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身边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好久没有读书了,有时候觉得生活有些无聊。看着女儿渐渐长大,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有时无法说服。心里有了想知道她究竟在想些什么的念头。
前几天在家闲来无事,随手拿起了女儿的一本书《爱的教育》,本想随便翻翻,消磨时间,谁曾想一翻就翻到了结束,一口气看完了全书。书中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精彩的人物描写,可是,偏就有那么一股磁力,牢牢地吸引着你,让你有一种不读完不罢休的感觉。
读罢此书,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书中通篇讲了一个四年级的意大利小男孩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发生在他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我,也似乎穿越时空,回到了我的小学生时代,看见了我的启蒙老师杨老师,她教了我三年,从懵懂无知的小男孩,学会了a o e ,学会了拼音识字,学会了词组造句,会写简单小作文,是她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语文这门学科,还有写作,让我在写作中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语的快乐和释放,也因此,这些年来我经常想起杨老师,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身体怎样,可我明白,好人会一生平安的。
读着书中一篇篇小文章,我好像走入了小主人公的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爱,其实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我们为人父母,亦为人子女,平时生活中多关心父母兄弟姐妹,一个电话,一份小礼物,就能让他们很满足,能感受到我们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并没有忘记他们。我们的一言一行,更是为自己的女儿做了最好的言传身教,在我们家,很少有争吵声,打骂声,哭闹声,真的,更多的是笑声,发自内心的笑声,我们会互相开玩笑,取笑对方,没有什么做父母的就是高高在上,做孩子的大气不敢出一声,一点没有。出门旅游,参观世博会,我们都是一家三口集体行动,我们双方的同事,女儿的同学,都能感受到我们这个家庭所散发出的温馨和甜蜜,并且为我们感到高兴且羡慕。最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我们家橱柜里那么多本大大小小的相册,记录着我们这个小家庭十三年来的所有快乐,爸爸、妈妈、女儿,我们三个人,开心而幸福的生活,我们都为彼此拥有对方的爱而感到骄傲,庆幸这辈子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女儿就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健康、快乐地成长,她懂事,乖巧,热情,阳光,我们不要求她有美丽的外表,可是,要拥有一颗爱心,爱父母,爱祖辈,爱自己,爱你周围的人。
所有爱的内容都不空洞,都是生动丰富的,都是融入了生活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似乎都应该来读一下《爱的教育》这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并且升华,让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沉稳和真实,给自己的孩子做个真正的榜样,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掩卷深思,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我们的学生,是否也应该深入了解我们的学生的内心,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审视我们的一言一行,多用爱的力量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也拥有爱的力量,快乐的面对生活!
篇2: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读后感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着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这些日记形式的故事一篇篇都不是很长,都是孩子在读书期间一天内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孩子只是很简单的将这些学习过程,教育过程如实地记叙着,但越是简单的东西越是可以表达很多的内涵。因为读者看到小学生将他眼中的先生的教育方法,先生对学生的爱、关心,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友爱的情感用一些记叙性的文章记录下来,有一些简单的情感表达其中,小学生虽小,但却能深刻感受到先生“爱的教育”,感受好与坏,感受爱与憎恶,这一切复杂的感受通过这一篇篇日记表达出来,传达给读者,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让读者能切身体会“爱的教育”,感受“童言无忌”。
当我们在阅读这本书时,可以慢慢思考些什么,这些思考使我们能够深刻体会一下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并非易事,当教师、父母能把握好这个度,那爱的教育则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而不正当处理这爱的教育,这爱就有可能成为溺爱,盲目的爱,将会起到反作用。我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所以,这些以日记形式的小故事表现给我们看。这些日记大人可以看,以了解孩子的心灵,小孩也可以看,感受同龄人的身心状态,一切都因它没有复杂的语言,却能带来一些共鸣。
一、真诚宽厚的人际之爱。
书中的主人翁恩里科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家庭里,他天性纯良,观察敏锐,是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长与书中所描写的真诚宽厚的人际之间的爱是息息相关的。
