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扩张和发展,相配套的人防地下设施也进一步完善,大型的人防设施也列入了建筑规划的行列。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展开,地下室墙板的施工质量通病时有发生,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通病逐渐成施工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多年以来,施工中通过改良砼配合比、级配、外加剂的良好应用,人防地下室砼墙板干缩裂缝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出现;我公司对近几个大型项目上进行了试点,如:椿桂坊公寓、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常州市中心公园B楼、商业银行接建工程等试验,总结出只要加强砼的早期养护,砼干燥收缩裂缝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既减少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二、砼墙板干燥收缩裂缝特点及产生原因
地下室墙板的收缩裂缝特点是在砼凝固过程中,产生干缩和凝缩,其中以干缩为主,多发生在砼面层上,裂缝浅而细,形式多为不规则,一般早期出现。
施工中在采用了良好的砼配合比、级配和符合施工规范操作的前提下,总结出地下室砼墙板的收缩裂缝产生原因:1、砼局部或小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得不到充分的养护。2、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对模板没采取加固措施。3、模板拆模时间掌握不恰当,不及时。
三、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法适用于地下室墙板的施工
四、施工要点及优点
在浇筑地下室砼外墙时,加强工地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好模板工、涂刷工的交底,严格控制进场砼的质量,按规范规定对墙板钢筋进行充分的保护;而外墙模板采用配以蝶型螺母和M14高强螺栓作对拉螺杆,上下左右间距为45cm,有效控制了墙体的厚度和模板的定位。砼浇筑时其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0,使其加快砼热量散发,并使热量分布均匀;砼坍落度控制在14±2 cm内,待砼浇筑完达到拆模强度后,由模板工立即拆除全部模板,并派涂刷工跟随其后涂刷两遍养护液。其优点一是对砼表面形成养护防护膜,可以有效防止砼内的水分过早地挥发散失,使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同时得到养护,阻隔了外界气体的侵入,又减少了砼的早期收缩;二是立即拆除全部模板,防止模板与砼之间由于空气流动而出现的干缩;三此方法操作方便,易掌握、施工快捷。
五、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砼强度控制:外墙拆模强度须达到1.20mpa时(一般是24小时左右),即可全部拆模,如过晚拆模,则模板拼缝处砼易水分蒸发,并形成风缝,引起冷缝。
2、模板控制:模板之间表面吻合紧密、平整、接缝严密,保证整体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得漏浆。
3、拆模事项:模板工须有熟练操作技术,有连续作业的心理准备,一次拆除全部模板,不得停歇。
4、涂刷养护液:必须随拆随涂,紧跟其后,连续均匀涂刷两遍,并不得漏刷及停歇。
5、成品保护:拆下的模板及时运出,防止碰撞,做好涂刷后的成品保护。
六、劳动力组织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施工负责人 1 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技术负责人 1 编制施工方案,对工程所用材料进行规划,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质量负责人 1 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
安全负责人 1 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安全管理工作
木工 20 模板制作、安装、拆除;浇筑砼过程中的监督及防护。
普 工 5 涂刷养护液,事先要求技术交底
七、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服从安全员的监督。
2、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施工工艺过程,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3、施工前认真进行交底,使施工一次成型。
4、对整个施工作业面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八、工程实例
1、常州市中心公园B楼工程人防地下室砼墙板
工程概况:常州市中心公园B楼工程位于新北区广场大道北侧,惠山南路东侧,建筑面积26046.5m2;其地下室4500m2;平面尺寸为:109.3*50.4m,基底标高为:-6.85m;筏基底板厚:50cm;
外墙厚400 mm,并设三道后浇带分Ⅰ区、Ⅱ区、 Ⅲ区,采用泵送砼,砼强度及抗渗等级为C35、S8,混凝土总量达13000m3,本工程自二OO四年六月十五日开工,八月底地下室结束。经实地观察至今地下室砼墙板均无发生微裂缝。
2、南大街商业步行街B地块C2标段:
3、椿桂坊公寓楼:
4、市商业银行接建工程的地下室墙板上应用(04年8月下旬浇筑砼,浇筑24小时后拆除外墙模板,立即挂草袋养护)、在河阳花园地下室外墙应用(04年12月下旬浇筑砼、浇筑24小时后拆除侧模板,挂草袋及纺织袋养护)故采取了以上的施工方法,从而控制和解决了干燥收缩裂缝。说明这种施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
篇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与预防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原因与预防措施
通过近几年来的现场实践,及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现场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和预防裂缝的措施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中产生的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映),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热化热,内部温度不段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中脆性材料,拉抗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也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注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只要是由钢筋来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二、温度应力的分析
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天。这个阶段有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土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起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上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残余应力相叠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生能力: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的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能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一起的应力,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拦混凝土;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土上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想要根据已知的温度准确分析出温度应力的分布、大小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依靠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混凝土的徐变使温度应力有相当大的松弛,计算温度应力时,必须考虑徐变的影响,具有计算这里就不在细述。
三、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为了防止裂缝,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现场常用的措施如下:
(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搅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最好控制在500mm以内,以便于表面散热;第二层浇筑必须在第一段砼初凝前浇筑完毕。
