即将来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暑假,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长是第一监护人,务必承担起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安全监管职责,希望家长在暑期中切实加强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防患于未然,请您教育孩子假期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防溺水的家庭教育。
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请您加强对孩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学生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特别要教育学生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2、教育孩子注意交通安全。
要教育孩子拒乘“不合格车辆”,要遵守交通规则,严禁未满12周岁的孩子单独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骑电动车上路。不在公路、铁路上游玩,严禁翻越防护栏横穿马路到对面人行道,不逆行,以确保安全。
3、做好防人身侵害和防受骗教育。
教育学生要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不参与非法传销活动,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不参与赌博和其他违法活动,不到歌厅、酒吧、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活动,提高学生防范人身侵害、防受骗和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教育孩子有事外出或参加活动,须向家长打招呼,家长要掌握孩子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4、教育孩子正确合法上。
教育未成年学生不到营业性络场所上,不登录不站,不玩不良络游戏,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长时间上。帮助学生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增强自护意识。
5、教育孩子注意防火安全。
教育学生不要随意玩弄火柴、打火机、蜡烛等引火物,增强防火意识,懂得防火、灭火和逃生知识;要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煤气灶及热水器,防止煤气泄漏或空气不流通而造成的煤气中毒事件,做到时时提醒,防患于未然。指导孩子正确、规范使用电器,电器用后要完全切断电源,节约电能。
6、教育孩子注意卫生安全。
夏季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要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吃瓜果必须洗干净,吃冷饮要适量,不暴饮暴食。
7、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动态,平时多与孩子进行沟通,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提高珍爱生命的意识。
8、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暑假生活,指导他们制订好,认真完成暑假作业;
指导孩子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暑期文体活动;鼓励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暑假成为孩子调节身心,参与实践,培养品质的良好时机。
各位家长,孩子是父母和家庭的希望。希望您在暑期中能够切实履行监护人职责,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事项,一切以安全为重,让孩子度过安全、快乐、充实的假期!
xxx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