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小区消防设计
一、土建设计
(一)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及其它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二)建设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东南角、xx区与xx区的连接地带,东侧是城市主干道-xx,南侧是规划中的xx路和xx中、小学。西临规划中的xx,北侧是建设中的住宅区及已建成的xx.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9578.0平方米,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268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4996平方米。本次方案为xx小区一期的Ⅱ、Ⅲ区,一期总用地面积为35176.93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5913.7平方米。本次方案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的12-18层小高层、高层住宅; 12-18层二类高层住宅及相关配套公建会所、八班幼儿园。
一期Ⅱ区的3#-5#楼及Ⅲ区11#-14#、21#、22#楼均为十二-十九层高层住宅,(其中十一、十二层;十八、十九均为跃层住宅)部分为底层带商业网点,3#、5#、22#楼均带一层地下室,总建筑高度为36.55-60.55米,均属二类高层住宅或底层带商业网点的二类高层住宅,耐火等级均为二级。Ⅲ区南面靠主出入口以东为小区的会所,Ⅱ地块北侧主出入口东侧为服务小区的八班幼儿园。会所及八班幼儿园均为低层公建,属低层建筑,耐火等级均为二级。
(三)建筑规模:一期Ⅱ、Ⅲ区的总用地面积为35428.31平方米
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 74659.9平方米
建筑总高度:3#楼为:60.55米;4#为:36.55米;5#楼为:37.00米;11#楼为:60.55米;12#-14#楼为:37.00米;21#、22#楼为:58.05米;
(四)各层使用性质:
3#、5#、22#楼均设一层地下设备用房,各幢楼除沿街一层为店面外,朝向内院的各幢楼的底层均为架空绿化或架空停车,二-十八层为住宅。
(五)总平面布局
xx小区地形基本平坦,九幢塔式或单元式二类高层住宅位于xx小区北侧Ⅱ、Ⅲ区,九幢高层住宅分作两段弧线沿主干道悦港路的西侧顺次展开,高层住宅楼与周边外围的多层或高层建筑防火间距均大于13m,高层住宅楼之间的防火间距均大于13m,均能满足防火间距要求。高层住宅可利用小区弓形的小区级外环车行道作为消防通道,同时利用4米宽的宅前路作为消防扑救通道,部分尽端式的消防通道均设15×15米的回车场,并在此范围内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入口。消防云梯登高施救操作面超过高层建筑外墙长度的四分之一。消防通道的组织、施救面的设置等均能满足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定。符合消防、防火要求。
(六)单体设计
1、该建设项目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外填充墙为190粘土多孔砖,分户墙为190粘土多孔砖,内隔墙为90粘土空心砖或GRC轻质隔墙等为不燃烧体,均能满足二级耐火等级的要求,装修材料外墙选用陶瓷锦砖或高级外墙涂料,塑钢窗;室内选用高级内墙涂料,地砖或水泥地等不燃、难燃材料,公共空间门厅顶棚采用轻钢龙骨矿棉板。
2、建筑防火分区:
地下室:3#、5#、22#楼地下一层均为设备用房,建筑面积分别为495.93平方米、256.78平方米及428.58平方米,均按一个防火分区考虑。
高层:3#-5#楼、11#-14#楼及21#、22#楼等九幢各自独立,各幢标准层建筑面积均不超过650平方米,各幢每层均为独立的一个防火分区。11-12层单元式住宅设一部楼梯及一部800KG的电梯;18-19层塔楼设一部防烟楼梯,二部800KG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
3、安全疏散距离:
住宅分户门到最近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不超过20m,安全散楼梯通向屋面,通向屋顶的门向屋顶方向开启。
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出入口,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不超过60米。
4、防火设施及措施:
防火墙用190厚多孔砖或钢筋混凝土墙砌筑,设备用房等外门采用木质甲级防火门。
开向楼梯间或前室的分户门均为木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防火区间未设防火窗处相邻窗洞水平距离≥2米,内转角门窗洞最近水平距离≥4米,层间竖向防火距离≥0.8米。
5、在5#楼及14#楼的底层靠东侧出入口分设两间消防控制室,直通室外,每间建筑面积15平方米。
二、给排水设计:
(一)消防给水系统:
本工程消防给水按二类高层建筑设计,地下室作设备用房,地上部分底部为独立店面,上部为住宅。根据规范,各层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店面和设备用房设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二)消防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系统:20L/s,室外消火栓给水15L/s.火灾持续时间为2小时;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下设备用房按中危险级II级设计,设计喷水强度8.0升/分。平方米,最大作用面积160 平方米,持续供水时间为1小时;
地上部分按中危险级I级设计,设计喷水强度6.0升/分。平方米,最大作用面积 160平方米,持续供水时间为1小时;
(三)消火栓给水系统:
住宅各层设室内消火栓,屋顶设检验用消火栓。
消防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水池,水泵房设置在3#楼及22#楼地下室。火灾时各消火栓箱内按钮均可启动消防泵,泵房内也可就地启动。屋顶水箱储存有18立方米的初期消防用水。屋顶水箱的设置,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水压为0.078MPa.
各消火栓箱内按钮均可启动消防泵,泵房内也可就地启动。管网均环状布置。消火栓口径Φ19mm,衬胶水龙带长25m,启动消防按钮指示灯一只,铝合金框、玻璃门面。另外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作为辅助消防设施。
室外设水泵接合器和 SS-100地上式消火栓。详见管线综合图。
(四)自动喷淋系统:
自动喷淋头灭火系统由地下室泵房保证,在泵房设有湿式报警装置,不同防火分区均分别设有水流指示器,以显示各区火警位置。系统由设于屋顶的高位水箱稳压。喷头采用68℃温度级玻璃球喷头,系统末端设试水装置。
室外消防用水依靠市政供水管网提供,在Ⅱ、Ⅲ区室外环状管网上设室外消火栓。另外,还设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作为辅助消防设施。
三、电气设计:
(一)消防配电及应急照明:
1、本工程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其它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采用两路10KV高压电源供电。
2、消防用电设备均由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箱供电,且所有的消防设备均可实现消防控制中心自动/手动控制及现场手动控制。
3、下列场所设值班照明:变电所、消防控制室、走廊、封闭楼梯间,电梯前室等。下列部位设置应急疏散照明:电梯前室、楼梯间、走廊、门厅等。
4、所有消防线路及重要用电负荷线路均采用NH-YJV型耐火交联电缆及NH-BV型耐火导线。
(二)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1、本工程按二类防火建筑设计,消防控制室分别设于5#楼及14#楼的首层。在消控室内设有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柜、消防电话及紧急广播设备。
2、门厅、走廊、电梯前室、消防楼梯间前室、设备间、电梯机房等场所均采用感烟探测器。系统采用二总线制智能产品,接入火灾报警系统的信号还有喷淋系统之水流指标器、信号阀、消火栓按钮、手动报警按钮信号、压力开关信号,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排烟阀、加压送风阀、常开防火门关闭、紧急广播强拆、应急照明等。
3、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柜可联动控制:消火栓泵、喷淋泵、水幕泵、排烟风机、加压风机、常开防火门、可切除非消防电源、气体灭火装置,并监视它们的工作和故障状态。
4、机房、电(楼)梯前室、主要出入口、通道等公共场所设置手动报按钮(附电话插孔)、紧急广播、警铃,主要设备机房房设消防电话分机。
5、系统导线采用耐火型导线NH-RV-n×1.5,竖井内沿桥架敷设,其他均穿镀锌钢管暗敷。广播配线采用ZR-RV-n×1.5软导线穿镀锌钢管暗敷。
6、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场所均设置紧急广播。选用3W扬声器,扬声器在有吊顶部位吊顶安装,无吊顶部位采用挂壁式安装。设有电扩声系统的场所,其扩声系统均应设置紧急广播强拆功能,以保证出现火警时及时关闭扩声系统并开通紧急广播。
四、通风设计
(一)地下室设备用房通风采用消防用柜式风机,楼板下吊装进行排气通风,同时兼作消防机械排烟系统,风机并设于风机房内,通过排风井排至室外。
(二)设备用房设柜式通风机楼板下吊装的机械排风系统,机械补风。
(三)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风机设于屋顶。
篇2:大厦消防系统设计说明
大厦消防系统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1 总平面
本建筑退红线距离满足地块规划要求,与周围建筑的间距〉13m,满足及火间距的要求。
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道路及硬质广场铺地形成消防环道,消防车道转变半径≥12m,登高面处道路〉6m,其余部位道路〉4m,消防登高面位于建筑的西南面及西北面。
2 建筑
本项目由地下三层车库,地上二层商业裙房及一幢32层的办公塔楼组成。建筑高度为地上168米(包括装饰高度)地下14.6米。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工程属于一类超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汽车库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910 m2,地下二、三层建筑面积5690m2,地下每层扣除设计房及核心筒以后面积小于4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独立向外的疏散楼梯;地面到地下一层设两个7m宽坡道,地下一层到地下二层设两个大于7m宽的坡道,地下二层到地下三层设两个7m宽的车道。
