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项目户型选择

  某住宅项目户型选择

一、西山区现有楼盘存货情况与消费群发展趋

  1、区主要楼盘各类户型所占比例

  2、西山区主要楼盘户型配比图

  3、西山区畅销户型房间面积配比表

  A、85m2两房两厅一卫,实用率:89%(**花园)

二、户型划分原则

  根据我公司在昆明市进行的调查可知,在昆明市,特别是项目周边地区,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的二房及120平方米以下三房在此地区属于热销户型,并且存量很少。而项目又处在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年青高新技术从业者都将有购房的需求,而年青、工作时间短、都将限制他们的购房面积不会太大,所以今后一段时间内,中等面积的二房及三房将是本地区最畅销也是最缺乏的户型。

  根据市场上的存量及根据市场以后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公司建议户型在开发上应遵照以下原则:

  1、控制在18万--23万之间。

  2、户型的功能要完备。

  3、户型都尽量作到南北朝向,使之南北对流。

  4、层来一梯两户来讲,南北朝向的户型做成三室的或二室半的大户型,顶层作复式;

  就小主层一梯四户来讲,南北朝向的,朝向中央花园的,做成三室的大单位,顶层做复式,两边小面积的,做成一室一厅的和二室的。

  5、型的一室一厅的户型,要做成能够把两户打通,变成三室的户型。

三、户型比例建议、各户型的各房间面积配比:

  二房二厅:客厅面积:22平方米以上;开间:3.8--4米以上;

  主卧面积:15平方米左右;开间:3.6米以上

  三房二厅:客厅面积:30平方米以上;开间:4.2米以上;

  主卧面积:20平方米左右;开间:3.8以上;

  四房三厅:客厅面积:35平方米以上;开间:4.5米以上;

  主卧面积:25平方米左右;开间:4米以上;

四、主力户型的分布

  1、多层

  *南北朝向的做成三室二厅(100-120平方米);二室半(80---90平方米);

  *东西朝向的做成二室二厅(70--90平方米)

  *顶层做复式。

  2、小高层:

  南北朝向中间部分面向中央花园:做成三室二厅(100--120平方米)

  不朝向中央花园的:做成一室一厅(45--50平方米)

  项层:做复式

五、主力户型设计提示

  1、户型处理原则

  A、住宅单元构成能随整体合成,因地制宜的构筑户型,力求户户有良好的朝向、景观及通风的环境,降低楼电梯服务数,尽量减少户间干扰。

  B、户型大小合国家制定的居住标准发展要求,并能以多元化的户型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住房选择条件,能以灵活性的户型适应消费者家庭阶段性改变所引致的布局调整,保持住房较长的可持续使用期。

  C、能深入安排户内生活环境,厨房、洗手间、洗衣间、贮藏室、设备间、服务性阳台等均能有效地组织,电气供应、油烟排放、空气调节、垃圾收集或处理、均能妥善安排。

  3、户型的具体建议

  多层一户两户;小高层一梯四户

  A、70--90平方米的二房二厅:

  厅的面积在20--24平方米左右,开间应不低于3.8米,

  主卧在12--14平方左右,要有两个阳台。

  B、80--90平方米的二房半(小三房):

  厅的面积在20--24平方米左右,开间应不低于4米,

  主卧在14--16平方左右,要有三个阳台,

  半房在建设上可以和厅合并在一起,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储物间或书房来使用。

  C、100--120平方米的三房:

  厅的面积在27--33平方米左右,开间应不低于4.5米,

  主卧在16--19平方左右,一户要有三个阳台。

  D、40--45平方米的一房一厅:

  厅的面积在15--18平方米,开间应不低于3.3米,

  卧室面积在9--12平方米,厨房可采用开放式的

  两个一房一厅的户型,可以合并成一个三室的户型。

六、本项目的"看景户型"设计构想

  景观指的是自然景观和小区内部营造的人工景观,为了看景,项目户型方面这种两方面的处理。

  1、面形式采用"工"型或"T"型,采用一梯四户(小高层)的设计--两个大单位小单位。力争做到内部房间能够灵活间隔,自由组合,根据需要可实现大小套连通,做到"好合好分",满足不同的要求。在本项目中可以考虑小面积单位相邻,便于打通为大户型。

  2、房间的内部间隔上,往往是有一定进深的一条走道将房和辅助房分开,前者在外侧,后者在内侧,充分考虑到主要房的采光、通风、观景的需要。相对项目而言,主要是把主卧放在观景的最佳位置,如靠近中庭花园的处理。