(4)根据混凝土浇注面积,在混凝土上中下部设置一定数量测温管,定时测定内外温度,前4天每2h测一次,5-7天每4h测一次,8-15天每天一次,并及时记录,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做到及时观察,出现温度超偏,可通过调整养护方式来降低温差。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加强保温养护措施,现场通常采取措施为混凝土浇注后先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用麻袋装锯末,厚度80~100㎜进行中层覆盖,最后覆盖1-2层100mm厚岩棉被。
(6)夏季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及侧边,设置专人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有条件的应对基础侧边进行覆土掩盖,避免内部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裂缝。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区分块。
(2)避免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能力,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别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十分重要,应特别主注意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出现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叠加,再加上混凝土干缩,表面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些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绵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着的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线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 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的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为了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的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掺加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 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性这方面的研究,比单纯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洁、经济。
四、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的,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是容易形成裂缝的。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现场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的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该切实重视起来。
五、结束语
以上对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初步探讨 ,虽然现在对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计算方法有不同的理论,但对于具体的预防和改善措施意见还是比较统一,同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具体施工中要靠我们多观察、多比较,出现问题后多分析、多总结,结合多种预防处理措施,混凝土的裂缝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篇3: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控制施工工法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扩张和发展,相配套的人防地下设施也进一步完善,大型的人防设施也列入了建筑规划的行列。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展开,地下室墙板的施工质量通病时有发生,地下室墙板干燥收缩裂缝通病逐渐成施工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多年以来,施工中通过改良砼配合比、级配、外加剂的良好应用,人防地下室砼墙板干缩裂缝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出现;我公司对近几个大型项目上进行了试点,如:椿桂坊公寓、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常州市中心公园B楼、商业银行接建工程等试验,总结出只要加强砼的早期养护,砼干燥收缩裂缝能得到有效解决,这样既减少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工程质量。
二、砼墙板干燥收缩裂缝特点及产生原因
地下室墙板的收缩裂缝特点是在砼凝固过程中,产生干缩和凝缩,其中以干缩为主,多发生在砼面层上,裂缝浅而细,形式多为不规则,一般早期出现。
施工中在采用了良好的砼配合比、级配和符合施工规范操作的前提下,总结出地下室砼墙板的收缩裂缝产生原因:1、砼局部或小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得不到充分的养护。2、根据泵送混凝土对模板侧压力大的特点,对模板没采取加固措施。3、模板拆模时间掌握不恰当,不及时。
三、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法适用于地下室墙板的施工
四、施工要点及优点
在浇筑地下室砼外墙时,加强工地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做好模板工、涂刷工的交底,严格控制进场砼的质量,按规范规定对墙板钢筋进行充分的保护;而外墙模板采用配以蝶型螺母和M14高强螺栓作对拉螺杆,上下左右间距为45cm,有效控制了墙体的厚度和模板的定位。砼浇筑时其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300,使其加快砼热量散发,并使热量分布均匀;砼坍落度控制在14±2 cm内,待砼浇筑完达到拆模强度后,由模板工立即拆除全部模板,并派涂刷工跟随其后涂刷两遍养护液。其优点一是对砼表面形成养护防护膜,可以有效防止砼内的水分过早地挥发散失,使混凝土表面及内部同时得到养护,阻隔了外界气体的侵入,又减少了砼的早期收缩;二是立即拆除全部模板,防止模板与砼之间由于空气流动而出现的干缩;三此方法操作方便,易掌握、施工快捷。
五、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
1、砼强度控制:外墙拆模强度须达到1.20mpa时(一般是24小时左右),即可全部拆模,如过晚拆模,则模板拼缝处砼易水分蒸发,并形成风缝,引起冷缝。
2、模板控制:模板之间表面吻合紧密、平整、接缝严密,保证整体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得漏浆。
3、拆模事项:模板工须有熟练操作技术,有连续作业的心理准备,一次拆除全部模板,不得停歇。
4、涂刷养护液:必须随拆随涂,紧跟其后,连续均匀涂刷两遍,并不得漏刷及停歇。
5、成品保护:拆下的模板及时运出,防止碰撞,做好涂刷后的成品保护。
六、劳动力组织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施工负责人 1 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管理
技术负责人 1 编制施工方案,对工程所用材料进行规划,进行质量检查,验收工作
质量负责人 1 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
安全负责人 1 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安全管理工作
木工 20 模板制作、安装、拆除;浇筑砼过程中的监督及防护。
普 工 5 涂刷养护液,事先要求技术交底
七、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服从安全员的监督。
2、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施工工艺过程,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3、施工前认真进行交底,使施工一次成型。
4、对整个施工作业面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八、工程实例
1、常州市中心公园B楼工程人防地下室砼墙板
工程概况:常州市中心公园B楼工程位于新北区广场大道北侧,惠山南路东侧,建筑面积26046.5m2;其地下室4500m2;平面尺寸为:109.3*50.4m,基底标高为:-6.85m;筏基底板厚:50cm;
外墙厚400 mm,并设三道后浇带分Ⅰ区、Ⅱ区、 Ⅲ区,采用泵送砼,砼强度及抗渗等级为C35、S8,混凝土总量达13000m3,本工程自二OO四年六月十五日开工,八月底地下室结束。经实地观察至今地下室砼墙板均无发生微裂缝。
2、南大街商业步行街B地块C2标段:
3、椿桂坊公寓楼:
4、市商业银行接建工程的地下室墙板上应用(04年8月下旬浇筑砼,浇筑24小时后拆除外墙模板,立即挂草袋养护)、在河阳花园地下室外墙应用(04年12月下旬浇筑砼、浇筑24小时后拆除侧模板,挂草袋及纺织袋养护)故采取了以上的施工方法,从而控制和解决了干燥收缩裂缝。说明这种施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