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课后的感想

  上党课后的感想

  敬爱的党组织:

  通过党校培训和学习,结合本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现在此向党组织汇报近期的思想动态。

  本人认为,本人现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1.政策理论不够全面。虽说平时也能关心时事和国家大事,能积极参加共青团组织委员会和下属组织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但鉴于平时学习任务较重,学生干部工作较多,主动学习党知识的自觉性不高,较少自觉地去学习党知识,因此,思想政治素质还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在课外的空闲时间,我可能上网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也可能看看一些《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之类的时事栏目等。但是,不会主动去翻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书籍,去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基本知识,也较少去上党建网站学习。

  2.学生干部工作方法不够统筹。本人是本团支部的团支书,我觉得我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与团总支沟通不够好,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未能尽快解决。考虑二是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在整体工作的安排布置上,能尽量做到周密细致,有布置、有检查,但有时受一些阶段性工作的影响,不能很好的统筹兼顾。在抓落实方面,注重稳中求进,忽视了时效要求。

  本人经过自我反省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经过自我反省后,我认为,我的时间管理方面能力有待提高。由于专业要求较高,所以平时的学业较繁重,要求掌握的知识,理论,技能较多,而团支书工作虽然看起来很轻松,不过工作较琐碎,繁杂,实际上做起来也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加上自身的不足,未能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和课外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没有安排时间学习党的知识,只是在党校培训时学习了相关知识而导致政策理论知识不全面。

  2.处理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我会积极按时完成。但是如果在同一时间进行太多活动,工作任务太多,压力太大的话,工作效率则会较低,就不能做到很好地统筹兼顾开展工作。

  通过近一段时期党校培训和自己有意识地学习科学发展观,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深刻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思想认识升到了新层次、责任意识得到了新增强、力争做好四个表率:

  1.树立发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表率。要在学生干部工作中着眼于全局、全处的观点来思考问题,要努力增强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转变观念,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争当一名好的学生干部,为同学们树立好榜样。

  2.树立奉献的理念,做自律的表率。要继续保持旺盛的学习和工作的斗志,坚持严以律已,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3.树立团结的理念,做以身作则的表率。一是加强思想建设。结合本团支部的实际情况,树立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要讲真话,动真情,化解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有效地调动同学们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二是规范运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本团支部团干的工作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和落实力度,严格制度约束,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4.树立自强的理念,做转变作风的表率。团支部团支书是共青团委员会联系团员的"纽带",团支部书记工作的落实是关乎到广大团员与共青团的联系,也间接影响到党组织和群众的联系,因此,我决心坚持做好这个工作,并致力于开展利于加强团员的思想建设和帮助团干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和工作。

  这是本人近期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一定会尽力做到最好,争取早日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姓名:XXX

篇2:上党课后的感想

  上党课后的感想

  敬爱的党组织:

  通过党校培训和学习,结合本人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体会,现在此向党组织汇报近期的思想动态。

  本人认为,本人现阶段存在以下问题:

  1.政策理论不够全面。虽说平时也能关心时事和国家大事,能积极参加共青团组织委员会和下属组织组织开展的学习活动,但鉴于平时学习任务较重,学生干部工作较多,主动学习党知识的自觉性不高,较少自觉地去学习党知识,因此,思想政治素质还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在课外的空闲时间,我可能上网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也可能看看一些《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之类的时事栏目等。但是,不会主动去翻阅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书籍,去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基本知识,也较少去上党建网站学习。

  2.学生干部工作方法不够统筹。本人是本团支部的团支书,我觉得我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与团总支沟通不够好,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意见,未能尽快解决。考虑二是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在整体工作的安排布置上,能尽量做到周密细致,有布置、有检查,但有时受一些阶段性工作的影响,不能很好的统筹兼顾。在抓落实方面,注重稳中求进,忽视了时效要求。

  本人经过自我反省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如下:

  1.时间管理能力不足。经过自我反省后,我认为,我的时间管理方面能力有待提高。由于专业要求较高,所以平时的学业较繁重,要求掌握的知识,理论,技能较多,而团支书工作虽然看起来很轻松,不过工作较琐碎,繁杂,实际上做起来也是很费时间和精力的,加上自身的不足,未能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和课外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没有安排时间学习党的知识,只是在党校培训时学习了相关知识而导致政策理论知识不全面。

