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伐虢(1)
假装攻击别国,却攻击它国的战术
计曰:“两大之间,敌协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解曰:小国夹在敌我两大国之间,若是敌方对这个小国采取军事行动,我方必须立刻以援救名义,出兵控制它。对这样的小国,如果仅有口头约定而不付诸实际行动,就无法赢得它的信赖。
因势利诱,乘机渗透、扩展,不战而胜。
春秋时期,晋献公打算出兵讨伐虢国(今河南省陕县)。为此,晋军将要经过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
虞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其态度却决定晋国能否顺利伐虢。于是,晋国大夫荀息建议晋献公将美玉、良马赠送给虞国国君,请他同意晋军借道。
晋献公开始并不愿意,认为良马、美玉是晋国国宝,不能送给别国。苟息意味深长地说:“如果能借道虞国,良马、美玉不过是暂寄藏到虞国的国库里罢了,还怕丢失吗?”晋献公一听,恍然大悟,立即派使者带着美玉、良马,谒见虞国国君。
虞国国君得到晋国送来的国宝,十分高兴,立即同意让晋军借道。大夫宫之奇苦苦劝谏说:“虞、虢两国是‘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如果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会遭殃,千万不能借道给晋军啊!”虞国国君已被美玉、宝马迷昏了头脑,对宫之奇的话置若罔闻。宫之奇不忍遭亡国之辱,只好带家眷出逃了。
果然,晋军在灭亡虢国之后,回师虞国,顺手牵羊,发起突然袭击,将虞国君臣一网打尽,还收回了存放在虞国府库里的晋国国宝——宝马和美玉。
“假道伐虢”这一计策的诀窍是:处于敌我两大势力当中的弱小势力,受到敌方威胁屈从的时候,我方应出兵援救,显示威势。对于处在困境中的弱小势力,徒有空言是难以使之信赖的,应该利用它侥幸图存的心理,伸张我方力量,以便控制局势,将其吞并。
吸取“假道伐虢”之计的要义,在商战中,可以引申演变为几条谋略加以运用。
1“倚玉雕玉”,即依靠强者生存发展,达到最后战胜强者的目的,这是小企业战胜大企业成功率最高的一种谋略。
2处于竞争对手和自己之间的弱小者,一旦对方威胁它屈服时,自己应设法支持弱小者,取得弱小者的信任,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
3控制或兼并他人企业的谋略。
皮尔·卡丹成功的秘诀
法国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他从身无分文开始起步,经过自己的努力,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其实,他的经营策略并不复杂。他知道,凭个人的能力是不能称霸服装市场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于是他只负责提供产品的设计草图或服装的图案,然后把新的设计转包给国内和国外的合作者,在全世界建立起一个生产皮尔·卡丹服装的“卡丹王国”,借助大家的力量共创皮尔·卡丹的事业。事实上,他本人只扮演一个开拓者的形象。
皮尔·卡丹还有一个过人之处在于他的胆识。他不仅把目光盯在时装设计上,还时时关心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在开拓皮尔·卡丹服装市场方面,他永远是捷足先登,领先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
1976年,中国社会政治风云涌动的年代,皮尔·卡丹又一次不顾同行业的窃笑,踏上了中国的土地。经过他的努力,他在北京开设了美心饭店,展出系列服装,提高知名度,一时间皮尔·卡丹的名字响彻长城内外。他还用从中国赚到的钱买丝绸等布料运回法国,又生产出一批具有浓厚的东方情调的服装。
1977年,皮尔·卡丹与俄罗斯建立关系,1983年对印度大感兴趣,1991年,又派属下去越南洽谈合同。
皮尔·卡丹具有全球战略的眼光不仅表现在他大胆开拓各国服装市场上,还表现在他经营品种的多样化上。他的产业早已超出布料、时装之外,广泛涉足各个领域,如家具、珠宝、汽车、鞋帽、床单、闹钟、行李箱,甚至飞机和酒类都在他的经营之列。
皮尔·卡丹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在走访各国谈生意的过程中,各国奇特的风土人情、民族建筑又给这位设计大师以新的灵感,使其服装艺术日臻完善。
皮尔·卡丹的服装设计是一种美,他的经营策略也是一种美,一种气势磅礴的美,一种征服全球的美。
松下的诚与信
全日本家用电器销售店约有5万家,其中约有3万家是属于“松下”系统的,在世界各地“松下”的代理店更是不计其数。看来,代理商都极愿意与松下进行业务往来。这难道仅是因为松下的产品价廉质优,能赢得顾客?还有别的原因?
