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前期设计注意问题

  购物中心前期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在很多购物中心中,广州市最为成功也只有二个“太古汇、天河城”;除着这二个购物中心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外,其它都是在自称自赞,却达不到的购物中心基本要求,品牌商家填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真正的是消费者进入购物中心的自然感受,包括环境、空气质量、舒适度、便利性、商业气氛、刺激消费欲望等,其中最为重要是在购物中心前期的设计规划,绝对是重要性,在购物中心设计中不可忽视是楼层高度、柱位距离、楼面承重、停车场、动线等,动线是引导消费者的主要原素之一,设计购物中心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驾车来消费时的便利性(动线),从外部进入内部它所行走路线是怎样?是否有阻碍和盲点,如何快速地进入到消费场所,从离开交停车费到驾车进入路面是否顺畅;

  第二,利用交通工具来消费的群体,同样离站有多远?进入购物中心第一感觉是怎样(高中低档),行走路线有多远?商业气氛如何?呼吸到是新鲜空气还是有混浊感---这个是个人中心理感受,是否有压迫感,通透性如何;

  第三,设计工程技术指标,如照明度、空气新鲜度及空调制冷量,用电量,特别是公共地方临电及使用标准,因定位不同所需要技术标准也不同,柱位距离,很多设计单位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以为只有8米就可以了,其实最理想是10米,大了没用,10米绝对是最有效最适合最经济的柱位距离;

  第四,消费所行走路线最大忍受度80~120米,这时就要注意场内设施及商家布局,特别是商家经营风格的特性就是考验经营者(招商)如何发挥了;

篇2:购物中心室内设计任务和要点

  "mall"室内设计的任务和要点

  "mall"项目为大型、复合型商业设施。业态组成、使用要求复杂、交叉,对空间的需求也是丰富、多样。从属性上区分,百货店、超市、专业商店、餐厅、娱乐设施等专用空间,依租户的不同经营内容而要求不同;入口大厅、步行内街等公用空间将各个专用空间结合起来,并使之相互融合,促进商业运营,并为大众提供舒适、优美,愿意长时间停留的购物环境。

  1. 两个入口大堂的不同韵味和气氛的创造和相互关系

  "mall"主要入口,应当从功能分区和文化涵义的角度,处理空间和装饰,达到即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效果。

  ¨ 功能区分:

  整个内部空间的意想焦点处在建筑物内部动线交汇点--入口大厅,其中心地位造成其功能需求的多样化。

  ü 人流集散

  ü 展览

  ü 休息

  ü 问讯、指路

  ü 存物

  ü 公用电话

  ü 表演

  ü 促销

  ü 儿童游戏

  ü 大屏幕演播

  ü 公众参与的活动

  ü 展览

  ü 点播

  ü 冷热饮

  ¨ 文化涵义:

  ü 商业的

  后现代的、发达的商业文化具有非常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ü 科技的

  IT和通讯行业与高科技、工业化密切相关,并越来越具娱乐性

  ü 休闲的

  崇尚自然、回归人本是都市生活中最具长久吸引力的时尚

  2. 内街的游历感受:

  ¨ 空间的节奏

  处理内街的各个节点和节点间的关系,创造有抑有扬、有张有弛的空间序列

  ¨ 穿插和流动

  打破直上直下的开洞方式,丰富多层空间的融合,保证视线的舒适角度、良好通达性和心理感受的连贯、延续,并考虑游历过程的时间因素。

  ¨ 节点和线路

  没有死角、避免重复路线是商业经营的需求,室内设计应当为此做技术上的处理

  ¨ 向上引导

  如同没有死角、避免重复路线一样,打破购物者不愿上楼的行为习惯,吸引购物者去往另一楼层也是室内设计的任务。

  3. 共享空间的整体控制

  ¨ 尺度

  结构布置和建筑技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个入口大厅的空间尺度,但还有一些灵活量允许室内设计控制。

  ¨ 形式

  空间界面的形式应当与其属性相附,力求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和心理需求。曲线的轮廓比直线转折可能更适用。

