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研究报告
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争作贡献的有效途径。
一、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
以***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我们确定了“县委领导,组织部牵头,部门参与,基地(中心)带动”的“大培训、大效益、大格局”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新思路。5月17日至28日,尚义县选派3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51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分两批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进行集中培训。此次培训采取了专题报告、参观调研以及分组交流讨论等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结合这次培训,我们得出一些探索性的经验。
(一)高标定位,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前瞻性。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是领导人才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工程,根据我县干部人才现状和未来五年干部人才需求,完成《尚义县“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制定,着眼于造就一支“靠得住,有本事”,能驾驭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型领导人才队伍,明确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要在3年内将全县科级干部轮训一遍,5年内将全县在职干部普遍轮训一遍。
(二)分类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实施分类培训,有利于干部在某一方面接受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思维训练,有利于干部形成更明晰的岗位角色认知。一是突出开展以**大精神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其成为干部学习和培训工作的主旋律;二是加强对干部的市情、县情教育,同时适应本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际情况,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不同需求;三是突出专题内容的培训,我们坚持干部教育培训为全县GG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加大专题培训力度,注重对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领导方法和现代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
(三)完善模式,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提问+面授+考察+研讨+总结”的学习模式要推广并应得到有效贯彻。“提问”是指学员在学习之前或课后针对培训内容梳理工作当中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困惑或疑难问题,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并带着问题参加学习,教授与学员之间开展“互动”式教学;“面授”是指听指导老师讲授理论前沿问题和实践以及相关的知识;“考察”就是到具有一些典型和代表意义的经济发达区参观考察,直接感性的获得一些有关经济社会管理新的认知;“ 研讨”就是结合问题、老师的讲解和考察的情况进行交流探讨,使每一个学员对本职管理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视野更宽广,办法更务实有效;“总结”就是检查学习的效果。这五个环节是交叉循环进行的,有效避免了学习疲乏情绪,使每位学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四)高效管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严肃性。一是建立了干部学习教育基金保障机制,实行分级、分单位预算管理,县干部学习教育基金由县财政列入年度预算。二是建立了干部培训信息库,组织开发了“尚义县干部培训管理系统”,为全县干部培训管理提供了简便高效的操作平台,初步实现了对干部培训的微机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干部培训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三是在选派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时,要给选派干部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习纪律,这样有利于激发干部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尽管近年我们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且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主管部门抓干部教育培训的主动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上到下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分类的方式组织各类干部培训,由于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观念上的模糊,导致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组织部门、党校或行政学校在具体组织、具体落实,这种单纯靠一个或几个部门去抓培训去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覆盖面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上、质量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二是个别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安于现状,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能把参加教育培训真正摆到应有位置,认为抓具体业务和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学习,因而参加培训不积极、不主动。
