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谈判技巧

  销售谈判技巧

  谈判是每次成交之前都要进行的一件事情,是销售人员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如果谈的好,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商务条件,谈的不好,可能会丢失定单,可能让前期的工作前功尽弃。

  所以,谈判技巧是一个用于收获的技巧。

  了解对方的立场和利益

  在谈判开始阶段,首先要做的事就是了解对方的立场和他的利益。

  【情景1】

  小刘夫妇想在北京东三环附近买一套商住两用的楼房,选中了国际港的一套。前期与售楼小姐接触过多次,认为条件合适,只是价格有些贵,准备在今天与售楼处的经理来商谈一下价格。

  在这之前,小刘夫妇做了很多准备,首先搜集这个房产周围的价格以及价格能够优惠的程度,了解了这些资料后,他们来到了售楼处。

  售楼经理和售楼小姐以及小刘夫妇围在一个圆桌旁,开始谈话。

  ……

  小刘:那我们就谈谈核心的问题,价格能不能优惠一些?

  售楼小姐:我们还是把条款合同仔细看一遍,看看有没有其他条款可以谈?

  小刘:售楼处是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分支吗?

  经理:我们是他们的代理,我们只管销售。

  小刘:哦,那就是说,卖一套房子拿一套提成。

  经理:刘先生看来是老销售了,门儿清。

  小刘:做销售有八年了。

  从上面的谈话中,小刘了解到售楼处只是房地产公司的代理,立场自然与房地产公司有些不同。楼房出售的价格和售楼处的利润没有关系,售楼处只凭售出的房子套数拿提成,九五折还是九四折,对他都是无关紧要的。所以小刘判断,还有降价的可能。

  分析谈判的内容

  了解对方的立场和利益后,就开始谈细节问题,找出有哪些地方可以谈,这叫做budgeting power.跟客户谈判时,事先须分析清楚客户要求让步的每一项内容。如果上来就谈价格,就会使销售人员很为难。因为价格放出去了,客户会要求送产品,送完产品之后,客户又要求分期付款。所以事先一定要谈一下,分析清楚哪些地方可以谈判。

  谈判就是妥协

  不要直接到最关键的话题

  【情景2】

  售楼小姐:我们先看一下装修的条款吧

  小刘:……

  售楼小姐:刘先生是采用一次付清还是分期的方式来付款呢?

  小刘:……

  谈判就是相互妥协的过程,不要一下子就点要关键部位,在相互了解以后,再谈到价格,就轻松多了。售楼公司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很好。先谈谈装修的情况,再谈付款方式,谈完其它条款后,最后落在了价格上,这时,双方都有了基本的了解。

  找到对方的谈判底线

  销售人员在跟客户谈判的时候,有两条线:一条是客户的底线,一条是销售人员的底线。如果找到一个点,双方认为比较公平,就可以达成协议。谈判双方都希望能找到对方的底线,来最终达成协议,这样就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在谈判过程中,哪一方的谈判底线先被对方发现,在谈判中就会处于失利的位置。

  小刘对售楼的价格有了一些认知后,就用他多年积累的销售经验设计了一些问题,探寻对方的销售底线。

  【情景3】

  小刘:你这个价格我根本没办法接受。

  售楼小姐:真的吗?

  小刘:一年前你们开盘时,每平米是6000多元,现在凭什么要8000元卖给我?

  经理:那时我们的楼还没卖起来,属于期房,价格当然便宜一些。

  小刘:(生气地)你现在价格是最好的吗?售楼小姐:(犹豫一下)是最好的。

  小刘:(盯着售楼小姐和经理)不一定吧。我有朋友也买了这个房子,价格比你现在要

  便宜。

  经理:(脑子在飞快地思考,是不是真有个朋友买了房子?我当时放了什么价格出来。要是刘先生拿出证据来,我该怎么说?)

  小刘看出了经理在犹豫和分析,因为当时经理已经给出了九五折的优惠,小刘断定还有向下压价的可能。

  脱离谈判桌

  如果在谈判桌上得不到最好的利益,就要脱离谈判桌。因为在谈判桌上大家处于对立的气氛,让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情景4】

  小刘:我们谈的很辛苦了,有一个多小时了,能不能休息一下,喝一杯水。

  经理:好啊。

  小刘:(和经理一起喝水)哎,我现在不做销售了,收入也没有那么高了。这套房子付了分期款,可能就要勒紧裤带过日子了。

  经理:您不做销售了?