  ¨ 视线分析

  视线分析是确定空间高度和轮廓、上下开洞位置等的辅助手段。

  4. 环境控制

  ¨ 光线

  ¨ 人工采光、照度、显色指数

  ¨ 直射阳光、西晒、节能

  ¨ 声音、背景噪音控制

  ¨ 声聚焦控制

  ¨ 空气调节、舒适度

  ¨ 温度

  ¨ 湿度

  ¨ 风速

  ¨ 气味

  5. 交通组织

  6. 有装饰作用的室内构件

  ¨ 硬件

  ¨ 采光顶、玻璃墙面

  ¨ 栏杆、扶手

  ¨ 灯具

  ¨ 座椅

  ¨ 雕塑

  ¨ 喷泉、水池

  ¨ 楼、电梯

  ¨ 花池

  ¨ 橱窗

  ¨ 饮水处

  ¨ 冷、热饮

  ¨ 软件

  ¨ 织物悬挂件

  ¨ 仿真植物

  ¨ 植物

  ¨ 广告牌

  ¨ 棚架

  ¨ 牌匾、灯箱规格

  ¨ 乐器、专用音箱

  ¨ 标示、指示牌

  ¨ 桌椅

  ¨ 钟表

  7. 主题的创造和渲染

  ¨ 街道的风格--香榭大道、远洋大道、缤纷大道、星光大道、

  ¨ E-食代

  8. 租户自主装饰工程控制

篇3:购物中心规划及设计

购物中心规划及设计

选址原则

  “天时”、“地利”、“人和”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天时”是指商家对投资时机的把握以及在 经营过程中的时令性的把握;“人和”是商品在管理上的技巧, 包括服务态度、促销手段、广告宣传等方面。而“地利”也是一 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属于建筑策划的范畴。店址选择适当,占 有“地利”之势,广泛吸收消费者促进销售,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城市商业活动是以追求最高利润为目的的,这是商业设计选 址与布局的经济原则。同时,顾客是商业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之布局与城市人口分布形态密切相关。

  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按其相互作用的规模和范围的 层次来分,可分为宏观的社会经济影响,中观的空间区位条件和微观的空间模式三个不同的层次。

  商业设施选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直接关系企业经营的战略决策,是零售企业贯彻以消费者 为中心观点的重要体现,是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制定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商业设施的选址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客流规律;(2)交通状况;(3)商业环境;(4)地形特 点;(5)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客流规划是选择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 从成本效益上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利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 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因客充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在商业集 中的繁华地区客流目的一般是以购买商品为主流,或是与购买商品有联系的观光浏览,为以后购买作准备,这类地 区的客流特点一般是速度缓慢,停留时间较长,流动时间相对分散。有些时候,除了人口的密度因素之外, 人口的职业分布、收入状况、年龄也是影响购买能力、购买习惯的主要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前者可以作为商业规 模的主要参考指标,后者则除影响规模之外,还决定了商业的特色和内容。

  (2)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选择客流较多的街道一侧。

  (3)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4)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除了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还可以在原有路网基础上加以改善开发, 选择有开发前景的区域,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统,主动地引导客流,制造客流,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境。

2、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与选址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业活动的 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 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 最佳的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3、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过多的同行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 的经营效果,此为趋异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比较选择商品,以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 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相邻而庙,此为趋同性。

  一般来说,比较专一的商品,顾客希望有广泛的比较和选择余地,希望有集中的专门店。这种顾客以购买一类 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商品,并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 素。

  另外一此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杂,也比较随意,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当然不会去逛上面提到的结构单 一的商业区,而是希望到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一般大商场就是以此为目标而设置的,尽 可能丰富功能来满足这类顾客的要求。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型商店设于大型商店附 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有的经营连带消费商品的商 店相互邻拦,互为补充,便利顾客。

4、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能见度高的地点,如选择在两面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 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 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5、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 定,商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

  在选择店址过程中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实际调查,搜集资料,具体分析研究,了解建店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不仅 要考虑现状,还要了解未来的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如所选地区的街道、交通市政、公共设 施、居民住宅及其它建设或改造项目的规划,有的地点从当前分析是优越条件,而随着城市的改造将会出现新的变 化,而不适合设店。反之,从当前分析不适合设店但从规划前景看又有发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