(二)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没有全面认识教育培训同干部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没有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结合起来,在研究干部时注重了干部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表现,而忽视了干部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给干部产生了一种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与学不好一个样,学与不学不影响提拔重用的错误认识。二是在考核激励中只侧重于对“学”的约束,而忽略了对“教”的考评,缺少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在教育培训中对培训质量、教学组织、教师授课,并没有一个最终的评价,更没有任何奖惩措施。
(三)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在规律有待把握。一是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客体,作为这一特殊服务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没有发言何由“调训”向“申训”机制转变,有待研究。二是基层干部参加在职学习的工学矛盾还比较突出。比如在职研究生班,全县在读的干部不少,大部分又是单位的主要领导。学校集中面授时,走了许多单位的“一把手”,基层的工作受到较大影响。
三、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下一步打算
针对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下一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的思路是要紧紧跟上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紧紧跟上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紧紧跟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节拍。具体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思想观念。一是形成干部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建设”的新观点,树立和实践“大教育,大培训”的新理念,把干部教育培训这项战略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二是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自身成长相统一的新理念。要把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看成是推进党政干部全面www.aishibei.com发展的过程,把干部培训与干部自身成长内在地统一起来,激发党政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党政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形成“学习型干部”和“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干部变革学习和教育观念,从学历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干部教育培训“投入少、产出多、作用大”的观念。
(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一是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率及单位自办的培训情况同县组织部签订目标责任,纳入单位总体目标考核。二是实行干部在职学习学时学分制。把干部在职自学、正规化培训、短期培训及学历教育等干部教育培训的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用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一年一通报,并记入学习档案。三是坚持奖惩制度。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对学习成绩合格的,要颁发《干部在职学习合格证书》;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干部调整时优先考虑使用;对学习成绩较差的,要进行通报批评,进而在广大干部中形成讲学习、求进步、争培训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研究。一是加强培训需求调研。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战略任务,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参训干部的具体需求,进而使干部教育培训主动适应和引导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培训质量。二是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根据培训类班次、轮训类班次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培训、分层次教学,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差异化培训,根据富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培训对象不同来设置教学内容。三是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在坚持和完善接受性培训方式的基础上,要认真研究干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培训的互动性、研究性、开放性为方向,大胆积极地推进培训方式的创新。
篇2:重庆社区停车位分析研究报告
重庆市社区停车位分析研究报告
【背景分析】
截止2003年底,我国累计产销汽车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5.2%和34.21%,汽车工业增长大大高于GDP增长。2003年轿车市场高达75.28%的增长率再次创新了纪录。同时我国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部分城市已进入“私家车”时代,停车位的问题开始困挠那些刚刚走进小康生活的私家车主。据中国重机协会停车设备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机动车辆的保有量与停车位之比为5:1,停车位的满足率只有20%左右。预计到2010年我国轿车保有量将达到2000万辆,停车位按1:1.2(100%的基本停车位和20%的公共停车位)计算,总需求增加停车位480万个,平均每年需求96万个,可见我国停车位的缺口是相当严重的。
