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水利电业生技部副主任先进事迹

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生技部副主任先进事迹

  z,男,现年50岁,之所以称他为“老外线工”,不是因为他年纪大,而是因为他已经在电力行业工作了30多年,一直从事着外线工作。几十年来,面对风风雨雨中、崇山峻岭间的线路施工与维护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雷电线路事故,他没有任何怨言,总是冲锋在第一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线路施工和维修任务,也正是这么多年的实际工作,使他对输配电线路工作积累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实战工作经验。

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和勤奋好学,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1979年7月高中毕业后,当时他只有18岁,但是从小在供电公司长大,受父辈们影响,从小就对电力工作有着无比的崇敬,也立志要成为一名电力工人。

  参加工作后,他一直从事输配电线路安装工作,参加过一期农网、二期农网改造,翻山越岭、进村入寨,运电杆、立电杆、装金具、放线、紧线……,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背,尽管手脚上磨起了泡,尽管肩膀晒脱了皮,但是手中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歇,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参与、学习,记住其中的要点和技巧。饭后,在大家休息的片刻,他主动找老师傅聊天,询问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在下一次工作中改进。就这样,热爱和坚持,再加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他练就了扎实的“本领”。

二、责任在心,三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完成好了一个有一个的工程建设任务。

  在1998年至20**年,他担任公司三产部门经理,在此期间,经历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和无电村电力建设中,他带领施工人员,翻山越岭,穿过一座座高山,斩棘开路、立杆架线,饿了吃干粮、渴了喊泉水,走遍了州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把线路架设到每个村,把光明送去每个屯,使广大乡村告别了油灯,农村踏上了电气化的快速发展轨道。工作中的他,总是那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施工人员也丝毫不敢马虎,圆满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工程安装任务,面对一次次的小胜利,他总是报以微微一笑,但可以看出那是一个老电业工作者面对万家灯火的惬意、朴实无华的一笑。

  20**至20**年的农网完善工程建设中,根据工作安排,担任生产技术部副主任的他,在做好生技部分管工作的同时,负责所有35kV线路、10kV线路和台区的验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有限,但是他没有退缩,依然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根据实际工作量,灵活安排仅有的几个验收人员,并亲自带队,翻山越岭、穿越甘蔗地等,对每一档线路都要认真测量、核对、记录,做到了验收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的“零误差”,确保了国有资金投入不受损失,经过了集团公司和国家发改委的随机抽查合格,得到了肯定和表扬,这都与z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是分不开的。

三、危急时刻,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一)组织队伍,驰援灌阳。

  20**年春节前,一场五十年不遇的冻灾,使南疆大地特别是桂北地区的电力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和打击,这一场灾难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作为我们电业人的我们,也积极响应区水利厅和水利电业集团的号召和统一部署,及时召开动员大会,z再一次主动请缨,并担任首批37人的“抗灾抢险队”队长,于2月2日下午,赶赴灌阳支援电力线路抢修。到时灌阳后,队员们稍做休整后,便领取了任务,投入战斗。龙州公司抢险队此次所要负责的是水车电站至灌阳县城35kV线路,新圩乡龙唐村唐家屯至灌阳镇排埠江村线路段约14条倒塌电杆的运杆、立杆和11档断落线路的重新放线、架设。该线路段所处的位置乃是灌阳县海拔最高之处,抢险队员到达时,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很多地方都是厚厚的冰层,而且该条线路所联结的水车电站有9600KW的发电机组,是灌阳县最大的发电站。面对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冰雪条件下的施工困难性,大家并没有退缩,在李庆龙总经理的亲自带领组织下,z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迅速商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合理的分组分工。35kV线路的电杆大多在半山坡上,离公路很远,再加上进村的小路也被厚厚的雪所覆盖,汽车不能到达山下,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抢险队员就人力运杆,在z等老师傅的指挥下,抢险队员们硬是用人力、绞磨、铁钎子等工作把沉重的电杆一点点拖至杆坑处。在焊杆、立杆、装金具、放线、紧线等工作中,z同志都带头抢着做,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十几米高的有些还覆着冰的电杆顶上作业,感觉似乎电杆都在哆嗦摇曳,但翟师傅等人凭借娴熟的技能和过人的胆识既快又好的完成了一项项高空作业,按预先计划一步步完成了抢险任务。十几天下来,和候师傅一样,很多队员脸冻皴了,嘴唇裂纹了,手脚冻伤了!但没有一人叫苦喊累的!看着被大雪压倒的电杆重新树起,一条断落的电线重新把拉好,翟师傅再次露去了开心的笑容。