例如在《我们的老师》、《爸爸的老师》、《我弟弟的女老师》这几篇日记中描绘的师生之间的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www.aishibei.com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弟弟的女老师》一文所描写的那些情景仿佛就是我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女老师怎样教换牙的孩子学拼音,怎样处理孩子们带到教室来的东西,怎样应付上课时突发的事件,怎样克制自己情绪,怎样在发火后后悔等等。读着这些熟悉、感人的画面,有时让我感动不已,感动的是自己正努力去做的,一百多年前的先辈们也努力地做;有时又令我惭愧万分,惭愧的是许多一百多年前同行做得到的事,我反而没有做到。
二、崇高伟大的祖国之爱。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有《帕都亚的小爱国者》、《伦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亚岛的小鼓手》、《爱国》、《意大利》等等。
《伦巴底的小哨兵》是一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流浪的小男孩给一支骑兵小队当哨兵,为了看清楚敌军的情况,他不顾危险,勇敢地爬上树梢,最后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宣扬了普通的人对祖国的热爱之心,从故事中,我感受到了勇敢和忠诚,感受到了拳拳的赤子之心。
《爱国》是一篇爸爸写给恩里科文章,爸爸在恩里科听了一个爱国故事以后,用这个故事的内容教育、启发恩里科。文章通篇都在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用慷慨的陈词、热情的话语表达了一位爱国者的高尚情操。读来使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含并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它在感动我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考。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了作者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其实也包含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也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这本书中朴实的语言和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篇3:《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几年前我曾经买过一本意大利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未曾浏览就被一个朋友的孩子借走了。当时误以为这本书充满了说教的大道理,因此对朋友的迟迟未还不曾介意,也就少了拜读之心。
这个暑假,为着学校布置的读后感作业,在书店又买了一本《爱的教育》。阅之,竟然被深深吸引,并为我曾经对这本书的偏见感到脸红,因为书里没有所谓冠冕堂皇或高高在上的教育者的陈词滥调。一个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故事,构成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其间穿插了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真实的每月故事。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地展现在我眼前,而我则随着恩里科的叙述时喜时忧。吸引我的,是在那平凡而细腻的文笔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读完此书已一月有余,但书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如小石匠、卖炭人、父亲的老师、恩里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盲童等等,依然浮现在我的眼前,书中与孩子有关的故事也常铭记于心里。对书名《爱的教育》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或者可以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读者的心扉。
爱是什么?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无法准确形容。可是我从《爱的教育》中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同样的,教育者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记得书中,恩里科的老师对他们说:“你们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我没有家庭。自从去年我的母亲去世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别的亲人了,也就再也没有别的牵挂了。现在我把你们都当成是我的亲人,你们都好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爱我。我不愿处罚你们中的任何人,在我面前你们要表现出你们是好孩子。现在你们班就是一个大家庭,你们是我的安慰和骄傲。我不要求你们向我做任何保证,但我知道你们心里已经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暗下决心了,我感谢你们。”
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老师的如此坦诚,但我又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过所有的孩子呢?我似乎问心有愧。长得乖巧的孩子明显会得到我更多的关心;认识的孩子也会受到我更多的照顾;倘若有两个孩子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犹豫地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坏孩子,却不知受了委屈的孩子在暗自垂泪并失去对我的信任,而得到我偏袒的孩子在洋洋自得的同时助长了他凌人的气焰。
细细想来,真是羞愧,常说着“一视同仁”的话却常言不由衷,总是以“老师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理由说服着自己然后心安理得地继续着我“自私的爱”,忽略了那些或木讷或顽劣或自闭的孩子眼中爱的渴望。如果教育没有了公平公正的爱,又何谈教书育人呢?这是我阅读《爱的教育》一书得到的最大的启示。
最早翻译此书的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我们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爱每一个孩子,不论贫穷富贵健康残疾聪明愚笨,如此,教育才得以显示最灿烂的魅力。
我将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