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构造知识

  建筑物构造知识

  建筑物的组成:一般是由基础、墙体、柱、地面、楼面、梁、屋顶、楼梯、门窗等部分组成。

  (一)、基础和地基:

  1、基础和地基的定义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支撑着其上部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下面的地基。基础必须稳定而可靠。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是承载由基础传下来的荷载的土层或岩层。

  2、基础和地基的分类

  地基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

  基础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按受力性能不同,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刚性基础是指用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受压强度大、而受拉强度小的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受压、受拉均较强的基础。

  基础按构造形式,又可分为:

  A条形基础是指呈连续的带形基础,包括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是指基础呈独立的块状,形成有台阶、锥形、杯形等。

  C筏板基础是一块支撑着许多柱子或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板直接作用于地基上,一块整板把所有的单独基础连在一起,不仅使地基土的单位面积压力减小,也使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增大。

  D箱形基础主要是指由底板、顶板、侧板和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

  F桩基础,由设置于土中的桩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

  (二)、墙体和柱:

  它们均是竖向承重构件,支撑着屋顶、楼面等,并将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基础。

  1、墙体:

  墙体的作用:承重、围护、分隔、装饰作用、

  对墙体的要求:

  A满足热工方面的性能(如保温、隔热、防止产生凝结水)

  B一定的隔声性能

  C一定防火性能

  D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墙体的类型:

  A按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为外墙和内墙。

  B按在建筑物中的方向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其中的外横墙通常称为山墙。

  C按受力的情况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凡直接承受梁、楼板、屋顶等传下来的荷载的墙成为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成为非承重墙。

  D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砖墙、石块墙、小型砌块墙、钢筋混凝土墙。

  E按构造方式分为实体墙、空心墙和复合墙。实体墙是用粘土砖和其他实心砌块砌筑而成的墙;

  空心墙是墙体内部中有空腔的墙,这些空腔可以通过砌筑方式形成,也可以用本身带孔的材料组合而成,如空心砌块等;复合墙是指用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墙,如加气混凝土复合板材墙。

  F按墙体的厚度:120单砖墙(115)、180度半墙(178)、240二砖墙(240)、370墙(365)、490墙、620墙(615)

  3、墙的细部构造:

  A门窗过梁:常用过梁有砖平拱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砖过梁。

  B窗台:主要作用是排水和装饰,一般挑出墙面,有砖混和混凝土预制两种,找坡滴水线。

  C勒脚:首层墙面近地面处,三个作用(保护、加固、装饰)。

  D防潮层:防止地下潮湿、地表水对墙体侵蚀,有油毡、防水沙浆、细石钢筋混凝土3中处理方式。

  E明沟:有组织的导排雨水。

  F散水(护坡)无组织排水时多采用,5%坡度,600--1000MM宽

  G圈梁:连接封闭的梁

  4、墙的装饰:外墙清水墙面,混水墙面(抹灰、涂刷、水刷石、饰面砖、杜柏等);内墙多分为混水墙面(抹灰、涂刷、裱糊等)

  5、变形墙:分为防震缝、沉降、伸缩

  6、柱:柱是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持作用的构件,它承担、传递梁和板两种构件传来的荷载。

  (三)、地面、楼板和梁

  1、地面:指建筑物底层的地坪,一般由面层、垫层和基层构成。主要作用是承受人、家具等荷载,并把这些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

  2、地面按面层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分为:

  整体类地面:水泥沙浆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水磨石地面等

  块材类地面:如陶瓷地砖、天然石材地面、人造材料地面、木地面等

  卷材类地面:如塑料地面;橡胶毡地面等

  涂料类地面

  3、楼板:是分隔建筑物上下层空间的水平承重构件,其基本构造是面层、结构层和顶棚。其中顶棚具有隔声、保温、隔热功能。

  4、楼板的施工方式:

  钢筋混凝土楼板有现浇(现浇楼板就是在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浇筑成整体楼板的工艺现场浇制)、预制(预制楼板则是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组装)两种施工方式。现浇楼板由于是整体浇筑,所以抗震性能优于预制楼板,现施工使用较多。

  5、梁:梁是跨过空间的横向构件,主要起结构承重作用,承担其上的板传来的荷载,再传到支撑它的柱上。根据所采用的材料,可分为钢梁、钢筋混凝土梁和木梁;根据传递力的方向,梁可分为主梁和次梁;根据梁与支撑的搭接状况,梁可分为简支梁、连续梁和悬臂量;圈梁是为了提高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环绕整个建筑物墙体所设置的梁。

  (四)、门和窗:

  1、门的作用主要是交通出入分隔和联系建筑空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通风及观望。

  A门一般由门框、门扇、五金等组成。

  按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单元门、分户门、内门等;

  按开启方式:分为平开门、推拉门、弹簧门、转门、折叠门、窗帘门等。

  B窗一般由窗框、窗扇、玻璃、五金等组成。

  按使用材料分:木、钢、铝合金、塑钢窗。

  按开启的方式分:平开窗、推拉窗、旋转窗(上、中、下旋窗)、固定窗。

  2、门窗的设计、施工都应该造型美观大方、构造坚固耐久、开启灵活、关闭紧严、隔声、隔热。

  (五)、楼梯:

  1、楼梯是是建筑物的竖向构件,是楼层间上下的主要交通设施,供人和物上下楼层和疏散人流之用。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和坡道。在建筑物中,布置楼梯的房间称为楼梯间。

  2、楼梯的组成:楼梯段、休息平台和栏杆扶手。楼板做防潮处理。

  3、楼梯的分类:

  按使用材料来分: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梯;钢楼梯

  按楼层间楼梯的数量和上下楼层方式分为:直跑式、双跑式、多跑式、交叉式、尖刀式、曲线式楼梯。

  (六)、屋顶:

  1、屋顶:是建筑物顶棚起覆盖作用的维护构件。由屋面、承重结构层层、保温隔热层和顶棚组成。主要作用是抵御自然界的风、雨、雪以及太阳辐射、气温变化和其他外界的不利因素,以使屋顶覆盖下的空间达到冬暖夏凉。应满足防水、保温、隔热和隔声、防火的要求,必须稳固。

  2、屋顶的类型:有平屋顶、坡屋顶(坡度大于5%)之分,还有各种曲面形屋顶;

  3、屋顶一般分为防水层、保温隔热层、屋面板三层;屋顶的底面叫顶棚。

  4各类屋面的优劣及防水、隔热处理:用料轻、多扎松散材料,如膨胀珠岩、印渣等。

  柔性防水:卷材+沥青 二毡三油 三毡四油

  刚性防水:防水砂浆或细石

  5、屋顶排水:

  A找坡(材料、结构找坡);

  B排水方式,无组织,有组织(外南、内北)。

篇2:建筑物构造知识

  建筑物构造知识

  建筑物的组成:一般是由基础、墙体、柱、地面、楼面、梁、屋顶、楼梯、门窗等部分组成。

  (一)、基础和地基:

  1、基础和地基的定义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支撑着其上部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下面的地基。基础必须稳定而可靠。

  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是承载由基础传下来的荷载的土层或岩层。

  2、基础和地基的分类

  地基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

  基础按使用的材料不同分为:灰土基础、三合土基础、砖基础、石基础、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基础按受力性能不同,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刚性基础是指用砖、灰土、混凝土、三合土等受压强度大、而受拉强度小的刚性材料做成的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受压、受拉均较强的基础。

  基础按构造形式,又可分为:

  A条形基础是指呈连续的带形基础,包括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B独立基础是指基础呈独立的块状,形成有台阶、锥形、杯形等。

  C筏板基础是一块支撑着许多柱子或墙的钢筋混凝土板,板直接作用于地基上,一块整板把所有的单独基础连在一起,不仅使地基土的单位面积压力减小,也使整个地基的承载力增大。

  D箱形基础主要是指由底板、顶板、侧板和一定数量内隔墙构成的整体刚度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

  F桩基础,由设置于土中的桩和承接上部结构的承台组成。

  (二)、墙体和柱:

  它们均是竖向承重构件,支撑着屋顶、楼面等,并将这些荷载及自重传给基础。

  1、墙体:

  墙体的作用:承重、围护、分隔、装饰作用、

  对墙体的要求:

  A满足热工方面的性能(如保温、隔热、防止产生凝结水)

  B一定的隔声性能

  C一定防火性能

  D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2、墙体的类型:

  A按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分为外墙和内墙。

  B按在建筑物中的方向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其中的外横墙通常称为山墙。

  C按受力的情况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凡直接承受梁、楼板、屋顶等传下来的荷载的墙成为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成为非承重墙。

  D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砖墙、石块墙、小型砌块墙、钢筋混凝土墙。

  E按构造方式分为实体墙、空心墙和复合墙。实体墙是用粘土砖和其他实心砌块砌筑而成的墙;

  空心墙是墙体内部中有空腔的墙,这些空腔可以通过砌筑方式形成,也可以用本身带孔的材料组合而成,如空心砌块等;复合墙是指用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墙,如加气混凝土复合板材墙。

  F按墙体的厚度:120单砖墙(115)、180度半墙(178)、240二砖墙(240)、370墙(365)、490墙、620墙(615)

  3、墙的细部构造:

  A门窗过梁:常用过梁有砖平拱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钢筋砖过梁。

  B窗台:主要作用是排水和装饰,一般挑出墙面,有砖混和混凝土预制两种,找坡滴水线。

  C勒脚:首层墙面近地面处,三个作用(保护、加固、装饰)。

  D防潮层:防止地下潮湿、地表水对墙体侵蚀,有油毡、防水沙浆、细石钢筋混凝土3中处理方式。

  E明沟:有组织的导排雨水。

  F散水(护坡)无组织排水时多采用,5%坡度,600--1000MM宽

  G圈梁:连接封闭的梁

  4、墙的装饰:外墙清水墙面,混水墙面(抹灰、涂刷、水刷石、饰面砖、杜柏等);内墙多分为混水墙面(抹灰、涂刷、裱糊等)

  5、变形墙:分为防震缝、沉降、伸缩

  6、柱:柱是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持作用的构件,它承担、传递梁和板两种构件传来的荷载。

