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痴不癫(1)
假装愚痴笨拙,趁机攻之的战术
计曰:“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也。”
解曰:与其硬显聪明而轻举妄动,不如假装凝傻,举止收敛。把变化的心计藏在心底,不形诸于外,就像夏天的雷云静静地蓄势待发一样。
难得糊涂,假装糊涂,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装聋作哑、装疯扮傻、心里明白却假装痴呆,就是“假痴不癫”。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兵败国亡,忍辱负重到吴国去做吴王夫差的奴仆,他故作顺服,并为夫差尝粪识病,方才换得人身自由。勾践归国后发奋图强,最终灭吴复国。
军事家孙膑受庞涓陷害,被剜去髌骨,困于猪栏。他装疯卖傻,甚至抓食猪粪,骗过了庞涓,才得以逃出虎口。
勾践与孙膑,表面上装疯装痴,碌碌无为,以掩盖内心的政治抱负,避免政敌对自己的警觉和迫害。
“假痴不癫”用于军事斗争,常作为老成持重的谋略。“假痴”就是装聋作哑、忍受轻蔑、不动声色;“不癫”就是不轻狂浮躁,不冒失乱动,坚守不出。
古人认为,当进攻时机未到时,应镇静如同痴人一样。如果癫狂作态,冒失乱动,就会暴露战机,引起猜疑,导致失败。因此,假痴不癫之计的诀窍便是:宁可伪装糊涂而不行动,也不假冒聪明而轻举妄动。要镇静沉着,不露机锋,好似入冬的云雷积聚、待春而发。
“假痴不癫”一计不仅用于应变对敌,还用于安抚士卒、稳定军心。
宋代,南方有崇拜鬼神的风俗。北宋名将狄青征伐蛮族首领侬智高时,大军刚到桂林以南,他就假装拜神祷告说:“这次用兵,胜败没有把握。”
于是狄青拿了一百个铜钱向神许愿:“如果能大胜敌人,这些钱扔在地上,钱面都要向上。”左右官员都劝他别这样做:“如果钱掷得不如意,恐怕会影响士气。”狄青不听,在千余人的注视下,他突然挥手掷钱,结果一百个铜钱全都是面朝上。于是,全军欢呼,声音响彻山林原野。
狄青也异常兴奋,回头命令左右侍从拿来一百个钉子,依照铜钱分布的疏密,用钉子把它们逐个钉牢,盖上青纱。狄青亲手加了封条,说:“等到凯旋回来,一定酬谢神灵,收回铜钱。”
后来,狄青平定了邕州,率领部队回来,按原先所说的那样,把钱取回。他的部下一看,原来那些钱两面都是一样的。
在现代,有许多时候,许多场合也需要人们精明其内而愚呆其外,虽是足智多谋,却又深藏不露。因此,“假痴不癫”计为我们进行商战提供启示:宁可假装不知道竞争对手的敌意或市场对自己的不利而不行动,也不要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应当暗中筹划准备,不露声色。
兄弟相煎,顾客“受欺”
美国的服装商德鲁比克兄弟开了一家服装店,他们的服务十分热情。每天,哥哥都站在服装店的门口,向行人推销。但是,这兄弟两人都有些“聋”,经常听错话。
经常会出现,两兄弟中的一个,热情地把顾客拉到店中,反复介绍某件衣服是如何地物美价廉,穿上后又是如何地得体和漂亮。经过这样劝说一番之后,顾客总会无可奈何他说:“这衣服多少钱?”
“耳聋”的大德鲁比克先生把手放在耳朵上问道:“你说什么?”
顾客又高声问一遍:“这衣服多少钱?”
“噢,你问多少钱呀,等我问一下老板。十分抱歉,我的耳朵不好。”他转过身去向那边的弟弟大声喊道:“喂,这套全毛的衣服卖多少钱?”
小德鲁比克站起身来,看了顾客一眼,又看了看服装,然后说:“那套嘛,72美元。”
“多少?”