  小刘:可不是,收入降低了,再付上房款,每天都不敢去下馆子。

  经理:哎,也真是。

  小刘:能不能请您再帮个忙,再让一点价。您是公家,我是个人,让

  一、两个点应该没有问题,对我可以帮了大忙啊。

  经理:(沉默不语)

  小刘的方法真的很有效,经理已经在考虑是否再让一些价格了。

  【情景5】

  刘太太:你们快点谈装修的事吧,还休息什么呀。我就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等着回去呢。

  经理:(突然发现了小刘购房的底线)价格没法再降了。

  刘太太在无意之中把自己的谈判底线给暴露了,使经理咬住了价格,小刘没能让价格降下来。但是小刘探到了对方的底线,就在装修方面又找到了一些实惠。

  可见,脱离谈判桌有助于达成有利的协议。

  谈判的四个步骤:

  ◆了解对方的立场和利益

  ◆分析谈判的内容有哪些

  ◆找到对方的谈判底线

  ◆脱离谈判桌

篇2:哈佛经理谈判技巧:走为上策

  哈佛经理谈判技巧-走为上策

  当谈判人员特别是谈判小组领导人对于谈判桌上的进展不满意时,常常使用"脱离现场"这种策略。它经常是谈判陷入僵局或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使用的一种策略。

  当谈判小组长认为,双方需要在某种新环境中非正式地见面,用以鼓励为谈判建立一种信任和坦率的气氛的时候,也要采用这种策略。

  众所周知,"交际场所"里充满了愉快的气氛。英国人到"绅士俱乐部",芬兰人去蒸气浴室,而日本人则在公众澡堂。

  这种策略,对于双方重新建立一种合作精神是十分有帮助的,如果有足够时间、机会和新的建议,它能使大家意见合一。这个策略的价值在于:避开正式的谈判场所,把谈判转到轻松的环境中。当然,如果把全部谈判都搬到俱乐部来进行,也是不合宜的。

  但只要小心谨慎,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

篇3:哈佛经理谈判技巧:转折为先

  哈佛经理谈判技巧-"转折"为先

  "不过……"这个"不过",是经常被使用的一种说话技巧。有一位着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访问某位特别来宾时,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技巧。"我想你一定不喜欢被问及有关私生活的情形,不过……".这个"不过,等于一种警告,警告特别来宾","虽然你不喜欢","不过我还是要……".在日常用语中,与"不过"同义的,还有"但是"、"然而"、"虽然如此"等等,以这些转折词做为提出质问时的"前导",会使对方较容易作答,而且又不致引起其反感。

  "不过……"具有诱导对方回答问题的作用。前面所说的那位主持人,接着便这么问道:"不过,在电视机前面的观众,都热切地的希望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有关你私生活的情形,所以……".被如此一问,特别来宾即使不想回答,也难以拒绝了。

  □ 缓和紧张气氛

  在谈判时,当问题本身颇为复杂,叫人难以启口,但却又非问不可时,通常便得使用"缓动"的技巧。说话的缓动技巧,具有防止对方发怒,使谈判得以顺利进行的作用。

  在谈判过程中,我们有时难免会变得情绪化,有时则不得不提出某些涉及人身攻击的问题,有时又不可避免地必须与曾是你手下败将的谈判对手再度会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应该如何处置呢? 这里举个例子说明。假设你现在的谈判对手,在不久之前,才和你谈过一件有关土地买卖的问题,当时对方觉得他所提出的价格非常合理,但事后却愈想愈不

  对,愈想愈觉得价格太低,自己吃了个大亏。在这种情况下,当这位谈判对手再度与你面对面,讨论另一件有关土地买卖的问题时,必然是心不平、气不和的。所以,不论你开出的价格再怎么合理,对方一定不肯轻易地同意。他之所以不肯同意,并非价格合不合理的问题,而是他已打定了主意,要以更高的价格把土地卖出,以强补上一次的损失。

  类似这样的例子经常发生。所以,当你发现眼前的谈判对手对你心存不平时,就不得不慎重处理,小心应付。而化干戈为玉帛的最好方式,便是一开始便诚恳、开门见山地向对方提出解释,以消除其蓄积于心中的不满与怨气,让一切能重新开始。

  也许你可以这么说:"上一次土地买卖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想来,我确实有些抱歉,不过……".接着便要设法让对方明白,心中也不再怨恨不平,谈判便可以顺利地进行了。这就是所谓说话的缓动技巧。

  □ 话中插话

  "话中插话"的说话缓动技巧,具有改变整个谈判情势的力量。

  若男曾承办过一件已经由法院判定的诉讼案件。但谈判双方对于法院裁决的有效性却还有所争议,而经过数次的讨论,仍无具体结果。不过,若男已看出对方的信心有了些细微的动摇迹象。

  法院判决的有效与否,对谈判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虽然对方觉得此一议题已无再谈下去的必要,但若男仍旧再三地使用"话中插话"的缓动技巧,努力地把话题拉回判决有效与否的问题上。若男一再告诉对方"虽然我们已就法院判决的问题充分地讨论过,再重新提出的话,确实是有些煞风景。不过……",接着便说明自己对判决的看法。就这样,一有机会,若男便反复陈述对法院判决的看法。最后,对方的信心终于完全动摇,而反过来接受若男的主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