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事业部项目经理先进事迹:希望、活力、实干
“欣赏他,因为他虽然年轻却目标明确;佩服他,因为他吃得了苦却满不在乎;看好他,因为他悟性好、接收新知识的能力强;喜欢他,因为他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关心他,因为他是80后却始终可以坚持一线。”他就是我们风电事业部项目经理――z。
80后的他,20**年学校刚毕业就进z工作,记得刚来z时是我面试的他,那时还是个很腼腆的小伙子,面试时问他话都会脸红,当我跟他聊到,来z工作的每个大学生都要从基层做起,并对试用期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只有考核合格才可以真正成为z人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没问题,我愿意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并且向我保证一定会以优秀的表现通过试用期的考核,从这句话我就感觉到他进z的决心和自信。
他没有吹牛,他做到了,他从投资部的普通文员岗位开始进入了z的工作,由内勤到项目助理、再到项目经理,一年上升一个台阶,每年都有进步。随着平台的提升和自身的努力,现在的他做事敢于创新又不乏谨慎,考虑问题系统而又有逻辑性,体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沉着与稳重。
20**年底,z第一个风电场内蒙古z一期开始建设筹备及国内风资源的争取工作,此时风电事业部仅有郭曙光总裁和现在大漠风电的副总经理刘培忠两人,急需人手,z自告奋申请加入了风电团队,他看好风电行业,对自己有信心。在没有相关行业从业经验的情况下,凭借自己年轻的冲劲和执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和其它同事一起努力,不仅争取到了900多万千瓦的风资源,并且在z一期风电场的工程设计、设备厂家考察、甄别、项目批文的公关、政府部门的沟通、项目融资以及大漠团队的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协调、推进工作,保证了20**年7月20日z一期项目的正式开工,其中的成绩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去年年底,他还被控股集团评为20**年度风电事业部先进个人。
一年近百趟的飞机,动辄一天近千公里的车途,没有经历过的人可能无法体会,经历了09年连续如此高强度的工作,z也没有表现过任何松懈的劲头。去年由于公司人手不够,他经常会遇到白天赶路、考察项目,晚上酒宴后还要赶制报告的情况,因此深夜伏案的情况对他也就习以为常了。
事业部郭总裁对每月信息月报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但一开始的风电事业部不像z其他成熟产业有那么多的人可以协助提供资料,所有风电产业的资料收集、汇总、修改工作就落在了z的身上,记得20**年年末,由于连续几天政府部门的公关任务都比较重,白天几乎没有时间进行文字工作,晚上的酒宴也一直连续不断,那几天他只有在每天酒醒后才开始报告的编制工作,连续3天只睡了不到5个小时,他说晚上不清醒和犯困的时候就靠不加糖的浓咖啡和冷水洗脸来提作精神,那时他的眼眶一下就陷了进去,还出现了大大的黑眼圈,他就是这样一位对工作的执着和敬业的年轻人。
风大、大漠戈壁、暴晒、冰冻……期间的艰辛困苦不深入现场难以想象,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z风电人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z地区这样一片荒芜的戈壁上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树立起了一座座挺拔的巨型白色风机,这其中有许多z的汗水。
就是这样的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快节奏的工作方式,让他渐渐变得成熟, 20多岁他,开始分担着z风电发展的重任,我为我们z能有这样的同志感到自豪。
当然,我们风电事业部的其他同事以及大漠风电的同事,在我与他们的接触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每个人的敬业和对工作的认真,特别是那些在风场工作的运行人员长驻草原,那种长期远离家乡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胜利永远属于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与跨越颠峰的人们!”这就是我们z风电人对自己的要求。
篇2:物业服务项目经理先进事迹
物业服务中心项目经理先进事迹
数码服务中心监控室自20**年投入使用,至今已使用8年,在这8年中,经历了多次改进更新,形成了立体覆盖, 76个监控探头,分布于各个楼层和公共区域内。由于设备编码比较复杂,一旦发现问题,还要拿出图纸来对比,影响工作效率。
年初,E数码服务中心项目经理E去上海学习考察时,发现世纪商贸大厦监控室所有显示器都贴有报警位置,他们的新员工到岗位能很快掌握报警点。
