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36计:反间计

  反间计(1)

  利用对方的间谍使其混乱的战术

  计曰:“疑中生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解曰:彻底使敌人掉进疑心暗鬼的深渊,惑其判断力。最有效的是反过来利用对方的情报员,毫不费力地获胜。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间谍之为用大矣哉!

  《孙子兵法》将间谍的种类分为五种类型:“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最好能同时运用,才能使敌人无从了解虚实,施展起来才有如神妙莫测之法术。

  五种间谍中以“反间”为最重要。所谓“反间”即利用或收买敌人间谍为我所用,借“反间”之助,再培养“因间”、“内间”,并运用“死间”制造假情报欺敌,而由“生间”将敌情携回。

  利用敌谍施展反间计的办法千变万化,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

  明朝时期,四川永宁安抚使奢崇明叛乱。布政使朱燮元率兵抵抗,破了叛军所研制的吕公车,大败奢崇明的军队。

  奢崇明不甘心,于是派出间谋,让其部将罗乾象假意前来投诚,见机破坏。朱燮元闻知有人来投降,知道是对方派来的间谍。于是想了个收买的计策。

  在做了周密的布置之后,朱燮元就让罗乾象和他一起饮酒。罗乾象穿着铠甲,佩着大刀,朱燮元表现出毫无戒意的样子,两人一起饮酒,而且同床而卧。

  罗乾象见朱燮元真诚待他,很是感动,发誓一定要以死相报。这样,罗乾象回营后,贼营的大小举动,朱燮元都通过他了解得清清楚楚。

  在上述例子中,用利益诱使或设法收买人心,使敌奸为我方服务,即“厚赂诱之,反为我用”的最好说明。

  宋代抗金名将岳飞也十分擅长使用“反间计”。

  南宋时,曹成聚合10余万乌合之众由江西到湖湘,占据了道、贺二州。皇上命令岳飞带兵招降曹成。

  曹成得知岳飞将至,便把军队化整为零,分成几路逃走。岳飞来到茶陵,以皇上的诏书招降曹成,曹成不肯从命。不得已,改抚为剿。

  岳飞率军进入贺州境内,抓到一个曹成派出的间谍,岳飞灵机一动,便把间谍捆绑在自己的军帐之外。岳飞在帐中调遣军粮,管事的官吏有意大声说:“军粮已经用尽,怎么办?”岳飞则说:“暂时先到茶陵去。”说完装出看到那个间谍和后悔泄露军机的样子。

  看守士兵有意放松对间谍的警戒,让他逃跑。那个间谍一回去,便向曹成报告岳飞将撤军的消息。曹成大喜,决定第二天追击岳飞的军队。

  岳飞趁曹成无备,率军悄悄地绕岭而去,天还没亮,就赶到曹成驻军的太平场,攻破了曹成的兵寨。曹成无奈,只得向岳飞投降。

  故意对敌间谍透露假情报,让他向敌方汇报使敌方判断错误,造成对我方有利的局面,这样,敌方的间谍反而为我方所利用了。后来,岳飞又以这一方法再施“反间计”,在攻打金军的过程中,利用金国扶植的大齐伪皇帝刘豫与金国四太子金兀术不和的矛盾,轻而易举的翦除了刘豫这个宋朝的逆敌。

  现代的经济市场,从某个角度讲,可以说是“信息竞争的战场”。为了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家如同军事家一样,一方面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包括竞争对方的情报;另一方面应严守自己的经营秘密和科技秘密。

  皮鞋中的秘密

  曾经苏联人在美国放风说,他们打算挑选美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公司为苏联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喷气式客机制造厂,该厂建成后将年产100架巨型客机。如果美国公司的条件不合适,苏联就将同英国或联邦德国的公司做这笔价值3亿美元的生意。

  美国三大飞机制造商——波音飞机公司、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和麦克唐奈——道格拉斯飞机公司闻讯后,都想抢到这笔“大生意”。于是三家公司背着美国政府,分别同苏联方面进行私下接触。苏联方面在他们之间周旋,让他们互相竞争,更多地满足苏方的条件。

