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PM的定义(全公司的TPM)全公司的TPM的定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1、追求生产系统的效率化的极限(综合效率化),以提高企业的素 质为目标;
2、延长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预防“灾害损耗、不良损耗、故障损耗”等一切损耗,并在现场落实具体措施;
3、涉及以生产部门为首的开发、经营、管理等一切部门;
4、从总经理到第一线工作人员全体人员参加;
5、通过重复的小集团活动,达到零损耗。
二、TPM的目标TPM的目标是“通过改善人和设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
所谓人的素质就是要使全体员工都具有兢业的思想、不断改善的意识,同时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来说,除了干劲和意识,作为操作人员应具备自主保养的能力;作为维修人员应具备保养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作为生产技术人员应具备设计出不需保养的设备的能力。
所谓设备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善现有设备,提高综合效率。即以低的投入(人、设备、原材料)达到高的产出(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卫生、作业积极性)。随着自动化的不断推进,生产的主体越是从人的操作技能转向设备,因此消除影响设备效率的各种损耗,使设备更有效率的工作,也便成了TPM的目标。二是实现新设备的LCC(Life Cycle Cost)设计和垂直提高。即设备的设计要在考虑了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所需费用的基础上进行。垂直提高就是指新设备从运转一开始就立即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三、设备的七大损耗?
要使设备达到最高效率,就要发挥设备所具备的功能和性能。反过来,如能彻底地去除阻碍效率的损耗,就能提高设备的效率。但是损耗的类型是以行业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的,作为机械行业,大致可分为七种损耗:
1、故障损耗故障可分为功能停止型故障和功能下降型故障两大类。无论是哪一类故障,故障损耗是阻碍效率化的最大原因。
2、准备、调整损耗设备从生产前一个产品,然后中止,到生产出下一个产品为止,这其中的准备、调整阶段的停机就是准备、调整损耗。其中主要的是“调整时间”
3、刀具调换损耗因刀具寿命而调换刀具的时间,刀具折损引起的报废、修整时间,均称为刀具损耗。
4、加速损耗加速损耗就是从开始生产时到生产稳定化时的时间。由于加工条件的不稳定性,夹具、模具的不完备,试切削损耗、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其 发生量不同。
5、检查停机损耗所谓检查停机,与普通的故障不同,是指因暂时的小故障而停止设备或设备处于空转状态,如传感器因某种原因引起误动作,一旦使之复位,设备就正常工作,。
6、速度损耗所谓速度损耗技术实际运行速度比设备的设计速度慢。
7、废品、修正损耗即是因废品、修正引起的损耗。废品固然是损耗,次品由于要修正也得花费许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因此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损耗。
以上7大损耗是影响设备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解决这些损耗是提高设备效率化的要点。
四、设备损耗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设备损耗的计算,就可以对设备的综合的效率有一个了解,同时还可以为消除损耗提供方向性指导。
1、设备的时间工作率:
时间工作率就是设备实际工作时间与负载时间(必须使设备工作的时间)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负载时间是指1天(或者1个月)的操作时间中减去生产计划上的暂停时间,计划保养上的暂停时间,以及日常管理上需要去除的时间后所剩余的时间。因此所谓的停止时间就是故障、准备、调整及调换刀具等的时间。
2、性能工作率:
性能工作率=速度工作率×净工作率×100%其中速度工作率就是设备实际的工作速度相对其固有能力而言的速度的比率要是速度工作率下降就可知设备速度下降损耗的程度。
净工作率表示设备是否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的速度工作,它并不是说比基准速度快了还是慢了,而是指即使在较慢的速度情况下是否是长时间地按这一速度稳定的工作。通过净工作率的计算,可以反映出检查停机等小故障产生的损耗。