考察回来后,E着手对项目中控室进行改进,带领人员对应监控位置,将所有显示器全部贴上位置标签。经过实际运营,效果显着。值班人员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只需看一眼监控器所对应的区域位置,就可立即做出反应,比以往先看分布图图纸来确定位置,效率提高很多。
对于监控岗位,以前一个人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熟悉情况,通过改进后,现在一周时间新员工就可看懂报警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外出考察学习,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把别人的优点记录下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E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篇3:优秀项目经理先进事迹:与自己对弈
优秀项目经理先进事迹:与自己对弈
二十六年前,像很多崇拜棋圣聂卫平的年轻人一样,刚到二公司参加工作的z爱上了围棋。从此,研究棋谱、与人手谈成了他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然而,z却说:人生最难的是与自己对弈,是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正是凭着这股劲头儿,他从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主持施工面积超过60万平米的优秀项目经理。他带领的团队不仅获评中建一局集团和谐项目,还被评为中国建筑创先争优“五好”党支部、标准化红旗党支部,承建的工程相继获得北京市文明安全样板工地、北京市工程长城杯、建设部金牌小区等一连串荣誉,他本人也被公司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年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
20**年,z出任北京市重点工程——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工程的项目经理。中国纪检监察学院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政治工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先后两次前往现场实地考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共新闻网、中央政府网等中央媒体均予以关注报道;能进入这所学院学习的都是部级、局级、最低也是处级以上干部。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项关乎企业口碑和品牌命脉的工程,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然而,施工图的滞后和频繁的设计变更让工程难度成倍增加,甲方要求的竣工日期却一再提前。更要命的是,繁琐、严格的资金审批程序导致工程款到位时间一再拖后,项目部面临的困难几乎能用火车来装。
20**年10月,南区两座学员宿舍楼要提前投入使用,项目部要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打一场艰难的抢工战。在保竣工誓师大会上,项目部和施工队都佩戴上了“决战”的袖标,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气势连甲方都震撼了!
亲自指挥这场攻坚战的就是项目经理z。战斗打响的那天,他在项目员工中发誓:不拿下这个工期目标,我就不回家!z39岁才当上爸爸,中年得女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为了实现竣工目标,z不得不把这颗心尖儿上的夜明珠放在一旁。整整36天,虽然同在北京城,z却一次家也没有回过,就连唯一一次到大兴参加同事的婚礼也是“过家门而不入”。面对工作与家庭、责任与亲情的抉择,z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答案。
每天晚上,z都要带着项目部班子成员和工长到工地上巡视,排查、解决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次巡视过程中发现因为运料人员紧缺,大批材料堆放在走廊里影响施工作业。见此情景,已经忙碌了一天的z二话不说,带头扛起一捆木地板上了楼。四层高的楼,几个项目班子成员扛着几十斤重的木地板、腻子粉上下几十趟,汗水湿透衣服,和着白灰变成了泥巴,旁边的工人竟然没认出这几个灰头土脸的“搬运工”竟是项目经理。
群雁高飞看头雁。在z的影响和带动下,项目部的员工不仅工作起来就像上足了发条,与项目同荣辱、共患难的责任意识也空前强烈。在项目资金最紧缺的当口,员工们主动筹集资金五十多万元,以保证施工不间断,工期不延误。这种精神让分包都大为惊讶,一位分包商在感动之余主动找到z说:“该给我的钱先不急,如果需要我还可以给你们拿点儿。”