美国作为世界拥有量汽车最多的国家,除了纽约、曼哈顿一类的大都市的市中心,在美国找停车不是很难,他们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几乎所有的大型购物中心都建在城市新区和市郊,为的是那里地价便宜,可以设置广阔的停车场,如洛杉矶迪斯尼乐园的停车场面积竟比乐园本身大三倍。
早在2001年,重庆就以82410辆的私家车保有量位居全国第八,重庆车市近两年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单从上海大众车在渝销售来看,私人用户比例从2002年的26.7%发展到今年1-4月份的39.1%。与之相反的是在重庆市中心有“找车位比找女朋友还难”之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重庆9城区有各类公共停车场800余处,泊车位6万多个,对重庆有近20万个车位需求量来说,差距显而易见。为了解决重庆停车市场的无序发展,停车服务行业协会于2004年3月2日成立,国家发改委于6月1日也正式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停车场。在公共停车位政策面利好的情况下,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私家车停放时间最长的社区车库(位)。
以地下停车库为主的停车形式
目前重庆社区停车库主要有路边停车位、地面停车场、半地下底层架空停车场、地下停车库和立体车库等几种主要形式。路边停车场主要是针对传统临街建筑而言,而目前社区特别是新建社区大多是围合建筑,社区道路大多只设临时停车位。因而我们主要针对其它几种停车形式做一分析。
1、地面停车场:虽然地面停车场以价格实惠和停泊方便而受到广大车主的喜爱,重庆市也在《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规定地面停车位应不少于总停车位的10%。但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安全性差等因素,也开始受到业主的排斥。特别是对开发商而言由于地面资源极其有限且用途广泛,车位建设特别是新建小区已从地上转向地下的车库。
2、地下停车库:首先是舒适性大大提高,不必忍受风吹雨淋;其次是直达性好,业主可从车库直达楼层;再有安全性好,不仅是车本身的防盗、防损的安全性,还有人本身的安全性,现在深圳许多小区安装了地下门禁系统,既保证了业主的安全与尊宠,又避免外行人随意穿行;还可以享受专门的停车管理服务。这也是重庆最主要的停车场形式。大多小区都是裙楼的地下车库和小区绿化地下的集合车库。
3、半地下架空车库:其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地下停车库采光性差、空气质量差等因素催生的生态绿化停车形式,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圳等地对架空层不计建筑总面积等政策性因素导致这一绿色车库在发达地区盛行。重庆品质较高的部分小区如金科天籁城·紫园等也开始采用这一形式。
4、立体车库:目前主要有塔式和段式两种,其中塔式占地面积小,一般只需50㎡左右(7×7的正方形式),可以容纳50个车位,车位单个造价在6.75万元左右,重庆目前主要建在市区的电梯房内。如重庆合景大厦在长约35米,宽仅20米,高约2米的地下室就容纳了74个车位。
搞清停车位的权属关系
自从南京星汉城市花园首例小区业主因开发商出售小区停车位而状告开发商胜诉后,停车位的权属关系就一直受到广大有车族的关注,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多重庆开发商对此都讳莫如深,不愿对此发表看法。我们来看看国内外是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国外,如美国规定地下停车场为公用部分,业主享有停车的权利。法国更明确规定开发商有义务为每个住户提供其所需要的车位。
在我国,国务院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中对小区车位是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做出了明确规定。上海、深圳、汕头、南京等地就车库问题也出台了法规,这些地区无例外地采用了“允许规划外的车库出售,鼓励开发商多建车库”,而对规划要求配建的车库将一律禁止开发商出售。同时南京在2002年5月发布的《南京物业管理实施办法》中对车库收益作了明确规定:“物业管理企业经批准利用物业设置的经营性设施的收益,在扣除物业管理企业相应成本费用后,应当将收益的30%用于补偿物业管理的公共服务费,收益的70%纳入物业维修基金。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北京是我国第一个明确销售室内机动车位可单独核发房屋所有权证,也可与购买的商品房合并核发房屋所有权证的城市。
据重庆房管局有关人士介绍:重庆车库在按报审的规划设计图施工建成后,层高在2.2米以上的可以单独办理产权证。而层高在2.2米以下的,购买车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购买该车库上方的房产,才可以办理附属产权证。若地下车库属“人防工程”,不能向业主出售。随着物权法的进一步修订,车位结构的特殊性和产权的模糊性终将透明化,车位必将显示出它真正的市场价值。
究竟多少停车位最合适?
自从2002年我国轿车销售出现“井喷”后,停车位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去年上海市统计工业局的调查表明:上海市汽车(仅指小型及以下载客汽车)保有量和停车场的公共车位比为1:0.9,住宅小区平均每百套住房拥有8.4个车位,而广州省每百户车位仅有3.5个,广州市不足一个。天津目前机动车总量与公共停车泊位数之比为19:1,而北京为20:1。据了解,在台湾过去的十年中房价涨了三倍,而部分车位价格却涨了十倍。
一个城市的车位比多少才算合理,从国际经验值来看,车和车位的关系比最好是1:1.2~1.5。美国汽车与停车位的比例为1:1,香港为1.25:1,广州规划目标是在2006年达到2.5:1。国外对车位的解决办法多种多样,如日本发布了“车库法”,日本政府对住宅停车场设置提出具体要求,如在90年代初,要求商品房和出租房住宅区停车位数量分别达到住户数的100%和70%,据98年实际统计,日本商品住宅区停车泊位数已达到80%,而出租房则达到60%。
在国内,成都出台新的“城市交通规划”中指出:已建成的旧城住宅区如果车位不够,可通过地产租价或周围停车设施收费引导等方式解决。达不到新的比例标准的,车位数不够的,新房产项目将不能通过规划审批。北京、上海等地要买车前必须要有已取得有效车位的证明材料。而杭州的杭州大厦则通过修建屋顶停车场和立体车库加以解决。上海相关政府规定,上海新建住宅区的停车位将不会低于套均0.5的标准。
重庆市政府在《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中指出:“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必须按规定设置停车位,停车位的数量由建筑面积确定,居住建筑每300平方米至少设置一个停车位,公共建筑每200平方米至少设置一个停车位。”从套均指标来看,大多数被调查楼盘都比较低,特别是单位集资房和普通性小区,而具有一定品质感的小区大多比较注重车位比的配置,但也仅达到3:1、4:1。目前一些在建的项目如龙湖水晶郦城套均指标达到1:0.7,处在CBD区域的洲际·半岛新城车位配置率也高达70%。新的小区在规划中比较重视停车位情况,据称冉家坝的城投项目将打造重庆第一个1:1车位的住宅小区。
到底要付出多少?