  2.处理学生干部工作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我会积极按时完成。但是如果在同一时间进行太多活动,工作任务太多,压力太大的话,工作效率则会较低,就不能做到很好地统筹兼顾开展工作。

  通过近一段时期党校培训和自己有意识地学习科学发展观,使自己在思想上有了很大提高,深刻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思想认识升到了新层次、责任意识得到了新增强、力争做好四个表率:

  1.树立发展的理念,做解放思想的表率。要在学生干部工作中着眼于全局、全处的观点来思考问题,要努力增强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转变观念,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争当一名好的学生干部,为同学们树立好榜样。

  2.树立奉献的理念,做自律的表率。要继续保持旺盛的学习和工作的斗志,坚持严以律已,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做敢于负责的模范,做善于团结的模范,做廉洁奉公的模范,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3.树立团结的理念,做以身作则的表率。一是加强思想建设。结合本团支部的实际情况,树立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不断进取的开拓精神。要讲真话,动真情,化解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有效地调动同学们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二是规范运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本团支部团干的工作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和落实力度,严格制度约束,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

  4.树立自强的理念,做转变作风的表率。团支部团支书是共青团委员会联系团员的"纽带",团支部书记工作的落实是关乎到广大团员与共青团的联系,也间接影响到党组织和群众的联系,因此,我决心坚持做好这个工作,并致力于开展利于加强团员的思想建设和帮助团干提高综合素质的活动和工作。

  这是本人近期的思想汇报,请党组织提出批评和建议,我一定会尽力做到最好,争取早日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姓名:XXX

篇3:《祖父的园子》听课后感

  听《祖父的园子》课后感

  20**年10月28日,我和**小学其他三位老师一起来到武汉四中,参加了全国“新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暨“新课改、新课题”优质课展示活动。

  上午我听了两节课分别是一年级的语文课鄂教版《请星星》、六年级语文课额教版《囚蚁》,下午听取了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正的两节连堂课人教版《祖父的园子》。

  这三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著名特教教师七十二岁高龄的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于永正老师的课堂紧紧围绕着认识本课生字,学生能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充满童真童趣的几件事并知道怎么写出一件事的童真童趣,学生学习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件童年趣事。

  于老师的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简洁明了。开课之后,于老师先请孩子们朗读课文,预设问题:“你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什么?”于老师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一个“看”字,还边书写边对“看”字进行了说文解字式地讲解,这样一讲,令在场听课的老师们、孩子们马上理解了这个字的本意及寓意。

  在孩子们的读书过程中,于老师要求孩子们:读书要做记号,学生把看到的事物画下来。接着孩子们静静地看书,于老师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们中间,边指导,边巡视,边请学生发言。请学生把自己看到了什么用一个词表达出来,并请这个学生上黑板前书写给其他同学提示。孩子们读完课文后,也逐步找出来原文中作者所看到的一些植物、动物、人物,接着教师讲评,于老师首先是抓住学生的写字,先讲评书写再讲评学生所看到的各种事物,于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做了具体要求:先概况后具体地回答。使我感受到了于老师的课堂意在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于老师课堂上的第二个环节是默读课文,用“心”去看,你又看到了什么?学生默读课文,把用心看到的写在书上,再请部分学生写到黑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的感悟能力,使学生能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第三个环节是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件事?好好朗读,看谁能把童真童趣读出来,师生合作朗读。在这个环节中,于老师循循善诱地指导地和学生一起合作读出了的童真,让我感受到了童趣。

  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一件童年趣事,或者写别人的。于老师首先让孩子们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铲地”这件事的,再看看怎样写“浇水”这件事。我想这样教学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充分的理解课文,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接着学生开始动手写草稿,教师巡视,辅导。于老师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了在时刻地关注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并帮助。然后是同位互相交流,互相指出问题,进行修改。最后是全班交流后,师生共读习作,读后再进一步修改。

  通过于老师的这两节课,我感受到于老师的第一节课着重在读,第二节课着重在写,这样的两件课就是我们的新课标的要求读写结合,最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通过这两节课的回顾,我认为学习语文,就是在逐步学习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的语言、文字和文章。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应该是朗朗地读书声,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语言情感的表达,那么在文字的要求上首先是工工整整地写字,认认真真地读书。写习作是我们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我想我们在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时,模仿作者的表达方法时,我们的孩子们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写出情感真挚、充满童真童趣地习作的。

  作者:江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