  波音飞机公司为了第一个抢到生意,首先同意苏联方面的要求:让20名苏联专家到飞机制造厂参观、考察。

  苏联专家在波音公司被敬为上宾。他们不仅仔细参观飞机装配线,而且钻到机密的实验室里“认真考察”。他们先后拍了成千上万张照片,得到了大量的资料,最后还带走了波音公司制造巨型客机的详细计划。

  波音公司热情送走苏联专家后,满心欢喜地等待他们回来谈生意、签合同。岂料这些人有如肉包打狗,一去不回。

  不久,美国人发现了苏联利用波音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设计制造了伊柳辛式巨型喷气运输机。这种飞机的引擎是美国罗尔斯——罗伊斯喷气引擎的仿制品。使美国人不解的是,波音公司在向苏联方面提供资料时特意留了一手,没有泄露有关制造飞机的合金材料的秘密,而苏联制造这种宽机身的合金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波音公司的技术人员一再回忆,苦思冥想,才觉得苏联专家考察时穿的一种鞋似乎有些异样,秘密果然在这种鞋上。

  原来,苏联专家穿的是一种特殊的皮鞋,其鞋底吸住从飞机部件上切削下来的金属屑。他们把金属屑带回去一分析,就得到了制造合金的秘密。这一招,使得一向精明的波音公司人叫苦不迭,有苦难言。

  美国波音公司的这桩“失密”案启发了我们:市场竞争和对外贸易在现代高科技的情形下,诡诈之术花样繁多,触目惊心。作为企业经营者应努力学会识间、防间、反间,积极迎接商品竞争的挑战。

  巧手反间

  现代社会对情报的需求量是惊人的,通过各种渠道猎取情报是经营决策必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信息至上的时代里,工业间谍、商业间谍、科技大盗应运而生,阴魂不散、如影随形地活跃在世界各地。他们往往以旅客、记者、商人、侨民、演员、探险家等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而且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小企业。

  曾经有位以华侨身份出现的访问者,拍摄了我国制造景泰蓝的全过程。不久,日本一家首饰厂便制造出同样产品,抛向国际市场,与我国进行竞争。

  中国的宣纸制造技术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1981年,几位日商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参观了安徽某纸厂生产宣纸的全过程,并进行了录像。临走时,日商还索取了部分原料,甚至造纸用的井水。就这样,宣纸生产的全部技术,包括原料样品,都被外国商人“友好的”搞走了。

  这些严峻的教训实在令人吃惊。所以,企业家没有反间谍意识是要吃大亏的。

  现代商战中实施“反间计”仍然可以视情况而灵活运用古人总结的两种办法:或晓以情谊大义与利害关系,劝使刺探我方技术情况者反过来提供对方的技术情报;或不动声色,顺手牵羊,给对方提供虚假的、失效的、次要的甚至相反的技术情报。

  表面上送往迎来,谈笑风生;暗地里警觉防范,滴水不漏。你来摸我的底,我让你摸不着;我要摸你的底,让你不知不觉。

  [计论]

  《孙子兵法》中有“知已知彼,百战不殆”的名言,知已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实力和任务,知彼就是要了解敌人的实力和企图。了解自己的情况比较容易,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就很困难,除了从外围调查外,其主要手段就是通过谍报人员来获取。反间计是用间的一种,它是巧妙利用敌方的间谍来为自己服务的一种计谋,不仅在历代政治、军事上广泛应用,就是现代企业之间也常常使用,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

篇2:孙子兵法36计: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1)

  交亲远国,进攻近邻的战术

  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攻击近处的敌人比较有利。切莫越过近处的敌人去进攻远处的敌人。远处的敌人,即使政治目标相异,仍有暂时携手合作的可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同的竞争对手,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与谋略。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起初,秦国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它小国就容易制服了。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去攻击齐、楚两国,甚至越过邻近韩、魏去远征齐国。韩、魏诸国想到如果齐、楚灭亡了,就一定轮到自己这些小国了,所以愈发与齐、楚联合抗秦。

  秦国谋臣范睢于是劝秦昭王改变战略,实行“远交而近攻”,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邻近的韩、赵。

