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领路人科技致富能手先进事迹

青年领路人科技致富能手先进事迹

  吕z,290农场z镇管理区的一名水稻种植户,水稻党群致富联合体成员,自己经营水稻428亩,现在年效益在每亩600余元,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教比以前都有高幅度提高。他靠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理念走上致富路,勇敢地争做青年致富的领路人,20**年水稻更是单产突破10吨,纯收入达到30万元。

一、穷且志坚,孝子生活无路

  20**年,吕z一家四口来到二九〇农场,租种了428亩旱田,种植玉米,花光了家里的所用积蓄。玉米行情一路走低,年效益也是低的可怜,吕z投资买了大马力农用车完成自己的玉米田耕作外,外出打工是他维持生计的唯一出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是家里的顶梁柱,原因是家里父母双亲均有病,母亲是天生残疾,驼背不能从事较重体力劳动,唯一能做的就是做饭照看老伴,吕z父亲有精神病,靠农场补贴就医吃药,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弟弟,一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旅z一个人肩上,白天地里干活,晚上整修农机具,不堪重负的吕z几乎落泪。几年下来,玉米种植仍不景气,最终导致负债7万余元。常言道:“花钱两大项,口粮和来往”,“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一家四口人,两个病号一个上学,吕z家的负担是越来越重,同时,沉重的债务让吕z东奔西走,冬闲时就出外打工,干过建筑,下过矿洞,出过各种各样的苦力,全力打拼还是入不敷出。春去冬来,汗水与泪水相伴,艰苦和贫困并存。债务像滚雪球一样,每年还在增加。穷苦的日子让年仅20几岁的吕z深深感到贫穷最可怕。20**年的春节前前夕,要账的接二连三的挤进家没办法,把家里准备年货的前都扔在炕上,“我就这么多钱了,你们看着办吧。”说完一头扎在行李上,吕z哭出了声。他痛恨自己没有头脑,经营这么大面积的地,咋就过不好日子呢?

二、靠“五元”帮扶,调整产业结构走致富路

  20**年,农场鼓励号召旱改水。吕z经营的地块起伏不大,土质优良,田间路,排水沟等条件较好,适合改成水田种植。虽然吕z掌握着有利的资源,农场和单位也给了一些优惠政策,可是从来没有种过水稻的吕z还是没有尝试种植水稻的勇气。其实,吕z这个小伙子意识是老人们心中的孝子,他任干,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对待父母的弟弟从不小气,也爱帮助邻里干点活,有经验的魏德久给他支了一招,说是支招也带有点带一带的意思:“小z子,你那么地就不能给你娶上媳妇的钱挣回来,看人家种水稻的刚子,才两年就买了个车,要不你卖了地吧!”。用话将吕z一军的是“五员”之一魏德久,退休在家,是个种地的行家,做过统计。吕z就听不进这话。他知道,没了地,他啥都没了,别说成个家。“别人能种水稻,我也能”吕z嚷嚷一句,心理就打下注意,旱改水,凭自己改变一下生活。当年吕z将自己28.5公顷的旱田改了15公顷,单位帮助贷款,自己改农具,学习水稻技术,到了年底卖粮一算,一亩净胜400多元,十多万的收入自己想都没敢想,这也让旱田户看“热”了眼,吕z第一个感谢就是魏德久,不光是老魏将了他一军,他才敢大干一场,就这种水稻的门道都是老魏手把手教的。有了流动资金,吕z更有信心干了,连续两年就把所有旱田改造成水田,还更新了农机,买了一台收割机,换了大马力农用车,在20**年春季,率先推广使用毯式秧盘,叶龄跟踪技术。20**年吕z有购买钢骨架大棚,培育壮秧,洋马插秧机。生活富裕了,干吃苦,有干劲也吸引了一位善良的姑娘,20**年底吕z结婚了,虽然是迟来的财富也让他成为同龄人的榜样。

三、担当领路人,敢做新型农民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吕z知道,这些年没有农场的好政策,单位的大力支持单凭他一个是没有这么大的改变的。知恩图报,吕z吧三年总结的种植经验跟其他种植户分享,高标准的盐水选种,标准大棚毯式育秧,高性能插秧机适时早插,叶龄跟踪技术运用,浅湿干灌溉,每一项技术他都详细和种植户传授,私下都叫他 “第二技术员”。在这几年里,吕z先后是水稻插秧前三名,无草地号,整地前三名,是一个响当当的水稻种植排头兵。

