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试行)
一、护理缺陷定义
在护理工作中因不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在患者身上发生误差,并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按造成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分为缺点、一般差错、严重差错和事故。
1、护理缺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虽然有误差,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且误差未发生在患者身上,或虽已发生在患者身上,但未造成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
2、护理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不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在患者身上发生误差,并造成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1)一般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不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在患者身上发生误差,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或影响较小。
(2)严重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不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在患者身上发生误差,并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且影响较大,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3、护理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护理缺陷判断标准
给药差错评价量表和
(一)药的护理缺陷评定标准:根据评价细则进行定性。
表1给药差错评价量表
A | B | C | D |
差错的类型 | 给药途经 | 药物分类 | 汇报时限 |
给药时间错误1分 给药途经错误1分 遗漏给药,每一个剂量1分 给药日期错误1分 输液速度错误,每小时记1分 剂量错误2分 给药过量,每一个剂量1~2分 药物错误3分 未遵医嘱给药4分 注:由于错误给药导致患者出现过敏等症状的,再加4—8分 |
静脉4分 肌内/皮下3分 口服2分 其他(经眼、鼻、咽、阴道、直肠等) 1分 |
根据药物的 级别不同而 评分见表2 |
按规定时限内0分 超过1天1分 2天2分 3天3分 以此类推 |
表2给药差错评价量表
1分 | 2分 | 3分 | 4分 | 5分 |
抑酸剂 止泻剂 导泻剂 非静脉性药物 避孕药 化痰药 退热剂 维生素类 中药类 |
止吐剂 抗抑郁药 抗组胺药 抗炎药 雌激素 孕酮 肌松剂 镇静剂 催眠药 麻醉剂 |
抗生素 抗惊厥药 抗精神病药 巴比妥类药 利尿剂 麻醉拮抗剂 口服降糖药 类固醇类药 5%葡萄糖 抗痨药 抗排异药 |
抗血栓药 扩张支气管药 心血管药 抗心律失常药 —抗高血压药 一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药 麻醉止痛药 电解质 |
肝素 血液/血液成份 化疗药 抗肿瘤药 高营养药 胰岛素 |
1、每一项错误情形只打分一次,如果多于1种药物被用错了,那么每一种药物分别打分。
2、报告时限:以上报到护理部的时间为准。上报越早越好,分数也越低,并能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改变或避免恶性影响的目的。
3、发生差错后上报程序:
病房护士病房护士长护理部
科护长
差错
4、给药的处理方法:
分
●记分方法:A、B、C、D四项总和即为差错数。
●5分及以下: 为缺点。
●6-10分: 为一般差错。
●10以上: 为严重差错。
(二)用药以外的护理缺陷评定标准
1、护理缺点
(1)属于护士职责方面的缺点
①拒收、推诿患者。
②护士原因造成患者非侵入性操作所采集的标本损坏、丢失。
③医师对患者进行特殊诊疗操作需要护士协助时,护士不愿参与或借故推诿。
④工作未达到医院、护理部、科室标准要求。
(2)属于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的缺点
①记录不及时。
②记录项目不完整,漏记、错记、误记。
③记录内容不完整,不能体现护理的连续性。
(3)属于基础护理方面的缺点
①未按要求为患者实行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②护理等级、饮食标志错、漏。
(4)医嘱处理方面的缺点:非治疗性医嘱、一般性护理、饮食、检查等医嘱处理不及时(1天以内);错抄、漏抄医嘱而未影响患者治疗。
2、一般护理差错:判断一般护理差错的重要因素:属于护理过失并及时纠正;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痛苦、时间、费用)或影响较小;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人身损害。
(1)属于护士职责方面的一般差错