备的综合效率=时间工作率×性能工作率×正品率×100%例:一天的负载时间为460分,工作时间为20分,准备时间为20分,调整时间为20分,基准周期时间为0.5/个,实际周期时间为0.8/个,一天的产量是400个,其中有8个废品,请计算出设备的综合效率。 解:
五、开展TPM的8大支柱要达到TPM的目的,必须开展以下8项活动,这称为“开展TPM的8大支柱”
1、个别改善为追求设备效率化的极限,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设备的性能和机能,就要消除影响设备效率化的损耗,我们把消除引起设备的综合效率下降的七大损耗的具体活动叫个别改善。
2、自主保养体制的形成“自己的设备自己保养”,所以自主保养活动是以运转部门为中心,以七个步骤展开。自主保养的中心是防止设备的劣化。只有运转部门承担了“防止劣化的活动”,保养部门才能发挥出其所承担的专职保养手段的真正威力,使设备得到真正有效的保养。
3、保养部门的计划保养体制的形成在运转部门自主保养的基础上,设备的保养部门就能够有计划的对设备的劣化进行复原以及设备的改善保养。
4、运转保养的技能教育训练不论是运转还是保养部门,仅有良好的愿望还难以把事情做好,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培训和教育训练不仅是培训部门的事,也是每个部门的职责,并且应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再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作和学习已经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学习和培训是工作的新的形式,我们要把学习融入到工作当中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5、设备初期管理体制的形成为了适应生产的发展,必定有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于是我们要形成一种机制能按少维修、免维修思想设计出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按性能、价格、工艺等要求对设备进行最优化规划、布置,并使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具有和新设备相适应的能力,总之,要使新设备一投入使用就达到最佳状态。
6、品质保养体制的形成为了保持产品的所有品质特性处于最佳状态,我们要对与质量有关的人员、设备、材料、方法、信息等要因进行管理、对废品、次品和质量缺陷的发生防范于未然,从结果管理变为要因管理,使产品的生产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7、管理间接部门的效率化体制的形成管理间接部门的效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这就是要有力地支持生产部门开展TPM及其它的生产活动,同时应不断有效地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8、安全、环境等管理体制的形成“安全第一”这是一贯的认识,但仅有意识是不够的,它必须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 对卫生、环境也一样,我们要在不断提高意识的同时,要建立起一种机制来确保卫生、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目前来说,建立和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不失为一良策,一方面保护环境是我们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企业形象。
篇2:生产管理TPM辅导服务顾问聘请合同
甲方:
地址:
乙方:深圳市地址:深圳市甲方为了增强企业体质,提高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稳定、快速、健康发展,逐步实现高效率高效益运作,本着双方长期合作的精神,特聘请乙方为企业管理顾问。经协商,双方议定:
一、乙方工作范围乙方紧密结合甲方的具体情况,向甲方提供全面生产管理TPM辅导服务。
二、乙方工作时间及辅导内容:
1、顾问师每月至甲方实地工作5天。
2、辅导内容:
资讯搜集、沟通、协调、方法指导、技术支持与培训、项目跟进、事项检讨、现场改善及制度导入辅导、改善提案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稽核追踪、会议参加、员工训练、样板项目的建立等工作。
三、乙方职责:
乙方应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以专业、负责的真诚态度对待甲方委托服务,并向甲方承诺:
1、甲方为其提供的全部资讯仅用于甲方委托服务,非经甲方同意,不得转作他用。
2、在辅导期限内完成双方商定的TPM技术导入工作,在甲方的积极配合下,按辅导计划展开。
3、应完成的辅导项目内容体现于辅导方案。
4、保证辅导项目及程序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职责清晰、明确。通过项目辅导及在甲方有力的推动、实施下,使甲方效率管理规范化,创建高效有序的工作环境。
5、工作中严格遵循甲方有关的保密要求,非经允许不得涉及甲方技术资料或任何敏感细节,否则将承担相应责任。
四、甲方职责:
甲方应尊重、支持、信任、配合乙方工作,并向乙方承诺:
1、提供必要之资讯,协调好公司内部各方面关系,保证良好工作环境。
2、成立TPM推进室,室长一人,工作人员1人以上。在乙方总体规划之步骤计划下,具体推动工作人员充分做好配合工作。
3、甲方自行设计之制度应于导入前征询乙方意见,以保双方不致脱节。
4、关于录像:
内训原则上谢绝录像,如果甲方有特别需要,希望进行现场录像时,至少要提前三天通知乙方,且必须保证录像带只能在甲方企业内部使用,不得转借其他企业,不得有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乙方需收取录像特许费5000元整。
5、甲方在推行前应拍摄好现场照片,并交乙方一份完整的现场照片资料,作为现场改善对比依据。
五、辅导费用支付:
双方合作期限为 个月,即 年 月至 年 月止,辅导费用包括:
1、顾问师基本辅导费:
每月辅导5天,每日 元,总费用为 元。基本辅导费即日现金结算或按月预付一个月。
2、绩效辅导费由于TPM鲜明的工程技术特征,可在辅导过程中量化改善绩效指标,如劳动生产率、设备综合效率、突发故障件数、工序内不良率、市场投诉件数、制造原价、完成品及中间在库、停业灾害、公害等,作为绩效辅导费的标准。因此订立绩效辅导费如下:
在辅导期间,对现状调查数据,由甲方推行委员会专员及总经理签字,乙方TPM项目负责人签字备案,作为绩效考核基准。例如以主要产品单件制造原价作为评价标准,当比现状降低的比率为:
10%以上时,甲方付乙方绩效辅导费 万元;20%以上时,甲方付乙方绩效辅导费 万元;30%以上时,甲方付乙方绩效辅导费 万元。
付款方式:每月底进行总结,5日内支付,甲方由推进室室长及主管生产的副总或副总助理签字,乙方由推行负责人签字。如果延期支付,除本金外,甲方将按每月10%的利率支付乙方滞纳金。
六、乙方之交通(机票等)、食宿由甲方负责。
七、其他:
1、对于合作期间出现的问题,双方应本着相互理解、坦诚沟通的原则协商解决。
2、期满双方视意愿续约或终止合作。
3、本协议一式贰份,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时生效。
4、第一阶段结束后双方视合作情况可续签下阶段的辅导协议。
甲方:(盖章)法人代表(签字):
签约日期:
乙方(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签约日期:
篇3:TPM设备管理体系
一、TPM的定义(全公司的TPM)全公司的TPM的定义有以下五个方面:
1、追求生产系统的效率化的极限(综合效率化),以提高企业的素 质为目标;
2、延长生产系统的生命周期,预防“灾害损耗、不良损耗、故障损耗”等一切损耗,并在现场落实具体措施;
3、涉及以生产部门为首的开发、经营、管理等一切部门;
4、从总经理到第一线工作人员全体人员参加;
5、通过重复的小集团活动,达到零损耗。
二、TPM的目标TPM的目标是“通过改善人和设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
所谓人的素质就是要使全体员工都具有兢业的思想、不断改善的意识,同时具备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来说,除了干劲和意识,作为操作人员应具备自主保养的能力;作为维修人员应具备保养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作为生产技术人员应具备设计出不需保养的设备的能力。
所谓设备的素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善现有设备,提高综合效率。即以低的投入(人、设备、原材料)达到高的产出(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卫生、作业积极性)。随着自动化的不断推进,生产的主体越是从人的操作技能转向设备,因此消除影响设备效率的各种损耗,使设备更有效率的工作,也便成了TPM的目标。二是实现新设备的LCC(Life Cycle Cost)设计和垂直提高。即设备的设计要在考虑了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所需费用的基础上进行。垂直提高就是指新设备从运转一开始就立即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
三、设备的七大损耗?