七、户型的创新

  1、首层单位送花园。

  2、首层不设楼梯通道,楼梯在外面搭建,业主直接上二楼,由二楼进楼梯通道,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大一层的销售面积,同时,给二层的住户多一个楼梯转角的玄关地带。

  3、项层复式送顶层花园。

  4、三阳台处理--阳台具有亲近自然,浪漫休闲的功能。

  *阳台="院落"--观景阳台用玻璃或通花护栏围绕,确保可最大限度饱览窗外美景;

  *阳台="你可以在阳台上跳舞"--情侣阳台设在主卧室,以浅色玻璃做护拦,尽量面向最佳景观;

  *客厅和主人房的阳台可以做成有观景效果的构件,厨房后面的阳台,有些处理成有实用功能的,如放置洗衣机和用来晾晒衣物等。工作阳台力求通风采光良好预留线位、管位。

篇2:住宅套型户型

  住宅套型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以下的规定:

  一类住宅,居住空间2个,使用面积34平方米;

  二类住宅,居住空间3个,使用面积45平方米;

  三类住宅,居住空间3个,使用面积56平方米;

  四类住宅,居住空间4个,使用面积68平方米。

  上述使用面积均未包括阳台面积。套内空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卧室与起居室。

  (1)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为10平方米;单人卧室为6平方米;兼起居的卧室为12平方米。

  (2)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平方米。

  (3)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米。

  (4)无直接采光的厅,其使用面积不应大于10平方米。

  2.厨房。

  (1)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平方米;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平方米。

  (2)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3)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米。

  (4)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米;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米。

  3.卫生间。

  (1)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2个或2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平方米;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平方米;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平方米;单设便器的为1.10平方米。

  (2)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4)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篇3:住宅户型设计交流报告

  住宅户型设计交流报告

  前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其中包括户型设计。户型设计包括很多因素,同时,从篇幅和实际出发,本报告只对住宅户型设计做个浅显分析。

  前言

  第一部分:住宅户型设计一般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户型需求    2、户型适用

  3、平面形式    4、内部间隔

  5、户型大小和构成 6、功能分区

  7、户型布局    附: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把握新概念住宅户型设计的基本要点

  1、高科技和环保时尚住宅的新亮点

  2、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

  3、气候

  4、地形地貌

  5、社会、经济、生活科技的发展

  6、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开发商的要求

  7、家庭规模和结构

  8、家庭行为模式

  9、生活习惯、风俗、社会以及文化背景

  10、生理、心理的需求

  第三部分:住宅户型设计的新走势

  1、户型面积趋向使用化

  2、功能配置更趋完善

  3、功能分区更为明显

  4、户型设计更为贴近人性

  5、设计观念变革

  6、从人口构成确定居住空间

  后语

  第一部分:住宅户型设计一般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户型需求

  户型需求是运动的,它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包括:

  ○目前的户型需求多样化,市场上并无绝对的主尊户型。

  ○户型的需求随时间、区域而变化。

  ○户型需求的多样化源自市场消费层次的多样化:比如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人口来自全国各地,多种地域文化形成撞击,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构成了不同的需求层次,消费心理难以一一把握,销售难度往往集中于如何将不同需求导向某个需求目标。而在黄石,购房群体只要是在本城区,文化层次较集中,消费习惯易于把握。

  ○购买群年轻化,购房者年龄大都在25—45岁之间,年轻化使需求呈现复杂的个性化。

  ○潜在的够房者绝大部分为“非常人口”——有限的收入使其难以实现近期购房的年轻者,其置业计划必然是远期的,并且 购房很难把握,也许会选择过度性的小面积户型,也许会一步到位,选择较大面积的户型。还有一种就是有固定住房,追求自在新潮的生活,经济实力强的上班族,其购买心理也是不确定性,因为其购房主要目的调节生活或者争脱父母的束缚。

  2、户型适用

  适用是住宅建设的基本要求,户型设计的第一位选择因素就是使用方面,舒适度较高,离开这点就谈不上户型设计的先进和前瞻性。

  ○面积适当的厅,满足会客、团聚、视听、休闲的公共性活动功能。

  ○厅内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风和视野。

  ○厅内不要有太多的洞口和门,以方面家具的摆设和隐私的保护。

  ○厨房最好靠近门口,以利购买菜蔬与处理垃圾,避免污染。

  ○厨房和餐厅最好相邻,以便用餐和撤除餐具。

  ○卫生间与卧室要相近,夜间使用时,不然老人儿童使用均不便。

  集中归纳起来,动静分区、干湿分区、公私(公用区和私密区)分区应是使用功能合理的基本原则。

  3、平面形式

  平面形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每一层的户数在减少,尤其是小高层和高层住宅。以前多为平均一梯8户甚至10户,现在减少平均一梯4—6户,最少一梯1—2户。密集的户型在后期将不收欢迎。

