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火灾应急疏散活动反思

  幼儿园防火灾应急疏散活动反思

  为了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处理火灾事故的工作机制。增强幼儿园在火险时逃生和自救能力。2012年4月28日上午,我园成功进行了消防演练活动,活动中,从火灾预警声响起到幼儿全部从教室到校园安全区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这次,演练活动的成功,与幼儿园领导对疏散演练活动进行周密布署,与师生严格,按演练方案进行实地,消防疏散演练是分不开的。

  1,为了进行这次演练活动,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总指挥的专项小组。确立了“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细节落实。

  2,演练前,让老师进行了模拟演练,提高老师的处理火灾突发事件的能力,每个小朋友准备了毛巾,作为消防演习用,为消防演习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消防演习过程,布置了消防演习现场,进一步确保消防演习的顺利及真实度,为了让每个老师都能提高防火意识掌握消防技能,也让孩子学会在发生火灾时,如何有效的报警。

  演练结束后,各班按指定的路线返回,安全有序地返回教室,返回教室后,各班老师针对这次演练活动作了总结,并对小朋友们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教育,这次消防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在这次消防演习活动,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让幼儿在活动中增强了自救能力,也加强了对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能力。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觉得在演练时,幼儿没有演习的经验,导致幼儿没有认真地投入扮演角色。而且内容比较单一,声音比较小,只有报警声,没有其它的内容(如人造化的火灾实景),缺乏火灾的真实性,如果在走廊上放一只冒烟的炉子或用一个大的铁罐里放柴点燃,那效果就更好了。

篇2:学生紧急疏散预案

  学生紧急疏散预案

  一、基本原则

  为了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加强学生安全工作精神,一切要从确保教育系统稳定,创造良好环境,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 的方针,我校认真组织对广大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有组织、有秩序进行宣传,为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彻底保证校内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特制订规章制度如下:

  二、规章制度

  1.定时定点对教学楼专人负责,维持秩序,防止拥挤。

  2.对各班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不少于两次。

  3.在对师生进行强化训练和基本技能操练的基础上,制定班主任责任制,即当发生特定重大事故或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时,由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学生疏散工作,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进行工作。

  4.班主任、任课教师(最后一节课)必须与学生同时离开教室,做到万无一失。

  5.保障楼梯道的照明,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6.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岗位到人。

  三、应急措施预案1.由在场的老师立即采取稳定措施,保持现场的稳定。

  2.把受伤学生及时送入校医室,进行初步治疗。

  3.及时向值班领导做详细汇报,如有必要则上报市教育局有关部门。

  4.由值班领导向学生家长及时联系。

  5.做好事故记录。

篇3: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为使员工在发生火灾时,能够有序的组织扑救和人员疏散,将伤亡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预案制定: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下列内容:

  1、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等级、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及单位周围环境。

  2、假设起火部位包括起火时间、原因及危及附近建筑物、设施等危险程度:燃烧物质、面积及火势可能蔓延的方向,火灾损失及人员伤亡情况等。

  3、组织机构,包括火场指挥部,通讯联络组,灭火行动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供水组,后勤组,警戒组等。

  4、明确各组的任务,组织程序及措施和各级指挥员及参战人员的职责。

  5、绘制假设火灾部位及周围环境的平面图,图中应表明消防水源情况,各组所在位置和扑救火灾,疏散人员(物品)行动路线。

  二、演练时间:

  根据61号令的规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

  三、方法和要求:

  1、各公司在组织消防演练时,事前要向本公司领导报告,许可后,方可进行演练,有关领导和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

  2、消防演练时,应在假设火灾现场设置明显标志,火场指挥员和参加人员应佩带标志。

  3、举行消防演练时,应周密计划,严肃认真,尽量不影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