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书记主要职责
1、负责单位党组织全面工作,召集党员大会和党组织委员会议;2、组织全体党员学习贯彻落实上级组织的决议和指示;
3、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单位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单位实际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经常联系干部群众,支持单位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开展工作,对单位发展的重大问题献计献策;
5、围绕单位中心工作,策划组织开展党建主题活动,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单位内部各方面工作的关系,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
6、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及时足额交纳党费。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及时把符合条件的优秀群众吸收到党内来;
7、帮助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支持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8、在单位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创造性地开展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篇2:镇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致富路上的领航人
——z镇z村村党支部书记王z先进事迹
50多岁的王z同志,在村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了z村的建设和发展,在群众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20**底基层组织换届时,王z同志顺利当选为z村党支部书记,自此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经过一年多的奋斗,z村村已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域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明显增长,这些成绩的取得虽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和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更凝聚王z同志的艰辛和心血。
一、抓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
担任z村支部书记后,王z同志迅速进入角色,把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作为必修课。他常说:要当好一名班长,促进一个地方的发展,带领群众支付奔小康,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此,他把学习作为自己每天的一项常规工作来做,做到勤于学、善于学,经常学、努力学,用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工作中,他一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大思想、**大理论,努力践行*****,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国家政策、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文化及本职业务知识。在学习上,他一丝不苟,重视参加集体组织的学习和视个人的自学,把集体组织学习与个人自学有机结合,做到每天学习1小时,每月熟读1本书,每月参加1次学习交流会。通过学习,不但陶冶了情操,还丰富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了工作效力。他积极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在村两委干部中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他的带动下,班子成员逐步形成了爱好学习的良好习惯,为z村的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思路,为z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z村位于z镇东南部3公里的浅丘地区,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核心村之一。由于原党书记独断专行,思想僵化,致使“两委”班子思想涣散,观念陈旧,党的宗旨观念不强;村务没公开,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无望,致富无门,造成上访事件不断,该村成了远近有名的老大难村。为改变z村班子不力,发展滞后的状况,镇党委将联丰和z两个支部进行合并,建立了联丰z联合党支部,即z党支部书记有联丰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并后,z的情况有所好转,但终因原“两委”班子的陈旧观念,还是不够理想。上任后,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王z同志没有退缩。他经常与班子成员交流沟通,与群众促膝谈心,并深入农户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反复思考,理清了思路。他认为迅速改变z的面貌,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一个坚强的“两委”班子,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求发展;二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密切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征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三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经济环境,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此他与村两委一般人结合实际制定了三年奋斗目标:第一年打基础,站稳脚,第二年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三年增强发展后劲,拓宽致富门路,彻底改变贫困面貌。理清了思路制定了目标,工作就有了头绪。
王z同志在得到镇党委支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团结务实、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两委”班子。现在的“两委”班子在王书记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群众中树起了新形象,为搞好村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办实事,为z经济迅速崛起呕心沥血
王z同志在任z村支部书记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在上级党委和部门的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道,使z村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一是基础设施迅速改善。新修宽5.5米村级道路2900多米,宽305米的组到4800多米,生产便道近7000米,新建积雨蓄水池12口,整修蓄水30万立方米的水库一座。二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施z千亩果树补植项目,使水果种植在原来1500亩的基础上扩大大现在的7800余亩,其中桃3000余亩,梨2600余亩,柚1000余亩,枇杷600余亩,猕猴桃600余亩。三是村容村貌更加亮丽美观。对辽安路、塔九路、示范片建设核心路近20公里的路面进行定期清扫,对沿线杂草进行及时清除,协助镇政府对沿途360余户农房进行风貌改造,增设栅栏、种植花木、粉刷墙面、规整院落,确保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四是示范村建设通过省上验收。z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核心村之一。除前期的大量工作外,今年县上安排了专项资金集中实施,要求在今年6月底完工接受省上验收。面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压力,王书记义不容辞担起这个重任。在15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晴天一把汗,雨天一身水,饿了啃馒头,困了打个盹,更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在7月12日的验收中,不但认定为合格,还得到了省新农村示范片建设验收工作组的高度评价。五是社会和谐稳定。王z同志坚持勤走访、多收集、细排查、早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事事不过夜,确保全村的安全稳定。一年多来,z村村没有发生任何集体上访事件。
王z同志就是这样,始终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去做好每项工作,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z村的发展,群众的致富增收,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信念的铮铮誓言。
篇3:村党支书记先进事迹:党旗映得山村红
村党支书记先进事迹:党旗映得山村红
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优美恬静的乡村,吸清新空气、赏田园野趣、尝农家美肴,体验乡村休闲之乐。在绵阳,集休闲、娱乐、观光、体验、餐饮于一体的“花城果乡”成为了人们度假的首选。
谁也没又想到,昔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山坳坳,如今也成了人们眼里的“香饽饽”。这种巨变,离不开z村书记杜z的辛勤工作。
挣钱后,不忘改变家乡
1987年,戎装退伍后的杜z开始了走南闯北的经商生涯。先后干起了汽车配件、煤炭、木材、餐饮等行当,也赚了不少钱,成为了z县地区一名响当当的富人。
尽管生意干得风生水起,但每次开车回家在烂泥潭推车的情景在杜z的心里久久挥之不去,对于家乡落后的面貌更是感慨万分!