①拒收、推诿患者而致医疗护理纠纷或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轻微影响。
②护士原因造成一般侵入性操作所采集的患者标本的损坏、丢失,如静脉血标本等。
③医师对患者进行特殊诊疗操作需要护士协助时,护士不愿参与或借故推诿而致医疗护理纠纷或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影响。
④因护理措施不到位而致患者跌倒、坠床、管道脱出,但未对患者造成任何影响,或影响轻微。
(2)属于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的一般差错:记录不及时而致医疗护理纠纷,但未给医院、科室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3)属于基础护理方面的一般差错: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时间者。
(4)医嘱处理方面的一般差错:一般治疗、饮食、检查等医嘱处理不及时(1天以内);错抄、漏抄医嘱而轻微影响患者治疗。
(5)发生I度褥疮(未备案)、I度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6)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破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
(7)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致延误手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8)供应室发放的器械包内遗漏一般器械,对患者的检查、治疗造成轻微影响者。
3、严重护理差错:判断严重护理差错的重要因素:属于护理过失且纠正不及时;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痛苦、时间、费用)且影响较大;未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
(1)属于护士职责方面的严重差错
①拒收、推诿患者而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较大影响。
②护士原因造成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重要标本的损坏、丢失或未按要求留取、及时送验,以致影响检查结果者。
③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给患者的治疗造成较大影响者。
④因护理不周而致患者跌倒、坠床、管道脱出,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者。
(2)属于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的严重差错
①记录不及时而致医疗护理纠纷,给医院、科室带来较大不良社会影响者。
②伪造、臆造记录。
(3)属于基础护理方面的严重差错: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导致患者病情变化,造成较大不良影响者。
(4)医嘱处理方面的严重差错:特殊治疗、饮食、检查等医嘱处理不及时(超过1天);错抄、漏抄医嘱而对患者治疗影响较大者。
(7)发生II度褥疮(未备案)、浅II度以上烫伤,虽经治疗痊愈,但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者。
(8)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抢救,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9)手术标本丢失或未及时送验,影响诊断者;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致延误手术时间,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者。
(10)供应室发放的器械包内遗漏主要器械,对患者的检查、治疗造成一定影响者;发放灭菌已过期的器械或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篇2: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
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试行)
一、护理缺陷定义
在护理工作中因不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在患者身上发生误差,并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按造成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分为缺点、一般差错、严重差错和事故。
1、护理缺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虽然有误差,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且误差未发生在患者身上,或虽已发生在患者身上,但未造成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