  (二)再赴龙胜十余天 。

  2月13日上午,在圆满完成对灌阳县抗灾抢险电力抢修工作后,抢险队回到了龙州公司。2月14日下午,再次接到命令,2月15日,又一批由58人组成的抢险队伍由z作为队长,在李庆龙总经理的亲自带领下,再次赶往龙胜县。在龙胜的10天时间里,由于施工地点大多处在崇上竣岭之间,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很陡,而且窄的只能容下一辆车通过,天公也不做美下着小雨,就使行路更加困难,车轮打滑,z带领抢修队员们推着车子走出崎岖的泥泞路,尽管脚磨起泡了,有时灌木枝划伤了手,但为了赶路却全然感觉不到痛。有时两山头的两条杆可以可以清晰的看见,但档距却有800米之多,来回一趟要走上两个小时,施工难度很大。但在翟队长的指挥协调下,通过队员们的努力协作,保障了材料供给,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一个又一个山寨送去了光明。经过10天的奋战,龙州抢险队完成了龙胜和平乡和伟江乡两个乡10KV受损线路和部分被毁坏台区的修复工作,恢复了供电。

  (三)转战全州又十日。

  2月24日下午,队员们接到任务,于25日上午赶往全州县,负责离县城37KM的东山乡的线路修复工作,这个乡是全州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当抢修人员赶到时,依然是处处冰雪,倒地的杆塔、断线随处可见。由于远离县城,吃住都方便抢修人员们只能临时住在清水民族中学的学生宿舍里,58人,四间宿舍,每间只有18平方米,住不下这么多人,有些队员就只好睡杂物房和汽车上了。吃饭的问题也只能自己解决。对此,为了保障队伍的战斗力,z队长专门抽出了5个人来做饭,负责队员们的伙食。最严重的是,由于受到破坏,这个地方很缺水,饮用水只能靠从山上引下的一滴滴冰雪水汇集起来。在这十几天里,队员就只洗了两次澡。由于气候寒冷、地板潮湿,z队长和其他一些队员都相继出现感冒低烧的情况,领导劝他们休息,但他们依然每天按时坚持前往工地照常干活。经过又一个10天的苦战,终于完成了预先的抢修任务。

四、永远的坚持,一生的执着。

  正因他对待工作的热忱和责任感, 1992年、95年、96年、97年先后荣获龙州县水利电力局系统先进个人;1992年被龙州县政府评为“7.24”抗洪抢险先进个人;1992年9月代表南宁地区参加广西地方电力系统外线技术比赛,并荣获优秀奖;2000年、20**年、09年、10年连续多年评为龙州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优秀员工;20**年被评为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抗冰救灾先进个人;20**年荣获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员工称号。20**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百名技术标兵”的殊荣。

  辛勤与汗水,换来了肯定和成绩,但面对荣誉,他只是坦然一笑。他依然坚持着一名“老外线工”的执着,在各种工作中,他依然冲锋在最前列,不怕苦、不喊累,兢兢业业,尽职尽则,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龙州县的水电事业挥洒着热情与汗水,为龙州水利电业辉煌的明天挥洒着他的辛劳和汗水。

篇2:火灾逃生技巧

  火场逃生15法

  一、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绳索一端栓在门、窗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二、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三、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四、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直接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五、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外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六、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并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法沿外墙爬下。

  七、跳楼求生法:火场上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地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

  八、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的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九、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后顺杆下滑。

  十、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台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篷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势。

  十一、楼梯转移发: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 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

  十二、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湿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可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咽气。