“我是20**年底,有了回家竞选村干部的想法的!那个时候的z村,全是土泥巴路,一旦下雨,乡亲们要想卖点粮食、农副产品出去都困难。”杜z回忆道。正是由于自己走南闯北这些年积累的学识和独特的眼界,杜z对改变家乡的愿望越发强烈。
20**年1月,杜z成功当选z村主任,开始风风火火地干起了“事业”!
要想富,先的修好路
从“杜老板”变成“村主任”的杜z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改善村上交通条件。杜z和z村两委班子一道深入各组,挨家挨户了解老百姓集资修路的意愿。结果,全村老百姓纷纷表示赞同,并踊跃出钱,就连村上6户五保户都量力而行地主动集了资。
20**年,在全村老百姓的支持下,共集资了30多万。然而,距离预算修建所需的资金200多万还相差甚远。
为了不辜负全村老百姓的期望,杜z冥思苦想,动了不少脑筋。一方面,将村上400多亩的公山出租给绵阳z公司搞农业开发项目,筹得租金68万元;另一方面,杜z和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解决了修路资金问题。
20**年,一条历时1年,全长7.5公里的z村“主干道”竣工建成。道路从z镇药厂一直贯通到z村1、3、4、6、7、8、9、10组,方便了老百姓出行,也为后来发展产业奠定了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村上修建的这条水泥路真是修到我们的心坎上去了!”看着村上这条“主干道”,7组村民邓成贤乐乐地笑着称道。
众望所归,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杜z在任z村主任期间的所作所为,老百姓可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20**年村组织换届选举中,杜z成功当选z村党支部书记。
同时,出人意料的事儿,在杜z身上发生了。邻村红武村与z村有着类似的地理条件,老百姓也可苦于经济发展找不到门路。杜z在z村尽心尽力服务老百姓的事儿也被红武村老百姓熟知。在红武村换届选举中,当地不少老百姓竟然提名选他任红武村党支部书记。
这可犯难了。干吧,任两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面临的责任和压力肯定是空前巨大的;不干吧,又对不起父老乡亲的期望和信任。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杜z决定响应上级党组织的号召:干!
之后,他不仅专注于为老百姓干事,还积极培养红武村后备人才。在20**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杜z主动退出红武村党支部书记竞选,推荐红武村的王世友竞选党支部书记一职。杜z任z村党支部书记兼红武、z村联合支部书记。
发展产业,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
“要想富,就得在经济上做文章。”杜z非常清楚这个道理。多年来,他一直立足产业,带头发展养殖业、种植业。
20**年,杜z引进了绵樱鸭业公司,占地200亩,修建了集中养殖小区,带动了周边130多户村民参与养鸭。z村9组的冯昌友便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每年,冯昌友共参与养鸭10批次,每批次养鸭达5000只,年纯收入4万元以上。
杜z还带动老百姓发展生猪养殖。自2000年起,杜z便开办种猪厂,每年小猪出栏达4000只,年收入20万左右。他鉴于自家养猪赚了不少钱,便发动老百姓养殖生猪。为了鼓励老百姓发家致富,杜z提供多种优惠,并表示:只要愿意辛苦干,先领小猪回家养,赚了钱再给猪种钱。他的做法激励了不少老百姓的兴趣。7组的蒋明亮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光靠养猪一项收入,年纯利润打2万元左右。
20**年底,z村和红武村成为了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点。杜z抢抓机遇,利用z村山地、荒山、荒坡,适度集中流转土地,采取“统一整治、统一规划、集中植苗、分片管理”的方法,带领86户老百姓发展猕猴桃产业。在村合作社的统一经管下,1200亩的猕猴桃将在明年投产。
随着z村、红武村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年,z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以z、红武两村为核心区,连片打造“花城果乡”乡村旅游。杜z又以惊人的眼光开始谋划新一轮的飞跃。杜z身先士卒,建起了第一家集休闲、娱乐、餐饮、度假于一体的猫儿沟山庄。在他的带领下,佳佳林、一品香、乡村农家菜、聚源等11家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随着“锦绣花田”、“虹桥迷影”、“月满荷塘”、“花乡果韵”等20个乡村旅游观光景点和配套设施的建成和绵阳市第二届乡村旅游节主会场在“花城果乡”举办,“花城果乡”名声大振。前来旅游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z村、红武村的农家乐的生意也随即红火起来。高峰期,每天每家农家乐的收入达5000多元。
看着老百姓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杜z觉得自己这九年来也算没有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