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小学三年级(6)班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特点:
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测试情况:
三年(6)班共52人,参考率100%,平均分81.615分,标准差22.56,及格率84.615,优秀率30.769,关注率21.154。总体看,测试结果还可以。
三、答卷情况。
(一)、基础知识:
1、抄写句子。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能抄写准确,也有个别学生抄漏字词的情况发生,有些粗心。
2、看拼音写词语。让学生写汉字,重在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从答题情况看,孩子们书写正确工整,得分率较高。“适应”写出来的较少。
3、比一比,组成词语和把词语补充完整,这两题得分率也很高,体现出学生在词语方面掌握较好。但是在选择两个词写句子这小题时,就出现语病,看来对于写完整的句子还有欠缺。
4、按要求填写,默写古诗,写反义词。学生基本上这三题都很少扣分。
5、按要求改写句子。旨在考查学生写陈述句和把、被字句。此题满分率也算高。
6、找一找,连一连。此题考查学生对千字文的背诵情况,基本上能连正确。
(二)、阅读部分:
这部分试题分课内课外各一篇短文进行。是检测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积累和独立阅读短文进行思考的能力。
第一部分:写音序、部首、选词、仿写词语、体会文意,其中1、2、3答题不错,4题有部分同学不能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第二部分:短文的阅读能力在此题中充分体现。学生的理解,大部分只停留在表面,失分较多。
(四)、习作部分:
作文。作文要求写自己的家乡或美丽的地方。由于这篇文章学生平时接触过,所以基本上的学生写得还可以,满分的也有几个。但在书写过程中,写错别字、语序较乱、标点乱用等现象还是很常见。
四、存在问题:
1、从整体上看,个别学生答题字迹潦草,书写不规范,卷面欠整洁。
2、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出现漏题、审题不清的现象,造成失分严重。
3、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很欠缺。
五、综合分析意见:
1.教师要进一步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2.教学中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要让学生准确掌握字的音形义。
3.改变重背诵轻默写的,从试卷情况看,学生不是不会背诵,而是不会写,往往在写上丢分。
4.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上下功夫。
5.加强习作训练,要多为孩子创设写作机会,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6.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读题、审题的能力。
7.实行培优扶困计划,加强对后进生的课后辅导。
语文的世界是广阔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势在必行的,问题虽然存在很多,可喜的是我们已自上而下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并在努力的实践中,摸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方法,我们会结合试卷上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爱上阅读,从读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篇2:一年级(2)班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年级(2)班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此次语文考试卷的命题内容为“四大块”:一是拼音乐园;二是字词乐园;三是读写乐园;四是课外天地。从题型设计看,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准确考察了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更贴近了学生本身的具体实际。
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这是较以前一个很大的进步。今后在教学中继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大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内容班级全面,包括拼音字母表、声母等等。内容紧扣课本,不乏灵活性。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在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中,“菊花”这两个拼音写错的比较多,这也是与自己平时没有练习到有直接联系的。今后拼音还要加强训练。
第二题是字词句。很多孩子没看懂题,不会分析例子。相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孩子的直观思维较强,每一道小题对学生来说都是有难度的。例:颗和棵的选词填空,各种各样的第二个各错的比较多。第(九)题孩子失分率较多,按课文内容填空大多数孩子会背,但字不会写。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量还有点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平时只要求背诵而没要求写的原因。
第三题是读写乐园。第四题背节日有很多孩子乱写,元旦节孩子都不会,这是老师都漏掉的知识,但看情况我们班的孩子层次差的要多。同样的没学过人家的就比我们的强。把字词的序号写在短文的括号里并把这幅画画下来。失分很多,学生看不懂意思,画画也是乱糟糟的。阅读短文,由于短文篇幅较长,没有拼音出现。问题零碎,识字量有限,学生们答得五花八门,只有少数的学生答对,今后在阅读上还需多下功夫。
第四大题是课外天地。这一题学生做得比较理想。三字经和古诗文阅读是一年级重要的课外阅读。
在对本套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认为需要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下功夫,在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需要重视: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务之急。
从某种意义上学习态度决定学习效果。习惯所起的作用绝对大于一时一地所取得的考试成绩,而且习惯和学习成绩是联系在一起的。当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必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肯定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受益非浅。
2.积累——语文课不可关闭的窗口
积累是创新的前提,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有教丰富的积累,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读“万卷书”的时候可以积累,许多体式、结构、佳篇,似蜜蜂采蜜,广收博取。因此,作为教师,应清楚的认识积累和创新的关系,大胆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积累。
3.在平时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同时要创设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并能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语文运用于生活。
从本次的考试分析中,得到了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抓牢基础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其思维的灵活性。
篇3:六(1)班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城东小学六(1)班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全班59人,实考59人。
各班的平均分:1班87.49;2班83.44;3班83.59,4班76.82,
全段前20%有13人,分别是:zz;后20%有7人,他们分别是:zz。
主要原因分析:
1、班级平时的积累不够扎实。如“静谧”和“精密”一词,有好多同学写错了。再如最后一个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部分同学不会背诵,当然就不能概括出来。
2、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题失分多。因为平时没有好的读书习惯,加之阅读量严重偏少,导致对短文的理解不够,无法回答问题。
3、习作质量偏差:字数不达标,内容不充实。其主要成因还是平时阅读量少,没有积累,如何应用?
4、有部分学生的写字实在是太差,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把字写端正,导致基础题失分,这是十分不应该的。
主要整改措施:
1、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好好阅读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加倍的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3、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继续做好培优辅困工作,帮助中等生提高成绩,同时要特别关注那7个关注的学生,平时教学中加强辅导,尽量在基础的学习过程中由老师把把关,尽量不要将困难带入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