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36计: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1)

  欺上蒙下,以假换真的战术

  计曰:“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解曰:经常促使对方更动阵形,并设法使其移动主力,藉以削弱其气势,在对方自灭时,趁机下手占领。这就好比控制了车轮,就能控制车子的行驶方向一样。

  “梁”、“柱”者,敌方主力之所在。

  频繁改变对方阵容,“偷梁换柱”,使其阵势崩塌,从而乘机兼并。

  按古兵书所说,凡战阵,都有纵横结构,战阵前后,二横相对者“天衡”,好比战阵的“大梁”;直贯中央者为“地轴”,好比战阵的“支柱”。在这些“梁”和“柱”的方位上,往往部署着主力部队。

  在古代阵战中,倘若和“友军”联合作战而又想乘机将其吞并,可以设法将其主力调离这些重要方位,或者以我方部队取代它去充当“梁”和“柱”。这样,它的阵势必将崩塌,我方即可趁机兼并它的部队,以利对敌作战。

  这种吞并潜在对手以攻击别股敌人的谋略,就叫“偷梁换柱”。该计的奥妙在于:与不可靠的友军联合作战时,应当频繁变更它的阵容,调离它的主力,待其自趋失败,而后乘势将其制服,好比拖住车轮,控制住车子一样。

  “梁”、“柱”是敌方阵势的关键,是主力部队之所在,所以要尽力去“偷”去“换”,使其阵势崩塌,趁机取胜。

  而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情报、科技设施和管理人才成为商业竞争阵营里的“梁”与“柱”,因而他们也就成为现代“偷梁换柱”者用心“偷换”的目标。

  历代贤君明主,若想争天下、保江山,莫不把人才视为自己事业的关键和基础,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是广为流传的求才若渴的典型。

  被曹操誉为天下两英雄之一的刘备,当初也是寄人篱下,东奔西逃,狼狈不堪。及至“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事业才开始出现转机。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占有荆州,西图两川,终于建立蜀国,成就霸业。

  现代商战,表面上是商品竞争,实质是智慧的较量,从制造产品到经营以至占领市场,无不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主管、科技、管理人才运用其才智的结果,因此也可以说商战是人才之战。

  所以,“偷梁换柱”计在商战中的应用,就要多方容纳、搜罗和掘取有用人才(包括情报和设施),甚至“偷换”竞争对手阵营里的“梁柱”之才。

  取他人之长经营自己

  在信息传播速度迅速发展的社会里,先进技术产品层出不穷。一个有头脑的经营者,眼光不但要向内,牢牢把握自己的经营之船,眼光更要向外,密切注意他人之长,并取而用之,使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质量成跳跃式地提高,这样才能使企业永葆青春。

  在日本,一般不准外资独资经营。为了发展电子计算机工业,日本曾破例给IBM公司开绿灯,让它在日本独资经营,甚至把国内市场让给它。

  几年之后,日本人学到了技术,加上自己的创新,现在日产电子计算机已在很多方面登上了技术顶峰。

  日本曾处在经济实力、贸易和科技三项强国的地位,它并没有放弃其致富之道,仍然坚持大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尤其在高技术领域里,引进势头有增无减。

  在数年时间里,共引进2万多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花费的资金只相当于研制国家为此花费的1/30。1986年,日本签订引进国外技术合同共2361项。引进这些技术,正是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从而推进自身技术的进步。

  人才是商战的资本

  当今的商战,要取得胜利,最根本的条件是:要能制造比对方更物美价廉的商品,这需要有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而同水平的科学技术是人的智慧的结晶,因此,开发、吸收和利用人才显得极其重要。

  美国能长期富甲天下,除了它优越的自然条件外,主要是因它的科学技术在世界居领先地位,而这正有赖于拥有大批的一流人才。美国除了自己培养人才外,还善于容纳、引进和罗致天下人才为己用。其吸引人才之法有二:一是给予高薪,二是为之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

  美国是最舍得在科研上花钱的国家。据统计,它的科研经费要多于主要西方的发达国家之总和,并在逐年增加。为了引进国外人才,还多次修改了移民法,对有成就的科学家,不考虑国籍、资历和年龄,一律允许优先进入美国。因此,各国人才多乐于奔集美国。