  十三、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引起就锾人员的注意。

  十四、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撒谎上风处躲避火陷和烟气。

  十五、搭“桥”逃生法: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版、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单元或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篇3:县水利电业生技部副主任先进事迹

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生技部副主任先进事迹

  z,男,现年50岁,之所以称他为“老外线工”,不是因为他年纪大,而是因为他已经在电力行业工作了30多年,一直从事着外线工作。几十年来,面对风风雨雨中、崇山峻岭间的线路施工与维护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雷电线路事故,他没有任何怨言,总是冲锋在第一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线路施工和维修任务,也正是这么多年的实际工作,使他对输配电线路工作积累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实战工作经验。

一、对电力事业的热爱和勤奋好学,练就了“过硬”的本领。

  1979年7月高中毕业后,当时他只有18岁,但是从小在供电公司长大,受父辈们影响,从小就对电力工作有着无比的崇敬,也立志要成为一名电力工人。

  参加工作后,他一直从事输配电线路安装工作,参加过一期农网、二期农网改造,翻山越岭、进村入寨,运电杆、立电杆、装金具、放线、紧线……,尽管汗水湿透了衣背,尽管手脚上磨起了泡,尽管肩膀晒脱了皮,但是手中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歇,每一项工作都认真参与、学习,记住其中的要点和技巧。饭后,在大家休息的片刻,他主动找老师傅聊天,询问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在下一次工作中改进。就这样,热爱和坚持,再加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使他练就了扎实的“本领”。

二、责任在心,三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完成好了一个有一个的工程建设任务。

  在1998年至20**年,他担任公司三产部门经理,在此期间,经历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和无电村电力建设中,他带领施工人员,翻山越岭,穿过一座座高山,斩棘开路、立杆架线,饿了吃干粮、渴了喊泉水,走遍了州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把线路架设到每个村,把光明送去每个屯,使广大乡村告别了油灯,农村踏上了电气化的快速发展轨道。工作中的他,总是那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施工人员也丝毫不敢马虎,圆满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工程安装任务,面对一次次的小胜利,他总是报以微微一笑,但可以看出那是一个老电业工作者面对万家灯火的惬意、朴实无华的一笑。

  20**至20**年的农网完善工程建设中,根据工作安排,担任生产技术部副主任的他,在做好生技部分管工作的同时,负责所有35kV线路、10kV线路和台区的验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有限,但是他没有退缩,依然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根据实际工作量,灵活安排仅有的几个验收人员,并亲自带队,翻山越岭、穿越甘蔗地等,对每一档线路都要认真测量、核对、记录,做到了验收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的“零误差”,确保了国有资金投入不受损失,经过了集团公司和国家发改委的随机抽查合格,得到了肯定和表扬,这都与z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是分不开的。

三、危急时刻,勇挑重担,冲锋在前。

  (一)组织队伍,驰援灌阳。

  20**年春节前,一场五十年不遇的冻灾,使南疆大地特别是桂北地区的电力遭受了极大的破坏和打击,这一场灾难牵动了所有人的心,作为我们电业人的我们,也积极响应区水利厅和水利电业集团的号召和统一部署,及时召开动员大会,z再一次主动请缨,并担任首批37人的“抗灾抢险队”队长,于2月2日下午,赶赴灌阳支援电力线路抢修。到时灌阳后,队员们稍做休整后,便领取了任务,投入战斗。龙州公司抢险队此次所要负责的是水车电站至灌阳县城35kV线路,新圩乡龙唐村唐家屯至灌阳镇排埠江村线路段约14条倒塌电杆的运杆、立杆和11档断落线路的重新放线、架设。该线路段所处的位置乃是灌阳县海拔最高之处,抢险队员到达时,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很多地方都是厚厚的冰层,而且该条线路所联结的水车电站有9600KW的发电机组,是灌阳县最大的发电站。面对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冰雪条件下的施工困难性,大家并没有退缩,在李庆龙总经理的亲自带领组织下,z等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迅速商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合理的分组分工。35kV线路的电杆大多在半山坡上,离公路很远,再加上进村的小路也被厚厚的雪所覆盖,汽车不能到达山下,但为了尽快完成任务,抢险队员就人力运杆,在z等老师傅的指挥下,抢险队员们硬是用人力、绞磨、铁钎子等工作把沉重的电杆一点点拖至杆坑处。在焊杆、立杆、装金具、放线、紧线等工作中,z同志都带头抢着做,在凛冽的寒风中,在十几米高的有些还覆着冰的电杆顶上作业,感觉似乎电杆都在哆嗦摇曳,但翟师傅等人凭借娴熟的技能和过人的胆识既快又好的完成了一项项高空作业,按预先计划一步步完成了抢险任务。十几天下来,和候师傅一样,很多队员脸冻皴了,嘴唇裂纹了,手脚冻伤了!但没有一人叫苦喊累的!看着被大雪压倒的电杆重新树起,一条断落的电线重新把拉好,翟师傅再次露去了开心的笑容。