那还是在松下的电冰箱出口之初。一次,一批松下产的冰箱运抵香港,香港代理商收到货后,发现这批货的包装破得乱七八糟。破烂的包装有损商品在顾客眼里的形象,又不方便顾客提货运输,投不投放市场都将给代理商带来严重的后果。代理商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派代表火速飞往松下总部所在地大阪,要求约见松下的负责人。松下公司对此十分重视,几位最高领导人同时会见了这位代表,听完了他的陈述后,当即承认那批货包装不良,表示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责任。代表这才松了一口大气。
后来,这个香港的代理商成了松下最忠实的代理商之一。
代理商们曾这样评论松下:表面看来,与其之间是一种商业联系,但归根结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才是最基本的。松下让人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这在其它公司是难得的;代理商提出要求,如质量或价格方面的意见,松下能知错就改;松下对代理商,真正做到了态度和蔼、感情亲切。
这些评论的言下之意就是:既然松下这样支持我们,我们代理商能不全力以赴吗?
松下这样对待它的代理商是因为它明白,代理商是处于各大公司之间的弱小者,也是顾客与自己之间的弱小者,如果不支持他们,并且言而有信,他们就会倒向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者自己失去顾客。
其实,代理商的职业决定了他们比企业主更了解市场行情,精明的生意人都喜欢同代理商和睦相处,甚至同他们交朋友。从他们口中,可以得到自己想知道的市场情报,例如各类商品的价格、某种新产品的销路、市场竞争的形势以及其它市场状况。只有代理商才能深入了解到竞争对手内部的经营和管理状态。
与代理商以诚相待,以信相交,并支持他们,他们就会努力为自己卖力,就等于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这正是“假道伐虢”精义之所在。
[计论]
处在敌我两国中间的小国,当受到敌方武力胁迫时,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态,把力量渗透进去。当然,对处在夹缝中的小国,只用甜言蜜语是不会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护”为名,迅速进军,控制其局面,使其丧失自主权。然后再乘机突然袭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此计在军事、外交、政治上都是“以假示真”法,真真假假施计于人,方可取胜,所以这一计的实践,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都不罕见,而且总有新意。
篇2:孙子兵法36计: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1)
交亲远国,进攻近邻的战术
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攻击近处的敌人比较有利。切莫越过近处的敌人去进攻远处的敌人。远处的敌人,即使政治目标相异,仍有暂时携手合作的可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同的竞争对手,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与谋略。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起初,秦国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它小国就容易制服了。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去攻击齐、楚两国,甚至越过邻近韩、魏去远征齐国。韩、魏诸国想到如果齐、楚灭亡了,就一定轮到自己这些小国了,所以愈发与齐、楚联合抗秦。
秦国谋臣范睢于是劝秦昭王改变战略,实行“远交而近攻”,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邻近的韩、赵。
范睢说:“远交可以避免劳师袭远,并且离间各国之同盟,近攻则能立即扩充秦国的疆土,由近而远,如蚕食桑叶一样,天下不难尽入秦国的版图。”
秦昭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任范睢为相国,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六国联盟果然因之破裂。秦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远交近攻”的计策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在受到地理形势限制的情况下,攻取邻近敌人就有利,攻取远处的对手就有害。火焰上窜,池水下淌,同是应敌,对策不一。
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并且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远交近攻”计在商战中可以引申为: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开拓邻近的市场或与近处的对手竞争,有利因素多,开拓遥远的市场或与远处的对手竞争,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对远处的对手,也可以适时联合。
如果将“远交近攻”计的要义加以扩展,那么,此计也可以是对付敌人、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交互运用的谋略,这在商场上很有运用价值。
雀巢公司在危机中崛起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至今已兴盛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继续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到了20世纪80年代,竟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它食品的运动。雀巢产品几乎在欧美市场上无立足之地,给雀巢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
交亲远国,进攻近邻的战术
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攻击近处的敌人比较有利。切莫越过近处的敌人去进攻远处的敌人。远处的敌人,即使政治目标相异,仍有暂时携手合作的可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同的竞争对手,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与谋略。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起初,秦国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它小国就容易制服了。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去攻击齐、楚两国,甚至越过邻近韩、魏去远征齐国。韩、魏诸国想到如果齐、楚灭亡了,就一定轮到自己这些小国了,所以愈发与齐、楚联合抗秦。
秦国谋臣范睢于是劝秦昭王改变战略,实行“远交而近攻”,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邻近的韩、赵。
