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女工主任先进事迹

女职工女工主任先进事迹:用热血和爱心去帮助身边的人

  聂z,出生于1961年,原z农场第37作业区女工主任。1979高中毕业后,返回生产队务农,1984年担任妇女主任,她作为妇女主任,看到生产队学校缺老师,就兼起了连队小学的代课教师,十年里她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用慈母般的胸怀呵护着每一名学生,直至学校被取消。聂z是一位坚强、细致、善良勤劳的优秀女性。

  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作为妻子、儿媳,她有着东方女性特有的勤劳、善良、柔韧,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公公早逝,年迈的婆婆常年患病,需要照顾。丈夫种地忙,还有上学的孩子,这些繁重的生活压力都落到她一个人肩上。自己的母亲也是重病缠身,但她只能将母亲托付给哥嫂,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实在让她照顾不过来那么多。有时她感到内疚,就一个人偷偷掉泪,在人前,她还是装作什么事都没有一样。到了冬天,婆婆患有腰疼背凉病,她从不嫌弃老人,就和老人睡一个被窝,给老人暖暖腿、脚,暖暖背。她用瘦弱的肩膀照顾着老人,让她们安度晚年;她用破旧的自行车承载使命,让贫困潦倒的家庭有了生机;她用长满老茧的双手编织希望,让儿女们走上了成才之路。

  她是一个细致的女人。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二十几年来,尽职尽责,无私奉献。谁家有事,她总是热心帮忙;哪家闹矛盾,她总是耐心做工作。每逢过年过节,她都组织妇女们扭秧歌、跳交际舞,活跃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她的孝敬老人、呵护子女、和谐邻里、服务百姓的动人事迹,在本单位乃至农场早已有口皆碑。

  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不仅仅富有爱心,富有孝心,她更富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多年来,他带头义务献血20余次,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社会公益事业,她都积极带头捐款捐物,并鼓励大家捐款、奉献爱心。在本单位,她曾无偿帮助多数家庭进行生产,谁家有事,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就像自己家的事情一样。

  虽然她已经退休了,但她依然没有停下来,依然在用自己最大的热心,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她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一个坚强女人的身上所具有的传统美德。

篇2:农场作业区女工主任先进事迹

农场作业区女工主任先进事迹:悉心呵护二十载 勤劳孝顺展风采

  刘z,女,1970年生人,中共党员,现任z农场第五管理区十七作业区女工委主任,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可她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孝敬父母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周围职工群众做出了表率。

  在十七作业区一提起她,周围的职工群众都会对她啧啧称赞,这么多年她照顾公公婆婆毫无怨言,她用她实际的行动诠释着最美儿媳,刘z的公公因受伤肢体残疾,小脑萎缩瘫痪,需要长期有人在身边照拂,由于丈夫需要工作,照顾公婆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由于公公瘫痪在床,她要经常亲手帮公公擦身、洗脸、洗脚,公公活动不便,但还必须下床活动,她就每天搀扶着公公在地上转,这一转就是十几分钟,没等坐稳就又得起来,为了让老人减少痛苦,更好的恢复,她每天这样反反复复。

  每到三伏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但她仍然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俗话说:七分病三分养。为了帮助公公加强营养,每顿饭她总是先要问问公公想吃什么,挑他们最喜欢吃的去做,因此,多少年来她一直是吃着适合老年人口味的饭菜。吃饭时她像照顾小孩一样照顾公婆,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从不嫌麻烦。每到吃饭前帮他们把围裙带上,吃过后再摘下来。老人年事已高,常年卧床,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在当时连队集体搬迁时,由于老人缺少资金,刘z就自己拿钱给老人在农场场部购买了廉租楼,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灌好热水袋,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

  刘z在丈夫眼中是位勤劳能干和蔼可亲的好妻子,在父母眼中,她是位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在邻居眼中她是位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这就是刘z多少年辛勤劳动,用自己的爱心对长辈尽显晚辈孝心的感人事迹。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感人故事。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人孝敬一下长辈并不难,难的是多少年如一日的孝敬长辈。俗话说的好“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她几十年细心照顾公公的感人事迹,使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感动。多少年来,她就是这样承传着这个优秀的民族传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关心公公,孝敬公公,尽一切努力让老人开心,让老人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位朴实无华的普通家庭妇女身上散发着沁人的芳香。她的向善之心,向善之举感动了家人,感动了亲戚朋友,也感动了全作业区的职工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