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酒店厨房成本的控制和管理
第一条. 厨房成本的核算程序:厨房期初剩余物品的金额+本期购进菜品总价+厨房本期领用的调料总价-期末盘点菜品总价=本期厨房的直接菜品成本。
第二条.厨房成本的控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控制菜品出品率,确保投料准确,厨房要有专人负责,投料后的边脚废料并验明斤两后,投到员工餐,以改善员工伙食。
(2) 采购员采购的直拨到厨房的菜品要由厨师长、保管员验明斤两签字后方可办理入库,入库的菜品厨房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并且要对菜品进行分级管理,对价值高、保存期限要求严格的物品要单独保管。
(3) 对厨房的水、电、燃油的使用要本着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原则。
(4) 对调料的使用也要严格按着投料标准,在确保菜品风味的同时,节约一分就为酒店多创造一分效益。
(5) 对厨房月末盘点时要做到斤两准确、价格合理,以确保本期营业成本的准确。
(6) 厨师长要对厨房每日剩余的菜品做到心中有数,又要确保营业需要,又要使厨房库存成本压缩到最低限度,减少流动资金占有量,达到降低本酒店经营总成本的目的。
(7)财务人员每天要对厨房出品率进行抽查,以监督厨师长的各项工作。
(8) 每个营业期终了,要对菜品收入和菜品成本的比率与同行业的利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酒店自身的利率水平。
(9) 梅园商务酒店的菜品成本和菜品收入的比率为35%(水+电+燃油+购入菜品成本+调料成本=菜品成本;其中水电、燃油占成本的12%,购入菜品成本占80%,调料占8%)。
篇2: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成本费用的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防范成本费用中的差错与舞弊,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成本费用支出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成本,是指可归属于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公司应当合理划分期间费用(主要指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和成本的界限。期间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成本应当计入所生产产品的成本。
公司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转入当期的费用。
第三条成本费用控制的原则、目标及方法,
(一)坚持股东收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二)成本费用控制应遵循以指标控制为主,实际发生为辅的原则。
(三)成本费用的控制应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全过程实行控制。
(四)成本费用管理应严格划清各种支出的界限:
1、严格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界限,正确区分购建长期资产的支出和与经营相关的支出。
2、严格划分与产品、劳务成本和期间费用。
3、严格划分与本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还是与前期或后期收益相关的支出,正确核算各个会计期间的成本和费用。
第二章岗位分工及授权批准
第四条公司成本费用业务严格规范和执行如下程序:
(一)计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二)支出审批与执行程序;
(三)控制、核算与考核程序。
第五条公司成本费用岗位的基本分工如下:
(一)经营部负责编制、执行采购成本计划;
(二)生产部负责编制、执行产品制造成本计划;
(三)各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执行管理费用计划;
(四)财务部负责编制、执行财务费用计划;
(五)各部门编制的成本费用计划由公司分管领导审批,临时计划还应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六)财务部负责审核各项成本费用计划、控制成本费用的发生、考核各项成本费用的完成;
(七)财务部负责成本费用的核算与报告;
(八)公司监事会办公室负责定期审计检查成本费用的合规性、合理性和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及时性;
(九)公司总经理及各分管副总经理负责有关成本开支的审批,费用统由公司总经理审批。
第三章成本费用预测、预算控制
第六条公司财务部应当根据公司历史成本费用数据、同行业同类型企业的有关成本费用资料、料工费价格变动趋势、人力、物力的资源状况,以及产品销售情况等,运用本量利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变动成本计算和定量、定性分析等专门方法,对公司次年成本费用水平进行预测。
第七条公司应当根据成本费用预测决策形成的成本目标,建立成本费用预算制度。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将公司的成本费用目标具体化,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
第八条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按照费用最少、效益最大的原则,明确合理的期限,充分考虑成本费用预测的不确定因素。
第九条公司财务部每年年初将相关成本费用指标分解到公司相关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严格控制执行。
第四章成本费用的控制
第十条采购成本的控制
(一) 采购成本控制包括采购计划、询价、核价、合同签订、物资入库、货款结算等活动的全过程。
(二)经营部编制采购计划要严格根据各物资使用部门编制的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核的《物资使用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经财务部审核、经营副总经理审批后生效。
(三)经营部实施物资采购时必须“比质比价、货比三家”尽量采购质优价廉的物品。大宗物品按公司招标采购办法实行招标采购。
(四)采购物资办理入库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有“物资采购计划”;
2、经质检人员检验合格。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物资库房一律不予受理。
(五)采购物资登记入账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供应商开具增值税发票;