  范睢说:“远交可以避免劳师袭远,并且离间各国之同盟,近攻则能立即扩充秦国的疆土,由近而远,如蚕食桑叶一样,天下不难尽入秦国的版图。”

  秦昭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任范睢为相国,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六国联盟果然因之破裂。秦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远交近攻”的计策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在受到地理形势限制的情况下,攻取邻近敌人就有利,攻取远处的对手就有害。火焰上窜,池水下淌,同是应敌,对策不一。

  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并且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远交近攻”计在商战中可以引申为: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开拓邻近的市场或与近处的对手竞争,有利因素多,开拓遥远的市场或与远处的对手竞争,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对远处的对手,也可以适时联合。

  如果将“远交近攻”计的要义加以扩展,那么,此计也可以是对付敌人、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交互运用的谋略,这在商场上很有运用价值。

  雀巢公司在危机中崛起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至今已兴盛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继续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到了20世纪80年代,竟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它食品的运动。雀巢产品几乎在欧美市场上无立足之地,给雀巢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

  交亲远国,进攻近邻的战术

  计曰:“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解曰: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时,攻击近处的敌人比较有利。切莫越过近处的敌人去进攻远处的敌人。远处的敌人,即使政治目标相异,仍有暂时携手合作的可能。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同的竞争对手,要有不同的竞争策略与谋略。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联合对付日渐强盛的秦国。起初,秦国认为六国联盟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它小国就容易制服了。

  因此,在很长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去攻击齐、楚两国,甚至越过邻近韩、魏去远征齐国。韩、魏诸国想到如果齐、楚灭亡了,就一定轮到自己这些小国了,所以愈发与齐、楚联合抗秦。

  秦国谋臣范睢于是劝秦昭王改变战略,实行“远交而近攻”,拉拢齐、楚两国,攻击邻近的韩、赵。

  范睢说:“远交可以避免劳师袭远,并且离间各国之同盟,近攻则能立即扩充秦国的疆土,由近而远,如蚕食桑叶一样,天下不难尽入秦国的版图。”

  秦昭王采纳了这一建议,任范睢为相国,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六国联盟果然因之破裂。秦国先后灭亡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远交近攻”的计策属于制造和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方联盟,实行各个击破的谋略。它的诀窍是:在受到地理形势限制的情况下,攻取邻近敌人就有利,攻取远处的对手就有害。火焰上窜,池水下淌,同是应敌,对策不一。

  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有助于集中力量应付眼前的敌人,并且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因此,“远交近攻”计在商战中可以引申为:受地理距离的影响,开拓邻近的市场或与近处的对手竞争,有利因素多,开拓遥远的市场或与远处的对手竞争,不利因素多。为了使形势对自己有利,对远处的对手,也可以适时联合。

  如果将“远交近攻”计的要义加以扩展,那么,此计也可以是对付敌人、军事、政治、外交手段交互运用的谋略,这在商场上很有运用价值。

  雀巢公司在危机中崛起

  众所周知,雀巢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国食品公司,至今已兴盛发展了一百多年。它所生产的食品,尤其是速溶咖啡,时下人见人爱,风靡全球,是其拳头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饮誉世界的雀巢帝国,在20世纪70年代却险些信誉扫地,“一命呜呼”。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一种舆论,说雀巢食品的竞销,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母乳哺育率下降,从而导致了婴儿死亡率的上升。由于当时雀巢的决策者拒绝考虑舆论,继续我行我素,加上竞争对手的煽风点火,到了20世纪80年代,竟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抵制雀巢奶粉、巧克力及其它食品的运动。雀巢产品几乎在欧美市场上无立足之地,给雀巢公司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在残酷的事实面前,雀巢公司的决策者不得不重金礼聘世界著名的公共关系专家帕根来商量对策,帮助雀巢公司渡过这一难关。

篇3:孙子兵法36计:棋走险着

  第二十六计棋走险着

  有时险着是胜于对手的战术二人对弈,黑白(棋子)相争,决一胜负。当一方处于劣势,形势危急之时,不得不放出“胜负手”,所谓“胜负手”就是在对方棋子较厚之处,强行打入,冒险攻击。只要步调不乱,攻其弱点,或利用己方的死子,往往能打乱对方阵脚,变彼之空为己之地,一举扭转败局,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政治、军事、经济、外交舞台,就如同一局惊心动魄的棋局,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每每在关键时刻走出了“险着”,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渑池之会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昭王约请赵王在渑池相会。