  二是平面形式增多,以前那种简单的十字形也在变化。“井”字、“米”字已经很少使用,“蝶”形、“品”字型以及单排式、错层式涌现出来。现在较多采用的是“品”字型(或“工”字形)结构和蝶式设计。这种形式的是最大优点在于采光通风良好,户与户之间无遮挡,住户观景效果良好。

  4、内部间隔

  以往户型间隔布局杂乱,功能分区不明。主要表现在:餐厅和客厅不分,开门即厅,厅当走道;卫生间对着房门,而且与卧室相邻,由于隔音效果不好,卫生间的水龙头一打开,相邻的房间深受噪音之苦等等。为此,户型间隔上应注意:

  ○开门是厅或玄关,饭厅与厨房相邻。

  ○卧室置于一侧,卫生间、浴室等置于一侧,中间形成一道走廊。

  ○走廊尽端是主卧室。

  ○一般都是“工”字、“T”字或者蝶式设计,景观互不遮挡。

  5、户型大小和构成

  户型大小到底多大才合适吗?

  户型大小与产品形态有着很大的关联。而住一般宅户型面积的分配如下:

  厅(起居室):20-45㎡   主卧室:15-25㎡

  次卧室:15㎡       次卧室:8-12㎡

  保姆间:4-6㎡       卫生间:4-10㎡

  厨房:8-12㎡       洗衣机间:4㎡(附污水盆)

  储藏室:6㎡        阳台:4-12㎡

  生活阳台:4-6㎡      走入式储藏室:6㎡

  上述面积中,保姆间、家庭团聚室、走入室储藏室根据商品房的目标客户而选择配置。

  除此之外,常见户型设计的细部处理还需改进的地方:

  ○起居室窗户:目前窗台高80-90厘米,外有封闭式阳台,两层窗户遮光,阳台栏杆一般在1.2米,人们站在阳台上不舒服,现在改进为落地窗户加透空栏杆,阳台有阳光室的作用。建议阳台的实栏板部分不要太高,影响使用效果。

  ○窗台:现在已从900、850厘米的窗台变矮、变大,下面可以走暖气、视野好,但需要有铁栏杆的保护。

  ○楼梯:2.7米层高的楼盘,一般为1层16步,每步17厘米,现在改为1层18步,15厘米高。这样增加了面积,但舒适度上升,特别是六层楼,会令老人、小孩舒服。75厘米是室内楼梯的最小宽度,如果厅比较小,楼梯可以独立做,厅大时楼梯可以用来美化客厅,成为一景。

  ○复式层顶:一般最低是1.5米,平均高度2.1米,有的采用威卢克斯窗直接开在坡屋顶上,采光好,但视野不好,不能看到天空。提倡窗向下落到普通高台的位置。

  ○室外防护护栏:一层防护栏杆开始缩回墙面,以至整栋楼都不得不做栏杆。

  6、功能分区

  住宅的使用功能虽然简单,但却是不能随意混淆的,简而言之一般有如下几个分区:

  ○公共活动分区:供起居、交谊用,如客厅、餐厅、家庭厅、门厅等。

  ○私密休息厅:供处理私人事务、睡眠休息用,如卧室、书房、保姆房等。

  ○辅助区:供以上两个部分的辅助支持用,如厨房、卫生间、储藏间、阳台等。这些分区各有明确的专门使用功能,有动、静的区别,有小环境的要求。绝大多数的平面设计都注意到了正确处理这个三个功能区的关系,使之使用合理又不互干扰。

  7、户型布局

  户型内部应如何布局和配比面积。根据调查,一般客户认为评价户型最重要的依次是:布局、朝向、楼层、使用率。可见布局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户型布局上,客户认为个功能区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起居室、主卧、次卧。有专家认为目前在130-140平方米总面积的户型里设计30平方米比较合适,从趋势上看,厅的面积下调,主卧室面积从15-18平方米调至25平方米。其中的原因是:

  ○客户年轻化,很少在家度过,回家时卧室是常用的空间,需要组合柜、电视,看书的位置,厅内一部分功能转移到卧室中。

  ○社区设置会所,会所改变了交友一定要在家的概念。

  ○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人的隐私权要求增加。

  在设计中通常安排餐厅和起居厅结合,但高标准的住宅内,可以考虑分开设置。但如果分开后,餐厅的光线、通风以及视野等条件均没有得到改善,或餐厅分离后反而更象扩大的通道,则不如不分开。特别是中小型住宅,一个大起居室的空间感、尺度感和生活氛围,便优于两个厅的分离设计。

