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视察报告
20**年7月7日上午,政协西陵经济开发区、窑湾乡联络处组织全体委员在主席李建民、副主席余长明带领下,对窑湾乡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参观了园林场《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黑虎山精品果园建设、黑虎山水库等观光农业片点,查看了《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规划设计图和黑虎山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规划方案,听取了窑湾乡政府近几年来对观光旅游农业工作的汇报,各位委员展开了热情洋溢的讨论,形成此视察报告。
一、充分肯定窑湾乡近年来旅游观光农业工作成效
近年来,窑湾乡党委、政府围绕“一线五园”和“三乡一级”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以精品果园建设为重点,以乡土人情、花卉苗木、民居餐饮为特色、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结合,塑造山青水秀的田园风光,初步形成了以黑虎山水库为旅游休闲区和园林场《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农业观光区为中心,沿途农家乐、生态环境美、富有窑湾特色的观光旅游休闲风景线,成效显着。
1、结合窑湾特色,明确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定位。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指导全乡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先后制定了《窑湾乡旅游观光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方案》、《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发展构想》、《一线五园简介》、《窑湾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三年规划》等大量的基础工作。2008年7月30日,《窑湾乡黑虎山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2009年5月20日,区、乡政府在园林场召开了《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建设专题现场会议。目前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专家正在修编园林场《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发展规划,《规划》坚持以展现柑桔文化为主题、以柑桔生态科技园为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科学定位。
2、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窑湾乡近几年先后组织乡村领导到北京、秦皇岛、深圳、武汉等地考察学习,分别邀请市旅游局、发改局、规划设计院、区农林水局、文体旅游局、武汉市黄陂区旅游局等市区领导和专家到窑湾乡检查指导旅游观光农业建设工作,为窑湾乡观光农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积极举办“‘美丽三峡、和谐宜昌’全市第六节社区文化节----窑湾乡专场文艺节目”汇演,“农民读书节”、“农民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宣传窑湾,扩大对窑湾知名度。
3、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柑桔精品果园建设。积极推进以环境美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卫生净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黑虎山村已完成260户的生态家园环境建设,占全村农户70%。园林场国家级无公害示范园和黑虎山省级优质水果板块基地柑桔精品果园建设项目2008年正式启动。省级优质水果板块基地柑桔精品果园为2000亩,其中核心示范园500亩。政府今年划拔10万元完成观光旅游的作业通道5000米、抗旱水池100口、排水沟3000米。果园面貌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精品果园建设,“窑湾蜜桔”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窑湾乡也被中国特色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蜜桔之乡”,“窑湾蜜桔”已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绿色食品认证。
4、扩宽环乡公路,改善旅游观光道路交通问题,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2009年组织相关部门对环乡公路扩建进行实地踏勘,完成了测量设计,正准备开工实施,解决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交通瓶颈问题。通过多年发展,全乡“农家乐”档次不断提高,2008年乡政府会同区文体旅游局对全乡农家乐进行了星级评定工作。有效推动乡土农家乐健康发展。大量的市民和外地客人慕名前来观田园风光、吃农家饭、享农家乐。
二、存在的问题
委员们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存在以下实际问题:
