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

一中体育教师先进事迹材料:最美的人

  z现为z一中体育教师,兼任z市武术协会主席、z市z龙拳研究会会长,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辅导员、国家武术一级裁判、武术六段称号。他曾获得z省优秀教练员、z市体育先进工作者。在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得三金一银。武术科研获全国优秀成果二等奖。

  该同志热爱教育体育事业,先后在z二中和一中体育一线教学,历时 42周年。是我市目前在教育体育一线工作年龄最大、教龄最长的的教师。而今已步入花甲之年,仍旧不辞劳苦地从事着武术教学、武术训练和武术推广工作。他是z一中每天来的最早(4点半左右),下午走得最晚(6点半)的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老教育工作者。

  他中学时代,曾打破胶县和昌潍地区60米和100米短跑的少年最高纪录。并代表z省参加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田径运动会,在男子100米短跑竞赛中获得全国第六名的好成绩。

  20**、20**年刘老师带领学校武术队参加z省“学校杯”中学生运动会武术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三名;20**年组建z市武术代表队,参加了在烟台举行的z省武术传统套路锦标赛,获女子乙组、女子成年组第三名,男子青年组第四名的好成绩。以上成绩,为z一中创办z市普通高中第一所武术特色学校奠定坚实基础。

  20**年刘老师组队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一人独得传统拳术、传统器械、武术对练三枚金牌和个人健身功法第二名。

  20**年、20**年率领z市z龙拳代表队参加z市第十四届、第十五届武术锦标赛,均以较高的金牌总数和分数,连续两届捧回团体冠军奖杯。

  自八岁开始,z老师每天三点起床、四点多钟开始练习家传拳术和气功,坚持练武强身50多年。出于对武术的热爱和健身事业的追求,刘老师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推广、传承和发展武术运动中,四处寻访名师,不断提升武学修为。20**年,他将50多年习练打磨的祖传拳“刘家拳”命名为“z龙拳”,并经z市体育总会批准,z市民政局备案,正式成立了z市z龙拳研究会。从此,z拥有了本土第一个武术拳种。

  近年来,刘老师先后在z一中、职教中心、欧堡小学、香港路小学、第四实验小学、新城区、石油七建公司、等地开设z龙拳辅导站,并应z工学院、z一中、驻胶某部等邀请,亲自授课辅导。据不完全统计,十几年来,直接受益z龙拳的习练者已达一万二千余人。

  20**年刘老师主研的《武术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研究》课题,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二等奖。

  20**年,刘老师把《z龙拳》编成校本课程,在20**年z市中小学校本课程评选中,获高中组一等奖,也是我市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目前,刘老师仍在z一中负责国防、民防教育和武术特色教育工作。 为了z龙拳的发展壮大,为了更多的人健身强体,每天凌晨,刘老师都坚持到社区、工厂、部队辅导武术动作和健身气功,深入到学校抓点带面推广z龙拳;每季度,刘老师都组织一次协会活动,致力于群众性武术运动推广普及;每年,z龙拳研究会都召开一次年会,不断扩大影响力。今年八一建军节期间,z龙拳研究会还深入部队干休所,组织了一次慰问演出,受到老红军、老战士的热烈欢迎。

  20**年,刘老师虽然已经六十周岁了,但他有了更加高远的梦想和追求:一是不断完善并逐级申报z龙拳,直至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能在z规划建成一处中华武术园,在弘扬国粹的同时,发展z的武术文化;三是将他潜心研究的z龙拳普及到z市所有的中小学课堂,为传承优秀文化、为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下一代作出更大贡献。

篇2:关工委委员教授先进事迹

热心扶贫助学 关心学生成长

  --记农林科技大学关工委委员zz教授

  XX农林科技大学关工委委员、年过8旬的zz教授,非常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几年来多次捐资助学,奉献爱心,他的感人事迹得到了广大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捐资建校 资助贫困学生

  zz教授生活简单朴素,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一辆自行车骑了30多年仍舍不得更换,但他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却慷慨大方。当他在电视上看到偏远山区的孩子因贫困而辍学时,他和老伴把省吃俭节约下来的钱捐出资助贫困孩子读书。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先后资助陕西丹凤县及山东枣庄市13名贫困学生读书,直到他们顺利完成学业。20**年,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将获得的6万元奖金在陕西省子长县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使60多名学生从黑暗潮湿的窑洞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读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受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设立扶贫助学金 激励学子勤奋学习

  zz教授在职时从事园艺教学科研工作,他主持的西瓜育种研究项目,培育出“西农8号西瓜”优良品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年,他又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将其所获2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分别在我校、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和鲁东大学设立扶贫助学金,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先后有200余名优秀大学生受助。他还利用担任农友种苗有限公司顾问之便,为我校园艺学院争取到每年1万元的“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奖学金”。从20**年起,他每年从退休金中拿出6000元,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奖学金,资助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