裙房每层面积均小于4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
办公楼每层面积扣除核心筒以后均小于2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
在十八层设消防避难层,另外在三层设避难通道(夹层)通向屋顶花园,利用屋顶花园作为消防避难平台;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在避难层分隔,避难面积满足5人/ m2,塔楼每层设两部防烟楼梯。均设加压送风,前室面积大于6 m2;所有疏散楼梯及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每层设两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由首层到顶层所需时间小于60秒;所有的设备用房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且外开,除风井以外的设备管井均层层封堵,设丙级防火检修门。
电气部分
1 消防设备,如消防电梯、消防泵、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事故照明、疏散照明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自动切换,市电故障停电时启动柴油发电机供电
2 本工程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对全楼火灾信号和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在办公室、会议室、商业厅、设备机房、走廊等场所设感烟探测器;在地下车库等场所设感烟探测器;在锅炉房、厨房设煤气探测器;在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口等场所设手动报警按钮及对讲电话插口;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防排烟机房、空调风机房、消防电梯机房、主要值班室等场所设消防专用电话;在地下车库、商业厅、办公层走廊等场所设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
给排水部分
1 消防水源:
从不同方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入两根DN300的管道作为本项目的消防水源,不设消防水池
2 消防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
喷淋系统用水量:30l/s
消防总用水量 :100l/s
3 消防给水系统:
本项目设室外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泡沫联用系统以及移动式灭火器和手提式灭火器。
A 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系统分区以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超过80米来计算。
分别在B3层、避难层和屋顶设消防泵房。采用消防泵直接串联给水系统。
B 喷淋系统
喷淋系统按中危险级考虑。地库和裙房按中危险Ⅱ级考虑,其余部位按中危险Ⅰ级考虑。
C 水-泡沫联用系统
在柴油发电机房设水-泡沫联用系统。
D 气体灭火系统
在电话机房设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E 灭火器
在锅炉房、直燃式机组机房、柴油发电机房设手推式灭火器。
在变压器室、开关室、电话机房、消控中心和机房等地点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F 室外消防系统
室外消防管网成环布置。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并沿建筑物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最大间距120米。室外消火栓离水泵接合器的距离在15-40米的范围里。
暖通部分
1 标准层办公区、标准层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发生火灾时烟气由排烟风管排至排烟竖井,再由设置在屋顶的排烟风机排至室外。
2 大厅设置独立机械排烟系统,通过大门补风。
3 地下汽车库设排烟系统且与排风系统合用。B1层利用车道入口进行自然补风,B2、B3层机械补风。
4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5 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墙或楼板处及进出排烟风机房时均安装280℃排烟防火阀。
6 排烟风机选用消防高温排烟专用风机。
7 群房的防排烟风机设置在群房屋顶,塔楼的防排烟风机设置在18层避难层及塔楼屋顶。
8 所有防火阀、排烟阀、电动风阀的信号接至消控中心。火灾时,开启相关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送风机,关闭与火灾无关的空调系统。
篇3:大厦消防水系统设计说明
大厦消防水系统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 建筑方案E的面积指标和建筑平面示意图。