范睢说:“远交可以避免劳师袭远,并且离间各国之同盟,近攻则能立即扩充秦国的疆土,由近而远,如蚕食桑叶一样,天下不难尽入秦国的版图。”
秦昭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任范睢为相国,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六国联盟果然因之破裂。秦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远交近攻”的计策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在受到地理形势限制的情况下,攻取邻近敌人就有利,攻取远处的对手就有害。火焰上窜,池水下淌,同是应敌,对策不一。
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并且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远交近攻”计在商战中可以引申为: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开拓邻近的市场或与近处的对手竞争,有利因素多,开拓遥远的市场或与远处的对手竞争,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对远处的对手,也可以适时联合。
如果将“远交近攻”计的要义加以扩展,那么,此计也可以是对付敌人、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交互运用的谋略,这在商场上很有运用价值。
雀巢公司在危机中崛起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至今已兴盛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继续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到了20世纪80年代,竟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它食品的运动。雀巢产品几乎在欧美市场上无立足之地,给雀巢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
篇3:孙子兵法36计:棋走险着
第二十六计棋走险着
有时险着是胜于对手的战术二人对弈,黑白(棋子)相争,决一胜负。当一方处于劣势,形势危急之时,不得不放出“胜负手”,所谓“胜负手”就是在对方棋子较厚之处,强行打入,冒险攻击。只要步调不乱,攻其弱点,或利用己方的死子,往往能打乱对方阵脚,变彼之空为己之地,一举扭转败局,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舞台,就如同一局惊心动魄的棋局,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每每在关键时刻走出了“险着”,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渑池之会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昭王约请赵王在渑池相会。
赵王怕被秦王扣留,不敢去。可大臣廉颇、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便是屈服于秦国。于是廉颇辅佐太子留守赵国。平原君率领几万人在渑池附近策应,大将李牧率五千精兵跟随赵王和蔺相如前往渑池。
到了渑池,两国国君相聚饮酒。秦王借酒醉想侮辱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十分喜好音乐,请赵王给演奏一段瑟助助兴吧。”赵王不得已便弹了一段瑟,秦国的史官当场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瑟。”
这时,蔺相如抱着一个瓦缶,说:“赵王听说秦王很擅长演奏秦国的音乐,请秦王演奏一段瓦缶助助兴吧。”秦王闻言大怒,坚决不答应。蔺相如抱着瓦缶跨前几步说:“五步之内,我便可以血溅大王!”秦王手下想挥剑砍相如,蔺相如瞪眼喝退了他们。秦王一见这形势,只好敲了一下瓦缶应付了事。蔺相如也回头叫来赵国史官,让他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大臣很不服气,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站起来对秦王说:“请秦王割让都城咸阳为赵王祝寿!”秦王看到蔺相如寸步不让,又得知赵国的大军驻扎在附近,自己哪方面也占不到便宜,便喝退了群臣。
周口味精突破市场垄断
1984年,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在法国第十二次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产品质量上去了,但在销售上卡了壳。许多商店味精市场被垄断,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被拒之门外。
某城市为了保护当地的产品,一直不让商店进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周口地区味精厂就在那个城市租了两间房子当库房,每天在门前和闹市区摆地摊。地摊上摆出他们的产品和当地的产品,写清两种味精质量的指标和价格。他们的味精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还低一二角钱;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经过对比,顾客们作了公正的判断,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周口地区味精厂的名声大振。许多个体商贩纷纷从他们厂进货,走街串巷叫卖。这样,很快就把市场从当地味精厂手中夺了过来。
还有一个城市,味精市场一直是某名牌产品的天下,副食品公司还张贴“告示”,不许出售“周口味精”。于是,周口地区味精厂的推销员只好转到城郊,组织个体商贩在市郊摆摊出售。周口味精的名声从郊区传到市里,街道上还出现了“欢迎周口味精进城”的标语。副食品公司看到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改变了态度,“周口味精”终于从城外杀入城里。
商人巧卖汽车
约翰是长岛的一个旧汽车商。一天,他的商店里来了一对年青夫妇,他向这对夫妇推荐了许多车,费尽了口舌,然而他们对每辆车都能找出毛病。就这样,他们选遍了库房库存的所有旧车,最后空手而归。约翰不愧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而且留下了这对夫妇的电话,表示有好车时就告诉他们。
约翰分析了他们的心理,决定改变策略,不是竭力向顾主推销车,而是让他们自己下决心买车。
几天后,当一个要卖掉旧车的顾主光临时,约翰决定试一下新策略。于是他打电话请来了那对夫妇,并说明是让他们来提几点建议的。
那对夫妇来后,约翰对他们说:“我了解你们,你们都是通晓汽车的人,你们能否帮我看看这辆车值多少钱?”
这对夫妇十分吃惊,汽车商竟然请教起他们来了。丈夫检查了一会儿,又开了5分钟,然后说:“如果能花300美元买下,就不要犹豫。”
“假如我花这么多钱把车买下,您不想再从我这里买走吗?”商人问道。
“当然,我马上可以买下。”就这样买卖很快成交了。
[计论]
每个人对强迫他干什么事都会感到不愉快,无论谁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在商场中,请别忘了先站在这样的观点之上,仔细分析一下对方当时的心态,在关键时刻走出“险着”的一步,赢得商场的胜利。
本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时空浪子”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