  赵王怕被秦王扣留,不敢去。可大臣廉颇、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便是屈服于秦国。于是廉颇辅佐太子留守赵国。平原君率领几万人在渑池附近策应,大将李牧率五千精兵跟随赵王和蔺相如前往渑池。

  到了渑池,两国国君相聚饮酒。秦王借酒醉想侮辱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十分喜好音乐,请赵王给演奏一段瑟助助兴吧。”赵王不得已便弹了一段瑟,秦国的史官当场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瑟。”

  这时,蔺相如抱着一个瓦缶,说:“赵王听说秦王很擅长演奏秦国的音乐,请秦王演奏一段瓦缶助助兴吧。”秦王闻言大怒,坚决不答应。蔺相如抱着瓦缶跨前几步说:“五步之内,我便可以血溅大王!”秦王手下想挥剑砍相如,蔺相如瞪眼喝退了他们。秦王一见这形势,只好敲了一下瓦缶应付了事。蔺相如也回头叫来赵国史官,让他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大臣很不服气,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站起来对秦王说:“请秦王割让都城咸阳为赵王祝寿!”秦王看到蔺相如寸步不让,又得知赵国的大军驻扎在附近,自己哪方面也占不到便宜,便喝退了群臣。

  周口味精突破市场垄断

  1984年,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在法国第十二次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产品质量上去了,但在销售上卡了壳。许多商店味精市场被垄断,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被拒之门外。

  某城市为了保护当地的产品,一直不让商店进周口地区味精厂的产品。周口地区味精厂就在那个城市租了两间房子当库房,每天在门前和闹市区摆地摊。地摊上摆出他们的产品和当地的产品,写清两种味精质量的指标和价格。他们的味精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还低一二角钱;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经过对比,顾客们作了公正的判断,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周口地区味精厂的名声大振。许多个体商贩纷纷从他们厂进货,走街串巷叫卖。这样,很快就把市场从当地味精厂手中夺了过来。

  还有一个城市,味精市场一直是某名牌产品的天下,副食品公司还张贴“告示”,不许出售“周口味精”。于是,周口地区味精厂的推销员只好转到城郊,组织个体商贩在市郊摆摊出售。周口味精的名声从郊区传到市里,街道上还出现了“欢迎周口味精进城”的标语。副食品公司看到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改变了态度,“周口味精”终于从城外杀入城里。

  商人巧卖汽车

  约翰是长岛的一个旧汽车商。一天,他的商店里来了一对年青夫妇,他向这对夫妇推荐了许多车,费尽了口舌,然而他们对每辆车都能找出毛病。就这样,他们选遍了库房库存的所有旧车,最后空手而归。约翰不愧为一个出色的商人,他不仅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而且留下了这对夫妇的电话,表示有好车时就告诉他们。

  约翰分析了他们的心理,决定改变策略,不是竭力向顾主推销车,而是让他们自己下决心买车。

  几天后,当一个要卖掉旧车的顾主光临时,约翰决定试一下新策略。于是他打电话请来了那对夫妇,并说明是让他们来提几点建议的。

  那对夫妇来后,约翰对他们说:“我了解你们,你们都是通晓汽车的人,你们能否帮我看看这辆车值多少钱?”

  这对夫妇十分吃惊,汽车商竟然请教起他们来了。丈夫检查了一会儿,又开了5分钟,然后说:“如果能花300美元买下,就不要犹豫。”

  “假如我花这么多钱把车买下,您不想再从我这里买走吗?”商人问道。

  “当然,我马上可以买下。”就这样买卖很快成交了。

  [计论]

  每个人对强迫他干什么事都会感到不愉快,无论谁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在商场中,请别忘了先站在这样的观点之上,仔细分析一下对方当时的心态,在关键时刻走出“险着”的一步,赢得商场的胜利。

  本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时空浪子”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