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汇报:传递关爱,让关爱永恒

  大学生思想汇报:传递关爱,让关爱永恒

  爱的党组织:

  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却永远记得雷锋这一位人物,也依旧铭记永垂不朽的雷锋精神。几十年过去了,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雷锋式的模范人物,他们高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将中华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畲恩典,2010年杰出人物之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句话:"爱,是可以感染人,爱,也是可以传递的。我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听到这些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助人为乐的雷锋,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不同的年代,秉承着相同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之处。

  1967年,元朗区潮州同乡会在畲恩典先生的父亲--畲振坤先生等前辈的倡导下成立,时至今日,元朗区潮州同乡会也在一代代的传承和创新中,已经走过了四十三年的历程。转眼间,走到了第二十届,近二十年来,畲恩典先生把很多时间奉献给了这个社团,奉献给了他深爱着的乡亲们,二十年如一日,他唯一想到的是如何为更多的乡亲谋取福利,如何更好地为家乡做贡献,为香港的繁荣,为祖国的稳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在继承父亲意志的同时,也把服务的概念传递给了他的弟弟以及其它亲人,他们一家人,在这条无私奉献的路上,一路向前。

  而作为当今时代的一名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成为了衡量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标准。就像畲恩典先生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体会到服务社会是一件只能问付出,不能求回报的事一样。这个看似简单的理想,却包含着畲恩典先生最无私、最高尚、最博大的情怀。我感悟到了,他们所做的是细小的事、平凡的事,但他们的心是不平凡的。

  时间还在继续,但在我看来永垂不朽的雷锋精神却不会停止;当一个人将社会服务作为主旋律的时候,事业,就会成为其中的一段插曲。身兼多个社会公职的畲恩典先生正是这样。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改变贫穷的山区、促进进社会和谐,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那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一定是无穷的。那么让我们将这样的关爱传递下去,让这份伟大的爱将生生不息,化为永恒吧!

  汇报人:xxx

篇2: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并做好谈心记录。同时要做到定期家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活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提倡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帮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优先照顾帮扶儿童:班队会上要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要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各类活动也要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在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帮扶教师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应在班上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们搞好学习成绩,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定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7、帮扶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如发现其生病,帮扶教师要立即送其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8、帮扶教师每月要通过电话方式,与“留守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让他们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构建“务工地和学校”远程教育网络,尤其要多汇报儿童的进步,增强家长和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9、帮扶教师要认真做好帮扶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并进行跟踪服务,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10、帮扶儿童如是住校的,帮扶教师要经常性地与其交流、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情况;如非寄宿的儿童,帮扶教师应定期走访,与

篇3:大学生思想汇报:传递关爱,让关爱永恒

  大学生思想汇报:传递关爱,让关爱永恒

  爱的党组织:

  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我们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却永远记得雷锋这一位人物,也依旧铭记永垂不朽的雷锋精神。几十年过去了,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无数雷锋式的模范人物,他们高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将中华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发扬光大。

  畲恩典,2010年杰出人物之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句话:"爱,是可以感染人,爱,也是可以传递的。我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听到这些话,不禁让我想起了助人为乐的雷锋,他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不同的年代,秉承着相同的精神,这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之处。

  1967年,元朗区潮州同乡会在畲恩典先生的父亲--畲振坤先生等前辈的倡导下成立,时至今日,元朗区潮州同乡会也在一代代的传承和创新中,已经走过了四十三年的历程。转眼间,走到了第二十届,近二十年来,畲恩典先生把很多时间奉献给了这个社团,奉献给了他深爱着的乡亲们,二十年如一日,他唯一想到的是如何为更多的乡亲谋取福利,如何更好地为家乡做贡献,为香港的繁荣,为祖国的稳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在继承父亲意志的同时,也把服务的概念传递给了他的弟弟以及其它亲人,他们一家人,在这条无私奉献的路上,一路向前。

  而作为当今时代的一名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成为了衡量我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标准。就像畲恩典先生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体会到服务社会是一件只能问付出,不能求回报的事一样。这个看似简单的理想,却包含着畲恩典先生最无私、最高尚、最博大的情怀。我感悟到了,他们所做的是细小的事、平凡的事,但他们的心是不平凡的。

  时间还在继续,但在我看来永垂不朽的雷锋精神却不会停止;当一个人将社会服务作为主旋律的时候,事业,就会成为其中的一段插曲。身兼多个社会公职的畲恩典先生正是这样。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为改变贫穷的山区、促进进社会和谐,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那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一定是无穷的。那么让我们将这样的关爱传递下去,让这份伟大的爱将生生不息,化为永恒吧!

  汇报人: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