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的要求,以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3.1品管部负责对专检点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并对发生严重不合格时,组织各有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确定处置方式。

  3.2品管部、生管课、仓库和各生产车间负责本部职能范围内,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隔离和处置。

  3.3必要时总经理负责严重不合格的处置结果的的审批。

  4.措施和方法

  4.1总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使用。若发现某种产品,通过检验判断,属不合格品时,应按本程序所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和处置,并由品管部通知有关责任部门。

  4.2不合格分类:常规一般不合格、超常规一般不合格和严重不合格。常规一般不合格为易出现,易纠正的不合格;超常规一般不合格为不应出现,但量少的,偶然出现的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为成批的,不断重复出现的超常规不合格,后果严重的不合格(严重影响合同顺利履行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4.3原辅材料外加工配件不合格控制。

  4.3.1 品检员对外购的原材料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时,应记录并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必要时报品管部经理处置,同时通知生管课,并要求生管课协助处理,通知材料仓库管理员对不合格进行隔离和标识,各有关部门根据不合格报告的信息,做好以下工作:

  a)原材料仓库的仓管理,将品检员检出的不合格,立即移到仓库的不合格区,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该批产品进行不合格状态标识,隔离并做好记录。

  b)品管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为了保证外购原材料的质量,本公司对不合格的原材料一般采用拒收的进行处置;如拒收的结果对生产影响太大,则在顾客许可的情况下让步接收;或让步选用。要求使用部门选用,处置的结果由品检员在检验记录中记录。

  c)生管课负责及时实施处置意见。

  4.不合格品的控制

  4.4.1对出现的常规一般不合格,需要返工的,则由操作工进行返工,返工后需重新检验,作报废处置的,则将不合格的半成品置于专用的容器或场所,并进行标识。对这一过程不作记录。

  4.4.2对超常规的一般不合格,品检员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必要时由品管部经理处置。

  处置的结果应记录于《品检日报表》中。

  4.4.3 对出现的严重不合格,各有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a)品检员对不合格品按《标识和追溯性控制程序》进行不合格品标识,记录。与此同时将记录交到品管部。

  b)品管部根据提供的信息填写《不合格评审表》,召集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并记录于《不合格评审表》。参加人员应对得置结果签字确认。必要时由总经理批准。交相关部门或人员执行。

  c)处置部门指定人员负责实施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并将结果记录于《不合格评审表》中。交回品管部。

  d)若作返工或返修,返工或返修后,有关车间应立即通知品管部品检员,品检员按《产品的监视测量的控制程序》重新进行检验和记录。经重新检验合格的产品才准予入库或转序。

  4.5本公司根据产品生产工艺的特点,对不能进行返工的不合格半成品都作报废处置,为此不存在向顾客或其代表提出让步申请。

  4.6成品不合格品的控制

  4.6.1品管部的抽检人员,按《产品的控制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抽检,对超出允许范围的不合格结果,抽检人员进行标识,并要求制造课进行全面翻箱,由制造课对不合格进行处理,必要时由品管部经理处置。

  4.6.2顾客或其代表的抽检中发现不合格,经品管部经理确认后,按《标识和可追潮性控制程序》要求现场管理进行不合格品标识,同时作出全面翻箱的处置。

  4.6.3上述的不合格品处置,由处置人员记录于相应的检验记录中,如为难以纠正的严重不合格,应填制《不合格评审表》,并由品管部经理召集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并记录于《不合格评审表》中,参加人员签字确认,必要时由总经理批准。

  4.6.4对返工的产品应进行重新再检,合格后方可放行。

  4.7交付后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4.7.1产品交付后,当顾客对该批产品提出异议时,业务部应立即作出反应,并与顾客沟通,必要时由品管部对质量确认或到法定检验机构检验。

  4.7.2 根据检验结果,由业务部同顾客进行协商,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处置结果填制于《不合格评审表》中,必要时由总经理批准。如有进行返工的,则经返工的产品必须经重新检验合格方可再发出。

