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森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李林森是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组工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无私奉献、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他这种为党为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值得所有党员学习。现将我个人的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学习他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李林森不止一次在组织部的会议上说。“组织部是一个渡人的梯子,选人用人是党委的最大形象,关乎事业成败和群众是否真正满意。我们一定要鲜明市委用人导向,乐为‘基石’,善当‘伯乐’,做好参谋,把好选人用人关。”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以一身正气,做到了他在干部选任工作上的“完美标准”——“上的干部要让群众佩服,交流的干部要让社会信服,下的干部要让本人心服”。我们要学习他甘为人梯的心境,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追求完美品格,这也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学习他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李林森同志任劳任怨,爱岗敬业,纵观他的一生,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依然想到的是工作,就是躺在病床上,他依然通过打电话或召集相关部门同志到病床前,部置当前一些工作,他实在是放心不下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生怕工作没有抓好。作为组工干部要象李林森那样,自觉履行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待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甘于吃苦,不怕困难,勇于挑重担,处处带头,以身作则切实维护组工干部形象。
三、学习他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李林森推行的“四评村官”模式,让万源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换了气象,呈现出新模样,基层干部队伍焕发了活力。推行村企联合党支部,开展“五议”社区党组织班子活动,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在万源干部调任中,他旗帜鲜明地提出“四重”标准:“重品行、重实绩、重基层、重公认”。组织实施“千名大学生进万源”工程,解决乡、村班子老化和基层人才紧缺问题等等。就在他病危前,他还在思考着如何为乡村教师打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通道”。李林森同志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努力追求完美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工作中要学会思考,碰到难题,要敢于寻找破解难题的办法,用创新的思维方式来推动工作的开展。
四、学习他心系群众的坚定信念。李林森同志一生工作兢兢业业、勤奋务实,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之中,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称自己是“山里娃”,他对土地和农民有着真挚的情感,对基层干部有着同志加兄弟的爱,这种情感和爱融入了他的工作。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碰到有困难的人,他总会伸手相助。作为组工干部要以李林森为榜样,“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要多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真正需求,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篇2:老师先进事迹学习得体会
学习王生英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教师只有热爱教育,才会热爱学生,才会献身于教育。热爱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而不是事事以钱和前途来衡量自己工作意义的。因此教师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和对学生们、对国家和民族进步的责任心,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不计名利、无怨无悔。近日,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乡村女教师王生英的先进事迹,她的事迹深深的打动了我。
王生英这个看似普通而平凡的名字背后却珍藏着让人难以想象的感动,就是这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人,给我们这些刚刚走在教师岗位路上的人,带来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她犹如黑夜中的一颗星星,向我们指明了一条教育教学的光明大道!至今还没有一部电话的卸甲平村,30年前的贫穷和落后可以想像。而王生英老师却在那样条件下默默地从教30年,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30年里, 她把文明的种子撒进了几百名山村孩子的心里。30年里,为了她钟爱的教育事业,王生英不断地用残疾之躯搏击多舛的命运,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教坛乐章。
在众多的事迹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发生在王老师与她的学生李增江之间的事情。李增江是一个下肢瘫痪、靠双拐行走、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王老师每天背他上楼、下楼、去厕所,帮他解腰带、系鞋带,这一背一帮就是两年。李增江长高了,王老师背不动了,她的丈夫又默默地接过了“背”和“帮”的任务,这一背一帮又是4年。为此,王老师在家里对丈夫提出了“表彰”,并“任命”他为学校的“后勤部长”。毕业的时候,李增江的父母双双给王老师夫妇跪下,王老师拉不起来,只听这对父母泣不成声地说:“我们该给您跪,是您让我们瘫痪的儿子,能像个人样站在这世界上……”这就是王老师,一个胸怀博大的王老师。她对学生们的爱之至深、关之至切,远远胜过了对待自己的儿女。一个傍晚,王老师补课回来,路上重重摔了一跤,当www.aishibei.com她艰难地爬起来,强忍疼痛赶回家时,却看到了更令她心疼的一幕:五岁的小姐姐把两岁的小弟弟搂在怀里,倚着墙根睡着了。小弟弟满脸是血,小姐姐的脸上挂着泪珠。目睹此情此景,王老师的泪水夺眶而出,抱着两个孩子哭成一团。时隔多少年后,女儿上了大学,她终于理解了妈妈。她在给妈妈的信中说:“小时候,我们饿着肚子等你盼你,可你总是很晚才回来。说实话,我们都有点儿怨你了。现在我懂了,一个不热爱别人的人,怎么能爱自己的儿女呢?”是啊,对于自己的付出,王老师从不奢求什么回报,真是——大爱无言,师爱无边啊!