为学生作教育报告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zz教授退而不休,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多次为我校研究生院、园艺学院、动科学院及陕西省商洛学院、山东鲁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作素质教育报告,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他先后为校内外学生作报告20多场,听讲学生达5000余人次。针对高校出现的学术腐败现象,zz教授应我校研究生院邀请,专门为研究生作了《重视“软实力”的提升,做道德高尚的人》的报告,从加强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术道德“失范”及学术腐败的表现、保护知识产权、加强学术道德的措施等八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教育他们提高人文素质,不仅要做一个合格的研究生,更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的报告,对于加强我校研究生学风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在20**年校关工委开展的名人专家面对面教育活动中,学校经管、园艺、食品、机电等学院20余名大学生来到zz教授家中,和zz教授面对面交谈。zz教授讲述了自己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响应国家建设大XX的号召,从原XX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后献身祖国园艺教育科技事业的经历。zz教授爱国敬业、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精神,使同学们深受感动和教育。张继仁同学总结发言说:“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王教授语重心长的教导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这堂课不仅让大家感受到大师的风采,更让我们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zz教授关爱下一代,为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先后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三次被我校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年被陕西省教育工委评为全省教育系统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年被陕西省慈善协会评为慈善明星。

篇3:教授勤奋笔耕的先进事迹

  生命不息 着书不止

--记我校zz教授勤奋笔耕的先进事迹

  我校zz教授退而不休,着书立说,十九年来先后编写专着23部,被人们誉为多产科普作家。

  zz教授从事蔬菜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36年,对蔬菜栽培有着丰富的经验,为了把自己积累的知识和技术传承后人,他1995年退休后,放弃休闲娱乐的时光,专心致志写作,先后出版《蔬菜育苗新技术》、《特菜安全生产技术指南》、《彩色甜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专着22部,为我国蔬菜生产做出了贡献。

  zz教授出书之多、出书之快,与他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有很大的关系。他几十年开展了多种蔬菜栽培试验,特别喜欢特种蔬菜和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为他以后着书立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写好专着,他博览群书,除自购书籍外,还经常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专业书刊,翻阅大量的参考资料,把最新科技成果和新技术引入书中。因此,他编写的书通俗易懂,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出版发行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其中《大棚日光温室黄瓜栽培》、《蔬菜栽培实用技术》、《蔬菜间作套种新技术》(北方本)、《魔芋栽培与加工利用新技术》等4部书,供不应求,先后再版6-11次,发行量达37万多册。近年来,他先后向我校图书馆赠送已出版的专着14种(本),为我校学生学习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

  20**年,他因患肾病做了一次大手术,身带尿袋,行动不便,但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依然笔耕不辍,五年编写6部专着,他这种顽强的拼搏精神,使我校师生深受感动和教育。

  zz教授退休后勤奋笔耕,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他撰写的《青椒保鲜与贮藏》一文,被收录于《中国领导干部理论参考文库》,并获一等奖。《香椿贮藏保鲜与加工利用》一文,在中国新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北京时代前沿人力资源信息咨询中心,20**-20**年开展的中国人力资源、科研、学术成果访问活动中,鉴于此文在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实践探索性、开拓性,经调研室综合评审,被评定为优秀作品,并荣获优秀科研学术成果特等奖。该文在“中国改革与发展经典成果论着”中被评为一等奖。《香椿种芽的生产》一文,在建国55周年优秀论文获奖文库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奖。《黄花菜繁殖技术综述》一文,在北京精苑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全国优秀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个人传略被收录于《世界名人录》、《中国专家大辞典》、《共和国农业专家名人录》、《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

  年近八旬的zz教授,虽然年老体弱,但他仍然坚持每天写作。目前,他又承担了两部书的编写任务。他活到老,学到老,创作到老。他生命不息,写作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