“72美元。”老板高喊道。
他回过身来,微笑着向顾客说:“先生,42美元一套。”
顾客一听,随即赶紧掏钱买下了这套“便宜”的衣服,溜之大吉。
其实,德鲁比克兄弟两人的耳朵一点也不聋,而是借“聋”给想占小便宜的人造成一种错觉来促销。事实上,这两兄弟采用此种方法经营得非常成功,赚了不少钱,供着他们的三个孩子上大学。
包玉刚的远见卓识
大家都知道,包玉刚在成立了环球航远公司以后,花377万美元,买了一艘已经使用了27年的旧货船,开始了经营船队的生涯。
当时世界航运界通行按照船只航行里程计算租金的单程包租办法,世界经济又处于兴旺时期,单程运费收入高,一条油轮跑一趟中东可赚500多万美元。
包玉刚却不为暂时的高利润所动,坚持他一开始就采取的租金低、合同期长的稳定经营方针,避免投机性业务。这在经济兴旺时期不免被认为是“愚蠢之举”。
许多同行都劝包玉刚不要“犯傻”,改跑单程,包玉刚却“假痴不癫”,因为他明白,靠高额运费收入的再投资根本不可能迅速扩充船队。要迅速发展必须依靠银行的低息长期贷款,而要取得这种贷款,必须使银行确信你的事业有前途,有长期可靠的利润。
于是他把买到的第一条船以很低的租金长期租给一家信誉良好、财务可靠的租船户,然后凭这长期租船合同向银行申请长期低息贷款。
正是靠这种稳定的经营方针,包玉刚只用了20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世界有名的远洋船队。究其原因,还真得归功当初的“假痴不癫”,远见卓识了。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假痴不癫”的最高境界,若能有定力坚持自己的糊涂,扰乱对手的视听,才能做到虚而实之、实而虚之,无谋而谋、无为而为的智慧和谋略。
在商战中,以“假痴”迷惑欺骗对手,以“不癫”暗中准备,寻找决策,实为一条百战不殆的妙计。
[计论]
假痴不癫,重点在“假”字上。这里的“假”字是指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却特别清醒。此计作为政治谋略和军事谋略,都是高招。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而暗地里却做积极的准备,等待时机。军事上用此计可以麻痹敌人,并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这种方法,关键是表演逼真,不露破绽,否则被对手识破则非常危险。
篇2:孙子兵法36计: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1)
交亲远国,进攻近邻的战术
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攻击近处的敌人比较有利。切莫越过近处的敌人去进攻远处的敌人。远处的敌人,即使政治目标相异,仍有暂时携手合作的可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同的竞争对手,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与谋略。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起初,秦国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它小国就容易制服了。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去攻击齐、楚两国,甚至越过邻近韩、魏去远征齐国。韩、魏诸国想到如果齐、楚灭亡了,就一定轮到自己这些小国了,所以愈发与齐、楚联合抗秦。
秦国谋臣范睢于是劝秦昭王改变战略,实行“远交而近攻”,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邻近的韩、赵。
范睢说:“远交可以避免劳师袭远,并且离间各国之同盟,近攻则能立即扩充秦国的疆土,由近而远,如蚕食桑叶一样,天下不难尽入秦国的版图。”
秦昭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任范睢为相国,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六国联盟果然因之破裂。秦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远交近攻”的计策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在受到地理形势限制的情况下,攻取邻近敌人就有利,攻取远处的对手就有害。火焰上窜,池水下淌,同是应敌,对策不一。
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并且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远交近攻”计在商战中可以引申为: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开拓邻近的市场或与近处的对手竞争,有利因素多,开拓遥远的市场或与远处的对手竞争,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对远处的对手,也可以适时联合。
如果将“远交近攻”计的要义加以扩展,那么,此计也可以是对付敌人、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交互运用的谋略,这在商场上很有运用价值。
雀巢公司在危机中崛起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至今已兴盛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继续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到了20世纪80年代,竟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它食品的运动。雀巢产品几乎在欧美市场上无立足之地,给雀巢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
交亲远国,进攻近邻的战术
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攻击近处的敌人比较有利。切莫越过近处的敌人去进攻远处的敌人。远处的敌人,即使政治目标相异,仍有暂时携手合作的可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同的竞争对手,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与谋略。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起初,秦国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它小国就容易制服了。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去攻击齐、楚两国,甚至越过邻近韩、魏去远征齐国。韩、魏诸国想到如果齐、楚灭亡了,就一定轮到自己这些小国了,所以愈发与齐、楚联合抗秦。
秦国谋臣范睢于是劝秦昭王改变战略,实行“远交而近攻”,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邻近的韩、赵。
范睢说:“远交可以避免劳师袭远,并且离间各国之同盟,近攻则能立即扩充秦国的疆土,由近而远,如蚕食桑叶一样,天下不难尽入秦国的版图。”
