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Z市经济形势和下半年工作建议的报告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严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调控政策,快节奏、高强度、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一系列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速较快下滑的势头得到扭转,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增多,经济回升趋势更加明显,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调结构、上水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但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
一、当前经济形势
(一)经济发展总体好于预期,保增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及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累计增长7.8%,比一季度高1.7个百分点,来之不易。
(二)发展势头逐步向好,市场活跃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增速显着回升,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2.5亿元,同比增长19.3%,6月份当月完成投资600.9亿元,超过一季度总和。工业生产降势放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77.3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二季度增长0.5%。财政收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33.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51.1%。资金供给比较充裕,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430亿元。
(三)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在经济增长企稳向好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明显的服务业带动、高技术带动和消费带动的特点。服务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上半年增长10.5%,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消费需求持续较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02.4亿元,增长13.2%。区域发展协调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支撑增长的作用比较突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资源要素聚集效果不断显现,轨道交通、城市路网加快向南城推进和延伸。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消费和投资分别增长12.4%和73.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2%,增幅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4.1个百分点。
(四)惠民政策效果显着,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2%,同比降低0.07个百分点。住房保障工程加快,通过配租缓解了17370户家庭的住房困难。积极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重要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80.7%。新增19处免费郊野公园,开工建设三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生态惠民成效显着。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从上半年的发展走势看,部分经济领域冷热不均、基础不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下半年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隐忧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经济调度压力较大。从时间进度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长7.8%,增速虽逐季加快,但全年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9%的目标,难度较大。从产业支撑看,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总量和增速的支撑仍显不够协调,www.aishibei.com二产支撑作用尚显不足。
二是服务业滞后影响有所显现。服务业在本市经济总量中比重高,对全市经济的稳定作用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波动,其他产业难以弥补。由于本市服务业部分行业面向国际、服务全国,受国内外大势影响,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业、居民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增加值回落幅度较大。
三是企业经营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效益下滑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由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先后放缓,导致竞争加剧。目前,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很困难。同时,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指数仍然下行,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
四是民间投资跟进尚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下降2%和 27.6%,下半年还有六成投资需要完成,撬动民间投资成为当务之急。
五是政府资金“一减一增”,平衡难度加大。一方面财政减收因素很多;另一方面下半年扩内需保增长的任务很重,对政府投资、财政支出的资金需求大幅增加,“一减一增”的收支形势给政府调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必须把握三季度的黄金时间,信心上不动摇,思想上不懈怠,工作上不松劲,政策落实上不打折扣,继续保增长、调结构、重效益、惠民生、保稳定,着力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坚持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重,扎实抓好投资促进工作。继续加强投资调度,坚持抓审批与抓开工并重、土地储备与投放并重、争取中央项目资源与推进落实并重、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并重,促进投资落地。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资金来源。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现代制造业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符合发展导向的工业技术改造。在加快土地一级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土地储备布局和投放结构,加快已完成一级开发土地的上市转化。加强重点领域和后续大项目的谋划和储备。
(二)坚持扩大总量与促进升级并重,扎实做好消费促进工作。促进住房消费和保持房价平稳,稳定住房相关消费回暖势头。更加注重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加快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入市进度。扩大文化、体育、娱乐等精神服务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打造特色消费街区,积极扩大旅游消费。大力开拓新城和农村市场。重点拓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消费业态。(三)坚持运营帮扶和发展帮扶并重,扎实做好各项企业帮扶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工业早日企稳回升,同时努力扩大服务业总量。做好解决企业运营问题的帮扶工作。用好50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更加注重“助强”,对成长性好、有市场前景、带动性强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品牌提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有生命力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四)坚持提增量与调存量并重,扎实做好调结构、上水平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尽快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整体一揽子鼓励政策,推动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整体上发挥政策带动作用,提升和释放创新势能。在支持科技研发的同时,尽快落实政府自主创新产品后续集中采购计划,为自主创新产品提供市场。围绕最紧缺的智力和科技等要素,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与团队,推进首都产业升级。加强对企业并购重组问题的系统谋划和准备。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承载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制定和发布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好下一轮优势产业培育。
(五)坚持保增长与保民生并重,扎实抓好攸关民生的各项工作。稳定和扩大就业。继续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群众身边的惠民工程。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六)坚持发展与改革并重,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协调落实年度六方面18项重点改革任务。重点研究制定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抓住价格下行有利时机,推进资源性价格适度调整,促进资源节约。推进北坞村、大望京村、东小口地区等城乡结合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此外,加强对首都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及早研究下一步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变化、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以及给本市带来的影响。加强“十二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统筹谋划奥运后新的发展路径,扎实做好规划启动工作。
