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工程交底内容:
1、本工程采用MU10矸石砖:1-3层M7.5混合砂浆,4层以上M5.0混合砂浆。
2、普通砖强度等级为MU10.
3、砌筑前应先弹好中心线、边线,标出门洞位置。
4、砌筑时应将所砌部位清扫于净,并浇水湿润。
5、砌体铺底应山丁檐顺,收顶全部用丁砖。
6、砌筑时应用皮数杆,灰缝以10mm为准,但最小不低于8mm,最大不超过2mm.
7、应采用"三一"砌砖法,砂浆泡满度应不低于80%,应三皮一吊,五皮一靠,不允许用敲击墙面的方法纠正偏差。
8、施工临时过人洞宽度不大于1m,离纵墙不小于0.5m.顶部应设砖过梁或砼过梁,洞高不应超过1.8m.
9、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也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斜槎,确不能留斜槎时也可以留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长度每边不小于50cm,沿高度每50cm 2根φ 6钢筋末端应加90°弯钩,接槎应严密。
10、构造柱应留马牙槎,马牙槎应先退后进,并应每八皮砖加设2φ6拉结筋,拉结筋伸入墙内每边不小于1m,在墙皮处应外露3-5mm,并用毛笔划圈做标记,以备检查。
11、门洞口处应予埋木砖,木砖应小头在外,第一块离地高度30cm,上部间距不大于75cm,并应防腐处理。
12、窗洞口固定窗框应用c20砼砌块,上下砌块距底和顶各为18㎝,中间砌块间距不大于50cm.
13、每天砌筑高度不应超过一步架(1.2m),砌筑接槎时应浇水湿润。
14、砌筑砂浆应随打随用,一般夏季应在搅拌后2小时用完,过期或过夜砂浆不能使用。
15、每一楼层至少留一组试块。
16、砌体完成后,应及时清扫墙面,清理卫生。
17、烟囱砌块应平缝竖缝砂浆饱满,不能用破损砌块,砌块与砖墙交接处不能有直缝。
18、砌体工程允许偏差: (MM)
轴线位移:10
顶而标高:±15
垂直度(每层):5
表面平整(水墙):8
小平灰缝平直度(混水墙):10
灰缝厚度(10皮砖):±8
门窗洞口(后塞口)宽度:±5 高度:+15,-5
预留构造柱(宽深) :±10
外墙上下窗口位置:20
篇2:室内给水工程技术交底
室内给水工程交底
1、建筑给水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2、建筑给水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修改设计需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3、建筑给水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4、建筑给的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5、建筑给水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技术资格。
6、建筑给水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7、建筑给水工程与相关各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形成记录。
8、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才能隐蔽,并形成记录。
9、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套管。
10、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下牛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11、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护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弯曲半径应一致。
12、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置严确,埋设应平整宁固。
(2)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3)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
13、给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盲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
管径(mm)121416182025324050637590110
最大间距m立管0.50.60.70.80.91.01.11.31.61.82.02.22.4
水平管冷水管0.40.40.50.50.60.70.80.91.01.11.21.351.55
热水管0.20.20.250.30.30.350.40.50.60.70.8
14、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15、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16、给水管道必须采用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17、给水塑料管和复合管可采用橡胶圈接口、粘接接口、热熔连接、专用管件连接及法兰连接等形式。塑料管和复合管与金属管件、阀门等的连接应使用管件连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丝。
18、给水立管和装有3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均应安装可折卸的连接件。
19、冷、热水管道同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方。
(2)垂直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左侧。
20、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21、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22、生产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23、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应做防腐处理。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24、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 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25、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mm;水平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
26、PPR给水立管隔层应设伸缩弯。
27、PPR管允许偏差(mm)
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每m)1.5
立管垂直度(每m) 2
5米以上不大于8.
篇3:室内排水工程交底
室内排水工程交底
1、建筑排水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2、建筑排水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修改设计需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3、建筑排水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4、建筑排水工程的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
5、建筑排水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技术资格。
6、建筑排水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7、建筑排水工程与相关各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形成记录。
8、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才能隐蔽,并形成记录。
9、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套管。
11、铸铁管道(PVC管道)坡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次管径(mm)标准坡度(%0)
最大坡度(%0.)
150(50)35(25)25(12)
275(75)25(15)15(8)
3100(110)20(12)12(6)
4125(125)15(10)10(5)
5150(160)10(7)7(4)
620**5
12、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应每层设一个,伸缩节上平比地面上平高4cm,做2cm防水台,上露2cm.
13、排水主立管及水平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14、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一般为1m,允许偏差+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
(2)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上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未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3)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4)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15、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径(mm)5075110125160
立管1.21.52.02.02.0
横管0.50.751.101.301.6
16、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
(2)在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3)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
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4)屋顶有隔热层应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17、由室内通向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井内引入管应高于排水管或两管顶相平,并有不小于90°的水流转角,如跌落差大于300mm可不受角度限制。
18、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三通或45°四通和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45°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19、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45°三通和45°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
20、允许偏差(mm)
坐标:15
标高:+5
PVC横管纵横方向弯曲(每m)1.5
PVC立管垂直度(每m)3
5m以上不大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