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经理管理知识-法约尔及其管理理论
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法国人,1860年从圣艾帝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后进入康门塔里椄6惚?Comentry桭ourchambault)采矿冶金公司,成为一名采矿工程师,并在此度过了整个职业生涯。从采矿工程师后任矿井经理直至公司总经理,由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专业管理者,他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法约尔1916年问世的名着《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是他一生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的总结。他认为他的管理理论虽然是以大企业为研究对象,但除了可应用于工商企业之外,还适用于政府、教会、慈善团体、军事组织以及其他各种事业。所以,人们一般认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他的理论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的基本活动与管理的五项职能
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六种基本的活动,而管理只是其中之一。这六种基本活动是: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加工等活动);②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交换等活动);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④安全活动(指设备维护和职工安全等活动);⑤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成本统计、核算等);⑥管理活动(其中又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项职能活动)。在这六种基本活动中,管理活动处于核心地位,即企业本身需要管理,同样的,其他五项属于企业的活动也需要管理。
2.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法约尔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归纳出简明的14条管理原则。
(1)分工。他认为这不仅是经济学家研究有效地使用劳动力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各种机构、团体、组织中进行管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工作。
(2)职权与职责。他认为职权是发号施令的权力和要求服从的威望。职权与职责是相互联系的,在行使职权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都是组织上的缺陷。
(3)纪律。纪律是管理所必须的,是对协定的尊重。这些协定以达到服从、专心、干劲,以及尊重人的仪表为目的。就是说组织内所有成员通过各方所达成的协议对自己在组织内的行为进行控制,它对企业的成功与否极为重要,要尽可能做到严明、公正。
(4)统一指挥。指组织内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命令。
(5)统一领导。指一个组织,对于目标相同的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一个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即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不能超越组织的利益。当二者不一致时,主管人员必须想办法使他们一致起来。
(7)个人报酬。报酬与支付的方式要公平,给雇员和雇主以最大可能的满足。
(8)集中化。这主要指权力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问题。要根据各种情况,包括组织的性质、人员的能力等,来决定"产生全面的最大收益"的那种集中程度。
(9)等级链。指管理机构中,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确的职权等级系列,这既是执行权力的线路,也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地违反它。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延误,法约尔设计出一种"跳板",也叫"法约尔桥"(Fayol bridge)。
(10)秩序。指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应该规定其各自的岗位,"人皆有位,人称其职".
(11)公正。主管人员对其下属仁慈、公平,就可能使其下属对上级表现出热心和忠诚。
(12)保持人员的稳定。如果人员不断变动,工作将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13)首创精神。这是提高组织内各级人员工作热情的主要源泉。
(14)团结精神。指必须注意保持和维护每一集体中团结、协作、融洽的关系,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法约尔强调指出,以上14条原则在管理工作中不是死板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部是尺度问题。在同样的条件下,几乎从不两次使用同一原则来处理事情,应当注意各种可变因素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是灵活的,是可以适应于一切需要的,但其真正的本质在于懂得如何运用它们。这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也即"分寸")。
法约尔认为,人的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可以也应该像技术能力一样,首先在学校里,然后在车间里得到。为此,他提出了一套比较全面的管理理论,首次指出管理理论具有普遍性,可以用于各个组织之中,他把管理视为一门科学。提出在学校设置这门课程,并在社会各个领域宣传、普及和传授管理知识。
综上所述,法约尔关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其中特别是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以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是一位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先驱者,是伟大的管理教育家,后人称他为"管理过程之父".
篇2:哈佛经理管理知识-系统管理理论
哈佛经理管理知识-系统管理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是应用系统理论的范畴、原理,全面分析和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重视对组织结构和模式的分析,并建立起系统模型以便于分析。这一理论是卡斯特(F. E. Kast)、罗森茨威克(J. E. Rosenzweig)和约翰逊(R. A. Johnson)等美国管理学家在一般系统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理论要点主要有:
(1)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成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则是被动的。
(2)企业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企业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受到周围环境(顾客、竞争者、供货者、政府等)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环境。它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在企业内部又包含着若干子系统,它们是:①目标和准则子系统,包括遵照社会的要求和准则,确定战略目标;②技术子系统,包括为完成任务必需的机器、工具、程序、方法和专业知识;③社会心理子系统,包括个人行为和动机、地位和作用关系、组织成员的智力开发、领导方式,以及正式组织系统与非正式组织系统等;④组织结构子系统,包括对组织及其任务进行合理划分和分配、协调他们的活动,并由组织图表、工作流程设计、职位和职责规定、章程与案例来说明,还涉及到权力类型、信息沟通方式等问题;⑤外界因素子系统,包括各种市场信息、人力与物力资源的获得,以及外界环境的反映与影响等。此外,还有一些子系统,如经营子系统、生产子系统,等等。这些子系统还可以继续分为更小的子系统。 (3)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使管理人员不致于只重视某些与自己有关的特殊职能而忽视了大目标,也不致于忽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篇3:哈佛经理现代管理理论新突破
哈佛经理管理知识-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突破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把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看成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雏形。这两种理论都在兼收并蓄了传统管理理论,诸如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相应发展起来的各学派理论的基础上,突破了原有的框框,使管理理论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具体地讲,现代管理理论所突破的框框,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对人的看法上
从"科学管理"到后来的"管理科学",都将人看作是"经济人";行为科学将人看作是"社会人";而系统与权变理论则把人看作是"复杂人",认为人是怀着不同需要加入组织的,而且人们有不同的需要类型;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2.在管理的范围和涉及的组织要素上 "管理科学"主要是计划与控制方面,涉及的主要要素是技术、组织机构和信息;行为科学的范围主要是组织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包括了人和团体的,所涉及的组织要素主要是人、组织机构和信息;而系统与权变理论适用的管理范围是组织的整个投入枣产出过程,涉及到组织的所有要素。
3.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上
"管理科学"多用一些自然科学的方法,采取逻辑与理性的分析,准确衡量等手段,行为科学多取自社会科学的方法,采用影响、激励、协调等手段来诱发绩效;而系统与权变理论则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运用系统与权变的观点,采取管理态度、管理变革、管理信息等手段使组织的各项活动一体化,进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4.在管理目的上 "管理科学"追求的首先是最大限度的生产率;其次是最大限度的满意,行为科学的管理目的则相反;而系统与权变理论追求的不是最大,而是满意或适宜,并且是生产率与满意并重,或利润与人的满意并重,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
综上所述,系统与权变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的探索,对管理理论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