  瑞士有一位研究生研制成功一支电子笔和一套辅助设备,其性能可以用来修正遥感卫星拍摄的红外照片,这项重大发明引起全世界的注目。美国一个大企业闻讯后马上派人找到这位研究生,以优厚的待遇为条件,动员他到美国工作。瑞士一些公司也千方百计地要留住他,于是希望得到人才的各方展开了人才争夺战,双方都愿意加薪,结果弄得不可开交。

  最后,精明大胆的美国人说,现在我们不加了,等你们加定了,我们乘以5。就这样,这位研究生连人带笔一起到了美国。

  在美国著名的“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有33%以上是外国人;在美国从事高级科研工作的工程学博士后研究生中,外国人占66%;美国33%的名牌大学的系主任是华裔学者;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也是外国科技人员。正因为美国能集中天下人才为之从事科学研究,美国的科技才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才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高明的企业家,既要千方百计地“偷”、“换”对方阵营里的“梁”、“柱”,又要防止自己的“梁”、“柱”被别人“偷”、“换”。

  [计论]

  偷梁换柱是用偷换的方法,暗中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在历代的政治、经济、外交等活动中,常被用作奇谋妙计,来取胜敌人,解决矛盾,平息事端。它常常能迷住敌人的眼睛,致敌于死地。

篇2:孙子兵法36计: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1)

  交亲远国,进攻近邻的战术

  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攻击近处的敌人比较有利。切莫越过近处的敌人去进攻远处的敌人。远处的敌人,即使政治目标相异,仍有暂时携手合作的可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同的竞争对手,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与谋略。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起初,秦国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它小国就容易制服了。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去攻击齐、楚两国,甚至越过邻近韩、魏去远征齐国。韩、魏诸国想到如果齐、楚灭亡了,就一定轮到自己这些小国了,所以愈发与齐、楚联合抗秦。

  秦国谋臣范睢于是劝秦昭王改变战略,实行“远交而近攻”,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邻近的韩、赵。

  范睢说:“远交可以避免劳师袭远,并且离间各国之同盟,近攻则能立即扩充秦国的疆土,由近而远,如蚕食桑叶一样,天下不难尽入秦国的版图。”

  秦昭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任范睢为相国,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六国联盟果然因之破裂。秦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远交近攻”的计策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在受到地理形势限制的情况下,攻取邻近敌人就有利,攻取远处的对手就有害。火焰上窜,池水下淌,同是应敌,对策不一。

  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并且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远交近攻”计在商战中可以引申为: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开拓邻近的市场或与近处的对手竞争,有利因素多,开拓遥远的市场或与远处的对手竞争,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对远处的对手,也可以适时联合。

  如果将“远交近攻”计的要义加以扩展,那么,此计也可以是对付敌人、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交互运用的谋略,这在商场上很有运用价值。

  雀巢公司在危机中崛起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至今已兴盛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继续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到了20世纪80年代,竟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它食品的运动。雀巢产品几乎在欧美市场上无立足之地,给雀巢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

  交亲远国,进攻近邻的战术

  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攻击近处的敌人比较有利。切莫越过近处的敌人去进攻远处的敌人。远处的敌人,即使政治目标相异,仍有暂时携手合作的可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同的竞争对手,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与谋略。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起初,秦国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它小国就容易制服了。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去攻击齐、楚两国,甚至越过邻近韩、魏去远征齐国。韩、魏诸国想到如果齐、楚灭亡了,就一定轮到自己这些小国了,所以愈发与齐、楚联合抗秦。

  秦国谋臣范睢于是劝秦昭王改变战略,实行“远交而近攻”,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邻近的韩、赵。

  范睢说:“远交可以避免劳师袭远,并且离间各国之同盟,近攻则能立即扩充秦国的疆土,由近而远,如蚕食桑叶一样,天下不难尽入秦国的版图。”

  秦昭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任范睢为相国,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六国联盟果然因之破裂。秦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远交近攻”的计策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在受到地理形势限制的情况下,攻取邻近敌人就有利,攻取远处的对手就有害。火焰上窜,池水下淌,同是应敌,对策不一。

  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并且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远交近攻”计在商战中可以引申为: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开拓邻近的市场或与近处的对手竞争,有利因素多,开拓遥远的市场或与远处的对手竞争,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对远处的对手,也可以适时联合。

  如果将“远交近攻”计的要义加以扩展,那么,此计也可以是对付敌人、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交互运用的谋略,这在商场上很有运用价值。

  雀巢公司在危机中崛起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至今已兴盛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继续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到了20世纪80年代,竟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它食品的运动。雀巢产品几乎在欧美市场上无立足之地,给雀巢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

