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班级发言稿
同学们:
今天大家高中毕业了,在这里我代表与你们的全体老师向你们表示祝贺!
“高中毕业”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它概括你们十二年成长的风雨历程,它承载了父母长辈多年的关爱与期待,它还凝聚了几多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无私奉献!
三年前,你们踏进了一中的大门,在积淀着浓郁淳厚文化气息的百年名校里,严格而又和谐的教育,陶冶了同学们“真、善、美”的情操,严谨治学的师长锻造了同学们刻苦努力、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子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也变”。在这一千一百多天的日子里,长了身体,还凝聚了友谊,学会了关爱与理解,熏陶与升华了人格,同时你们也见证了一代一中教师用品质承载征重任,用卓越铸造辉煌;见证了他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与风骨!
三年,在人生道路上,只是短暂的一段,但它令人刻骨铭心!它催人奋进!它将引领我们从历史走向未来!
同学们,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认为:我们这一届,高三20xx届是好样的,是最棒的;是幸运的一届,也是充满着朝气与希望的一届!说这届是幸运的一届,是因为我们有一直坚持在第一线,勇于坚持真理,敢于直面高考严峻考验的蒋书记为我们掌舵。有一批富有经验而又一心扑在事业上的老师为我们作铺路石,有一批甘作人梯脚踏实地不求索取的实干家。我们有一直支持理解与配合我们的家长,我们还有校领导为我们营造的那令人心旷神怡,激发求知欲,催人奋进的优美校园环境。《周易》上说“云从龙,凤从虎”,这正是同学们虎虎有生气,气薄云天的原因之一。
说这一届是充满着希望的一届是因为同学们在三年里,用自己的踏实与刻苦,用自己的锲而不舍充实了知识,证明和造就了自己的品格,你们还用自己的汗水,洗刷了曾经游荡在一中校园上的那一股浮尘。从你们的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从严律已,求实存真”的校风与刻苦上进的学风又回到了一中。这一届同学的素质与风貌,从校长到老师,从高二到初一的同学都交口赞誉,给予极高的评价!在风正帆高,源洁流清的氛围里,你们的风范为学弟学妹们树立起了良好的榜样,在一中的青史上又书写下了熠熠生辉的篇章。
同学们,你们的勤奋、执着与开拓进取,你们的乐观、豁达与积极向上,一起在感动着我们,一起在激励着我们。由于同学们的自学努力,由于同学们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得以圆满地完成任务,得以履行我们神圣的天职。在此仅代表全体高三老师谢谢同学们。也谢谢一直理解,支持与配合我们工作的家长们!
同学们,今天高中毕业了。确实,长大了,该飞走了,该离开父母的怀抱云迎接人生的挑战了。我衷心地祝福大家:“雁点青天字一行:成功!”也就是像高飞的雁群,翱翔于苍穹,用自己的勇气、毅力与自信作笔,以蓝天为纸,用自己的真诚与拼搏为墨,书写出两个铺天盖地的大字:成功!
再过几天,就要参加高考了,高中三年我们时刻准备着,早就盼着与等待着这一天。高考既重要又平常,高考应该成为展示自己才华的一个大好机会。相信你自己,相信你的老师吧!心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宽广,心有多踏实,成功的机会就有多大。自信会当击水三千里,就能上九天揽月,就敢下五洋捉鳖。我相信,明天,一中,一定以你们为荣!
最后,祝同学们在高考中心想事成、取得理想的成绩。为我们的高中毕业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谢谢大家。
篇2:一中毕业班级发言稿
津市一中毕业班级发言稿
熟悉而又陌生的各位老同学:
大家好!
我是郑xx。40年不见,大家还认识我吗?40年前,我们稀里糊涂地从这里毕业,今天,我们兴高采烈地在这里团聚。作为六十班的一员,又作为母校津市一中的老师,我对大家的来到表示热烈的欢迎。
不久前,潘儒佳同学打来电话说,今年是我们班毕业四十年,同学们准备集一集。放下电话,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与回忆中。60,40,两个数字在我的眼前晃来晃去。
60,一个吉利的数字?一个幸运的数字?在津市一中校史上,这样的班级有多少?这恐怕是一个没有人能回答的问题。从1943年创建的明道中学算起,73年。从1957年改名津市一中算起,59年。从1903津兰中学算起,113年……1956年学校开始办高中班,当年的班级是高1班高2班,到20xx年为止,采用的这种累计方式编号的最后一个班级是248班(后按年号记班,改名0312班)。04年到现在,每年每届以14个班计,共168个班级。也就是说,到现在,津市一中毕业的高中班级超过了400个。了解了这些,我们,60班的位置,才大致显现出来。
40,一个奇异的数字,一个令人感慨的数字。人的一生,能有两个40的是很幸运的了。这40年是怎么过来的?这40年怎么过得这么快?这也许是我们很多老同学不愿回答的问题,无法回答的问题。让我们静静地盯住这个神奇的数字,努力地用内心去感受它,摆脱它,超越它。
面对这个数字,客观的说,我是幸运的。我没有下放,也没有下岗。40年里,从事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40年里,也没有生过大病。因此,我由衷地感谢命运。当然,也要感谢我们每一位老同学的关心,尤其是潘儒佳同学及时地给我提供自学考试的信息,鼓励我走上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道路。熊军同学推荐我做了两届地方政协委员,盲让我了解了社会,增长的见识。在这里,我认真地告诉老同学们,郑长林在一中工作十八年,平淡而普通,没有可以夸耀的成就,但绝没有给六十班丢脸,没有给我们老同学丢脸……
此时此刻,和大家一样,我想起了我们青春的岁月,想起了我们的`老师。我们想像当年的明眸,当年的笑靥,当年的歌声,当年的身影……一点点回忆,一点点关切,一点点思念,一点点祝福,足以让我们,不再以一个人的经历去感叹,不再以一个人的眼光去回首。我们可以用我们共同的经历,去解读岁月,去理解禅意,去领悟善良,去感受沧桑。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这是杜甫的名句。在这里,我还要用我不久前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无题》来表达我的感受:
未意一梦江水东,相逢陌上逐飞蓬。
曲肱龙野餐玉露,濯足丹霞对碧穹。
悲喜明眸泣星夜,枯荣世事羨惊鸿。
潇湘何日复歧路,春雨鹧鸪闻落红。
60+40=100。六十班毕业四十年,是一个完美的句号,也是一个美妙的开端。郑xx在这里衷心地祝福每一个老同学,身体健康,子孙茁壮,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谢谢!