2、价格、质量、数量、规格型号、物资验收完全符合“物资采购计划”的要求。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财务部一律不予受理。
(六) 采购物资付款时,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已经列入当期货币资金支出预算;
2、双方往来账务核对无误;
3、“付款申请单”已经总经理签字批准。
不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财务部一律不予付款。
第一十一条制造成本的控制
(一)制造成本控制包括成本计划、领料、考核等活动的全过程。
(二)制造成本计划要严格执行财务部核定的目标成本和经济指标,生产部要将目标成本层层分解,逐一落实到各班组岗位。
第一十二条期间费用的控制
(一)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公司按照费用的不同性质实行归口管理和控制。
(二) 管理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为各个职能部室,管理费用中的办公费、业务招待费、车辆使用费由综合部控制使用,后勤维护费由后勤部控制使用,差旅费由财务部控制使用。其余费用由财务部按费用项目性质归口到职能部门,公司按照费用的不同性质实行归口管理,财务部进行综合考核。
(三) 财务费用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财务部,由财务部按照费用项目严格控制。
(四)公司经营部每月按各部门的费用计划编制《成本费用指标计划》列入公司当月生产经营计划,公司各部必须严格执行。公司财务部据此对各部的成本费用进行考核。
(五)各项期间费用发生支出时,由财务部严格按计划控制,超出预算部分,一律不予列支。期间费用的支出程序如下:
1、费用支出部门填写“费用报销单”;
2、按照公司规定的审批权限请有关领导在“费用报销单”上审批签字;
3、费用支出经办人按审批的费用报销单到财务部办理费用报销手续。
(六) 财务部的会计人员在办理费用报销时,应当根据手续齐全的“费用报销单”,对发票、结算凭证等相关凭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严格审核。
第五章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与考核
第一十三条成本费用的核算
(一)成本开支范围
公司生产成本包括发出电力销售前的全部费用:
1、燃料费:指公司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煤矸石费、燃油费等能源消耗之和。主要是:发电正常运行耗用的燃料;
2、点火费:指锅炉检修、事故修理后烘炉、点火、暖机耗用的燃料和燃油。
3、水费:指发电生产用水的费用,
4、材料费:指公司的生产运行、维修所耗用的消耗性材料、事故备品备件。
5、职工薪酬:指直接从事电力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包括:工资(含津贴、补贴和奖金)、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住房补贴、独生子女费、属于职工薪酬的劳务费(含临时工工资)等。
6、制造费用:指公司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修理费等各项间接生产费用。
(二)成本核算项目
成本划分:燃料费、水费、材料费、职工薪酬、制造费用和其他费用六个成本项目进行成本核算。
第一十四条公司按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中的“电力生产成本核算办法”的规定进行成本费用核算。
第一十五条公司财务部应定期对成本费用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检查成本费用预算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寻求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和方法。实时监控成本费用的支出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及上级部门。
第一十六条公司对年初分解给各二级部门的经济指标、成本费用指标从严考核。建立相应的成本费用考核制度,对相应的经济指标、成本费用控制部门进行考核和奖惩。
成本费用考核工作主要包括修订成本费用预算、确定成本考核指标和分析、评价业绩等。
第一十七条公司在进行成本费用考核时,可以通过目标成本节约额、目标成本节约率等指标,综合考核各部门成本费用预算或开支的执行情况,保证考核评价公正、合理。
第一十八条公司应当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监督检查,制定制度,明确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权限,公司财务部和监事会办公室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检查工作。检查内容包括:
(一)成本费用业务相关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
(二)成本费用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成本费用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成本费用核算制度的执行情况。
第六章附则
第一十九条本制度从公布之日实施
篇3:公司成本控制制度
公司成本控制制度(三)
1.各生产员工必须有很强的成本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节约材料,提高速度,保证产品质量。
2.会计要同其他部门制定每年每种产品的成本计划,材料耗用定额,费用标准。
3.材料入库保管人员立即同生产人员组织验收,清点数量,检查质量,如有数量和质量问题,及时通知采购部门和供应商。
4.材料入库及时由保管人员填制验收单,验收单上必须有检查质量人员和保管人员同时签名,一份三联,及时送财务、采购部门,以便核对。
5.车间生产需材料必须填制领料单,并有生产和仓库部门同时签名,并报财务部门。
6.领料单一份三联,财务部、生产部、仓库各一联。
7.仓库保管人员必须立即登记材料数量式帐户,月底抽查材料实物与帐存是否相符。
8.财务部门必须建立材料数量金额式二级帐控制,修理配件零星物料建立金额式二级帐控制,修理配件零星物料仓库可以以表代帐,月底必须同仓库帐核对相符。
9.生产员工按定额用料,超过定额必须查明原因,属于主观因素,责任人必须承担责任;属客观素调整定额。
10.生产员工必须完成规定工作量才算加班,计加班工资,未完成规定工作量加班,不计加班工资。
11.员工必须有产品质量意识,由于主观因素,使产品质量未能达客户要求,造成损失,由员工承担责任。
12.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保养,并以记录。 以上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