篇3:孙子兵法36计:棋走险着

  第二十六计棋走险着

  有时险着是胜于对手的战术二人对弈,黑白(棋子)相争,决一胜负。当一方处于劣势,形势危急之时,不得不放出“胜负手”,所谓“胜负手”就是在对方棋子较厚之处,强行打入,冒险攻击。只要步调不乱,攻其弱点,或利用己方的死子,往往能打乱对方阵脚,变彼之空为己之地,一举扭转败局,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舞台,就如同一局惊心动魄的棋局,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每每在关键时刻走出了“险着”,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渑池之会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昭王约请赵王在渑池相会。

  赵王怕被秦王扣留,不敢去。可大臣廉颇、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便是屈服于秦国。于是廉颇辅佐太子留守赵国。平原君率领几万人在渑池附近策应,大将李牧率五千精兵跟随赵王和蔺相如前往渑池。

  到了渑池,两国国君相聚饮酒。秦王借酒醉想侮辱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十分喜好音乐,请赵王给演奏一段瑟助助兴吧。”赵王不得已便弹了一段瑟,秦国的史官当场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瑟。”

  这时,蔺相如抱着一个瓦缶,说:“赵王听说秦王很擅长演奏秦国的音乐,请秦王演奏一段瓦缶助助兴吧。”秦王闻言大怒,坚决不答应。蔺相如抱着瓦缶跨前几步说:“五步之内,我便可以血溅大王!”秦王手下想挥剑砍相如,蔺相如瞪眼喝退了他们。秦王一见这形势,只好敲了一下瓦缶应付了事。蔺相如也回头叫来赵国史官,让他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大臣很不服气,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站起来对秦王说:“请秦王割让都城咸阳为赵王祝寿!”秦王看到蔺相如寸步不让,又得知赵国的大军驻扎在附近,自己哪方面也占不到便宜,便喝退了群臣。

  周口味精突破市场垄断

  1984年,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在法国第十二次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产品质量上去了,但在销售上卡了壳。许多商店味精市场被垄断,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被拒之门外。

  某城市为了保护当地的产品,一直不让商店进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周口地区味精厂就在那个城市租了两间房子当库房,每天在门前和闹市区摆地摊。地摊上摆出他们的产品和当地的产品,写清两种味精质量的指标和价格。他们的味精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还低一二角钱;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经过对比,顾客们作了公正的判断,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周口地区味精厂的名声大振。许多个体商贩纷纷从他们厂进货,走街串巷叫卖。这样,很快就把市场从当地味精厂手中夺了过来。

  还有一个城市,味精市场一直是某名牌产品的天下,副食品公司还张贴“告示”,不许出售“周口味精”。于是,周口地区味精厂的推销员只好转到城郊,组织个体商贩在市郊摆摊出售。周口味精的名声从郊区传到市里,街道上还出现了“欢迎周口味精进城”的标语。副食品公司看到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改变了态度,“周口味精”终于从城外杀入城里。

  商人巧卖汽车

  约翰是长岛的一个旧汽车商。一天,他的商店里来了一对年青夫妇,他向这对夫妇推荐了许多车,费尽了口舌,然而他们对每辆车都能找出毛病。就这样,他们选遍了库房库存的所有旧车,最后空手而归。约翰不愧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而且留下了这对夫妇的电话,表示有好车时就告诉他们。

  约翰分析了他们的心理,决定改变策略,不是竭力向顾主推销车,而是让他们自己下决心买车。

  几天后,当一个要卖掉旧车的顾主光临时,约翰决定试一下新策略。于是他打电话请来了那对夫妇,并说明是让他们来提几点建议的。

  那对夫妇来后,约翰对他们说:“我了解你们,你们都是通晓汽车的人,你们能否帮我看看这辆车值多少钱?”

  这对夫妇十分吃惊,汽车商竟然请教起他们来了。丈夫检查了一会儿,又开了5分钟,然后说:“如果能花300美元买下,就不要犹豫。”

  “假如我花这么多钱把车买下,您不想再从我这里买走吗?”商人问道。

  “当然,我马上可以买下。”就这样买卖很快成交了。

  [计论]

  每个人对强迫他干什么事都会感到不愉快,无论谁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在商场中,请别忘了先站在这样的观点之上,仔细分析一下对方当时的心态,在关键时刻走出“险着”的一步,赢得商场的胜利。

  本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时空浪子”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