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先进事迹

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先进事迹

  1975年10月出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研究院大地所职工。自2000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大地测量与GNSS卫星导航方面的研究。作为一名党员,E同志按照章程的要求,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在工作和学习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E同志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 坚持学习,保持本色

  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大思想和**大理论,认真学习 “****”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努力践行*****,在政治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遵守社会公德,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他忠诚党的E事业,党性观念强,在大是大非面前,观点明确,旗帜鲜明。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学习活动,团结同志,遵纪守法。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工作在科研一线,热爱集体,关心同志,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注重自己世界观的改造,注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 勤奋工作,业绩突出

  他在海岛礁重点项目,特别是20**年的东海技术试验中,表现突出。东海技术试验是由研究院牵头组织的一次大型试验,E同志是东海技术试验的技术攻关组组长,负责整个试验的技术攻关工作,以“周全部署,合理安排”以及“问题不隔日,难题不跨周”的工作精神贯穿整个试验过程。E同志为保障试验高效、有序、合理进行,工作在试验一线,与各技术组进行沟通协调,调度、指挥试验人员,编写每天试验计划,保证了试验正常有序的进行。

  三 开拓进取,积极创新

  927工程主要解决的难题是人力无法到达或无法登岛的情况下如何定位和测图。在定位方面,提出了不接触的GPS激光测距定位方法及其系统和硬件,利用GPS近景交会定位系统实现大比例尺测图;在岸线测量方面,采用GPS浮标支持的近景摄影测量等新方法进行测量,尽可能的降低测量的危险性,提高工作效率;申请了多项专利,促进了科技发展。在这次试验过程中,对海岛礁各种理论、方法、技术的理解更加深化、细化和具体化,使得各套硬软件系统和新方法更加实用化,更加便于操作。

  四、身先士卒,扎实严谨。

  在20**年的东海技术试验中,E同志作为GPS近景组的课题组长,安排GPS近景组人员的技术工作,解决技术细节问题,特别是在GPS近景系统试验中,浮标船的合理布局是保证最终解算精度的必要条件。但海况复杂,当其中一个浮标船调好位置时,其他浮标船本已调整好的浮标船因受波浪影响需重新调整,一次试验往往要调整多次,E同志一直坚持在测试船上负责浮标船的调度工作,确保按照预定方案完成试验内容。同时督促课题组成员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撰写试验报告,使得GPS近景组在试验中获得开拓性成功。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E同志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做好各项工作。

篇2:杂志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先进事迹

杂志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先进事迹

  E,男,1958年12月生,汉族,中共产党员。现为《科学》编辑部主任,研究员。出版发行16部专着,发表论文100余篇。

  一、主持《E科学》杂志,使之成为一流学报

  E同志能自觉学习和实践*****,在思想上和工作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各方面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E接手主持《E科学》杂志以来,将一个极普通的三流杂志(《E科技动态》),经过几年的努力,办成国家一流学术杂志和国际检索期刊,成为全国三大期刊检索机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同时收录的少数核心期刊之一,并被国际6大检索机构的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和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E科学》改刊几年来,年年都在变,随着行业变,随着目标变,一年一个新台阶。由E主持的《E科学》杂志在我国首届E优秀期刊评选中被中国E学会评为E优秀期刊一等奖。《E科学》既注重社会效益,也注重经济效益,双效齐升。在提高学术质量和期刊影响力的同时,也通过各种办法,提高经营能力和自我发展水平,目前《E科学》是我国学术类期刊中具有较高影响力和较强经营能力的期刊之一。《E科学》杂志自20**年3月起被权威机构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评为E类5种核心期刊之一。这是最新最权威的中国核心期刊排行榜。据20**版《中国期刊印证报告》(核心版)统计,《E科学》20**年的影响因子为0.721,在E期刊排名中名列第四,总被引频次为932,在E类期刊排名中名列第三。总分值为51.3,在所有1800多种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11位。按影响因子统计的常理来说,一个期刊在大幅增加发文量的情况下,其影响因子应该大幅下滑,然而《E科学》连续几年在大幅递增发文量的情况下,其影响因子还保持在较高水平,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承担《E科研50年》院庆文集的主编重任,圆满完成任务