2、护理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不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在患者身上发生误差,并造成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1)一般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不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在患者身上发生误差,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或影响较小。
(2)严重差错:在护理工作中因不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而在患者身上发生误差,并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且影响较大,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3、护理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护理缺陷判断标准
给药差错评价量表和
(一)药的护理缺陷评定标准:根据评价细则进行定性。
表1给药差错评价量表
A | B | C | D |
差错的类型 | 给药途经 | 药物分类 | 汇报时限 |
给药时间错误1分 给药途经错误1分 遗漏给药,每一个剂量1分 给药日期错误1分 输液速度错误,每小时记1分 剂量错误2分 给药过量,每一个剂量1~2分 药物错误3分 未遵医嘱给药4分 注:由于错误给药导致患者出现过敏等症状的,再加4—8分 |
静脉4分 肌内/皮下3分 口服2分 其他(经眼、鼻、咽、阴道、直肠等) 1分 |
根据药物的 级别不同而 评分见表2 |
按规定时限内0分 超过1天1分 2天2分 3天3分 以此类推 |
表2给药差错评价量表
1分 | 2分 | 3分 | 4分 | 5分 |
抑酸剂 止泻剂 导泻剂 非静脉性药物 避孕药 化痰药 退热剂 维生素类 中药类 |
止吐剂 抗抑郁药 抗组胺药 抗炎药 雌激素 孕酮 肌松剂 镇静剂 催眠药 麻醉剂 |
抗生素 抗惊厥药 抗精神病药 巴比妥类药 利尿剂 麻醉拮抗剂 口服降糖药 类固醇类药 5%葡萄糖 抗痨药 抗排异药 |
抗血栓药 扩张支气管药 心血管药 抗心律失常药 —抗高血压药 一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药 麻醉止痛药 电解质 |
肝素 血液/血液成份 化疗药 抗肿瘤药 高营养药 胰岛素 |
1、每一项错误情形只打分一次,如果多于1种药物被用错了,那么每一种药物分别打分。
2、报告时限:以上报到护理部的时间为准。上报越早越好,分数也越低,并能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改变或避免恶性影响的目的。
3、发生差错后上报程序:
病房护士病房护士长护理部
科护长
差错
4、给药的处理方法:
分
●记分方法:A、B、C、D四项总和即为差错数。
●5分及以下: 为缺点。
●6-10分: 为一般差错。
●10以上: 为严重差错。
(二)用药以外的护理缺陷评定标准
1、护理缺点
(1)属于护士职责方面的缺点
①拒收、推诿患者。
②护士原因造成患者非侵入性操作所采集的标本损坏、丢失。
③医师对患者进行特殊诊疗操作需要护士协助时,护士不愿参与或借故推诿。
④工作未达到医院、护理部、科室标准要求。
(2)属于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的缺点
①记录不及时。
②记录项目不完整,漏记、错记、误记。
③记录内容不完整,不能体现护理的连续性。
(3)属于基础护理方面的缺点
①未按要求为患者实行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②护理等级、饮食标志错、漏。
(4)医嘱处理方面的缺点:非治疗性医嘱、一般性护理、饮食、检查等医嘱处理不及时(1天以内);错抄、漏抄医嘱而未影响患者治疗。
2、一般护理差错:判断一般护理差错的重要因素:属于护理过失并及时纠正;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痛苦、时间、费用)或影响较小;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人身损害。
(1)属于护士职责方面的一般差错
①拒收、推诿患者而致医疗护理纠纷或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轻微影响。
②护士原因造成一般侵入性操作所采集的患者标本的损坏、丢失,如静脉血标本等。
③医师对患者进行特殊诊疗操作需要护士协助时,护士不愿参与或借故推诿而致医疗护理纠纷或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影响。
④因护理措施不到位而致患者跌倒、坠床、管道脱出,但未对患者造成任何影响,或影响轻微。
(2)属于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的一般差错:记录不及时而致医疗护理纠纷,但未给医院、科室带来不良社会影响。
(3)属于基础护理方面的一般差错: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时间者。
(4)医嘱处理方面的一般差错:一般治疗、饮食、检查等医嘱处理不及时(1天以内);错抄、漏抄医嘱而轻微影响患者治疗。