1、窑湾乡观光旅游农业建设协调体制不健全。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协调具体抓落实,光依靠政府某个部门喊喊叫叫难以推进。
2、缺乏观光农业的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观光旅游农业体现以农业为主题,而农业又是弱势产业,把农业以项目形式进行包装,形成特色让大家来观光,前期需要明确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来扶持项目发展。
3、缺乏观光旅游农业的突破口项目。规划再好,没有首选项目突破,光指望几个农家乐气候太小,难以带动人气,招商引资力度有待加大。
4、交通不便。观光旅游就是要有人来看,由于交通不便客人难以快速进出,遏制了窑湾乡的观光农业发展。
5、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细节化、规范化及系统化都不够。如:柑桔文化的收集、地方特色调查提炼、人文景观开发与建设、生产区和旅游观光区的科学策划与界定,统一规范导游解说等都很欠缺,也就是说的热闹,唱的累,看花容易,绣花难。
三、几点建议
1、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策划协调机制。操作专班参照已作好规划、科学布局,逐步推进,研究协调观光旅游农业建设中的问题,衔接各方参与策划项目包装,向外招商引资,科学研究实施步骤。
2、应首选黑虎山水库旅游休闲项目为突破口项目。迅速形成近郊特色的小景区,从而带动和促进相关旅游观光项目起动建设,www.aishibei.com先动起来,再逐步规范循序渐进。
3、政府要研究政策,加大投入,建立补偿机制。旅游观光农业投资大、回收慢、很大层面含有社会效益,由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特别基础设施投资,人文景观建设,乡土文化基础建设等民众是不会投资的,包括精品果园建设,生态科技园建设和农村“四化”建设以及对外宣传等都要政府先行投入,为此区、乡
建立旅游观光农业建设的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很有必要,由政府投入带动民众投资,区、乡推动增加促进剂,分项抓,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4、下决心解决交通不便问题。一条旅游线、一个景区没方便的交通条件将一事无成,需要区、乡政府出面协调,加快道路扩建,解决旅游线路的交通车开通,方便客人进出,有利促进农业观光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5、开发特色项目,组织旅游观光活动,有效吸引市内外旅客。开发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沿线以黑虎山传说、吴豹坟墓、罗汉包故事、窦母庙的仙气与旅游为一体开发建设,开展以柑桔文化、人文历史、乡土人情、春赏桔花、秋摘果、体验农耕生产,享受乡土情趣,回归自然,调节生活节奏的旅游休闲特色活动为载体,推动观光旅游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西陵经济开发区、窑湾乡政协联
篇2:乡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视察报告
乡旅游观光休闲农业视察报告
20**年7月7日上午,政协西陵经济开发区、窑湾乡联络处组织全体委员在主席李建民、副主席余长明带领下,对窑湾乡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参观了园林场《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黑虎山精品果园建设、黑虎山水库等观光农业片点,查看了《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规划设计图和黑虎山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规划方案,听取了窑湾乡政府近几年来对观光旅游农业工作的汇报,各位委员展开了热情洋溢的讨论,形成此视察报告。
一、充分肯定窑湾乡近年来旅游观光农业工作成效
近年来,窑湾乡党委、政府围绕“一线五园”和“三乡一级”的发展思路,着力发展以精品果园建设为重点,以乡土人情、花卉苗木、民居餐饮为特色、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相结合,塑造山青水秀的田园风光,初步形成了以黑虎山水库为旅游休闲区和园林场《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农业观光区为中心,沿途农家乐、生态环境美、富有窑湾特色的观光旅游休闲风景线,成效显着。
1、结合窑湾特色,明确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定位。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和指导全乡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先后制定了《窑湾乡旅游观光农业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方案》、《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发展构想》、《一线五园简介》、《窑湾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三年规划》等大量的基础工作。2008年7月30日,《窑湾乡黑虎山休闲农业旅游开发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2009年5月20日,区、乡政府在园林场召开了《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建设专题现场会议。目前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专家正在修编园林场《宜昌蜜桔生态科技园》发展规划,《规划》坚持以展现柑桔文化为主题、以柑桔生态科技园为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科学定位。
