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本班于近两周内进行了土木工程测量,具体区域是红楼后于坐标(X,Y)=(81800,41250)以北200米,以东250米。说实在话,这片区域有点复杂,主要是落差太大,不规则地界太广,灌木林间小道测量不便等。不过还好,成员的努力加上班级的相互讨论,本组拿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测量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测量工作、数据处理、绘图等工作,可算完工。

  一、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次测量遇到的主要困难,除了天气带来的测量不便,主要是误差的控制。测量过程中由于读数,仪器架设,仪器的搬动导致的误差甚至错误在测量刚开始那会屡见不鲜。

  第一个发现的明显错误,如下图:

  C己知点与1、2、3控制点分属于两个闭合路线,在测量时,∠C12、∠312、∠C13是三次测量的结果,可能由于仪器的搬动的原因,三角之和测量值之和为358°56′59″,很显然,1度的差距己不是误差的范围,这是一个测量中的错误。当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全组进行反思,并把以前所有测点进行了检验,进一步减小误差,并将测量时全站仪的十字叉丝严格对正棱镜正中,激光斑点严格对正控制点正中。最后将图示圆周角误差减小到09″。

  这次错误,有同学认为是因为仪器搬动后对正整平的失误造成的,但是我认为不然,就算对仪器搬动后,正确整平后也不会产生1度的差值,这很大的原因是测量的粗躁造成的。最后的控制点检验也证明了这点。不过正于同学所说,如果不将仪器进行搬动,对四点的数据进行测量,误差就不会有那么大——这话也成了我们测量中得到的经验之一。

  第二个遇到的问题,虽然不是因为自己原因造成的,可也算是测量中的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细节-----控制点(或者说图根点)的保护,端午节其间,测量开始没多久,天降大雨,测量被迫暂停,结果雨停后由修正液标出的测点让雨淋坏了,雨前测出的三到四个点的数据只能重来,这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对测量工作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点的失去对以后碎部测量也会带来巨大的麻烦,甚至无法进行测量。所以保护控制点很重要。

  第三个大的问题出现在碎部测量环节,在1:500的地图上,像台阶那样宽仅一米的物事,在地图上仅有2mm。而在测量中,我们所测量区域像这样的小地物,极其之多,碎部测量数据记录后,画图的时候,细点太多,以至于没法弄清楚哪个点表示哪个东西了。当然,我一直认为像这样的情况,碎部测量画图应当是与测量工作者一同进行的,但是由于控制点的标注滞后,人员的不足(为了节约时间,本组六成员分为两组,一组进行碎部测量,一组进行高程测量),碎部测量绘图没有跟进。最后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测量时对所测量碎部画草图,在草图上标出所测点。这也确实解决一些问题,但不是全部。绘图中经常要对实地进行验证。

  第四个问题,也是最让我们焦头烂额的问题,就是左右角。

  测量中,那些书本中的原话“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X”并没有太多地让我们加以注意,角度像锐角直角还可以反应出来,可是在那些点中间像170+度数的肉眼不是很好确认的,测量的同学,有两到三个点“逆时针转动了照准部”。错将170+度读成了180+度数,其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中,fВ=5°+,fx=+10m.当得出这个数值的时候,全组骇然----这值可是容许值的近百多倍呀!!!两次检验,这个值很固执地定格在这个数上。于是,对所测数据进行骇对,可是那近似直线的三个点,谁又曾想到就是左右角相差的那么三四度可以引起那么大的错误。

  在算内角时,肉眼无话分出的两角,在计算可就是让人哭死了也没人理会的两度呀,谁让你们不注意咧?

  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了这个致命的细节问题,成功将错误改回。这等错误,我保证这样的错误我们再也不想犯,也再也不会了----它实在是太难检查出来了。

  二、实践所得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实践的最大好处,就是把课本中所讲到的那些抽像的东西真正的掌握与吸收。

  1、仪器

  虽然以前的测理试验可以接触到各类测量工具,可是还没有哪一次可以这系统地长时间地把这套测量工具交给我们摸索。以前一节课上用不到几次的棱镜架,我可以在三到五秒内调平,这还是在实习修炼出来的。其它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也运用得很是熟炼。

  2、测量工作

  在这实习以前,我们的测量都是试验型的,所测的东西也是方方正正的教学楼。而这次,窄到围墙,广到田径场;方正到贴了地板砖的小坪,复杂到连地界类线都不好找的灌木林;斜坡,陡坡也是应有尽有,地型的丰富给测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还好,万变不离其宗,仪器的得当使用,测量还是进行得很顺利。