  (二)再赴龙胜十余天 。

  2月13日上午,在圆满完成对灌阳县抗灾抢险电力抢修工作后,抢险队回到了龙州公司。2月14日下午,再次接到命令,2月15日,又一批由58人组成的抢险队伍由z作为队长,在李庆龙总经理的亲自带领下,再次赶往龙胜县。在龙胜的10天时间里,由于施工地点大多处在崇上竣岭之间,弯弯曲曲的盘山路很陡,而且窄的只能容下一辆车通过,天公也不做美下着小雨,就使行路更加困难,车轮打滑,z带领抢修队员们推着车子走出崎岖的泥泞路,尽管脚磨起泡了,有时灌木枝划伤了手,但为了赶路却全然感觉不到痛。有时两山头的两条杆可以可以清晰的看见,但档距却有800米之多,来回一趟要走上两个小时,施工难度很大。但在翟队长的指挥协调下,通过队员们的努力协作,保障了材料供给,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一个又一个山寨送去了光明。经过10天的奋战,龙州抢险队完成了龙胜和平乡和伟江乡两个乡10KV受损线路和部分被毁坏台区的修复工作,恢复了供电。

  (三)转战全州又十日。

  2月24日下午,队员们接到任务,于25日上午赶往全州县,负责离县城37KM的东山乡的线路修复工作,这个乡是全州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当抢修人员赶到时,依然是处处冰雪,倒地的杆塔、断线随处可见。由于远离县城,吃住都方便抢修人员们只能临时住在清水民族中学的学生宿舍里,58人,四间宿舍,每间只有18平方米,住不下这么多人,有些队员就只好睡杂物房和汽车上了。吃饭的问题也只能自己解决。对此,为了保障队伍的战斗力,z队长专门抽出了5个人来做饭,负责队员们的伙食。最严重的是,由于受到破坏,这个地方很缺水,饮用水只能靠从山上引下的一滴滴冰雪水汇集起来。在这十几天里,队员就只洗了两次澡。由于气候寒冷、地板潮湿,z队长和其他一些队员都相继出现感冒低烧的情况,领导劝他们休息,但他们依然每天按时坚持前往工地照常干活。经过又一个10天的苦战,终于完成了预先的抢修任务。

四、永远的坚持,一生的执着。

  正因他对待工作的热忱和责任感, 1992年、95年、96年、97年先后荣获龙州县水利电力局系统先进个人;1992年被龙州县政府评为“7.24”抗洪抢险先进个人;1992年9月代表南宁地区参加广西地方电力系统外线技术比赛,并荣获优秀奖;2000年、20**年、09年、10年连续多年评为龙州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优秀员工;20**年被评为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抗冰救灾先进个人;20**年荣获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员工称号。20**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百名技术标兵”的殊荣。

  辛勤与汗水,换来了肯定和成绩,但面对荣誉,他只是坦然一笑。他依然坚持着一名“老外线工”的执着,在各种工作中,他依然冲锋在最前列,不怕苦、不喊累,兢兢业业,尽职尽则,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龙州县的水电事业挥洒着热情与汗水,为龙州水利电业辉煌的明天挥洒着他的辛劳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