2、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窑湾乡近几年先后组织乡村领导到北京、秦皇岛、深圳、武汉等地考察学习,分别邀请市旅游局、发改局、规划设计院、区农林水局、文体旅游局、武汉市黄陂区旅游局等市区领导和专家到窑湾乡检查指导旅游观光农业建设工作,为窑湾乡观光农业发展建言献策。通过积极举办“‘美丽三峡、和谐宜昌’全市第六节社区文化节----窑湾乡专场文艺节目”汇演,“农民读书节”、“农民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宣传窑湾,扩大对窑湾知名度。
3、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柑桔精品果园建设。积极推进以环境美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卫生净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营造最佳人居环境,黑虎山村已完成260户的生态家园环境建设,占全村农户70%。园林场国家级无公害示范园和黑虎山省级优质水果板块基地柑桔精品果园建设项目2008年正式启动。省级优质水果板块基地柑桔精品果园为2000亩,其中核心示范园500亩。政府今年划拔10万元完成观光旅游的作业通道5000米、抗旱水池100口、排水沟3000米。果园面貌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通过精品果园建设,“窑湾蜜桔”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窑湾乡也被中国特色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蜜桔之乡”,“窑湾蜜桔”已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绿色食品认证。
4、扩宽环乡公路,改善旅游观光道路交通问题,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2009年组织相关部门对环乡公路扩建进行实地踏勘,完成了测量设计,正准备开工实施,解决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交通瓶颈问题。通过多年发展,全乡“农家乐”档次不断提高,2008年乡政府会同区文体旅游局对全乡农家乐进行了星级评定工作。有效推动乡土农家乐健康发展。大量的市民和外地客人慕名前来观田园风光、吃农家饭、享农家乐。
二、存在的问题
委员们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存在以下实际问题:
1、窑湾乡观光旅游农业建设协调体制不健全。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协调具体抓落实,光依靠政府某个部门喊喊叫叫难以推进。
2、缺乏观光农业的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观光旅游农业体现以农业为主题,而农业又是弱势产业,把农业以项目形式进行包装,形成特色让大家来观光,前期需要明确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来扶持项目发展。
3、缺乏观光旅游农业的突破口项目。规划再好,没有首选项目突破,光指望几个农家乐气候太小,难以带动人气,招商引资力度有待加大。
4、交通不便。观光旅游就是要有人来看,由于交通不便客人难以快速进出,遏制了窑湾乡的观光农业发展。
5、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细节化、规范化及系统化都不够。如:柑桔文化的收集、地方特色调查提炼、人文景观开发与建设、生产区和旅游观光区的科学策划与界定,统一规范导游解说等都很欠缺,也就是说的热闹,唱的累,看花容易,绣花难。
三、几点建议
1、首先要建立专门的策划协调机制。操作专班参照已作好规划、科学布局,逐步推进,研究协调观光旅游农业建设中的问题,衔接各方参与策划项目包装,向外招商引资,科学研究实施步骤。
2、应首选黑虎山水库旅游休闲项目为突破口项目。迅速形成近郊特色的小景区,从而带动和促进相关旅游观光项目起动建设,www.aishibei.com先动起来,再逐步规范循序渐进。
3、政府要研究政策,加大投入,建立补偿机制。旅游观光农业投资大、回收慢、很大层面含有社会效益,由社会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特别基础设施投资,人文景观建设,乡土文化基础建设等民众是不会投资的,包括精品果园建设,生态科技园建设和农村“四化”建设以及对外宣传等都要政府先行投入,为此区、乡
建立旅游观光农业建设的投入机制和补偿机制很有必要,由政府投入带动民众投资,区、乡推动增加促进剂,分项抓,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4、下决心解决交通不便问题。一条旅游线、一个景区没方便的交通条件将一事无成,需要区、乡政府出面协调,加快道路扩建,解决旅游线路的交通车开通,方便客人进出,有利促进农业观光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5、开发特色项目,组织旅游观光活动,有效吸引市内外旅客。开发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沿线以黑虎山传说、吴豹坟墓、罗汉包故事、窦母庙的仙气与旅游为一体开发建设,开展以柑桔文化、人文历史、乡土人情、春赏桔花、秋摘果、体验农耕生产,享受乡土情趣,回归自然,调节生活节奏的旅游休闲特色活动为载体,推动观光旅游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西陵经济开发区、窑湾乡政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