篇2:上半年市经济形势和下半年工作建议报告
上半年Z市经济形势和下半年工作建议的报告
今年以来,面对极其严峻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调控政策,快节奏、高强度、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一系列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速较快下滑的势头得到扭转,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增多,经济回升趋势更加明显,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调结构、上水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取得显着成效,但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
一、当前经济形势
(一)经济发展总体好于预期,保增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及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累计增长7.8%,比一季度高1.7个百分点,来之不易。
(二)发展势头逐步向好,市场活跃程度进一步提高。投资增速显着回升,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2.5亿元,同比增长19.3%,6月份当月完成投资600.9亿元,超过一季度总和。工业生产降势放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77.3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二季度增长0.5%。财政收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33.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任务的51.1%。资金供给比较充裕,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430亿元。
(三)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在经济增长企稳向好的同时,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明显的服务业带动、高技术带动和消费带动的特点。服务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上半年增长10.5%,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稳定器。消费需求持续较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02.4亿元,增长13.2%。区域发展协调推进,首都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支撑增长的作用比较突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区资源要素聚集效果不断显现,轨道交通、城市路网加快向南城推进和延伸。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消费和投资分别增长12.4%和73.3%。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2%,增幅高于城市居民收入增速4.1个百分点。
(四)惠民政策效果显着,社会发展稳步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增长9%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2%,同比降低0.07个百分点。住房保障工程加快,通过配租缓解了17370户家庭的住房困难。积极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重要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80.7%。新增19处免费郊野公园,开工建设三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生态惠民成效显着。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从上半年的发展走势看,部分经济领域冷热不均、基础不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下半年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隐忧需要高度关注。
一是经济调度压力较大。从时间进度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增长7.8%,增速虽逐季加快,但全年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9%的目标,难度较大。从产业支撑看,二、三产业对全市经济总量和增速的支撑仍显不够协调,www.aishibei.com二产支撑作用尚显不足。
二是服务业滞后影响有所显现。服务业在本市经济总量中比重高,对全市经济的稳定作用至关重要,一旦出现波动,其他产业难以弥补。由于本市服务业部分行业面向国际、服务全国,受国内外大势影响,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批发业、居民服务、商务服务等行业增加值回落幅度较大。
三是企业经营仍然面临较大压力,效益下滑状况短期内难以扭转。由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先后放缓,导致竞争加剧。目前,一些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很困难。同时,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指数仍然下行,市场需求短期内难以明显恢复。
四是民间投资跟进尚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分别下降2%和 27.6%,下半年还有六成投资需要完成,撬动民间投资成为当务之急。
五是政府资金“一减一增”,平衡难度加大。一方面财政减收因素很多;另一方面下半年扩内需保增长的任务很重,对政府投资、财政支出的资金需求大幅增加,“一减一增”的收支形势给政府调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必须把握三季度的黄金时间,信心上不动摇,思想上不懈怠,工作上不松劲,政策落实上不打折扣,继续保增长、调结构、重效益、惠民生、保稳定,着力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势头,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完成。
(一)坚持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重,扎实抓好投资促进工作。继续加强投资调度,坚持抓审批与抓开工并重、土地储备与投放并重、争取中央项目资源与推进落实并重、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并重,促进投资落地。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投融资机制,保障资金来源。大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现代制造业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符合发展导向的工业技术改造。在加快土地一级开发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土地储备布局和投放结构,加快已完成一级开发土地的上市转化。加强重点领域和后续大项目的谋划和储备。
(二)坚持扩大总量与促进升级并重,扎实做好消费促进工作。促进住房消费和保持房价平稳,稳定住房相关消费回暖势头。更加注重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加快保障性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入市进度。扩大文化、体育、娱乐等精神服务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打造特色消费街区,积极扩大旅游消费。大力开拓新城和农村市场。重点拓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消费业态。(三)坚持运营帮扶和发展帮扶并重,扎实做好各项企业帮扶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工业早日企稳回升,同时努力扩大服务业总量。做好解决企业运营问题的帮扶工作。用好50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更加注重“助强”,对成长性好、有市场前景、带动性强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品牌提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有生命力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四)坚持提增量与调存量并重,扎实做好调结构、上水平各项工作。大力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尽快形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整体一揽子鼓励政策,推动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整体上发挥政策带动作用,提升和释放创新势能。在支持科技研发的同时,尽快落实政府自主创新产品后续集中采购计划,为自主创新产品提供市场。围绕最紧缺的智力和科技等要素,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先进技术与团队,推进首都产业升级。加强对企业并购重组问题的系统谋划和准备。提升高端产业功能区承载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制定和发布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好下一轮优势产业培育。
(五)坚持保增长与保民生并重,扎实抓好攸关民生的各项工作。稳定和扩大就业。继续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群众身边的惠民工程。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六)坚持发展与改革并重,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协调落实年度六方面18项重点改革任务。重点研究制定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抓住价格下行有利时机,推进资源性价格适度调整,促进资源节约。推进北坞村、大望京村、东小口地区等城乡结合部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此外,加强对首都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及早研究下一步国内外经济发展格局变化、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以及给本市带来的影响。加强“十二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统筹谋划奥运后新的发展路径,扎实做好规划启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