  20**年,吕z参加水稻致富联合体,成为一名带动致富的科技能手,为更多的种植户服务,自己的种植技术也有很大提高,产量连年攀升,被他帮助的种植户效益也大幅度增加。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水稻种植新手都能掌握先进技术,获得高产高收入。

  如今的吕z,在场部地区购买了高层,家里安上了电脑,在劳动之余,吕z经常看的就是水稻种植方面的知识,病虫草害防止,市场动态,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知识。电脑桌前还多了一本英语词典,为了看看国外的水稻种植技术。吕z常把它了解的知识和信息分享给他的同行们,在大家眼里,吕z就是个新型农民。

篇2:教学能手事迹材料之三尺杏坛谱华章

教学能手事迹材料:三尺杏坛谱华章

  1995年7月,毕业于z大学师范学院英语系的优秀毕业生z老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z一中任教英语学科。十八年来,她潜心教学、恒心教研、精心育人,先后获得“z市教学能手”、“z市名师”、“z市首席教师”、“20**年度z市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等一系列荣誉。

一、潜心教学

  教学成果不胜枚举,20**年获z市优质课比赛特等奖、z市第一名,20**年获z市、z市一等奖, 20**年获z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年作为首席教师,赴z四中支教,带动了学校英语教学发展,指导了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被评为“z市优秀支教个人”。

二、精心育人

  担任班主任期间,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和教学教研,培育了一个又一个学风浓、班风正、成绩优的班集体。关心呵护每一位学生,经常资助班内贫困同学完成学业,许多学生已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辅导的学生多次获奖,学生姜张翠子获“全国中小学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张晓同学获“英语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多次荣获国家级优秀辅导教师奖。

三、恒心教研

  20**年承担z省远程培训指导教师工作,多渠道、多方式推介z各校集中培训、分散研修的动态及做法,得到了省专家好评,被评为“省优秀指导教师”。言传身教带动青年教师成长,z成功举办z市公开课,z在20**年全国首届中小学英语高效课堂巡展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z于成功举行z市公开课。20**年被z市教育局聘请为z市中小学老师培训专家讲师团成员。

  所写论文《捕捉最佳时机,做好边缘生转化》、《谈教师的修养》被评为国家级论文;《浅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获省20**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英语学习情意策略》发表于《现代教育》;参加省“十一五”教育技术重点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获研究成果获一等奖;参加编写《高中总复习教与学优化设计》,担任副主编;《Error Analysis And Error Correction》获省20**年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z老师用奉献诠释岗位厚重责任,用大爱培育学子人生出彩,在三尺讲坛上挥笔书写着人生精彩华章。

篇3:创业能手先进事迹材料

  创业拓富路、为民架富桥

——创业能手z先进事迹材料

  z,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z县z生猪养殖合作社社长,z镇z村村委会主任。在创业的道路上,他善思勤奋,好学务实,在养猪事业上闯出了一番天地,为他的绚丽人生增添了浓重色彩的一笔。

善思求变办猪场

  z镇z村是z县新县城部的城郊村,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756户2798人。因县城建设和工业用地的需求,紧邻城周的5个坝区村民小组的土地被征用,脱离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成为城市市民。失去土地的农民,除部分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人很快适应的城市生活,并在城中实现的二次就业外,大多数村民因文化、技术、生产习惯等因素只能游离于城市里,靠打短工或社会救济度日。对于因年龄不足无法领取社保,靠打短工维持生计的村民来说,随时都有失去生活来源可能,而沦为城市贫民,给城市文明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面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为村主任的z,感到肩上负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他冥思苦想,决定为这部分村民寻找一条既稳定、又能增收致富的路子。

  思路确定后,他入组到户,遂行民意;实地勘察,拍板定案,决定在距城市 3公里外的z村9组山腰荒坡上建立养猪场,在带领群众通过养猪致富的同时,吸引脱离土地在城市里无法实现就业的村民的到养猪增加收入。通过立项、报批、筹资、租地、建设等环节的艰辛努力,z在荒坡上建起了占地150余亩,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13栋生猪养殖房的大型养猪场,吸收了11名脱离土地的农民到养猪场养猪增收。