  (三)、地面、楼板和梁

  1、地面:指建筑物底层的地坪,一般由面层、垫层和基层构成。主要作用是承受人、家具等荷载,并把这些荷载均匀地传给地基。

  2、地面按面层材料和施工方式不同分为:

  整体类地面:水泥沙浆地面,细石混凝土地面、水磨石地面等

  块材类地面:如陶瓷地砖、天然石材地面、人造材料地面、木地面等

  卷材类地面:如塑料地面;橡胶毡地面等

  涂料类地面

  3、楼板:是分隔建筑物上下层空间的水平承重构件,其基本构造是面层、结构层和顶棚。其中顶棚具有隔声、保温、隔热功能。

  4、楼板的施工方式:

  钢筋混凝土楼板有现浇(现浇楼板就是在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浇筑成整体楼板的工艺现场浇制)、预制(预制楼板则是在工厂预制,在施工现场组装)两种施工方式。现浇楼板由于是整体浇筑,所以抗震性能优于预制楼板,现施工使用较多。

  5、梁:梁是跨过空间的横向构件,主要起结构承重作用,承担其上的板传来的荷载,再传到支撑它的柱上。根据所采用的材料,可分为钢梁、钢筋混凝土梁和木梁;根据传递力的方向,梁可分为主梁和次梁;根据梁与支撑的搭接状况,梁可分为简支梁、连续梁和悬臂量;圈梁是为了提高建筑物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环绕整个建筑物墙体所设置的梁。

  (四)、门和窗:

  1、门的作用主要是交通出入分隔和联系建筑空间。窗的主要作用是采光、通风及观望。

  A门一般由门框、门扇、五金等组成。

  按所处的位置:可分为单元门、分户门、内门等;

  按开启方式:分为平开门、推拉门、弹簧门、转门、折叠门、窗帘门等。

  B窗一般由窗框、窗扇、玻璃、五金等组成。

  按使用材料分:木、钢、铝合金、塑钢窗。

  按开启的方式分:平开窗、推拉窗、旋转窗(上、中、下旋窗)、固定窗。

  2、门窗的设计、施工都应该造型美观大方、构造坚固耐久、开启灵活、关闭紧严、隔声、隔热。

  (五)、楼梯:

  1、楼梯是是建筑物的竖向构件,是楼层间上下的主要交通设施,供人和物上下楼层和疏散人流之用。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台阶和坡道。在建筑物中,布置楼梯的房间称为楼梯间。

  2、楼梯的组成:楼梯段、休息平台和栏杆扶手。楼板做防潮处理。

  3、楼梯的分类:

  按使用材料来分:分为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梯;钢楼梯

  按楼层间楼梯的数量和上下楼层方式分为:直跑式、双跑式、多跑式、交叉式、尖刀式、曲线式楼梯。

  (六)、屋顶:

  1、屋顶:是建筑物顶棚起覆盖作用的维护构件。由屋面、承重结构层层、保温隔热层和顶棚组成。主要作用是抵御自然界的风、雨、雪以及太阳辐射、气温变化和其他外界的不利因素,以使屋顶覆盖下的空间达到冬暖夏凉。应满足防水、保温、隔热和隔声、防火的要求,必须稳固。

  2、屋顶的类型:有平屋顶、坡屋顶(坡度大于5%)之分,还有各种曲面形屋顶;

  3、屋顶一般分为防水层、保温隔热层、屋面板三层;屋顶的底面叫顶棚。

  4各类屋面的优劣及防水、隔热处理:用料轻、多扎松散材料,如膨胀珠岩、印渣等。

  柔性防水:卷材+沥青 二毡三油 三毡四油

  刚性防水:防水砂浆或细石

  5、屋顶排水:

  A找坡(材料、结构找坡);

  B排水方式,无组织,有组织(外南、内北)。

篇3:砼构造柱圈梁的浇筑交底

  砼构造柱、圈梁的浇筑交底

  (一)构造柱

  1、检查模板是否牢固,钢筋是否已隐蔽验收。

  2、砼的搅拌按(技术交底《砼的搅拌工程》执行)。

  3、浇筑前,先将砖墙墙槎浇水湿润,然后构造柱底部铺一层厚度约20cm的同标号无石子砼。

  4、第一层浇筑厚度约50cm,并用捅入式振捣器振实,然后再浇筑第二层,振实后浇筑第三层。

  5、最后一层浇完后,应将钢筋整理固定好。

  6、每层楼房的构造柱应留一组试块。

  7、加强砼养护。

  (二)圈梁

  1、检查模板是否牢固,钢筋是否已隐蔽验收。

  2、砼的搅拌按(技术交底《砼的搅拌工程》执行)。

  3、浇筑前,先将圈梁底部砖墙浇水湿润,将钢筋保护层垫好,再浇筑砼。

  4、浇筑时应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并将圈梁上部找平。

  5、每层楼房的圈梁应留一组试块。

  6、圈梁终凝后拆模。

  7、拆模后如发现有蜂窝,麻面、孔洞等缺陷,应及时与监理人员联系,形成书面处理意见后再处理。

  8、加强砼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