车位的售价与租金根据小区品质、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供求关系不同,而各地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一般地下车位的建安成本是地上车位的1.5~2.5倍。
从车位销售角度来看,重庆目前出售车位的小区不是很多,有的开发商为了尽快收回投资实现滚动开发而推售车位,大多小区为了缓解销售压力,大多只是租赁。从车位租赁情况来看,重庆大多数小区的车位利用率不是很高,大多在25-40%的使用率。这与目前重庆私家车的拥有率不是很高有关,在重庆普通经济性轿车的养车费用每月在1500元左右,而其中停车费大致占到20-30%的比重,重庆汽车使用费在全国最高,市内过路和过桥费单车2500元/年。重庆居民有“买车容易养车难”的观念,大多持币待购。重庆小区停车收费措施市政府在99年和2000年分别出台了指导意见,在2002年12月又出台了《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从25日起正式执行的收费标准将实行“三条腿走路”: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全市范围内住宅区的露天或地下配套停车场收费则实行指导价。
从重庆目前的进行车贷的11家金融机构态度来看,大多数银行都出台了小区车位贷款办法,对“仅供商品房小区内的房地产权利证明,或拥有单独房地产权利证明,但必须随同商品房一同买卖或同一小区内业主购买的车库(位)”提供最高七成十年的按揭,按揭贷款利率按照同档次人民银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业主可以单独办理或车库随商品房“打包”按揭。
从这次的调查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调查楼盘大多销售率在90%左右,选取的楼盘中既有已入住近三年的楼盘,如九鼎花园、沙国税等。有正在分期发售第二期的楼盘,如丽水菁苑、爱丁堡等。小区基本处于成熟阶段。小区私家车拥有比率大多在8~17%之间。从小区业主对停车位的反响来看,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小区的车库的智能化管理和车位租金还是比较满意。但车库的便利性和采光等方面还需加强。
篇3: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研究报告
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研究报告
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措施,是党员干部服务经济建设、争作贡献的有效途径。
一、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
以***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我们确定了“县委领导,组织部牵头,部门参与,基地(中心)带动”的“大培训、大效益、大格局”的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新思路。5月17日至28日,尚义县选派30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和51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分两批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进行集中培训。此次培训采取了专题报告、参观调研以及分组交流讨论等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结合这次培训,我们得出一些探索性的经验。
(一)高标定位,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前瞻性。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是领导人才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工程,根据我县干部人才现状和未来五年干部人才需求,完成《尚义县“十一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制定,着眼于造就一支“靠得住,有本事”,能驾驭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新型领导人才队伍,明确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要在3年内将全县科级干部轮训一遍,5年内将全县在职干部普遍轮训一遍。
(二)分类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通过实施分类培训,有利于干部在某一方面接受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思维训练,有利于干部形成更明晰的岗位角色认知。一是突出开展以**大精神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其成为干部学习和培训工作的主旋律;二是加强对干部的市情、县情教育,同时适应本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各方面实际情况,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不同需求;三是突出专题内容的培训,我们坚持干部教育培训为全县GG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加大专题培训力度,注重对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领导方法和现代管理知识技能的学习。
(三)完善模式,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提问+面授+考察+研讨+总结”的学习模式要推广并应得到有效贯彻。“提问”是指学员在学习之前或课后针对培训内容梳理工作当中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困惑或疑难问题,提前进入学习状态,并带着问题参加学习,教授与学员之间开展“互动”式教学;“面授”是指听指导老师讲授理论前沿问题和实践以及相关的知识;“考察”就是到具有一些典型和代表意义的经济发达区参观考察,直接感性的获得一些有关经济社会管理新的认知;“ 研讨”就是结合问题、老师的讲解和考察的情况进行交流探讨,使每一个学员对本职管理工作的认识更加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视野更宽广,办法更务实有效;“总结”就是检查学习的效果。这五个环节是交叉循环进行的,有效避免了学习疲乏情绪,使每位学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四)高效管理,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严肃性。一是建立了干部学习教育基金保障机制,实行分级、分单位预算管理,县干部学习教育基金由县财政列入年度预算。