(5)发生I度褥疮(未备案)、I度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6)各种检查、手术因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划破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
(7)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致延误手术时间,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8)供应室发放的器械包内遗漏一般器械,对患者的检查、治疗造成轻微影响者。
3、严重护理差错:判断严重护理差错的重要因素:属于护理过失且纠正不及时;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痛苦、时间、费用)且影响较大;未给患者造成人身损害。
(1)属于护士职责方面的严重差错
①拒收、推诿患者而给患者的治疗带来较大影响。
②护士原因造成血液、脑脊液、胸水、腹水等重要标本的损坏、丢失或未按要求留取、及时送验,以致影响检查结果者。
③工作不负责任、交接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给患者的治疗造成较大影响者。
④因护理不周而致患者跌倒、坠床、管道脱出,对患者造成较大影响者。
(2)属于护理记录书写方面的严重差错
①记录不及时而致医疗护理纠纷,给医院、科室带来较大不良社会影响者。
②伪造、臆造记录。
(3)属于基础护理方面的严重差错: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导致患者病情变化,造成较大不良影响者。
(4)医嘱处理方面的严重差错:特殊治疗、饮食、检查等医嘱处理不及时(超过1天);错抄、漏抄医嘱而对患者治疗影响较大者。
(7)发生II度褥疮(未备案)、浅II度以上烫伤,虽经治疗痊愈,但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者。
(8)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抢救,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9)手术标本丢失或未及时送验,影响诊断者;由于手术器械、敷料等准备不全,以致延误手术时间,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者。
(10)供应室发放的器械包内遗漏主要器械,对患者的检查、治疗造成一定影响者;发放灭菌已过期的器械或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篇3: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施工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施工常见质量缺陷与防治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这种结构形式由于其结构轻盈、建筑高度小,配筋少等优点,在国内高等级公路中普遍使用,但这种结构桥型在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或质量缺陷,应引起重视。
1.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预制、安装
1.1 箱梁底板与腹板交接处发生漏浆、不密实,出现孔洞、冷缝、水波纹等现象。这种缺陷形成的原因,除了设计上钢筋间距、保护层过小外,从施工质量控制角度看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完善,粗骨料级配、粒径选择不合理,粗骨料偏大。在底层波纹管上缘,粗骨料易堆积在一起,而为了保证梁体密实性,必然要加强腹板波纹管下混凝土振捣,有时就可能造成振捣过度,在波纹管下缘形成一层砂浆层,从外观上看,梁体在腹板局部出现不密实或沿底层波纹管方向出现一层水波纹。
防治措施:
采用底板、腹板、顶板全断面斜向循环渐进浇筑工艺,基本同步浇筑,振捣腹板波纹管以下混凝土要严格控制粗骨料粒径、施工时塌落度,必要时对粗骨料进行过筛。
1.2 预应力箱梁张拉后反拱度过大,影响桥面系施工。在桥面系施工中,经常发现反拱度偏大,特别是组合箱梁边梁有时反拱度甚至达到4~5cm,导致桥面系施工困难。这主要是因为:①边梁与中梁相比,预应力筋较多,而且边梁不存在负弯矩张拉。②组合箱梁正弯矩张拉时,由于龄期等原因,弹性模量未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引起张拉后跨中反拱过大。③储梁期过长,从正弯矩张拉结束到负弯矩张拉时间间隔太长,甚至超过60天。常常引起桥面铺装层开裂,此后带来桥面水毁等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
①注意控制张拉时混凝土弹性模量。②严格控制箱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③及时张拉、出坑,减少存梁期,及时安装,并进行湿接头、湿接缝施工。
1.3 箱梁翼板、张拉孔未严格按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预埋环形钢筋、纵向受力钢筋,少筋、错筋现象经常发生,浇湿接缝、张拉孔混凝土时,未严格按施工缝处理,即扳正、焊接顶板预留钢筋,老混凝土面凿毛,新浇混凝土前须洒水润湿。湿接缝、张拉孔等处混凝土粘结强度差,不能保证箱梁间混凝土受力的连续性,直接影响桥梁总体安全。
防治措施:
