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省音乐教育研讨会会后感

  参加省音乐教育研讨会会后感

  近日,我有幸和几位幼教同伴相聚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一起参加了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的2013年浙江省音乐教育研讨会。这是为迎接“第八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而召开的预备会,来自全省各地的600多位幼教工作者参加了活动。我们现场聆听了3个精彩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专题报告,现场观摩了8个各具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令我感受颇深。

  1、专家讲座,如沐春风

  本次大会安排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z教授和浙江幼儿师范学院z博士、z副教授为我们作专题讲座。算来这已是我第三次聆听z教授和z博士的讲座了,但每每总有不同的感受,颇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次许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是名为《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专题报告。她以“什么是游戏?什么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品质?”的互动探讨导入讲座;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幼儿或者说是一个人发展的需求,人的“首位价值”是成长快乐;以现场唱游的方式带动会场教师学唱歌曲,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许教授说:“挑战与快乐”永远是激动人心的人生追求,但愿我们设计的音乐游戏也能带给孩子不断的挑战与成功的满足。但愿我们也能让孩子发现:我现在比刚才做的好点,我今天比昨天做的好点。让他们相信,我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做的好点。想想现实中确实如此,今天你教孩子学会了一首歌可能长大了他忘了,但是在游戏活动中培养的坚持力、注意力、创造力和持续的热情等学习品质会让他终身受益,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真的要学会去关注孩子的真实感受,让孩子在游戏的挑战中体验成长快乐。

  2、教学观摩,他山之石

  来自杭州、宁波以及长兴的优秀教师展示了8个不同内容的音乐教学活动,它们各具特色但又都有一个共同点,都采用经验还原的模式进行教学,或用故事还原,或用动作演绎,或是图谱呈现,运用视听演三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逐步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为幼儿搭建学习的支架。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杭州沈颖洁老师的大班歌曲学唱《我是猫》和长兴吴茜岚老师的大班欣赏活动《百叶龙》。活动《我是猫》歌曲优雅诙谐,教师的范唱表演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幼儿学唱兴趣浓厚,积极愉悦,对可爱猫、威风猫、调皮猫、帅气猫不同的角色能用不同的声音演唱,对音乐的体验较为准确。活动《百叶龙》充分体现了本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教师选用了体现乡村的“草龙”最为道具,以民间故事《百叶龙》导入活动,通过观赏“百叶龙”的舞蹈视频,感受百叶龙舞动的姿态和气势,并尝试随音乐与同伴合作舞龙,让幼儿体验舞龙表演的乐趣,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我真切地感到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让音乐与动作丝丝入扣,让音乐与游戏相映成趣,让音乐与道具妙趣横生。

  四月杭城绿树摇曳,花香四溢,教学会场曲声悦耳,研讨热烈,三天的学习眨眼就过去了,而这一切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培训结束,实践开启,我们需加快步伐,在模仿、迁移、引用、借鉴中再提升创造。

  感受杭城的春风,我们需要更加努力!

篇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读后感

  为结合区里的“读书让我更有魅力”活动,上周五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读书沙龙”活动,活动中许多老师都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言。在此,我也来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后感: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许卓娅老师的着作。书中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实际操作活动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再次拜读许老师的这本着作,对于许老师在打击乐方面的阐述使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二章第二节第三小段,关于音乐教育与学前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的发展。

  书中阐述的孩子演奏乐器能力的发展非常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正象许老师所说,对于一些用软绳穿起来的碰铃孩子们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这种主要靠小肌肉来演奏的乐器,对手眼协调能力的要求较高。那在孩子的演奏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不能很好的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绳子的顶端,而总是用手捏住碰铃的根部,造成碰铃悦耳动听的音色出不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除了一遍遍的示范,还可以让幼儿倾听正确的演奏方法和错误的演奏方法演奏出的音色有什么不同,通过反复的教育和练习,孩子们肯定能够逐步学会用小肌肉来演奏乐器,而且,通过不断的练习,他们自然会熟悉各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也了解了用什么样的演奏方法才能使自己演奏出来的音色更好听。

