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

  碰巧在网上看到有人介绍《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个标题吸引了我。在简单的看了下当当网的书评之后,就决定买来这本书。幸运的是,这本书真的给我挺大的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美国的作家。其实这书在几十年前已经出过一次,我看的是重新修订的版本。我平常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很焦急,想急切的看完一本书,但在看完书之后,有时却觉得记不住,或者领会不到书中的意义。很感激作者领我进入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让我能够更好的把握阅读,提升自己阅读的能力和水平的。

  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人如何提升自己的阅读层次,或者说让读者能够更好的阅读,掌握阅读的技艺,不走弯路。

  书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阅读的前两个层次,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基础阅读主要描述了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只要掌握了语言和文字就能够达到。检视阅读则讲述了在开始阅读一本书之前,应当先对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解书的类型,在讲些什么,作者的目的或者意图,对读者有什么帮助等问题,并且要很仔细看书的前言,索引,特别是目录。这样才能够在花时间看这本书之前,对此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避免没有帮助的书浪费读者的时间。

  这一部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讲到检视阅读,让我了解到原来在深入一本书之前,可以先这样来了解一本书。让我知道书名的重要性,前言的重要性,编者对书介绍的重要性,特别是目录的重要性。很多书其实把目录看一遍就大概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了,就大概可以知道这本书对自己的用处大不大了。并且书中给我的鼓励也很大。作者告诉读者不要害怕难懂的书,因为每一个作者写书都是要让读者来读的,让读者和他一起分享他的观点,他的成果,所以作者一般都不会故意刁难读者的,都会让读者能够领会他的想法,只要这个读者够用心。同时书中在提到阅读小说时不要害怕长篇,害怕人物众多,而是要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小说中,将自己化身为小说中的人物,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感受作者带给我们的礼物。

  第二部分讲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析阅读主要用在论说式的书籍中,不适合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分析阅读需要读者进入阅读的十五个步骤,分为三个阶段。首先要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其次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最后评论一本书。每一个阶段再继续细分,让读者能够更好的把握一本书。第一个阶段的教导对我的帮助很大,告诉我要先对一本书分类,再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一本书在谈什么,再将全书的大纲分出来,最后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这些规则让我在面对一本论说式的书时,不要对里面繁多的论证害怕,而是能够从容的面对作者的论述,更好的理解一本书。不过分析阅读的规则很繁多,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掌握住,需要不断的运用作者的规则去阅读书籍,就能够更好的掌握作者所教导的方法。

  第三部分主要讲到在面对不同类型读物时,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当然有一些规则是不变的,比如要先了解所读书的类型,主要讲什么,作者的目的等,基本上适用于每一种读物。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在面对论说式的读物和在面对想象文学时,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面对论说式读物时主要运用前面所讲的分析阅读的方法,但在面对想象文学时,却不同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想象文学并不是靠分析和列大纳等方法可以掌握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的。作者告诉我们在阅读想象文学时一定要接受作者的主题和想法,这样才能够进入到作品当中。同时在阅读想象文学时,一定要尽量快的把全书看完,不要将故事情节分割的太厉害,不然就掌握不到连续性的故事情节,也就掌握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想法了。在这一部分中,让我对阅读想象文学,包括故事,戏剧和诗都产生了以前所没有的兴趣,这点给我很大的帮助。

  同时这一部分也介绍了阅读历史,哲学和其他类别学科的阅读方法,但总体对我的帮助就不是太大,可能需要我在遇到这种类型的作品时,再来看看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么运用的吧。

  第四部分讲到了主题阅读。但目前来说,这个阅读方法我还没办法去领会,虽然作者说这个阅读方法才是最高级的阅读。因为这个阅读主要针对在研究某一个主题时才采用的方法,但目前对我来说,我还是处于在积累知识和掌握方法的学习过程当中,更多对我帮助的是采用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还有阅读想象文学的帮助。不过我相信,在将来要写论文的时候,我还需要来向本书的作者取经,来详细的学习主题阅读的方法。或者不需要等到写论文的时候,可能更早,至少我希望我能够更早的进入到研究的行列中,虽然这不容易。

  书的最后列了推荐书目,但由于是英文的,而且都是西方的名著,所以我暂时还没有那么多精力来看它。最后是一些检验阅读方法的测验,但对我的帮助不是太大,看以后有时间再回过头来重新领会这本书的作用。因为现在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涉猎不同方面的书籍了,这本书的教导已经使我重新对阅读产生了极大的激情。

