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信息系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更具体点说,我认为我校已故教师陈凌波老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可以说,已经为我们的每一位年轻老师做出了榜样,他十几年如一日,在教育战线上辛苦耕耘,虽然身体不好,但忠诚于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对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陈老师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这一点上,令我深受感动和感染。陈老师就是我心目中德师风方面的标兵。下面,我就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在我的身边,在我的学校,一些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就很令人感动着我,尤其是我提到的陈老师,还有的授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了学生的,我体会到一个老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管理好班级,提高学生的素质,关心学生的成长,班级就会很大的转变,作为毕业班班主任在我班学生面临就业前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能较早进行就业动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就业、择业观,鼓励有深造渴望的同学考取专插本。了解同学们的就业期望,跟进他们的就业情况,班级的专插本学、就业情况较好;在很多同学面对就业选择的困惑时及时与学生沟通联系,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与意见和建议,自己积极了解学校就业手续的相关程序和政策,尽力帮助因工作不再校的同学处理www.aishibei.com各种手续及相关疑问,使他们能顺利的完成毕业手续。在学生毕业离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经常下宿舍了解学生动态,保证了本班同学安全有序地完成各项手续,顺利离开学校。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将本班同学顺利送上人生新的征途。
二、热爱自己的专业,具有广博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学高为师,作为一位教师,单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优秀的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网络知识等。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如何让学生愉快的学习,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论他学习好或差,不论他遵守纪律与否,从人格上都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反过来,他们才会尊重我们,这是互相交流的最基本的平台。其实要吸引学生,让我们讲的内容吸引住他们!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睡觉产生厌学情绪?是因为他们感觉所学的东西没用,与实际联系不上,没意义!所以在讲课的时候我们得努力讲好,一定要结合生产实际应用,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帮助学生对将来定位。最后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
篇2:机电系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机电信息系师德师风建设心得体会
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更具体点说,我认为我校已故教师陈凌波老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可以说,已经为我们的每一位年轻老师做出了榜样,他十几年如一日,在教育战线上辛苦耕耘,虽然身体不好,但忠诚于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对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陈老师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这一点上,令我深受感动和感染。陈老师就是我心目中德师风方面的标兵。下面,我就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 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在我的身边,在我的学校,一些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就很令人感动着我,尤其是我提到的陈老师,还有的授课老师和班主任老师,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真正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了学生的,我体会到一个老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管理好班级,提高学生的素质,关心学生的成长,班级就会很大的转变,作为毕业班班主任在我班学生面临就业前的各种问题,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能较早进行就业动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就业、择业观,鼓励有深造渴望的同学考取专插本。了解同学们的就业期望,跟进他们的就业情况,班级的专插本学、就业情况较好;在很多同学面对就业选择的困惑时及时与学生沟通联系,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与意见和建议,自己积极了解学校就业手续的相关程序和政策,尽力帮助因工作不再校的同学处理www.aishibei.com各种手续及相关疑问,使他们能顺利的完成毕业手续。在学生毕业离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经常下宿舍了解学生动态,保证了本班同学安全有序地完成各项手续,顺利离开学校。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将本班同学顺利送上人生新的征途。
二、热爱自己的专业,具有广博的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学高为师,作为一位教师,单有工作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在工作中,虚心向优秀的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认真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网络知识等。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
如何让学生愉快的学习,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论他学习好或差,不论他遵守纪律与否,从人格上都要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反过来,他们才会尊重我们,这是互相交流的最基本的平台。其实要吸引学生,让我们讲的内容吸引住他们!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睡觉产生厌学情绪?是因为他们感觉所学的东西没用,与实际联系不上,没意义!所以在讲课的时候我们得努力讲好,一定要结合生产实际应用,加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帮助学生对将来定位。最后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
篇3:师德师风标兵事迹材料
师德师风标兵事迹材料
z,江西省z一中语文高级教师,从教二十六年,先后当了十八年班主任。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讲条件,不论回报,踏踏实实,默默耕耘,以其高尚的师德,严谨的作风,高度的责任心,优秀的业务水平,卓越的管理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突出的教育实绩赢得领导、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
(一)
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一位学识丰富让学生崇敬的老师,否则难以服众。如果能以丰厚的学养作为班级管理的基石,便能使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为此,邓老师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自参加工作以来,她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充电学习,涉猎领域广博,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历史等广征博取,每年大量订阅语文杂志和其他刊物,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并广泛阅读于漪、魏书生、韩军、洪镇涛等当代语文教育名家作品,认真观摩他们的课堂教学实录,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教研会和教学观摩会,虚心学习教育教学经验,并采百家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和风格。在教学实践中,她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能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想方设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果。