z常说,人的感情都是相通的。对待甲方,使命必达,一诺千金,那么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对待分包,以诚相待,相互尊重,所有的人都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对待部下,以身作则,提点引导,设身处地为他们的发展考虑,那么关键时刻,这些人都是能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
很多时候,z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工作中常有各种奇招怪招,这些招数往往还格外奏效。因此,和他共事总有笑点、亮点,面对再繁重的任务也多了几分举重若轻的从容。在一次生产协调会上,因为专业人员一句含糊的“大公鸡打鸣时就能完工”,z居然当即通知后勤人员买来两只公鸡。两只神气活现的大公鸡不仅为紧张严肃的工地添了一抹诙谐的亮色,也让所有的部门都绷紧了弦,伴随着项目人员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决战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施工奇迹。
决战期间,他还在项目办公室摆了一台体重秤,指着这台秤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以后大家按照施工节点挨个儿过秤,卖不卖力气一称就知道。”虽然是个玩笑,但大家每天称称体重,艰苦的施工之余也多了点儿小乐趣。在公司和集团领导的支持下,z带领项目全体成员,用了不到一个半月时间完成了19号和21号楼两万多平米的精装修任务,胜利结束了南区大会战。最后一称,最多的竟然瘦了16斤。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建设工程是中纪委直管工程,一开始,甲方和中建一局二公司相互并不太了解,行事严谨的甲方目光永远是严肃冷峻的。这让项目部很多员工心里没底,而z却没有为此纠结。他给大家打气:与其花时间揣摩甲方的心思,不如下死功夫把工程干好,咱们用事实说话,用事实告诉甲方中建一局二公司是名副其实的铁军劲旅,是当之无愧的精锐之师!果然,当项目部克服重重困难,一次次在规定的期限内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在众多建设单位中一骑绝尘之后,甲方的态度慢慢由审视挑剔变得热情友好起来,就连主管工程建设的学院领导,在面对项目部的普通员工时,脸上也露出了亲切的笑意。并对一期工程给予高度评价说:“一局尽心不讲条件,一局尽力不讲困难,一局尽责不计代价”。
二期工程竣工后,长期处在体制环境内、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甲方竟然主动提出宴请二公司领导。对z和项目部全体成员来说,这简单的一个笑容、一顿饭背后,既有说不尽的艰辛,也有旁人无法体会的自豪。干中纪委工程三年来,三个春节除夕之夜、三个中秋夜晚,他都是牺牲这个与加入团聚的日子,在工地上与留守值班人员度过的。
和一些乐于炫耀的人不同,即使后来自学了本科,通过了一级建造师考试,z经常提起的还是自己技校毕业的出身。他不仅从未因此有过丝毫自卑,还经常拿自己的经历勉励项目部的年轻人:“你们是正牌大学生,起点比我高多了。只要敢于梦想,付诸努力,就有实现的可能!” 这些年,z言传身教培养了不少年轻人,他们都相继走上了项目领导岗位。不仅项目上没有员工离职,就连一度从企业流失的人经他疏导也成功回流并成为公司骨干。这正是z人格魅力。
z自己好学、善学,更愿意帮助身边的年轻人成长进步。他把自己精心挑选的图书发给项目部的年轻人,大家定期开分享会,交流读书学习的心得。因此,在项目部的年轻人眼中,z不仅是一个敬业、有能力、以身垂范的好领导,更是一位帮助自己成长的老师、兄长,大家的困惑愿意找他倾吐,困难也愿意找他帮忙。
几年下来,项目部的年轻员工买房子、家庭负担重的同事看病,找z求助的人不少,只要能帮上忙他就从不推脱。20**年,项目一位年轻员工身患重病,他组织项目捐款16万元,自己带头捐款3800元,这位员工在弥留之际,说:“去年买房时借你的两万块钱,我这辈子是没法还了,就让我爱人日后还你吧!”z马上打断他的话说:“你安心治病,这钱我不要了!”不久,这位员工因医治无效离开了人世,直到如今,z每年都会收到一条这位青年员工爱人发给他的感恩短信。
他不但在历次捐款中慷慨解囊,还用公司奖励给他本人的8万元成本奖成立了“项目互助基金会”,用3200元安全奖成立了“项目慈善基金会”,亲自为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捐资3000元,为物业公司在酷夏中做小区防水改造的工人师傅们送上了3000多元钱的西瓜。用一颗热忱的心尽可能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他捐的不是钱,而是爱;他送的不是西瓜,而是阴凉。这种温暖的力量,不仅推动了需要帮助的人前行,更让z释放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魅力和光华!
z是一个有16年党龄的老党员,他身上既有党员高度原则性的一面。z说,真正的高手可以下盲棋,不看棋盘,一招一子也了然于胸。真诚对人,踏实做事,坚持原则,重信守诺,将万千丘壑藏于心底,不求表面巨浪狂澜,这正是他——z——一个共产党员向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