  这里倒是想记下水准尺使用中的一些细节。立水准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最好不要有障碍物阻挡。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同时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时间浪费,而且会因点多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3、计算

  我一直认为计算是最让人纠结的步骤,这次测量也果不其然,因为开始的时候的那个左右角的区分不正确,第一次计算误差太大,负责我们组计算的同学一脸愁态,因为测量进行得还算正确,无论怎么样也不会引起那么大的误差,他www.aishibei.com一玩直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计算错误。

  计算是为绘图服务的,但是数据的计算反过来可检查测量的准确性,这次的计算工作不是我进行的,但是这反过来告知我们,测量的准确性真的是太重要了,它会影响到测绘过程的全过程。

  4、绘图

  只要坐标计算得当,绘图还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就是图根比例太小引得图上一些较小地物在图上的距离太小,碎部测量数据使得那些地物不太精确。

  而且由于绘图本身不可避免的误差,使得有些地方有细小的出入。

  三、测量后的反思

  这是一次还算成功的测量,但是却不是十分圆满的,主要是误差不能满足对应的精度。

  数据计算时便是正确分辩了左右角后的误差也有将近一度,而我们的容许值为±60″√12=207″=3′+,这与我们的测量值40′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测量精度是我们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我们所测量的还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控制测量也仅只有十二个测站,可是如若加大测量范围民测站,以我们这样的精度,又如何可以胜任工作后要求更加严格的测量任务。虽然在仪器使用更加熟炼,细节更加注意的第二个闭合路线,闭合差测量值仅5′,K=1/1860,很接近容许值±60″√11=3′19″,K=1/2000,但是这个值还是在容许误差之外的。这个差值我想不完全是测量中引起的,还有更多的测量细节值得我们注意,还有更多的测量技术还待我们掌握,可惜时间说充足也还好,说短少也还真是短少。这次测量真真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缺陷,知道了我们的差距,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另外,在测量过程中,还有一些工具我认为是可以补充的一个棱镜架。在测量中完全可以在前视与后视方向各架一个棱镜架,这样就不必要每测完一个点就得移动棱镜,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

  四、结束语

  本次的测量实习历时14天(两周),虽然下了好几天大雨,加上端午间同学回家后没能及时返校,平均出勤天数只有10天左右,时间很是紧张。女生宿外其实还得过去50m,,测量区域可能要延长到校内湖中间去,不过班上认为那块区域地型太过复杂,而且只能从绕很大的圈子才可以进行对那块区域的测量,而且那片区域没有太多明显的建筑物与地物,故只到达女生宿舍外的小路便告结束。

  这次测量并不完美,有很多的漏洞与缺陷,但是组员们收获还是颇丰,对测量技术也有一定层次的提高。

  实习报告结束

篇2: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本班于近两周内进行了土木工程测量,具体区域是红楼后于坐标(X,Y)=(81800,41250)以北200米,以东250米。说实在话,这片区域有点复杂,主要是落差太大,不规则地界太广,灌木林间小道测量不便等。不过还好,成员的努力加上班级的相互讨论,本组拿出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测量方案,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测量工作、数据处理、绘图等工作,可算完工。

  一、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次测量遇到的主要困难,除了天气带来的测量不便,主要是误差的控制。测量过程中由于读数,仪器架设,仪器的搬动导致的误差甚至错误在测量刚开始那会屡见不鲜。

  第一个发现的明显错误,如下图:

  C己知点与1、2、3控制点分属于两个闭合路线,在测量时,∠C12、∠312、∠C13是三次测量的结果,可能由于仪器的搬动的原因,三角之和测量值之和为358°56′59″,很显然,1度的差距己不是误差的范围,这是一个测量中的错误。当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全组进行反思,并把以前所有测点进行了检验,进一步减小误差,并将测量时全站仪的十字叉丝严格对正棱镜正中,激光斑点严格对正控制点正中。最后将图示圆周角误差减小到09″。

  这次错误,有同学认为是因为仪器搬动后对正整平的失误造成的,但是我认为不然,就算对仪器搬动后,正确整平后也不会产生1度的差值,这很大的原因是测量的粗躁造成的。最后的控制点检验也证明了这点。不过正于同学所说,如果不将仪器进行搬动,对四点的数据进行测量,误差就不会有那么大——这话也成了我们测量中得到的经验之一。

