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可爱的家乡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可爱的家乡》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可爱的家乡》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主题。

  《可爱的家乡》主要是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及家乡的物产,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懂得热爱生活、热爱家乡。《可爱的家乡》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激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第二课时介绍家乡的物产。今天主要阐述第一课的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图片及文字资料收集,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介绍、交流家乡的风景名胜,感受家乡的美好、可爱。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

  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

  二年级儿童已经学会了一些知识,初步培养了欣赏与发现优美风景的能力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的整理反思提高。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活动方式。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课前搜集家乡的风景名胜图片及文字资料。学生采用了体验法、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民歌《谁不说俺家乡好》,用电脑课件展示优美风景图,将孩子带入美丽的风景之中。当学生欣赏完图片、听完歌曲后,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听到这歌声,看到这美景,我们会想到自己可爱的家乡——张家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家乡》!

  [设计意图:以歌曲的形式开始新课,能满足孩子们的听觉;播放美丽的风景图,也满足孩子们的视觉。初步建立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唤起孩子们对家乡的关注,激发了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使课堂教学能很快进入佳境。]

  (二)介绍家乡,展示美丽

  首先让大家欣赏张家口地图,创设情境引导:有一批外地的游客想来我们的家乡观光旅游,你们欢迎他们吗?你们愿意把家乡的美丽风光介绍给他们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将课前搜集的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进行介绍、交流、归纳、整理。接着让各组长借助实物展示台将搜集的图片汇报展示,并加以文字说明。

  此环节中,到过这些地方的孩子们可以向同学们讲讲真实感受。

  最后,利用电脑课件将张家口的美丽风光展示给学生们。(课件内容有: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崇礼滑雪场、赐儿山云泉寺、泥河湾遗址、水母宫、官厅湖、中都草原、大境门等。)

  [设计说明:这部分内容是突破本课教学重点的关键。生动的画面让孩子们从视觉上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引发了学生内心的认同感及自豪感,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课堂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热爱家乡、设计未来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想象未来的张家口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在全班面前说说自己的畅想。

  [设计说明:这样设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对家乡的未来充满期望,规划与建设家乡的理想油然而生,对于学生的品德教育水到渠成。]

  (四)抒发感情、激情结束

  引导孩子们:我们的家乡张家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繁荣、昌盛,让我们共同祝愿可爱的家乡更加富强!

  屏幕出示《大好河山张家口》大合唱视频。师生跟唱。

  [设计说明:用合唱形式,把建设家乡的美好意愿总结归纳,有效地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思想觉悟。]

五、教学反思

  根据自己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我认为一个支持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要追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高德育实效。在《可爱的家乡》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思考并实践着开放式、活动化、直观式的教学策略,冷静而充满智慧地关注学情,树立“以学为中心”,创造“以价值观确立”为核心的课堂,活动间呈现递进化,评价过程提升学生能力,活化教材的育人价值。

  板书设计:

  7.可爱的家乡

  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篇2: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演讲比赛方案

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演讲比赛方案

  为了庆祝国庆xx周年,歌颂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体验家乡变化,感受人民生活水平变化和学校发展变化,激励广大师生爱国爱校,爱家乡的情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师生的艺术素养,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举办此次”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一、比赛内容与时间

  1、内容:以”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为主题,结合个人和社会实际,设计演讲具体内容。演讲题目自拟。

  2、时间:20xx年5月16日

  3、地点:2个实验班

  4、参赛人员:

  实验班全体成员

  5、参会人员:全体师生

  6、初赛奖励办法:

  评选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两名,其余为三等奖。学校统一颁发证书。

  7、决赛奖励办法:

  每段推选出的一等奖选手,参加学校范围内的一等奖和特等奖的角逐。荣获特等奖的学生和一等奖的学生,学校要颁发证书和奖品,并在学校宣传栏中进行风采展示

二、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宣传阶段

  本次比赛通过召开年级主任会议,由年级主任在各年级进行宣传发动师生踊跃报名,由各班班主任落实各班报名,筹备,政教处总协调。

  第二阶段:各年级组织初赛

  (一)选手要求

  1、形象健康、举止自然、端庄,能体现小学生的良好风貌

  2、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

  3、具备较强的演讲能力

  4、主题突出,内容感人

  (二)各年级按要求自行进行初赛、并推选优秀选手参加总决赛。

  第三阶段:各年级优胜选手总决赛

  (一)比赛环节

  1、时间:不超过5分钟,超时酌情扣分。

  2、选材:内容要围绕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某一方面。

  3、配乐:可以配乐,音乐与内容应相协调,可以自带光碟或自己配乐,或他人伴奏。

  4、参赛选手原则上要求脱稿。

  (二)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成立评判委员会,对选手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评分标准如下:

  1、演讲内容(30%):主题突出,内容真实感人,结构完整清晰等。

  2、语言表达(30%):普通话标准,声音宏亮清楚,语调和语速与演讲内容有机配合,声音与情感有机结合等。

  3、演讲表情(20%):表情自然并与内容有机结合,声情并茂,感染力强,动作与手势恰到好处等。

  4、仪表仪态(10%):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大方,讲究礼仪。

  5、其他(10%):时间控制,出入场,演讲效果,创意及有关内容。

三、比赛组织纪律要求

  1、参赛选手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着装整洁,仪表端庄,讲文明礼貌,讲普通话。

  2、赛前,比赛者演讲稿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