要使设备达到最高效率,就要发挥设备所具备的功能和性能。反过来,如能彻底地去除阻碍效率的损耗,就能提高设备的效率。但是损耗的类型是以行业的不同而各不相同的,作为机械行业,大致可分为七种损耗:
1、故障损耗故障可分为功能停止型故障和功能下降型故障两大类。无论是哪一类故障,故障损耗是阻碍效率化的最大原因。
2、准备、调整损耗设备从生产前一个产品,然后中止,到生产出下一个产品为止,这其中的准备、调整阶段的停机就是准备、调整损耗。其中主要的是“调整时间”
3、刀具调换损耗因刀具寿命而调换刀具的时间,刀具折损引起的报废、修整时间,均称为刀具损耗。
4、加速损耗加速损耗就是从开始生产时到生产稳定化时的时间。由于加工条件的不稳定性,夹具、模具的不完备,试切削损耗、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其 发生量不同。
5、检查停机损耗所谓检查停机,与普通的故障不同,是指因暂时的小故障而停止设备或设备处于空转状态,如传感器因某种原因引起误动作,一旦使之复位,设备就正常工作,。
6、速度损耗所谓速度损耗技术实际运行速度比设备的设计速度慢。
7、废品、修正损耗即是因废品、修正引起的损耗。废品固然是损耗,次品由于要修正也得花费许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因此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损耗。
以上7大损耗是影响设备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解决这些损耗是提高设备效率化的要点。
四、设备损耗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设备损耗的计算,就可以对设备的综合的效率有一个了解,同时还可以为消除损耗提供方向性指导。
1、设备的时间工作率:
时间工作率就是设备实际工作时间与负载时间(必须使设备工作的时间)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负载时间是指1天(或者1个月)的操作时间中减去生产计划上的暂停时间,计划保养上的暂停时间,以及日常管理上需要去除的时间后所剩余的时间。因此所谓的停止时间就是故障、准备、调整及调换刀具等的时间。
2、性能工作率:
性能工作率=速度工作率×净工作率×100%其中速度工作率就是设备实际的工作速度相对其固有能力而言的速度的比率要是速度工作率下降就可知设备速度下降损耗的程度。
净工作率表示设备是否在单位时间内按一定的速度工作,它并不是说比基准速度快了还是慢了,而是指即使在较慢的速度情况下是否是长时间地按这一速度稳定的工作。通过净工作率的计算,可以反映出检查停机等小故障产生的损耗。
备的综合效率=时间工作率×性能工作率×正品率×100%例:一天的负载时间为460分,工作时间为20分,准备时间为20分,调整时间为20分,基准周期时间为0.5/个,实际周期时间为0.8/个,一天的产量是400个,其中有8个废品,请计算出设备的综合效率。 解:
五、开展TPM的8大支柱要达到TPM的目的,必须开展以下8项活动,这称为“开展TPM的8大支柱”
1、个别改善为追求设备效率化的极限,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设备的性能和机能,就要消除影响设备效率化的损耗,我们把消除引起设备的综合效率下降的七大损耗的具体活动叫个别改善。
2、自主保养体制的形成“自己的设备自己保养”,所以自主保养活动是以运转部门为中心,以七个步骤展开。自主保养的中心是防止设备的劣化。只有运转部门承担了“防止劣化的活动”,保养部门才能发挥出其所承担的专职保养手段的真正威力,使设备得到真正有效的保养。
3、保养部门的计划保养体制的形成在运转部门自主保养的基础上,设备的保养部门就能够有计划的对设备的劣化进行复原以及设备的改善保养。
4、运转保养的技能教育训练不论是运转还是保养部门,仅有良好的愿望还难以把事情做好,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技能的训练和提高。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培训和教育训练不仅是培训部门的事,也是每个部门的职责,并且应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再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工作和学习已经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了一起,学习和培训是工作的新的形式,我们要把学习融入到工作当中去,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5、设备初期管理体制的形成为了适应生产的发展,必定有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于是我们要形成一种机制能按少维修、免维修思想设计出符合生产要求的设备,按性能、价格、工艺等要求对设备进行最优化规划、布置,并使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具有和新设备相适应的能力,总之,要使新设备一投入使用就达到最佳状态。
6、品质保养体制的形成为了保持产品的所有品质特性处于最佳状态,我们要对与质量有关的人员、设备、材料、方法、信息等要因进行管理、对废品、次品和质量缺陷的发生防范于未然,从结果管理变为要因管理,使产品的生产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7、管理间接部门的效率化体制的形成管理间接部门的效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这就是要有力地支持生产部门开展TPM及其它的生产活动,同时应不断有效地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
8、安全、环境等管理体制的形成“安全第一”这是一贯的认识,但仅有意识是不够的,它必须要有一套有效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 对卫生、环境也一样,我们要在不断提高意识的同时,要建立起一种机制来确保卫生、环境的不断改善。在目前来说,建立和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不失为一良策,一方面保护环境是我们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