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报信息上报、处置制度
1、文明岗、社区文明监督员、行政值日教师、值日教师等兼任情报信息人员。
2、情报信息人员在学习、工作之余随时观察、及时发现和掌握各类安全隐患和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各类不安定因素。
3、情报信息人员具体工作范围:
①校舍、校园硬件设施安全。
②校园内人为的不安全现象。如毁坏公物;私接电器;去山塘、水库洗澡;骑车带人;玩弹弓、气枪、打火机;攀爬门窗、围墙、栏杆;私自离校;擅留外校人员;带刀具或其他锋利玩具;打架;半夜起床玩耍;结伙聚众等等。
③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大违纪行为。如作弊;抽烟;喝酒;赌博;偷窃;传纸条约会;看黄色录像和读物;威胁恐吓;敲诈;双休日打台球;玩游戏机、看录像、上网等。
4、情报信息人员发现重大问题及时直接向少总部汇报,少先队辅导员分管情报信息收集、记录和汇报工作。
5、情报信息人员每两周必须汇报一次。
6、安全信息员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避免了恶性伤害事故发生的、及时挽救违纪同学,维护校园秩序的;视贡献大小授予“五彩雪松卡”,并给予奖励。
7、安全信息员若工作责任心强,可优先参评“三好学生”。
9、安全信息员所汇报的情况要及时记载,并于当日处理,行政值日教师视事件的大小分别与班主任、年级组长、家长联系,共商教育良策。重大违纪行为要即刻调查深追到底,查清事实,各部门配合教育,并相应给予纪律处分。发生重大伤害性突发事件应马上通知校长或打电话报警。
篇2:幼儿园安全信息和事故信息报送制度
中心幼儿园信息报送制度
为贯彻区教育局及中学校安全信息和事故报送制度,加强安全监管,严格安全事故信息管理,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报告范围
1、学校各类安全工作情况,按月进行专项统计记录,并据此形成专项报告。学校安全隐患每月应组织安全检查,填写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表,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在对应项目中,填写清楚安全隐患的内容、采取措施并由办公室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重大事件即发即报制度:对突发事件出现伤亡的、盗窃案件实行即发即报制度,发现事件第一人有义务及时向学校负责人报告,并于2小时以内由办公室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发生消防、交通、公共卫生、人身意外、群体伤害事故以及涉及刑事案件等,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必要时根据事态发展实行滚动报告。
二、报告规程
1、学校安全稳定专项安全检查统计报告由学校办公室负责。
2、突发事件发现第一人即为第一责任人,有义务向每天值班人员报告所发现的事件经过。
2、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园长报告,并了解事件经过、原因以及所引起的危害。
3、学校相关处室在了解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写出详细报告或信息报园长审批,在征求园长意见后决定是否上报,并由学校办公室向上报告。
4、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可越级上报、审批。
三、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
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时,最先发现或接到报告的学校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主管领导报告,不得延报。
2、准确:
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四、报告问责制度
1、学校安全信息报告必须保证真实性、时效性,必须及时通知到学校分管领导。
2、事件上报不得瞒报、漏报,不许夸大或缩小事件的危害性。发现违纪现象按照学校安全责任追究制度追究责任。
篇3:幼儿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
1.按规定收集、登记、整理和归档园内的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发现传染病疫情况时,采取及时上报和信息采集措施。
2.加强对幼儿日常晨检、午检保健资料的登记及统计。
3.认真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业务指导部门要求,建立卫生保健登记、统计档案,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与统计。
4.园长为本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第一责任人,园卫生保健员为本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的具体实施人,负责卫生保健登记与统计档案,确保信息及时、完整、准确。
5.按上级业务指导部门要求及时填报卫生统计报表,并由本单位负责人审阅并签字、盖章后上报。
6.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全园的卫生保健登记与统计应定期进行整理分析(每年一次),对一次体检资料应有小结。
7.资料的储存:资料的长期保持有利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的比较与分析,对有相关卫生保健资料按要求保存,并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