  20**年是我院50年大庆的总结之年。受院领导的信任和重托,E担任了50余万字的《E科研50年》的主编重任,在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资料缺、协调难的艰苦条件下,在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共同支持和协助下,经过多半年的努力,加班加www.aishibei.com点,翻阅资料、核实数据,几易其稿,顺利地完成了预期目标和要求,按时出版发行,受到院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同时积极参与完成了院庆活动中两个会议的主题发言和主持辞的撰写,凭着对本职工作和研究院的热爱,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撰写了回顾研究院50年发展历程的长诗《E科研之歌》,极大地鼓舞了研究院新老同事的士气,提振了开创未来的信心,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肯定,为院庆活动增光添彩。

  三、承担并完成了多部论着,在E软科学领域多有建树

  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E还承担了西部测图项目中的《西部测图工程纪实》三卷本丛书的编写任务,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目前项目进展顺利。E20**年还申请了重点实验室的基金项目《近十年中国地图学史和地图哲学研究综述》项目。多年来,E勤奋钻研,出版发行《地图E与中国疆域变迁》、《中国E与人文社会》等16部专着,发表论文100余篇。

  四、主持完成《西部测图工程》丛书审定稿

  20**-20**年主持《西部测图工程》丛书编制课题,进展顺利。今年按预定目标完成了丛书的《西部测图工程纪实》和《西部测图抒怀》两书约60余万字的终审稿的撰写,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力争20**年8月出版。

  五、参与完成中国地图史回廊设计和文字审定

  20**年作为主要专家参加了国家E局办公室安排的E基地大楼三层地图回廊的中国地图史宣传的策划和设计,主要完成了各朝代地图史内容的设计、文字撰写和审定,以及辞赋体的“序”的初始本的撰写。

篇3:研究中心研究员先进事迹

研究中心研究员先进事迹

  E同志现任中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为政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支部组织委员。作为一名入党十多年的党员,一直具有牢固的共产主义信念,热爱祖国,热爱党的事业,能够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两年多来协助支部书记开展支部的各项工作,认真组织中心党员和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大政方针,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和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及时领会、传达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政策和指示,努力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在工作中,作为院的学术带头人,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家建设对基础地理信息的应用需求,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开展基础科研工作。近两年在空间数据库建设、政务信息空间化、空间数据仓库构建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获E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发表论文8篇,20**年指导毕业的研究生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部分成果在国家综合管理部门的业务运行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务院应急平台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课题中,克服了人员少、时间紧、安全保密要求高等困难,经过多次对建库方案的设计修改和试验,解决了海量空间数据建库的难题,在课题组的共同努力下按时为国务院应急办安装部署了1:100万、1:25万、1:5万三级比例尺覆盖全国范围的多尺度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国家层面的应急指挥、分析、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并在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中发挥了作用。

  在负责完成的“GDP空间化和更新方法研究”课题中,对现有的统计型行政单元主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GDP进行空间化模拟,提出建立了以地理格网为单元的GDP空间化的方法,解决了GDP以行政边界为单位的计算方法所造成的空间定位不稳定、不精确、不统一等一系列与空间数据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建立的全国公里格网的GDP栅格数据集在多次突发事件的灾情评估中发挥了作用。负责的一项国家863重点课题,通过2年多课题组的共同努力,在空间数据仓www.aishibei.com库构建与联机分析、遥感快速制图、空间信息智能搜索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申请了四项专利,系统成果已经安装在国办内网,扩展了国办空间信息服务系统遥感监测的区域范围和内容,直接为国家跨境资源、能源开发与利用等一系列的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提供空间辅助决策服务。

  坚持服务大局,深化业务应用,积极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E应急保障服务是中心当前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20**年,在玉树地震、江西抚州垮堤和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中,E同志都以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从指挥、服从调度、主动服务。为灾情信息的获取、处理加班加点,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国办、中国地震局等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及时了解灾情、开展救灾工作提供了E保障服务。

  在承担科研工作的同时,负责中心支部的组织工作。政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是中国E科学研究院对外重要宣传窗口之一,为保障中心各项工作尤其是科研任务的顺利进行,作为组织委员,能够坚持原则,维护大局,围绕科研这个中心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协助支部书记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和纪律教育,增强了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近两年支部严格按照程序完成了2名积极分子的入党和1名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党员人数已占中心全体职工的55%,还有3名积极分子向支部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进一步提升了支部在中心发展中的影响力,为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