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肉牛养殖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情况
xxxxxxxx乡xxxxxxxx村位于xxxxxxxx县东南山区,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308户,985人,耕地面积1049亩,境内草坡广阔,水源充足,牧草丰盛,交通便利,气候独特宜牧。发展生态畜牧规模化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改变过去粗放经营的传统放牧方式,实行棚圈舍养,推广秸秆饲草青贮、微贮、氨化技术,发展饲草饲料加工业。本着良种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原则,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起到科技示范作用,带动全乡广大农民以家庭畜牧养殖为主。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化新格局。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依据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理由
1、xxxxxxxx村农业生产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丰欠不稳,农民人均收入偏低。如何才能摆脱贫困,增加农民收入?这是历任村委干部十分重视又非常辣手的问题。对此,村委组织一班人、有关专家、学者对我村进行了实地考查、科学分析,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稳增粮食、长抓林业、短抓养殖的方针。
2、发展种草养牛,大搞商品牛育肥。一是可以提高商品牛的价值,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利于群众脱贫致富;三是活跃商品牛交市场,逐步形了一个影响较大辐射面积广的商品牛集散地,所以我们必须大搞商品牛育肥,依牛兴村,建设商品牛育肥场,是调产的一个重要措施。
3、我村周围有5个行政村,每年玉米播种面积为3000亩,年产秸秆5000吨,除少量被用作牲畜饲草外,大多数被当做薪柴焚烧,造成了饲草资源的极大浪费,又污染了环境。如果建成肉牛养殖场,可将这部分秸秆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4、传统的放牧形式,严重损坏了草坡植被,造成了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建成肉牛养殖场后,实行棚舍饲养,彻底解决了过去粗放经营的传统放牧方式。
(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及可行性
1、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山大坡广、水资源丰富,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独特的小气候优势。
2、具有一定的养殖基础。我村农民历来就有养牛的传统习惯,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积极发展并扩大了养殖规模。
3、饲草、饲料资源充足。我村境内有两万多亩草坡,牧草丰盛,据1981年省、市、县组织的草坡普查资料,禾本科、豆科、莎草科等牧草不同程度存在于各级破内,是最理想的牧草组成。再加上近几年的种草、种灌、退耕还草和农民农田中的秸秆,年产天然牧草150万公斤,作物秸秆500万公斤。可为养殖肉牛提供充足的饲草。
4、饲养技术先进,秸秆青贮、氨化技术为科学养牛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5、防疫技术,我村现有乡兽医站一个,并配备了一定的专业技术骨干,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较强的技术力量,确保肉牛的健康成长。
6、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脂肪含量少的牛肉需求量大大增加,现有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从市场情况看,我国大中城市各大饭店、食品市场需求量巨大,目前状况是供不应求,缺口很大,发展肉牛养殖前景广阔。
总之,通过以上条件均可说明,在我村建设肉牛养殖示范项目,发展生态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该项目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一举两得,切实可行。
三、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建设规模
在我村稍沟门建肉牛养殖场一个,办公房和仓库500平方米,牛舍2000平方米,养殖肉牛300头,种牛20头(公牛2头,母牛18头)。
(二)、投资估算
1.购种牛20头,每头按2万元计算,需40万元;购幼牛300头,每头按3000元计算,需90万元,合计130万元。
2、建办公住房和仓库500平方米,每平方米按500元计算,需投资25万元。
3、建牛舍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按300元计算,需60万元。
4、饲料氨化池5个,每个按2万元计算,需投资10万元。
5、设备包括铡草机、饲料粉碎机、运输车、消防设备、医疗设备、青贮窑,需投资25万元;
6、流动资金1o万元(包括饲料、饲料费)。以上六项共需投资260万元。(三)资金的措筹
此项目需投资260万元,我村委将通过集资的方式筹集60万元,申请国家扶贫资金200万元。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xxxxxxxx村养殖示范项目建成后,按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聘请各类专业技术人
篇2:乡综合养殖项目申请报告
乡综合养殖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名称:z街道综合养殖
建设单位:z乡z街道居委会
建设地点:z乡z街道居委会
项目负责人:z
经济负责人:z
项目投资规模:总投资5.25万元
其中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4万元。
申报单位:z乡z街道居委会
申报时间:20**年6月30日
z乡z村综合养殖项目报告
一、项目建设单位:z乡z街道居委会
二、建设地点:z街道居委会
三、项目区基本情况
z乡z街道,z街道(原z村)属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12公里,紧靠寿六路两侧,交通便利,对于老百姓出行、生产、生活极为方便,辖18个村民组,482户,人口共3309人,党员共58人,农村劳动力25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2700亩。做为第三批选派村,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利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对围湖进行综合开发,开挖精养鱼塘,以此为龙头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决定申报建设z村综合养殖项目。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z位于瓦埠湖畔,水资源丰富,现有养殖水面1000亩,可以开发精养和粗养鱼塘,可以在四周建猪舍、鸭舍、鹅舍,水面上还可放养白鹅,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尤其高质量的特色水产(如青虾、蟹)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国内、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因此,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的前景十分广阔。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观。该项目不仅能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可起到示范带头效应,带动周围群众发展养羊、养鹅、水产养殖实现规模化、集聚式发展,带动z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五、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概(预)算
利用现有资源开挖3口精养塘和2口粗养塘,精养塘用于养鱼、虾、蟹,粗养塘用于放养鸭鹅,总面积合计30亩。建一简易鹅舍80平方米,需资金6000元
1.工程标准:坝底宽5M、坝高2.5M、结顶宽2M,总长2000M,需土方2万方,每方按2元计算,需资金40000元。
2.配套工程:建一小型排灌电站,保证排水和取水,排水用电动机2500元。建草架、饲槽、活动栅栏等,投资5000元,购种苗、饲料等,投资5000元
3.项目投资需资金52500元,其中固定资产47500元。
4.资金来源:村自筹资金12500元,争取上级专项发展资金40000元。
六、实施计划和效益分析
20**年8月申报争取项目资金,于20**年1月份完成项目基建,20**年2月与租赁承包户签订协议。
项目完成后,计划交由养殖大户租赁承包,每年按合同收取承包费6000元,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利用个体养殖,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鸭、养鹅,大力开发综合养殖,尽快地让农民脱贫致富。
篇3:畜禽养殖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
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制度
1、每周末晚上 7:00—9:00 为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时 间。
2、该会由技术主管主持。
3、时间安排:一般情况下安排在星期日晚上进行,生 产例会一小时,技术培训一小时。
4、内容安排:总结检查上周工作,安排布置下周工作: 按生产进度或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
5、程序安排:组长汇报工作,提出问题;生产线主管 汇报、总结工作,提出问题; 主持人全面总结上周工作,
解答问题,统一布置下周的重要工作。生产例会结束后进行 技术培训。
6、会前组长、生产线主管和主持人要做好充分准备, 重要问题要准备好书面材料。
7、对于生产例会上提出的一般性技术性问题,要当场 研究解决,涉及其他问题或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要在会后 及时上报、讨论研究,并在下周的生产例会上予以解决。
8、凡是生产线的员工、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均要准时参 加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不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