秦昭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任范睢为相国,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六国联盟果然因之破裂。秦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远交近攻”的计策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在受到地理形势限制的情况下,攻取邻近敌人就有利,攻取远处的对手就有害。火焰上窜,池水下淌,同是应敌,对策不一。
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并且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远交近攻”计在商战中可以引申为: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开拓邻近的市场或与近处的对手竞争,有利因素多,开拓遥远的市场或与远处的对手竞争,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对远处的对手,也可以适时联合。
如果将“远交近攻”计的要义加以扩展,那么,此计也可以是对付敌人、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交互运用的谋略,这在商场上很有运用价值。
雀巢公司在危机中崛起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至今已兴盛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继续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到了20世纪80年代,竟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它食品的运动。雀巢产品几乎在欧美市场上无立足之地,给雀巢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
篇3:孙子兵法36计:棋走险着
第二十六计棋走险着
有时险着是胜于对手的战术二人对弈,黑白(棋子)相争,决一胜负。当一方处于劣势,形势危急之时,不得不放出“胜负手”,所谓“胜负手”就是在对方棋子较厚之处,强行打入,冒险攻击。只要步调不乱,攻其弱点,或利用己方的死子,往往能打乱对方阵脚,变彼之空为己之地,一举扭转败局,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舞台,就如同一局惊心动魄的棋局,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每每在关键时刻走出了“险着”,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渑池之会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昭王约请赵王在渑池相会。
赵王怕被秦王扣留,不敢去。可大臣廉颇、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便是屈服于秦国。于是廉颇辅佐太子留守赵国。平原君率领几万人在渑池附近策应,大将李牧率五千精兵跟随赵王和蔺相如前往渑池。
到了渑池,两国国君相聚饮酒。秦王借酒醉想侮辱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十分喜好音乐,请赵王给演奏一段瑟助助兴吧。”赵王不得已便弹了一段瑟,秦国的史官当场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瑟。”
这时,蔺相如抱着一个瓦缶,说:“赵王听说秦王很擅长演奏秦国的音乐,请秦王演奏一段瓦缶助助兴吧。”秦王闻言大怒,坚决不答应。蔺相如抱着瓦缶跨前几步说:“五步之内,我便可以血溅大王!”秦王手下想挥剑砍相如,蔺相如瞪眼喝退了他们。秦王一见这形势,只好敲了一下瓦缶应付了事。蔺相如也回头叫来赵国史官,让他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大臣很不服气,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站起来对秦王说:“请秦王割让都城咸阳为赵王祝寿!”秦王看到蔺相如寸步不让,又得知赵国的大军驻扎在附近,自己哪方面也占不到便宜,便喝退了群臣。
周口味精突破市场垄断
1984年,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在法国第十二次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产品质量上去了,但在销售上卡了壳。许多商店味精市场被垄断,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被拒之门外。
某城市为了保护当地的产品,一直不让商店进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周口地区味精厂就在那个城市租了两间房子当库房,每天在门前和闹市区摆地摊。地摊上摆出他们的产品和当地的产品,写清两种味精质量的指标和价格。他们的味精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还低一二角钱;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经过对比,顾客们作了公正的判断,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周口地区味精厂的名声大振。许多个体商贩纷纷从他们厂进货,走街串巷叫卖。这样,很快就把市场从当地味精厂手中夺了过来。
还有一个城市,味精市场一直是某名牌产品的天下,副食品公司还张贴“告示”,不许出售“周口味精”。于是,周口地区味精厂的推销员只好转到城郊,组织个体商贩在市郊摆摊出售。周口味精的名声从郊区传到市里,街道上还出现了“欢迎周口味精进城”的标语。副食品公司看到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改变了态度,“周口味精”终于从城外杀入城里。
商人巧卖汽车
约翰是长岛的一个旧汽车商。一天,他的商店里来了一对年青夫妇,他向这对夫妇推荐了许多车,费尽了口舌,然而他们对每辆车都能找出毛病。就这样,他们选遍了库房库存的所有旧车,最后空手而归。约翰不愧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而且留下了这对夫妇的电话,表示有好车时就告诉他们。
约翰分析了他们的心理,决定改变策略,不是竭力向顾主推销车,而是让他们自己下决心买车。
几天后,当一个要卖掉旧车的顾主光临时,约翰决定试一下新策略。于是他打电话请来了那对夫妇,并说明是让他们来提几点建议的。
那对夫妇来后,约翰对他们说:“我了解你们,你们都是通晓汽车的人,你们能否帮我看看这辆车值多少钱?”
这对夫妇十分吃惊,汽车商竟然请教起他们来了。丈夫检查了一会儿,又开了5分钟,然后说:“如果能花300美元买下,就不要犹豫。”
“假如我花这么多钱把车买下,您不想再从我这里买走吗?”商人问道。
“当然,我马上可以买下。”就这样买卖很快成交了。
[计论]
每个人对强迫他干什么事都会感到不愉快,无论谁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在商场中,请别忘了先站在这样的观点之上,仔细分析一下对方当时的心态,在关键时刻走出“险着”的一步,赢得商场的胜利。
本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时空浪子”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