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这次师德师风学习周,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学校只有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篇2: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观摩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十月份,初登讲台的我参加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并进行了现场观摩。这次的教学观摩,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
1、举例的艺术。
在大专的教课过程中,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注意例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非常重要。自己是教经济学的,对于某一问题,需要举例说明。举什么样的例子能说明问题,这很重要。有一个英语老师,对班上调皮的男生说到:大家喜欢打游戏吗?如果英语学的不好,你就看不懂游戏叫你下一步该做什么。这使我明白了,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举学生生活当中的例子,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容易理解。
2、启发式教育。
在讲课的时候,怎样组织语言,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也极为重要。一个语文老师讲的故事: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出现了,同学想象一下羊会怎么样?会被吃掉,还是会逃跑?将故事的结局交给学生去想去讨论。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是自己讲多少,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想,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3、欲速则不达。
教师站在讲台上,都怕自己讲的知识太少,学生没有吃饱。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讲内容的多少,还是要有所把握。我自己一站在讲台上,就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讲出来,而忽略了语言的速度,整堂课几乎没有停顿。这让学生一下子很难消化。所以,不管心情是多么急迫,都要有话慢慢说。
4、巧用课件。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在学校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那些课程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我认为应该根据所讲课程的内容来确定。例如:物理上的震动,数学当中的极限,这些抽象的知识,在多媒体当中,应用动态效果来讲解,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明白和了解。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今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巧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观摩,我从同事的身上学到很多,相比之下,也看到了很多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年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经验不够丰富,还应向老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多探讨,尽快的提高自己,为办好E大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3:教师半日活动汇教观摩心得体会
教师半日活动汇教观摩心得体会
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区教研室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安排了三年教龄的教师进行半日活动汇教,为青年教师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为全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每次我都会发现,参与汇教的教师都能够全力以赴,精心准备,所在幼儿园也都会集全园骨干教师之智慧,予以帮助和指导,反复地试教、推敲,不断地修改、调整,让汇教教师激情出场,闪亮登台,精彩展示。
通过三年的教育实践历练,经过汇教前的精心准备和团队的指点,每位汇教教师带给观摩教师的无一不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半日活动:各种类型的活动均衡安排,有室内活动也有户外活动,有集体活动也有自主活动,有生活活动也有教学活动,有动的也有静的,有教育的也有保育的……,充分体现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特点,体现了保教并重的原则。汇教教师在带班过程中,富有活力和朝气,让我深为新一代教师的成长感到高兴。
当然,在欣慰高兴之余,也有不少的遗憾,让人有一种迫在眉睫的使命感。比如:一直以来强调保教结合,一直以来渗透“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但在实践中,真正体现的,距离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表现在汇教教师对相关教学方面的活动,目标明确,要求一提再提,注重结果检查,而对生活环节方面的组织则一带而过,顺其自然,很少有具体的要求和指导;表现在观摩教师身上,大家只有心观察教学活动、欣赏教师准备的教玩具、关注孩子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几乎无人进入盥洗室,观察一下孩子们是如何洗手入厕的。再比如:一直以来强调一日活动中,过渡环节、活动细节的重要性,渗透“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成就完美”的理念,但汇教教师大多注重的只是晨间活动带孩子玩什么,教学活动上什么,点心时间吃什么,至于孩子玩得满头大汗了,洗手时袖口被水溅得湿湿的,吃完饼干漱不漱口,孩子们在画画时的坐姿、回答问题时的站姿怎么样等等,这些细节好象都不怎么在意在乎,视而不见;观摩教师交流研讨时,大多也是围绕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环节安排、目标达成情况而展开,很少涉及半日活动中那些所谓的微不足道的细节……
在我看来,作为有三年教龄的教师,在设计组织半日活动时,应坚持“室内室外结合、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与自主游戏结合、保教结合”等几个原则,做到规范,那是必需的也是应该的,事实上,青年教师在这些大的环节上确已做得不错,关键是在坚持这些原则时,在规范的基础上,如何做到有效?那非一日一月所能练就的,它需要教师的用心用情。因为用心用情,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一种求实的精神,是一种爱心责任心。只要用心用情,就能看到各类细节,就能关注到孩子的需求,看到细节背后事物的内在的联系,就能够做好细节。
在当今心浮气躁的时代,幼儿教师的工作是难是易?你知我知大家知,岂是一个辛苦了得?!但我好希望好期待我们的青年教师能关注细节,善待细节,因为我坚定地认为: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细节,其长期的、持续的、连锁的、未来的效应却事关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
每年的秋天,当果实丰收颗粒归仓的时候,青年教师将三年的教育实践进行交流、梳理、积累,收获着思想心灵的果实——幼儿教师入门成型期的工作心得。通过总结、分析、归纳达到凝练、提升、分享的目的。期待汇教教师和观摩教师在总结回味经验心得的时候,也可以咀嚼反思失误和失败,这些都可称之为果实,满载而归。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从感触而发为行动,从行动而有心得,积心得而为主见,从主见更有行动。“积心得而为主见”------正是汇教、观摩之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