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1.3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年版)
1.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
1.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20**年版)
1.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1.7 民用建筑水灭火系统设计规程 DGJ08-94-20**
1.8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20**9-95
2、水源
消防水源:从不同方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入两根DN300的管道作为本项目的消防水源,不设消防水池。
3、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
喷淋系统用水量:30l/s
消防总用水量 :100l/s
4、消防系统
本项目设室外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泡沫联用系统以及移动式灭火器和手提式灭火器。
4.1 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系统分区以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超过80米来计算。
分别在B3层、避难层和屋顶设消防泵房。消防主泵出口设泄压阀。
B3层泵房内共设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B3层泵房内共设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
避难层泵房内设消火栓泵两台,一用一备。设消火栓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
避难层泵房内设喷淋泵两台,一用一备。设喷淋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
在屋顶设设消火栓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设喷淋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
每套消防泵各设一套带变频器的自动巡检装置。
在避难层和屋顶各设一个18m3的消防水箱,保证10分钟的消防用水量。消防水箱和生活水箱分开布置。
消火栓箱的最大距离: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
消火栓箱的位置:消火栓箱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公共部位明显易取处。
消火栓箱内包括:一个DN65的消火栓,25米长DN65的衬胶水带,Ф19水枪一支,自救卷盘一盘,3个MF3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破碎玻璃按钮一个。
消火栓栓口离地1.1米。
消火栓系统设3套DN150的水泵接合器。
消火栓管道上下成环状布置。
4.2 喷淋系统
喷淋系统按中危险级考虑。地库和裙房按中危险Ⅱ级考虑,其余部位按中危险Ⅰ级考虑。
中危险Ⅰ级的喷水强度按6/min.m2考虑,作用面积160 m2,喷头工作压力0.1MPa。
中危险Ⅱ级的喷水强度按8/min.m2考虑,作用面积160 m2,喷头工作压力0.1MPa。
系统布置:一个湿式报警阀最多带800个喷头,报警阀组前环状供水。每个防火分区设独立的水流指示器。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防火分区的最不利点喷头处,设DN25的试水阀。
喷头布置:除规范规定的不能用水扑救的地方,小于5平米的卫生间、小于3平米的管道井、以及采用水-泡沫联用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地点外,其余部位都设喷头。裙房和地库喷头按中危险Ⅱ级布置,其它部位按中危险Ⅰ级布置。
喷头形式:全部采用闭式喷头,保护钢屋架的喷头用114℃喷头,锅炉房用93℃喷头,其它用68℃喷头。
设3套DN150的喷淋水泵接合器。
4.3 水-泡沫联用系统
在柴油发电机房设水-泡沫联用系统。
4.4 气体灭火系统
在电话机房设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4.5 灭火器
在锅炉房、直燃式机组机房、柴油发电机房设手推式灭火器。
在变压器室、开关室、电话机房、消控中心和机房等地点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6 室外消防系统
室外消防管网成环布置。
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并沿建筑物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最大间距120米。室外消火栓离水泵接合器的距离在15-40米的范围里。
5、管道材料
5.1 消火栓、喷淋系统 DN>=100热浸镀锌无缝管;DN<=80热浸镀锌钢管。
5.2 水-泡沫联用系统 热浸镀锌无缝管。
5.3 气体灭火系统 热浸镀锌无缝管。
5.4 室外埋地管道 内衬水泥砂浆球墨铸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