①加强检查,张拉孔(特别是大的张拉孔)预埋筋千万不能少埋,梁预制成型后及时凿出扳正。②湿接缝施工时,顶板环形锚筋要对齐焊拉。③封闭张拉孔及湿接缝施工时要专人跟班检查其凿毛程度、钢筋焊接质量、搭接长度,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施工缝处理,洒水润湿。
1.4 组合箱梁安装不能保证每片梁下4个临时支座或永久支座均匀受力。由于组合箱梁支座顶面难以保证完全在一个平面上,有时即使在一个平面上,也有可能因梁底不平造成受力不均,特别是端跨梁因永久支座与橡胶支座变形不一样,更易造成受力不均,甚至脱空,直接影响以后桥梁使用。
防治措施:
①定期检测梁底模板支座处平整度,控制在1m以下。
②严格控制临时支座顶面高程,发现误差及时调整。 ③临时支座设计时要考虑施工期间临时荷载作用,并进行超载预压,使用前密封保存。
1.5 一联内湿接头、湿接缝施工顺序没有按设计要求对称施工。这主要是由于施工安排不当、工期过长造成的。按照设计要求,一般一联内组合箱梁完成体系转换时,施工顺序要求从联端向中间对称施工,而在实际施工中有时受工期制约,往往按安装顺序施工湿接头,这样由于施工方法的改变,组合箱梁从简支变为连续时,梁长收缩、温度应力均与设计时考虑有差异。
防治措施:
如果不能做到一联内湿接头对称施工,一联内负弯矩分两次张拉,张拉负弯矩时,相邻墩湿接头混凝土均已浇筑,张拉时先张拉短束,待一联内湿接头混凝土均浇筑完成后再张拉长束,完成体系转换。
2.预应力张拉与压浆
2.1 施加预应力张拉时应力大小控制不准,实测延伸量与理论计算延伸量超出规范要求的±6%。其主要原因:①油表读数不够精确。目前,一般油表读数至多精确至1Mpa?熏1Mpa以下读数均只能估读,而且持荷时油表指针往往来回摆动。②千斤顶校验方法有缺陷。千斤顶校验时无论采用主动加压,还是被动加压,往往都是采用主动加压整数时对应的千斤顶读数绘出千斤顶校验曲线,施工中将张拉力对应的油表读数在曲线上找点或内插,这样得到的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拉力存在着系统误差。另外,还可能由于千斤顶油路故障导致油表读数与千斤顶实际张拉力不对应。③计算理论延伸量时,预应力钢铰线弹模取值不准。一般弹模取值主要根据试验确定,取试验值的中间值,钢铰线出厂时虽然能符合GB要求,但本身弹模离散较大,不太稳定,可能导致实测延伸量与理论延伸量误差较大,超出规范要求。
防治措施:
①张拉人员要相对固定,张拉时采用应力和伸长量“双控”。②千斤顶、油表要定期校验,张拉时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下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校验千斤顶、油表。③千斤顶、油表校验时尽量采用率定值,即按实际初应力、控制应力校验对应的油表读数。④扩大钢铰线检测频率,每捆钢铰线都要取样做弹模试验,及时调整钢铰线理论延伸量。
2.2 应力孔道压浆不及时、压浆不饱满。施工规范规定:预应力张拉锚固到压浆这段时间最多不超过14天,这主要是防止预应力筋锈蚀,但有些施工单位由于施工安排不当,工序衔接不好,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压浆,由于张拉后预应力筋毛孔已张拉,比原始钢材碳素晶体间歇加大,水分子及不良气体极易浸入,锈蚀明显加快,引起预应力损失加大。
防治措施:
张拉后及时压浆封锚。
2.3 负弯矩钢束压浆不密实,这除了设计时波纹管尺寸选择过小外,从施工角度看可能是由于压浆时压力不够(许多工地压浆机无压力表)或操作不当,漏掺膨胀剂或水泥浆流动度过大,向低处流淌,导致孔道压浆不饱满,降低了预应力筋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
防治措施:
经设计单位或业主同意,略加大波纹管内径;压浆时技术人员必须跟班检查,控制灰浆压力,当孔道较长或采用一次压浆时,应适当加大压力,压浆时应达到孔道另外一端饱满出浆,并应达到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
3.箱梁顶面调平层
由于箱梁张拉起拱,安装误差等原因,造成箱梁顶面调平层厚度不均匀,箱梁顶面调平层特别是负弯矩区桥面调平层纵、横向产生不规则裂纹。由于组合箱梁桥面调平层只有50~60mm厚,在中墩支座处是负弯矩区,上缘受拉,有的设计要求调平层与箱梁顶板必须按施工缝处理,这样即使桥面铺装与组合箱梁形成整体后,铺装层参与受力,按三角形应力分布图式,越是距中性轴越远的地方,应力越大,越容易开裂,而且箱梁是预应力混凝土,调平层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5cm厚的混凝土调平层开裂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有的设计考虑将5cm调平层改为6cm调平层,也有人提出在调平层中掺聚丙烯纤维,但究竟如何避免调平层开裂,尚需进一步研究。
4.结束语
通过近几年的工程实践,本人认为组合箱梁结构如能在设计方面进一步完善,例如底板、腹板适当加厚,波纹管尺寸略为加大,施工方面合理选择粗骨料粒径,优化施工工艺,同时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压浆,就能消除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的质量通病,保证预应力混凝土砼组合箱梁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使得组合箱梁这种结构型式得到更大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