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消防系统设计说明
建筑部分
1 总平面
本建筑退红线距离满足地块规划要求,与周围建筑的间距〉13m,满足及火间距的要求。
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道路及硬质广场铺地形成消防环道,消防车道转变半径≥12m,登高面处道路〉6m,其余部位道路〉4m,消防登高面位于建筑的西南面及西北面。
2 建筑
本项目由地下三层车库,地上二层商业裙房及一幢32层的办公塔楼组成。建筑高度为地上168米(包括装饰高度)地下14.6米。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工程属于一类超高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汽车库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4910 m2,地下二、三层建筑面积5690m2,地下每层扣除设计房及核心筒以后面积小于4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设独立向外的疏散楼梯;地面到地下一层设两个7m宽坡道,地下一层到地下二层设两个大于7m宽的坡道,地下二层到地下三层设两个7m宽的车道。
裙房每层面积均小于400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
办公楼每层面积扣除核心筒以后均小于20**m2,每层设一个防火分区。
在十八层设消防避难层,另外在三层设避难通道(夹层)通向屋顶花园,利用屋顶花园作为消防避难平台;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在避难层分隔,避难面积满足5人/ m2,塔楼每层设两部防烟楼梯。均设加压送风,前室面积大于6 m2;所有疏散楼梯及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每层设两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由首层到顶层所需时间小于60秒;所有的设备用房均采用甲级防火门,并且外开,除风井以外的设备管井均层层封堵,设丙级防火检修门。
电气部分
1 消防设备,如消防电梯、消防泵、正压送风机、排烟风机、事故照明、疏散照明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自动切换,市电故障停电时启动柴油发电机供电
2 本工程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对全楼火灾信号和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及控制。在办公室、会议室、商业厅、设备机房、走廊等场所设感烟探测器;在地下车库等场所设感烟探测器;在锅炉房、厨房设煤气探测器;在主要出入口、疏散楼梯口等场所设手动报警按钮及对讲电话插口;在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防排烟机房、空调风机房、消防电梯机房、主要值班室等场所设消防专用电话;在地下车库、商业厅、办公层走廊等场所设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
给排水部分
1 消防水源:
从不同方向的市政给水管上引入两根DN300的管道作为本项目的消防水源,不设消防水池
2 消防水量:
室外消防用水量:30l/s.
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40l/s.
喷淋系统用水量:30l/s
消防总用水量 :100l/s
3 消防给水系统:
本项目设室外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水-泡沫联用系统以及移动式灭火器和手提式灭火器。
A 消火栓系统
消火栓系统分区以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不超过80米来计算。
分别在B3层、避难层和屋顶设消防泵房。采用消防泵直接串联给水系统。
B 喷淋系统
喷淋系统按中危险级考虑。地库和裙房按中危险Ⅱ级考虑,其余部位按中危险Ⅰ级考虑。
C 水-泡沫联用系统
在柴油发电机房设水-泡沫联用系统。
D 气体灭火系统
在电话机房设七氟丙烷洁净气体灭火系统。
E 灭火器
在锅炉房、直燃式机组机房、柴油发电机房设手推式灭火器。
在变压器室、开关室、电话机房、消控中心和机房等地点设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F 室外消防系统
室外消防管网成环布置。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并沿建筑物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最大间距120米。室外消火栓离水泵接合器的距离在15-40米的范围里。
暖通部分
1 标准层办公区、标准层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发生火灾时烟气由排烟风管排至排烟竖井,再由设置在屋顶的排烟风机排至室外。
2 大厅设置独立机械排烟系统,通过大门补风。
3 地下汽车库设排烟系统且与排风系统合用。B1层利用车道入口进行自然补风,B2、B3层机械补风。
4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和消防电梯前室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5 排烟管道穿越防火墙或楼板处及进出排烟风机房时均安装280℃排烟防火阀。
6 排烟风机选用消防高温排烟专用风机。
7 群房的防排烟风机设置在群房屋顶,塔楼的防排烟风机设置在18层避难层及塔楼屋顶。
8 所有防火阀、排烟阀、电动风阀的信号接至消控中心。火灾时,开启相关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送风机,关闭与火灾无关的空调系统。
篇2:大厦消防安全检查报告
消防安全检查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处在公司领导的重视下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根据厦建房[2004]22号通知要求,针对检查重点内容,积极对大厦开展了消防安全检查,具体如下:
1、对大厦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等进行了一次全面大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及时给予采取措施,如有x 个灭火器压力不够,已及时加压。以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随时处于良好状态,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2、广泛收集消防基本常识,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使全体员工能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能扑救初期火灾。
3、在大厦原有的部分消防管理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大楼消防管理相关规定,并制订了大楼疏散方案及消防演习方案等。
另:部分消防设施、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还待修复。如消防报警系统故障,我处于x月x日上报业委会(报告附后);部分闭门器损坏;部分防火门破损。
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受多方因素制约,还有部分工作无法开展,如消防主机故障及人力不够,无法进行消防演练等。希望公司近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大厦消防安全进行督查,促使我们找出不足之处,更好地迎接此次安全大检查,确保大厦住户人身安全和公共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