刻苦钻研学技术

  养猪,对于农家出生的z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但要办好规模化养猪场,使之形成产业,让更多农民通过生猪养殖增收致富,对于懂事后就随父亲从事经商的z来说,确实是一道不宜轻易逾越的障碍。为了克服养殖技术匮乏这道难题,z同志先后赴正大公司学习,到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参观,拜学者能人为师,刻苦学习生猪养殖技术。同时,他购买了《养猪技术指南》、《杂种猪快速育肥术》与养猪技术光盘;订阅了《农业科技报》、《农村养殖报》和《村镇百业信息报》等报刊杂志,坚持自学不断丰富养猪知识。

  通过学习,z掌握了品种选育,疾病防治,饲料选配,猪场管理等关键技术,先后从北京、广州、湖北、福建等地引进英系、法系、美系大白,挪系、美系长白,台系、美系杜洛克,以及法系、比系皮特兰等一批优良种猪,z装最先进的温、湿空调设备,使猪只的生存环境得到更大的提高,同时科学地导入人工受精技术,应用BLUP法进行育种测定,种猪质量明显提高。实践中,他总结积累了生姜桔皮保健催肥、姜茶红糖止泻除痢、柿皮枣皮消炎解痛等简而易行验方100多个。

  20**年,他引进EM生物技术养猪法,用益科乐活力菌进行厌氧发酵饲料喂猪,使母猪产仔率提高50%,存活率由60%提高到95%以上,出栏时间由6个月提前到5个月。由于实行了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管理,他的养猪业不断壮大,所办猪场成为全县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养猪场,起到了典型样板作用。

扩大规模促发展

  养猪技术的掌握和不断丰富完善,为办好养殖场、实现生猪产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12”大地震,给刚刚开始正常运营的生猪养殖场造成了惨痛的损失。面对圈舍毁损,大量生猪死亡的的局面,敢想敢干,不畏困难而折腰的创业能手的z,紧紧抓住恢复重建的历史机遇,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不等不靠,奋力自救。他一方面清理废墟,埋葬四猪尸体,对旧场地进行彻底消毒防疫;另一方面积极与当地农户联系,新租荒山100亩,将原来仅有50亩的生猪养殖场扩大到150亩,将原来仅有4栋2000多平方米养殖房扩大为现在的13栋7000多平方米,将原来的砖混圈舍改造为现在不锈钢金属圈舍,将原来单一养殖商品猪的养殖场改造为目前的商品猪养殖、种猪繁育、仔猪销售的综合性生猪养殖基地,吸收了当地16名失地农民到养殖场务工。目前,z创办的养猪场养母猪近700头,育肥猪近4000头,每年向社会提供种猪4000头,商品猪6000头,年产值达到4300多万元,销售额突破1360万元。

带领群众奔富路

  为回报社会,z充分利用养殖场规模大、品种全、有场地的优势,吸引农户进场参观,定期举办专项技术培训班,动员农户养猪增收致富。在他的带领下,生猪养殖户不断增多,仅周边养殖300头以上的农户就达60多户。

  养殖户的增多,养殖的规模的扩大,养猪的风险不断上升,农户要求组织起来共同应对风险的欲望愈来愈强烈。z顺势提出了建立生猪养殖合作社的倡议。他的倡议得到了养殖户的广泛响应,大家纷纷推荐z的担任合作社社长。经过充分酝酿,大家一起制定了《合作社章程》,以“z县z生猪养殖合作社”注册农民转和组织正式成立。在合作社社员大会上,z被选举为z县z生猪养殖合作社社长。

  通过几年的努力,z县z生猪养殖合作社已发展成为z县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农专合组织。目前,z县z生猪养殖合作社社员覆盖到了z镇的7个村13个村民小组,并辐射到了z县兴仁、黄土、乐兴、界牌和江油方水、涪城河边等村社,拥有社员138户,出栏生猪近5.6多万头,年产值达到1.1个亿,会员们正通过生猪杨一步步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