  附: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把握新概念住宅户型设计的基本要点

  1、高科技和环保时尚住宅的新亮点

  2、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

  3、气候

  4、地形地貌

  5、社会、经济、生活科技的发展

  6、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开发商的要求

  7、家庭规模和结构

  8、家庭行为模式

  9、生活习惯、风俗、社会以及文化背景

  10、生理、心理的需求

  第三部分:住宅户型设计的新走势

  1、户型面积趋向使用化

  ○传统的一梯多户受到挑战,尤其是高层住宅的一梯八户井字形格局,由于使用效率低,功能质量差,愈来愈受到市场冷落。户数的减少,多边形的平面布局使得户型设计更趋合理。三角形、钻石形、六边形、斜十字形等布局形式不断涌现,每一户的居住质量都得到相应的关注及重视。

  大厅大户的结构显得落后,中户型设计基本上以大厅小房为主,而大户型通过增加房间数目、强化功能空间的手段也达到类似的效果。

  ○户内实用率比以前高,公共走道、室内走道、楼宇边角等公共面积减少,户型设计较以前更讲究如何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

  2、功能配置更趋完善

  ○主人房带卫生间已成为中大户型的必要设计。

  ○工作阳台的设置,同以前功能重合的阳台设计(把家务操作、观景等功能集中于一个空间实现)相比变得合理、方便。

  ○书房、儿童房、健身房、衣帽间等配套空间的设置、使室内活动更为舒适。

  ○玄关的设计,增加户内空间层次,亦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社会现实想吻合,使入室更衣换鞋等新风尚变为可能,促进居家健康化、安逸化。

  3、功能分区更为明显

  ○1996年以前的住宅,没有什么功能分区概念,在居家使用上极不科学,大厅功能比较混乱,基本上不区分休息娱乐区(客厅)与进餐厅(餐厅),一些卧室门直接开向大厅,设计十分不合理。

  1996年以后的住宅,开始注重使用空间的层次与分区的问题,三大分区理念:动态静态空间花分、工作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划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划分思想在户型设计当中得到有效贯彻。

  ○平面户型设计打破平面厅室划分的旧传统,利用凸出的边角,台阶、隐形走道等设计进行空间划分,使空间层次感更强,空间变化更大。

  4、户型设计更为贴近人性

  1996年以后的住宅户型设计与1996年以前的相比,一个显著的分别在于:现在的户型设计更为贴近人性,设计是出于居家细节设身置地为住户考虑的。

  ○传统的厨房多采用I型,现在则有I型、L型、还有开放式,半开放式的厨房设计(在小户型住宅及酒店式公寓运用用得比较多),在长度、宽度方面考虑到操作台、洗盥台,厨具电器壁柜的设置及摆放位、管线的安装、通风排气条件。

  ○落地窗、凸窗、角窗的普通采用打破单纯以阳台作为居室外延空间的局面。

  ○卧室门的朝向注意避免与其他房间门相对的现象。

  ○低窗台设计,可坐可卧,既增加了使用空间,又开阔了视野。

  ○些中小户型采用自由间隔设计,充分体现个性品位:其一,少梁柱对空间的占用及制约,使自由问题灵活方便。其二,室内空间多运用薄墙、虚墙(非砖石水泥结构),住户可重新进行间隔。

  5、设计观念变革

  ○朝向观念的变革

  不再追求户户朝南的设计,景观与朝向同样重要、户型设计更关注景观的方向而不是南北朝向/

  消费者开始关注小区内部环境的营造,开发商近年花大力气去塑造区内景观,住宅小区采用围合式、半围合式布局较多,只要是朝向中心花园的户型,基本上都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需求观念的变革

  随着目标市场逐渐细分化,购房群体日趋理性与个性,单一的户型需求演变变为多极化、多样化的户型需求,从而使户型设计也呈现多样化特征。

  1996年以前的住宅户型,同一楼盘同一类型面积相同,格局也相同,1996年以后的住宅户型,同一楼盘同一类型细分为几种面积结构有差别的户型,以满足相同收入阶层中不同的消费需求。

  6、从人口构成确定居住空间

  从家庭人口构成分析,7种套型即可适应1-6口家庭的各种构成情况。但套型设计还要满足家庭行为和生活模式的不同需要,反映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社会经济水平、建设标准、风俗习惯以及历史文化的差异。因此,套型模式就会千变万化,多样化也成为套型设计永无休止的追求目标。

  后语

  本报告旨在和大家探讨与学习,不足之处恳请指正和批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