  第二个遇到的问题,虽然不是因为自己原因造成的,可也算是测量中的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细节-----控制点(或者说图根点)的保护,端午节其间,测量开始没多久,天降大雨,测量被迫暂停,结果雨停后由修正液标出的测点让雨淋坏了,雨前测出的三到四个点的数据只能重来,这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对测量工作的情绪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点的失去对以后碎部测量也会带来巨大的麻烦,甚至无法进行测量。所以保护控制点很重要。

  第三个大的问题出现在碎部测量环节,在1:500的地图上,像台阶那样宽仅一米的物事,在地图上仅有2mm。而在测量中,我们所测量区域像这样的小地物,极其之多,碎部测量数据记录后,画图的时候,细点太多,以至于没法弄清楚哪个点表示哪个东西了。当然,我一直认为像这样的情况,碎部测量画图应当是与测量工作者一同进行的,但是由于控制点的标注滞后,人员的不足(为了节约时间,本组六成员分为两组,一组进行碎部测量,一组进行高程测量),碎部测量绘图没有跟进。最后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测量时对所测量碎部画草图,在草图上标出所测点。这也确实解决一些问题,但不是全部。绘图中经常要对实地进行验证。

  第四个问题,也是最让我们焦头烂额的问题,就是左右角。

  测量中,那些书本中的原话“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X”并没有太多地让我们加以注意,角度像锐角直角还可以反应出来,可是在那些点中间像170+度数的肉眼不是很好确认的,测量的同学,有两到三个点“逆时针转动了照准部”。错将170+度读成了180+度数,其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中,fВ=5°+,fx=+10m.当得出这个数值的时候,全组骇然----这值可是容许值的近百多倍呀!!!两次检验,这个值很固执地定格在这个数上。于是,对所测数据进行骇对,可是那近似直线的三个点,谁又曾想到就是左右角相差的那么三四度可以引起那么大的错误。

  在算内角时,肉眼无话分出的两角,在计算可就是让人哭死了也没人理会的两度呀,谁让你们不注意咧?

  偶然的机会,我们发现了这个致命的细节问题,成功将错误改回。这等错误,我保证这样的错误我们再也不想犯,也再也不会了----它实在是太难检查出来了。

  二、实践所得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实践的最大好处,就是把课本中所讲到的那些抽像的东西真正的掌握与吸收。

  1、仪器

  虽然以前的测理试验可以接触到各类测量工具,可是还没有哪一次可以这系统地长时间地把这套测量工具交给我们摸索。以前一节课上用不到几次的棱镜架,我可以在三到五秒内调平,这还是在实习修炼出来的。其它仪器,如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也运用得很是熟炼。

  2、测量工作

  在这实习以前,我们的测量都是试验型的,所测的东西也是方方正正的教学楼。而这次,窄到围墙,广到田径场;方正到贴了地板砖的小坪,复杂到连地界类线都不好找的灌木林;斜坡,陡坡也是应有尽有,地型的丰富给测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还好,万变不离其宗,仪器的得当使用,测量还是进行得很顺利。

  这里倒是想记下水准尺使用中的一些细节。立水准尺,除立直外,还要选在重要的地方,最好不要有障碍物阻挡。因此,选点就非常重要,同时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时间浪费,而且会因点多而产生较大的误差。

  3、计算

  我一直认为计算是最让人纠结的步骤,这次测量也果不其然,因为开始的时候的那个左右角的区分不正确,第一次计算误差太大,负责我们组计算的同学一脸愁态,因为测量进行得还算正确,无论怎么样也不会引起那么大的误差,他www.aishibei.com一玩直把原因归结到自己的计算错误。

  计算是为绘图服务的,但是数据的计算反过来可检查测量的准确性,这次的计算工作不是我进行的,但是这反过来告知我们,测量的准确性真的是太重要了,它会影响到测绘过程的全过程。

  4、绘图

  只要坐标计算得当,绘图还不是什么很难的事,就是图根比例太小引得图上一些较小地物在图上的距离太小,碎部测量数据使得那些地物不太精确。

  而且由于绘图本身不可避免的误差,使得有些地方有细小的出入。

  三、测量后的反思

  这是一次还算成功的测量,但是却不是十分圆满的,主要是误差不能满足对应的精度。

  数据计算时便是正确分辩了左右角后的误差也有将近一度,而我们的容许值为±60″√12=207″=3′+,这与我们的测量值40′差距还真不是一般的大。测量精度是我们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我们所测量的还只是一个很小的范围,控制测量也仅只有十二个测站,可是如若加大测量范围民测站,以我们这样的精度,又如何可以胜任工作后要求更加严格的测量任务。虽然在仪器使用更加熟炼,细节更加注意的第二个闭合路线,闭合差测量值仅5′,K=1/1860,很接近容许值±60″√11=3′19″,K=1/2000,但是这个值还是在容许误差之外的。这个差值我想不完全是测量中引起的,还有更多的测量细节值得我们注意,还有更多的测量技术还待我们掌握,可惜时间说充足也还好,说短少也还真是短少。这次测量真真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缺陷,知道了我们的差距,以后还有类似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