  总体说来,真的要再一次感谢这本书的作者。就像翻译这本书的译者在前言中说道,虽然他从事出版工作几十的,也算阅读了不少书,但遗憾的是等到很晚的时候才发现了这本书。但他也说了,能够发现这本书已经很幸运了,至少能够在他以后的阅读生涯中给他更大的帮助。同样的,这本书给我的帮助更加的大,因为我还没有阅读多少书的时候,就能够碰上它。相信这本书所教导我的,能够在我人生短短的几十年中,给我打下好的基础,让我能够从此以后有科学和系统的阅读,不断的提升我的理解能力,知识储备,及人生的境界。相信读过这本书的读者很大一部分赞同我的观点,相信每一个看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发自内心的感谢亲爱的作者,因为他真的是帮助了许多想读书,爱读书的人。

篇2: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读书心得

  我们为什么阅读

——《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读书心得

  看到齐邦媛先生的一段话:我希望中国的读书人,无论你读什么,能早日养成自己的兴趣,一生内心有些倚靠,日久产生沉稳的判断力。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这么复杂,环环相扣的历史,再也不要用激情决定国家及个人的命运;我还盼望年轻人能培养一个宽容、悲悯的胸怀。

  然后就不由自主得联想到了这本书——《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

  我是在2013年12月31日的初中生读后感评价会上接触《阅读》这本书的,只是看到书名就已经对他动心了,接下来网购此书,看着目录中爸爸带着女儿们读的那一部部书,一部部电影,我就已经差不多要爱上这位父亲了。

  让那些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或好或坏的体会都能成为滋养我们的智慧,我觉得对于任何一位为人父母者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为人父母是人生一堂最难的课程,这堂课你只要上了,就绝没有退学的可能。能做的,只是尽量做好。为人父母可以不用学那么多的专业育儿知识,但有一点是一定要学的,那就是学着做一个好大人,只有你是一个好大人了,你的小孩才会成为一个好小孩。

  所以很多时刻,我在听那些“不靠谱”家长诉苦的时候,听他们讲现在的小孩多难管的时候,尤其是听到他们讲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才能提高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都会同时出现两套话语体系,一套是嘴上说的那些“建议”,另一套是:请先学会做家长,再来教训孩子。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给你一个为人父母的机会也只是给你一个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看待自己而已。像这本书的作者李伟文,他就很老实地说他从女儿身上学到了很多。

  教养方式有很多种,但我肯定的是,阅读确实会是其中最浪漫的那一种。我们如果没有可能用脚去丈量千山万水,那就用电影用书来走进世界。我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举世滔滔中,阅读是使我们得以身心安顿之所在。无论世道如何,好或坏,起码都可以回到书的世界,而书是最不会辜负人的。

  每一位父母都有无数的话想要告诉最亲爱的孩子,想要告诉他们如何能立足于世,如何能少走弯路,如何能开心一些。但世事轮回,每一个孩子几乎最听不进的就是这些谆谆教导。每一个人都是撞了南墙才长大成人,长大之后又回到谆谆教导自己的孩子的老路上来。

  每一个大人都很苦逼地活着,或还是要用“成功学”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每次书店,满坑满谷的家教书都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智商情商各种商的,唯一少了的就是教给孩子怎么生活的书。我们好像陷入了一个悖论,每一个被这么教育大的孩子都不快乐,可这些不快乐的孩子长大之后却还是要用这种不快乐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小孩。不知道是谁的悲哀。

  《阅读》是一本好书,爸爸和孩子们一起读书、看电影,写交换日记,家长借由着这种方式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写给女儿们看,这里没有成功学,没有一定要考高分,没有一定要上个好大学,有的只是怎么看待友谊、志向、付出、勇气、气度等真正关乎安身立命的东西。

  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人生课题,有尊严、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有勇气有气度地生活,远比考个好大学要重要的多。

  被生活的车轮碾轧的大人们,我们是不是到时候想一想怎样成为一个好大人,继而在这个让人绝望得连空气都是毒气的世界中让我们的孩子们最大限度地快乐一些呢?

  跟孩子一起读书,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他自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把孩子指引到阅读的门前,便把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财富指给了他。

  王开岭说:在我看来,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读书不为别的,是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或美学营养,照亮我们,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