王老师对学生们的爱、对事业的痴迷,远远超过了对待自己的“前途”。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个残疾人不向上级伸手要一分钱,还利用工作之余帮学校修理教室。当她面对一个可以转公办教师的机遇时,她为了那些山里的孩子,毅然放弃了机会。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更何况是一个身患小儿麻痹的人。大家都知道,当你的工作与名利挂钩的时候,就会有怨有悔,永远不会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所以,做教师,就应做王生英一样的教师,柔弱双肩担起民族大任,孱弱之躯铸造教师之魂。
王生英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的感动了我,我要向王生英老师学习,像她那样: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以高尚的师德师风,做具有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的人民满意的教师。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会努力,持之以恒,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尽自己的所能向王英生老师看齐!
篇3:学习王伯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王伯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最近,根据开发区公共事业局和央子教管办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王伯祥同志先进事迹,结合自己在当前一阶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些感悟,谈几点体会。
一、深刻领会先模人物的精神实质
王伯祥同志是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代表,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榜样。在他们身上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科学发展、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体现了领导干部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升贯彻落实科学观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向王伯祥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忠诚使命、顾全大局的崇高境界,像他那样忠于党、忠于人民,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坚定理想信念,勇当先锋模范,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学习他们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品质,像他那样,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学习他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像他那样,对事业、对工作高度负责,恪尽职守,真抓实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学习他不怕苦难、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像他那样,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做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扎实搞好学习,深刻把握理解先进事迹和精神内涵,认真撰写高质量学习心得,深入交流座谈,形成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对照先进查找不足,要结合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以王伯祥同志先进事迹为标尺,深入开展分析检查,查找不足,分析原因,达成共识,制定措施,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认真谋划科学发展思路,着力提高个人科学发展能力。
二、对照先进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通过学习王伯祥同志先进事迹,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的实际情况,个人还存一些不足。
一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密切。存在就理论谈理论的问题,没有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身的突出问题,还做的不够,尤其是创新性开展工作的地方还有很多欠缺。宗旨意识仍不牢固,全心全意为人民、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水平有欠缺。
三是具体工作不够深入,联系教师不够紧密。听汇报情况多,实地调研较少。对同志布置工作多,思想沟通交流少,在工作的安排上,有时过于具体,制约了同志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以先模人物为标杆,不断改进工作、提升素质
在下步工作中,我决心以先模人物为指导,认真解决四方面的问题:
一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的深刻内涵。明确发展是体,科学是魂。大发展应有尽有,小发展你无我有,不发展一无所有。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只有困难。
二是解决思想方式www.aishibei.com问题。要发展就要创新。机遇向现实转化的程度,取决于思想解放的程度。解放思想没有边界,只有新的境界。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须创新工作思路,用改革的方法,趟出新路子。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到到;若是想不到,肯定做不到。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讨论,先做不评价,干成自有论。看不准不动手,看准了不松手,干不成不放手。
三是解决精神状态问题。要敢于工作上的跨越,而实现跨越,工作前进一小步,自己必须迈开一大步。只有以好于他人的工作质量,快于他人的工作进度,优于他人的组织机构,强于他人的工作后劲,多于他人的工作活力,才能实现超越目标。工作上的跨越,源于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勇争先的锐气。激情是向上的车轮,是萌发创新的冲动,是矢志追求卓越的动力之源。激情能唤起责任、创造奇迹、铸就伟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比精神、比气魄、比激情。干工作,就是要急、要抢、要争。急的是责任、效率;争的是一个个工作项目和一项项有利政策;抢的是机遇、时间和速度。
四是解决工作作风问题。工作要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天上十只云雀,不如手中一只麻雀”。对工作要亲历亲为,少一些对教师的安排,多一些直接操作;少一些模棱两可,多一些明确思路;少一些安排部署,多一些现场督办,努力营造只有工作压力,没有人际关系压力的工作局面,努力激发全体教师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旺盛热情和执着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