  还有对孩子们在演奏打击乐作品中的创造性表现进行的阐述。许老师说,随着儿童对音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经验日益扩大,感知能力逐步增强,理解体验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节奏、音色、速度、力度表现力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和丰富,与运用这些要素来进行创造性表现的热情和能力也越来越强。对这一点,我是深有认同。以前在班里刚开始开展打击乐的演奏活动时,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不强,对演奏过程中音色、节奏、力度、速度的把握总是让人非常失望。稍微慢点的乐曲,他们就会抢拍,快点的乐曲速度也总是更不上。

  更别提对音乐中力度和音色的把握。演奏出来的作品既机械又枯燥,充其量只能是说给乐曲打拍子。正象许老师说的,孩子们对音乐的感知经验太少,理解体验的能力才会上不去。为此,大家可以利用时间,开设音乐欣赏活动,注意调动孩子们对音乐的认知能力。比如听到欢快的乐曲,可以引导他们去尽情的用身体用乐器去体验音乐的欢乐。听到悲伤的乐曲,让他们静静体会,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用打击乐演奏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多倾听自己用打击乐器演奏出来的音色,并集体讨论那一种方法演奏出来的音色最好听,最符合作品。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孩子们的音乐认知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相应的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把握,也会有很大进步,对音乐演奏的兴趣也会越来越强。

篇3:参加省音乐教育研讨会会后感

  参加省音乐教育研讨会会后感

  近日,我有幸和几位幼教同伴相聚杭州幼儿师范学院,一起参加了由浙江省学前教育研究会主办的2013年浙江省音乐教育研讨会。这是为迎接“第八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而召开的预备会,来自全省各地的600多位幼教工作者参加了活动。我们现场聆听了3个精彩的幼儿园音乐教育专题报告,现场观摩了8个各具特色的音乐教学活动,令我感受颇深。

  1、专家讲座,如沐春风

  本次大会安排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z教授和浙江幼儿师范学院z博士、z副教授为我们作专题讲座。算来这已是我第三次聆听z教授和z博士的讲座了,但每每总有不同的感受,颇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这次许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是名为《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专题报告。她以“什么是游戏?什么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品质?”的互动探讨导入讲座;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幼儿或者说是一个人发展的需求,人的“首位价值”是成长快乐;以现场唱游的方式带动会场教师学唱歌曲,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许教授说:“挑战与快乐”永远是激动人心的人生追求,但愿我们设计的音乐游戏也能带给孩子不断的挑战与成功的满足。但愿我们也能让孩子发现:我现在比刚才做的好点,我今天比昨天做的好点。让他们相信,我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做的好点。想想现实中确实如此,今天你教孩子学会了一首歌可能长大了他忘了,但是在游戏活动中培养的坚持力、注意力、创造力和持续的热情等学习品质会让他终身受益,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真的要学会去关注孩子的真实感受,让孩子在游戏的挑战中体验成长快乐。

  2、教学观摩,他山之石

  来自杭州、宁波以及长兴的优秀教师展示了8个不同内容的音乐教学活动,它们各具特色但又都有一个共同点,都采用经验还原的模式进行教学,或用故事还原,或用动作演绎,或是图谱呈现,运用视听演三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逐步感受与理解音乐作品,为幼儿搭建学习的支架。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杭州沈颖洁老师的大班歌曲学唱《我是猫》和长兴吴茜岚老师的大班欣赏活动《百叶龙》。活动《我是猫》歌曲优雅诙谐,教师的范唱表演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幼儿学唱兴趣浓厚,积极愉悦,对可爱猫、威风猫、调皮猫、帅气猫不同的角色能用不同的声音演唱,对音乐的体验较为准确。活动《百叶龙》充分体现了本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教师选用了体现乡村的“草龙”最为道具,以民间故事《百叶龙》导入活动,通过观赏“百叶龙”的舞蹈视频,感受百叶龙舞动的姿态和气势,并尝试随音乐与同伴合作舞龙,让幼儿体验舞龙表演的乐趣,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我真切地感到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让音乐与动作丝丝入扣,让音乐与游戏相映成趣,让音乐与道具妙趣横生。

  四月杭城绿树摇曳,花香四溢,教学会场曲声悦耳,研讨热烈,三天的学习眨眼就过去了,而这一切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培训结束,实践开启,我们需加快步伐,在模仿、迁移、引用、借鉴中再提升创造。

  感受杭城的春风,我们需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