开阔的教育学视野、丰厚的文化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给她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正所谓“信其道,亲其师”,管理“亲其师”的学生也就游刃有余了。
(二)
孟子说:“吾知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作为一位教师,作为一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本职工作的班主任,也必须做到“知人养气”。“知人”,就是了解学生,深刻洞察其人性的优缺点;“养气”,就是养浩然之气。“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己不正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邓老师谨记古训,一直十分重视自身人格道德修养,时刻以高尚的道德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在教育管理中,邓老师始终牢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她经常教导学生:不仅要会学习,还要会做人。要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做一个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人,做一个有平等意识和自觉意识的人,做一个能与他人团结协作的人。她常告诫学生不要“一心只读教科书”,而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自觉自律。每年她都会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让学生在感动中净化心灵。20**年汶川地震后,邓老师三次组织学生为灾区捐款,所捐款项是全校人均最多的。她还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观看抗震救灾英模报告会,并召开了“心若在梦就在”的主题班会,这些活动极大地点燃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迸发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邓老师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正直、坦率、真诚、友爱的朴素人格去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自己对学生、对事业的爱心去带动学生修正不健全的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对社会、集体、家庭的责任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激励学生,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邓老师的教育理想是使学生成为人格独立、思想自由的人,做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的人。因此,她虽然“以严导其行”,但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所有学生,鼓励他们个性发展。语文课前的五分钟演讲,让每个学生能够用流畅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每周四的团队活动课,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每年的元旦晚会更让学生有了尽情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邓老师的学生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胸怀大志、乐观自信、胸中涌动着浩然正气的青年。
(三)
爱是世间最美的花朵,爱是人间最甜的甘露,爱是天地间最动人的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邓老师始终坚信并认真践行这句话。她像慈母般地关心、爱护、善待每位学生,关爱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努力使学生能够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每当学生取得成绩,她总是及时予以热情鼓励,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遇到学生犯错误时,不是简单粗粗暴地发脾气,而是耐心地做大量而细致的思想工作,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既不公开批评学生,也不姑息迁就学生,在注意保护学生特别是困难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邓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关心着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特别是对那些父母不在身边或家庭贫困或遭受重大变故或陷入困境的学生,邓老师倾注了更多的心血。06届的伍雪玲、饶舜瑜两位女同学都失去了父亲,而母亲都没有稳定的收入,家庭非常贫困,邓老师除了尽力为她们争取各种补助金外,每年都资助她们一些生活费,并经常找她们谈心,鼓励她们,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这两位同学分别考入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09届的李慧同学,远离父母来z求学,身子较弱,尤其是每个月的特殊日子,腹痛难忍,甚至没办法坚持上课,邓老师像妈妈一样带她去看中医,为她熬药,一连几个月,直至治愈。09届的黄婷同学,在08年汶川地震中,父亲遇难,母亲受伤,噩耗传来,黄婷同学精神几乎崩溃,终日以泪洗脸,邓老师把她接到自己的住处,和她同吃同住数日,时时劝慰;同时,经常打电话安慰她远在都江堰的母亲,并与她沟通黄婷的情况,通过双方做工作,黄婷同学慢慢接受了事实,情绪也平复下来了,最后顺利通过了高考,录取了武汉大学。09届的王剑强同学,在高三下学期被情感困扰,痛不欲生,他主动找到邓老师寻找帮助,邓老师为他进行心理疏导,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邓老师几乎天天找他聊天,在邓老师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下,王剑强同学终于从情感的泥沼中挣脱出来,集中精力投入高考的复习,最终考入华东师大。
每当节假期日,邓老师的学生都会从天南海北给她发短信或打电话问候,每当这个时候,邓老师心里装满了幸福和感动,她知道自己付出的爱已经在这些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而学会爱,学会感恩,正是邓老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
邓老师为人随和,宽容大度,能很好地协调好各科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以自己亲和、真诚、亲力亲为使师生们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合力,以“严谨、踏实、团结、奋进”的班风,推动整个班级教育教学效果稳步提高。所带班级年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她本人也年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邓老师与各位家长也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经常通过电话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受家长信任。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班级工作和教学中里,放在了对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各方面无微不至地引导、关怀上,因此她成了最受学生欢迎和信赖的“妈妈”、导师和朋友。
辛勤耕耘必然会带来丰硕的回报。邓老师所带班级班风严谨,成绩突出,特别是20**届(3)班在20**年的高考中成绩优异,李江雁同学荣获江西省高考文科状元,全省文科前十名中该班占有三席,前一百名中多达12人,有5位同学录取北大、清华,还有8人录取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
邓老师外表平和朴实,毫不张扬,内心真诚善良,坚忍执着,是一个默默奉献着的“摆渡人”,在教书育人这平凡岗位上认真履行了一名普通园丁的神圣责任,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无私的奉献、一流的业绩,谱写着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