  另外,在测量过程中,还有一些工具我认为是可以补充的一个棱镜架。在测量中完全可以在前视与后视方向各架一个棱镜架,这样就不必要每测完一个点就得移动棱镜,可以节省不少的时间。

  四、结束语

  本次的测量实习历时14天(两周),虽然下了好几天大雨,加上端午间同学回家后没能及时返校,平均出勤天数只有10天左右,时间很是紧张。女生宿外其实还得过去50m,,测量区域可能要延长到校内湖中间去,不过班上认为那块区域地型太过复杂,而且只能从绕很大的圈子才可以进行对那块区域的测量,而且那片区域没有太多明显的建筑物与地物,故只到达女生宿舍外的小路便告结束。

  这次测量并不完美,有很多的漏洞与缺陷,但是组员们收获还是颇丰,对测量技术也有一定层次的提高。

  实习报告结束

篇3:会计出纳实习报告

  财务会计实习报告——会计出纳实习报告

  本人在两周的时间内在学科老师的要求下圆满的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实习工作.我是在XX医药有限公司财务部实习的,实习时间是两周。XX医药有限公司是一个集团公司属下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以医药经营为龙头,科研生产为基础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依托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强大地域优势,依靠集团公司雄厚的实力支持,秉承济民惠民,信待天下的经营理念,以务实,诚信,客户至上的宗旨立足和服务于北京医药市场。

  我在这家公司的财务部主要的实习内容包括出纳工作和会计工作,其中有记账凭证的制作,记账凭证的钉制,银行电汇单的填写,对银行对账单的记录,计算印花税等等。

  记账凭证是由会计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其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整理,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按其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或者按其反映的内容是否与货币资金有关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会计人员填制记账凭证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除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之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要求文字说明要简炼,概括,以满足登记账簿的要求,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应借应贷的科目.科目使用必须正确,不得任意改变,简化会计科目的名称,有关的二级或明细科目要填写齐全,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账户必须保持清晰的对应关系,一张记账凭证填制完毕,应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加计合计数,以检查对应账户的平衡关系,记账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考查且避免凭证散失,每张记账凭证都要注明附件张数,以便于日后查对.这家公司用的财务软件是用友财务软件,所以日常凭证的制作都是用电脑完成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账簿的需要,正确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

  2、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填入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栏,二级或明细科目是指一级科目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不需要进行明细核算的一级科目,也可以不填二级或明细科目栏.

  3、金额栏登记的金额应和借方科目或贷方科目相对应或与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分别对应.

  4、过账符号栏,是在根据该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以后,在该栏注明所记账簿的页数或划√,表示已经登记入账,避免重记,漏记,在没有登账之前,该栏没有记录.

  5、凭证编号栏.记账凭证在一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查核.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分别编号,对于收,付款凭证还要根据收付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编号,如银收字第×号,现付字第×号,转字第×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账凭证时,可采用分数编号法.

  6、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凭证应按货币资金收付的日期填写;转账凭证原则上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也可按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填写.

  7、记账凭证右边附件×张,是指该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在凭证上必须注明,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证,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

  8、对于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左上方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必须是现金或银行存款,不能是其他会计科目.凭证里面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是与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对应的科目.

  9、记账凭证填写完毕应进行复核与检查,并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进行试算平衡.有关人员,均要签名盖章,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收款,或根据付款凭证付款时,要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防止差错.制作完记账凭证以后还要必须把凭证一一的打印出来,然后把对应的相关票据贴在打印后的凭证后面,具体的操作如下:胶水抹在凭证背面的右上角以便贴凭证相应的票据,贴完票据后如果票据比凭证要大的话应按凭证的大小把票据整齐的叠好便与以后的装订,之后要按凭证业务号的大小有序的把凭证排列整齐,这样如果以后要查找也方便许多。

