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审批

  住宅小区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审批

  住宅小区内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审批程序与建筑审批程序相同。住宅小区内的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和道路,各种工程管线等要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实施统一的规划管理,住宅小区内新建道路及各种工程管线须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手续,并按照许可证的要求进行建设。

  城市住宅小区公用设施的规划管理要严格按照住宅小区规划和有关各专业规划及规范的要求实施。各项小区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必须由符合资格等级的有证设计单位设计。小区各项市政公用设施工程应向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办理报建,报建时应具备详细的设计图,土地使用证件及有关工程的规划批件。各种管线应在小区规划道路、花园绿地里埋设或架设,尽量采取地下敷设方式。

  沿小区道路设置的管线应依次由道路红线向路中方向排列,原则上一侧排列次序为供水支管、电力电缆、煤气管、污水管、雨水管,另一侧排列次序为供水支管、电信电缆、供水管、热力管。管线走向应与道路中线平行,横穿道路时应尽量与道路中线垂直。各种管线的敷设,除交叉处外不得重叠,如交叉敷设时,原则上应以技术条件较低的避让技术条件较高的,小管线让大管线,支管线让干管线,压力管线让自流管线,软管线让硬管线。

  各种地下管线的水平间距和管线交叉的垂直间距应达到规范规定的距离。地下管线的埋设深度,应根据道路的结构,标高和管线的安全要求,交叉情况而定。电信电缆、电力应尽量敷设在人行道或自行车道内。此外,还应控制小区道路红线范围内,除按规划设置各种管线、电话亭、指示牌、交通标志外,不得设置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

篇2:市政分公司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市政分公司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以党建创新促管理创效

  二公司市政分公司现有员工44人,党员19人,自20**年成立,在短短的3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的员工由成立之初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合同额也由最初的不足年千万元发展到目前的2.5亿,在分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的努力下,他们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的目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市政分公司能有今天的规模跟他们有一个坚强的组织保障是分不开的。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他们以党建创新引领管理创效,取得了规模和效益的双丰收。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采访市政分公司经理兼党支部书记何兵过程中,他说,当今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各种新思想,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在这种形势下,读书已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必须。从去年8月开始,他们逐渐开展了“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求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员工每季度要至少读一本书,并要写出自己的读后感上交党支部,利用橱窗的形式分期展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这项活动还在继续开展。为做到开卷有益,党支部还专门为员工编制了书目单,分为管理类、励志类、传统文化类、经济环境类四个板块,来帮助大家阅读。同时,为建设和谐的团队文化,分公司党支部在每个员工过生日那天,都会为大家准备一份精美的礼物和一本图书。细微之处见真情,这项举措让大家充分体会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创新点评方式,将党员点评和群众点评实际工作相结合。

  党员点评是创先争优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帮助大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市政分公司党支部将这项举措推广运用在一般员工身上,并创新使用了633表格的新形式,即通过突出成绩6点,主要缺点3点,改进措施3点三项,每人5分的形式,将每个人的优缺点明确的指正出来,并将统计的结果进行公式。员工们认为这种形式既有利于明确自身差距,查找不足,同时,也便于党支部有针对性开展活动,希望这项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另外,市政分公司党支部还积极开展“双向承诺”活动,要求每个部门和员工承诺具体的工作目标,通过会议、考核等方式,来保证承诺目标的顺利实现,并将创先争优活动和管理工作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合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市政分公司现有员工44人,平均年龄28岁,其中青年员工占70%,是个充满朝气的团队。分公司组建之初只有3个人,为广泛引进人才,市政分公司积极通过学校招聘、社会招聘、熟人推荐几个渠道入手,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了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梯队。分公司经理何兵曾说,人才问题是分公司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培养、选拔、任用后备人才,一直是分公司的重中之重。针对年轻人多,专业技术能力弱的问题,他们采取了两种途径来帮助青年员工迅速成长起来:一,导师带徒与轮岗制度相结合。在市政分公司一个青年员工一年之内平均要得到4个岗位的锻炼,从质量、安全到商务,测量,通过一年多的锻炼,基本已经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二,定期举办新老员工技术交流总结会,以老带新,加强培训。除此之外,市政分公司正逐步建立一整套的用人奖惩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尊重、和谐、进取的环境,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为分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实现公司与员工在利益上的双赢。

  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市政分公司将活动要求融入到具体管理工作当中去,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分公司党支部将继续努力打造团结,高效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的作用,努力实现公司基础设施领域经济效益成为公司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的发展目标,打造公司发展的新磁极。

篇3:好人好事先进事迹为重大市政工程项目把好质量关

好人好事先进事迹:为重大市政工程项目把好质量关

  上海z工艺研究所钢结构无损检测组是一支战斗在世博建设工程无损检测第一线的青年骨干队伍。他们秉承了研究所的严谨、敬业和创新的精神,将一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在了世博建设中,为举办一届圆满、精彩、成功的世博会做出了贡献。

  在筹建世博会的过程中,这支团队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并出色完成了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世博园区部分工程的质量检测任务。20**年,他们还承担了轨道交通11号线、13号线、虹桥机场T2航站楼、东方体育中心以及青草沙水库等10余项上海市重点工程的无损检测任务。这些工程大都结构新颖、布置复杂、技术含量高、参与面广,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的任务尤其艰巨。钢结构无损检测组不畏艰难,知难而上,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虹桥枢纽检测项目中,完成站前匝道、雨棚近28000吨钢结构的无损检测工作,工期紧、任务重、制作点又分散,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作、安装,与常规作业情况相比,难度简直无法想象。钢结构无损检测组动用了全部技术力量和先进设备,投入大量技术骨干充实队伍。他们进驻现场后,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图纸,核实检测部位,制定检测方案。由于项目工期紧,各施工单位均在交叉作业,为了配合施工方的进度,一线检测人员坚持24小时到岗。由于X射线检测有辐射,不能与焊接同时作业。检测人员吴哲、季浩栋等青年人主动申请中午休息时间进行检测。适逢7月的上海,中午的高温令检测胶片的成像质量明显下降。不得已,他们只好等施工方夜间作业结束以后,从后半夜开始工作,一直干到第二天上午其他工序的人员工作。技术负责人把大量的检测数据汇总,每周上报质量报告,与施工方研究分析检测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他们孜孜以求的工作动力来源于一个信念,那就是“打造优质工程,改善城市环境,方便市民交通”。

  钢结构无损检测组在所有的项目中,均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质量控制。项目组长坚持奋战在第一线,密切跟踪工程进展,与工程设计、监理、土建、安装单位之间协调沟通,确定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紧抓不放、严格防守,使施工计划更合理化,保证工程在高质量前提下按期完成。他们精湛的技术和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得到了业主、监理方和制作方的赞赏。

  20**年该项目组所在公司――上海z工程质量检测公司(该公司系上海z工艺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当选为上海市重点工程立功竞赛优秀公司。20**年11月,该项目组成员吴国裕、吴云生,在上海市建设工程检测技能比武活动中亮出绝活,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总而言之,钢结构无损检测组是一支业务精湛、敢于探索、勇于奉献的先锋模范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