二是建立了干部培训信息库,组织开发了“尚义县干部培训管理系统”,为全县干部培训管理提供了简便高效的操作平台,初步实现了对干部培训的微机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干部培训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三是在选派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时,要给选派干部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强化学习纪律,这样有利于激发干部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尽管近年我们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并且取得了显着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一些难点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一)干部教育培训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主管部门抓干部教育培训的主动性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我们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从上到下是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分类的方式组织各类干部培训,由于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观念上的模糊,导致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组织部门、党校或行政学校在具体组织、具体落实,这种单纯靠一个或几个部门去抓培训去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覆盖面上、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上、质量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二是个别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安于现状,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能把参加教育培训真正摆到应有位置,认为抓具体业务和经济建设才是硬任务,强调工作忙、任务重,抽不出时间学习,因而参加培训不积极、不主动。
(二)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一是没有全面认识教育培训同干部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没有把干部的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有机结合起来,在研究干部时注重了干部在德能勤绩廉方面的表现,而忽视了干部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给干部产生了一种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与学不好一个样,学与不学不影响提拔重用的错误认识。二是在考核激励中只侧重于对“学”的约束,而忽略了对“教”的考评,缺少对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评估。在教育培训中对培训质量、教学组织、教师授课,并没有一个最终的评价,更没有任何奖惩措施。
(三)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在规律有待把握。一是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基本上还是“计划式作业”,受训干部作为教育培训工作的客体,作为这一特殊服务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没有发言何由“调训”向“申训”机制转变,有待研究。二是基层干部参加在职学习的工学矛盾还比较突出。比如在职研究生班,全县在读的干部不少,大部分又是单位的主要领导。学校集中面授时,走了许多单位的“一把手”,基层的工作受到较大影响。
三、我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下一步打算
针对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下一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的思路是要紧紧跟上干部制度改革的步伐,紧紧跟上新形势对干部队伍的新要求,紧紧跟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节拍。具体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思想观念。一是形成干部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建设”的新观点,树立和实践“大教育,大培训”的新理念,把干部教育培训这项战略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二是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自身成长相统一的新理念。要把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看成是推进党政干部全面www.aishibei.com发展的过程,把干部培训与干部自身成长内在地统一起来,激发党政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党政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三是形成“学习型干部”和“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要求干部变革学习和教育观念,从学历教育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干部教育培训“投入少、产出多、作用大”的观念。
(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机制。一是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目标考核制度。每年初,各单位就参加各类培训的数量、质量和培训率及单位自办的培训情况同县组织部签订目标责任,纳入单位总体目标考核。二是实行干部在职学习学时学分制。把干部在职自学、正规化培训、短期培训及学历教育等干部教育培训的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用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一年一通报,并记入学习档案。三是坚持奖惩制度。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对学习成绩合格的,要颁发《干部在职学习合格证书》;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干部调整时优先考虑使用;对学习成绩较差的,要进行通报批评,进而在广大干部中形成讲学习、求进步、争培训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研究。一是加强培训需求调研。从实际出发,分析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任务和战略任务,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参训干部的具体需求,进而使干部教育培训主动适应和引导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干部教育培训需求,以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培训质量。二是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根据培训类班次、轮训类班次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培训、分层次教学,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行差异化培训,根据富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培训对象不同来设置教学内容。三是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在坚持和完善接受性培训方式的基础上,要认真研究干部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以培训的互动性、研究性、开放性为方向,大胆积极地推进培训方式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