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二、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三、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气灭菌。
四、用过的手术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五、对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六、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七、洗手刷、擦手巾应一用一灭菌。
八、医务人员必须坚持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九、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手术间应有标志。术后器械、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按送病人的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感染病人应专车专用,用后消毒。
十一、每月对室内空气、物表、手监测一次,并符合要求,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每月监测一次,并符合要求。
十二、对各类手术切口感染要有统计、分析,无菌手术感染率要符合要求。
十三、手术废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篇2: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管理制度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二、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三、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气灭菌。
四、用过的手术器械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五、对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灭菌。
六、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七、洗手刷、擦手巾应一用一灭菌。
八、医务人员必须坚持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九、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手术间应有标志。术后器械、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十、按送病人的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感染病人应专车专用,用后消毒。
十一、每月对室内空气、物表、手监测一次,并符合要求,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每月监测一次,并符合要求。
十二、对各类手术切口感染要有统计、分析,无菌手术感染率要符合要求。
十三、手术废物品须置黄色塑料袋内,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篇3:医院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医疗废物管理。
2)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指导、监督和管理。
3)护士长要加强对本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废物泄漏、丢失、买卖事件。
4)在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中,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防止职业暴露。
5)临床科室要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
6)医疗废物包装袋(箱)颜色为黄色,生活垃圾包装袋为黑色。
7)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袋(箱)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8)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箱)外表面有警示标识。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由临床科卫生员采用有效的封口方式进行封口,确保封口的实、严密,然后在每个包装袋(箱)上粘贴有警示标识、不同类别医疗废物的中文标签,填写中文标签的内容:科室、交接班日期、医疗废物类别、经手人签名。
9)包装袋(箱)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袋。
10)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1)科室的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点有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12)每天医疗废物交接完毕后,科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暂存地进行清洁和消毒。
13)科室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与卫生班接收人员履行医疗废物交接、称重手续,并登记、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