篇3:高考毕业班级发言稿
高考毕业班级发言稿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背上昨天的故事,脚下踩着高考的余晖,肩上扛着过去的碎片,眼中捧着灿烂的未来。我们聚集在这里,心情很不稳定。
离开康桥的时候,徐志摩老师写道:“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了挥衣袖,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优美的旋律笼罩在离愁别绪的诗句上,触动了很多同学的心弦!今天,带着这种悲哀,我们要告别一中,告别曾经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告别这段刻骨铭心的时光!
经历了高考的忙碌和洗礼,我想此刻我应该和在座的各位一样的心情,即使很开心,也无法掩饰我的回忆和留恋。这三年,我们走的辛苦,走的开心,这三年,我们过的充实,过的美好。三年来,
1005日日夜夜看似那么漫长,但当我们面对今天的离别,却觉得是那么短暂。
高中就像一本太仓促的书。这一千页匆匆翻过。还没来得及记住身边每个人的脸,毕业歌就响了。但是,值此毕业之际,我们有理由打开记忆的盒子,重新审视即将被封存的青春。
回过头来,一些生动的细节,一些精彩的片段,就这样清晰地镌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一定还记得你我初入学校时的雄心壮志;我一定还记得你我在课堂上交流学习经验的那张欢快的脸;我一定要记住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一定还记得习题突破时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一定还记得运动会上你我为班级加油的场景;我们必须记住那些带着雨伞走过雨天的日子。回忆这些,我们发现是友情让我们彼此信任,彼此依赖。我们都有过低谷,但我们互相鼓励。是朋友温暖的笑容,是班级温暖的氛围。让我们学会去爱,去坚持,去相信“雨过天晴”。
高三那年,我们淹没在问题的海洋中,却突然清醒地发现,我们对高中的印象不再是一堆卷子和没完没了的习题,更多的是对在知识的殿堂里帮助我们成长、努力的老师、园丁的感激。回顾这三年我们学习的每一个镜头,都经历了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那就是知识的积累,情感的升华。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课。这时候再华丽的词藻也表达不了我们对你的尊重和感激,——,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同学们即将远行,请允许我们深情的说:“老师,您辛苦了!”
一中这三年,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分析思考,学会了合作竞争,学会了不断超越和突破自己的极限和成长。当年的我们,现在更成熟了,不那么浮躁了。偶尔翻看三年前拍的照片,坚定的眼神里有一种孩子气的冲动。三年来,眼神的变化反映了人文积淀的深化。也许多年以后,翻看现在的照片,也有一种成长的感觉。
这些是我们在一中的故事,也是我们和一中的故事。我们的.故事令人难忘,有很多回忆和希望。现在,我们即将毕业。我们即将走出高中校园的象牙塔。毕业是不同事物甚至不同地方的区别。毕业是牵手相碰的经典时刻。毕业代表着过去的结束,未来的开始。毕业是告别伤害和抛头露面。毕业是一种不一致的状态,匆匆一瞥。今天,所有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往昔,都用生动的细节装饰着,每个人都会把这些温暖的回忆镌刻在心里。
两个月后,我们都将步入新的大学。无论你是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还是仍然留在汕头,请不要忘记,我们过去的一段属于我们的记忆,属于我们的青春。想想我们曾经的辉煌梦想;想想看,我们曾经表达过的慷慨激昂的感情,让我们一起承受父母热切的期望和老师深情的规劝,继承一中的“红色勤奋实践”,做一个有智慧有激情的人,做一个有大志有脚踏实地的人,做一个有担当敢担重担的人!
凤凰花又开了,我们却要离开。同学们,值此离别之际,我建议大家用热烈的掌声向老师们表达深深的谢意,用同样热烈的掌声为自己的未来喝彩,让我们的掌声最后一次回荡在一中的校园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