  等一个月的凭证都制作完毕后必须装订这些排序了的凭证,以便于存档保存.一般上个月的凭证要在这个月的月初开始装订.具体方法如下:按凭证的薄厚用适当的厚度弄成一捆后用装订机在凭证的左上角钉三个小孔,然后用白色装订线把凭证册牢牢的装订好,装订成册以后在封面上写上日期和册书,封面一般是用牛皮纸制作而成,比如本月共XX册,本册是第XX册.然后记录凭证页数,比如本册自第XX号至第XX号,共XX张,之后一定要盖会计主管的人名章和装订人人名章.然后要制作会计凭证档案,这个是用来装那些凭证本便于保存的,一般一个会计凭证档案里装两个凭证本.会计凭证档案也是用牛皮纸制作而成的,首先要盖单位章,填写理当日期(年,月),然后填写册数,比如本月共XX册,本盒是第XX册.之后要填写凭证号数,比如自XX号至XX号,最后要盖上装订人员的人名章。

  在用银行结算业务金额的时候必须要用银行电汇凭证来完成相关手续,银行电汇单是一式三联的凭证,大小和一般的收据大小一致.银行电汇单的第一联是回单,第二联是借方凭证,这里会有银行给的密码,第三联是发电依据.在银行电汇凭证上要写明对方单位的全称,填写电汇日期(填单日),要写清对方的开户银行账号和汇入银行的具体名称,然后要用大小写写明汇款金额.写完银行电汇单的同时必须要再填一个结算业务收费凭证,它是一个一式五联的凭证.一般在这个凭证里要写上电汇费和手续费,电汇费是按汇款的大小而不同,而手续费是0.5元/本.这两个凭证填写完毕后要在这两个凭证的第二联分别盖上公司的法人章和公司财务章.然后就可以去银行进行电汇了.银行在银行电汇单和结算业务收费凭证的回单上盖上转讫章后归还公司.万一公司填错银行电汇单应立即打电话通知银行先暂停电汇业务,然后重新填写正确的银行电汇单和结算业务收费凭证到银行补办业务并取回原银行电汇单的后两联单子,然后务必撕毁,在撕毁的同时必须把盖在第二联的公司法人章和公司财务章对半撕掉以免有不必要的麻烦。

  银行对账单的记录是用用友财务软件来完成的,首先进入软件的银行业务界面,然后进入以银行对账单界面,这样你就可以开始记录了.这家公司的银行对账单的记录是按不同的的银行分别记录的,而且是一个月统计一次,这家公司主要在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民生应行开了户.记录银行对账单,得先选择银行名称,然后进入记录的具体工作.首先记录日期,如果是用支票办的手续就必须输入支票的支票号,一般同城结算就用支票.然后根据借方或贷方记录金额,最后软件自动生成银行的资金余额.输入完这一个月的数据之后必须要核对期末余额,如果核对无误就保存数据,这样这个工作就圆满完成了。

  公司在年初都要计算公司业务购销合同的印花税,以便及时缴纳国家统一规定的印花税,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其特点是征收面广,税负轻,由纳税人自行购买并粘贴印花税票完成纳税义务.公司的产品购销合同的统计按业务部门的编号来统计,比如公司有几个业务部就分几个表来一一统计,且公司产品购销合同的业务员属于哪个业务部,这个公司产品购销合同就被统计在业务员所属的业务部,以便查找.产品购销合同须统计序号,业务员,供货单位,合同编号,商品品名,合同金额,税率,然后根据合同金额及税率计算印花税额,现在公司的印花税率是千分之三,最后在统计表格的下面写上填写制表人的姓名,这样这项统计工作就结束了.之后公司的财务人员还要做在合同的背面贴印花税票的工作,所以计算印花税额后要到有关部门去按规定购买印花税票,印花税票也有不同的面值,具体有一元,五元,五十元,一百元不等.印花税票的样子特别象邮票而且也都是在邮票厂印制的,所以刚开始我还以为是邮票贴在合同的背面呢.这家公司购买的印花税票是沈阳邮票厂印制的.把印花税票买回公司以后就剩下,贴印花税票的工作了,首先得把原印花税票的边给去掉,然后按合同金额的多少来相应的撕好印花税票以后用胶水整齐的贴在合同第一页的背面,之后还有一项工作就是一定要在贴完印花税票的正面用红色的圆珠笔画线,具体的画线方法就是每个印花税票的正面必须划十字的两个线,这样贴印花税票的工作就结束了,然后还要把合同安业务部分别保存在不同的档案袋子里妥善的保存。

  以上是我在这家公司实习两周的全部工作内容.在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我大概掌握了基本的财务实际操作工作,了解了公司的财务工作流程.这些财务工作虽不是很难,但是需要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稍有不慎就会为公司带来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这两周的实习过程让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宝贵的财务实践经验,得到了在课堂上所得不到的许多实践知识,让我受益非浅,也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