  4.8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严重不合格时,品管部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后果,同时开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交责任部门。具体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9所有不合格的记录,品管部按《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5.相关文件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保管部门 保管时间

  不合格评审表 品管部 1 年

  各检验记录 品管部 1 年

篇2:地产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地产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确保公司在产品和服务提供中发生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3.1公司的稽查小组负责公司的不合格品控制,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判定、评审、处置及验证工作,并监督检查各部门的不合格品控制情况。

  3.2审计部负责对项目资金运中不合格品的管理。

  3.3工程部负责对项目施工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的管理。

  4.控制程序

  4.1公司质量活动中的不合格品包括:

  a)工作质量的不合格,包括未通过立项报批的文件资料以及影响《项目运作方案》正常实施的行为和结果。

  b)开发产品中的不合格,包括工程建设中未通过验收或不满足质量标准、融资投资回报以及提供的服务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4.2不合格品的标识与隔离

  a)工程实物中不合格品的标识,除了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注明不合格外,项目部要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对不合格的工程实物进行标识。其它不合格品, 通过相应的文件、纪要、签署的意见等作为不合格品的标识。

  b)对不合格的业务活动涉及的文件资料用单独文件夹(盒)存放;

  c)对不合格的工程实物,由施工单位按其质量管理规定进行隔离,项目部负责监督检查,并予以登记。

  4.3不合格品的评审

  a)当发现不合格品后,由发现部门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公司稽查小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

  b)评审应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订处理方案,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参与评审人员签字认可后,报分管领导审批,对项目的正常运作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合格品的评审意见,需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c)根据处理方案中规定的内容期限,由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4.4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案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a.返工或返修;

  b.让步接收;

  c.降级使用;

  d.拒收或报废。

  4.5不合格品处理的验证

  稽查小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进行验证,填写"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由参与验证人员签字,并报分管领导审批,验证合格后,关闭"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

  4.6 项目部负责按照Q/TZH-WI-02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组织进行处理,并对施工和监理单位的不合格品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7不合格品的控制分析

  a)稽查小组负责将不合格品的控制情况,在月度经理办公会上及时通报。

  b)在每次管理评审前,稽查小组要对公司不合格品控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编制"不合格品控制分析报告",提交管理评审。

  5.质量记录

  5.1 QR15-01 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

  6.支持性文件

  6.1 Q/TZH-WI-02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

篇3: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品控制

  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品控制

  1 目的

  对不合格品(包括有形产品和服务)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项目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服务提供发生的不合格的控制。

  3 职责

  3.1公司各分管副总经理分别负责批准其管理权限范围内的重大不合格的评审。

  3.2材料部、项目部分别负责实物不合格品、施工过程中不合格的归口控制。

  3.3不合格的责任部门负责对所发生的不合格进行记录、标识和处置。

  4 要求

  4.1为防止实际不合格的扩展,公司对采购的有形产品、工程质量、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提供的服务中的不合格进行控制。

  4.2不合格的标识,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中的规定执行。

  4.3所有发生的不合格,不论其严重程度,均应在相关的凭证或检查记录中予以如实的记录和确认。

  4.4有形产品的不合格,如可行,则应与不合格的产品隔离,否则应严格进行标识。

  4.5不合格的评审

  a)一般的不合格,即个别的、孤立的、偶然的及其影响程度轻微的,可不进行评审,即处理。

  b)严重不合格应及时进行评审。

  c)评审可以以会议的形式,也可以以记录的方式进行。

  d)评审需确认不合格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并对影响程序和如何处置作出结论。

  e)保存不合格评审的记录。

  4.6不合格的处置:

  a)一般的不合格由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纠正或整改;

  B)经评审的不合格由评审人提出处置意见、分管副总经理批准,由责任部门实施;

  C)处置的方式应符合相关程序的规定要求。

  4.7返工或返修的不合格有形产品,应在返工或返修后按检验控制程序再次进行验证或检查。

  4.8对于在产品交付给顾客或产品投入使用后发现不合格,应同样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4.9公司编制并执行《材料及设备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合格工程、施工控制程序》,保存不合格控制过程中形成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