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一、财务管理主要原则

  1.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利润最大化)。国有独资企业组建的公司,则是国有资产的最大增值化。

  2.企业运营资金总成本最小化,促进企业内外资金充分合理流动,提高奖金使用效益、效率。

  3.企业财务管理实行**体制。

  4.企业财务管理,体现行业、区域、所有制特征,遵循国家财税、会计法律法规,也要注意吸引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并与国际财务惯例逐步接轨。

  5.企业财务具有可控性,促进财务管理与企业总体战略和规划目标相吻合,通过必要的财务手段鼓励、支持、扶植、限制、禁止下属企业财务行为,使其运作在预定的发展轨道上。

二、财务机构设置

  1.母公司级

  (1)设立与财务活动有关的部门,如财务部、审计部、融资部、投资部、财务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

  (2)一些财务机构可以合署办公,如财务部与财务结算中心。

  (3)财务机构由公司财务副总经理统一分管负责。

  2.子公司级

  (1)子公司一般仅设置财务部。对较大规模的子公司还可增设审计、地区性结算中心。

  (2)对规模较小的子公司不单独设立财务机构,仅设立不少于2名的财务岗位,附设于公司行政部(秘书处)。

  3.分公司、工厂级

  (1)分支机构可以设立财务部,主要侧重核算和成本控制。

  (2)分支机构亦可由上级公司总部财务部单独立帐,进行内部核算。

  4.关联企业、协作企业

  参照核心企业财务规章制度设置财务机构。

三、财务人员任用

  1.母公司财会人员,尤其高级财务主管,必须由资深财务专家担任,精通管理会计、责任会计、成本会计、投融资运作、资本市场等。

  2.母公司财务部长为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任免。

  3.对下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

  (1)企业群体内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和高级财会人员均由其上级母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员推荐、审查,由人事部门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2)会计人员的工资、人事关系和岗位职务任免级划归母公司,由母公司派遣和考核,负责对全体财务人员的培训、业务指导;

  (3)会计人员定期向上级财务部门述职;

  (4)财务人员调离、辞职须首先征得上级母公司和本公司领导同意,并监督交接离职。

四、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1.财务制度是集团最重要的规章制度,须由公司总部统一制定。

  2.母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发到下属企业统一执行。

  3.财务制度的效力:

  (1)对核心层、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强制执行,全部适用,不打折扣;

  (2)对参股的关联公司,有一定约束性,最好能遵守执行;

  (3)对协作企业有指导性,建议其参照执行。

五、财务监督

  建立多层次财务监督机制:

  1.母公司设立审计部、稽核部或监察部进行监督管理;

  2.子公司内部监督,可在财务部设立审计岗位,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3.接受企业外部国家、地方财税或审计部门的审计、财税大检查、清点核资、资产评估、必要时聘请独立的执业会计师进行公正审计。

  4.加强对企业管理层任职前、职间、调岗、离职的审计检查,及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全面的或抽查性的监督活动。

六、财务指标体系

  1.消耗指标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

  2.资金占用指标

  ●固定资产额●流动资金额●长期投资

  ●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

  3.成果指标

  ●总产值●净产值●销售收入

  ●销售利润●投资收益●上缴税金

  4.效益效率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对工业企业,该比率最好达到2倍)

  (2)速运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对工业企业,该比率最好达到1倍)

  (3)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帐款净额

  (4)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5)资产负债率=债务总额/总资产

  (6)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净资产

  (7)销售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净值

  (8)成本费用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货成本

  (9)全员劳动生产率或人均创利

  (10)年均销售(利润)增长率

七、财务状况类型

  根据质量、消耗、效益三项指标组合出八种财务模式。

模式平台1:低质低耗低效型

  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且偷工减料或粗制滥造,导致企业效益低下。

  对策为重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迅速扭转产品质量低劣局面。

模式平台2:低质低耗高效型

  出现在产品畅销供不应求,且竞争度极低的市场环境。

  企业清醒地认识到低质量的高效益(投机性)不可能持久。

  尽快将的利润投入到改善品质的投资项目上。

模式平台3:低质高耗低效型

  这是企业各方面均有差距、严重经营管理不善的典型表现。

  对扭亏无望的企业,可能要破产、拍卖或被购并。

模式平台4:低质高耗高效型

  同样出现在短缺市场,且内部消耗管理更有致命伤。

  同时要解决改善品质和降低消耗两个重大问题。

模式平台5:高质低耗低效型

  表明企业产品进入衰退期,销售不畅,产品积压,或资金周转不灵。

  重点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迅速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过时产品。

  及时清理库存积压品,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

模式平台6:高质低耗高效型

  这是最好的经营财务状态,是各类企业应追求的终极模式。

  应向更高目标迈进,患未然,不断创新。

模式平台7:高质高耗低效型

  主要是内部物资管理不当造成消耗高,或产品结构不合理,或单纯追求质量忽视成本。

  加强基础管理,杜绝浪费,降低消耗。

  运用价值工程方法,改进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原材料采购。

模式平台8:高质高耗高效型

  依靠高质量产品和理想价格销售带来高效益,以表面的繁荣掩盖严重浪费的真相,不符合精益、节约、可持续增长方式。

  重点放在改进产品、工艺设计,加强物资、定额基础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方面。

篇2: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一、财务管理主要原则

  1.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或企业利润最大化)。国有独资企业组建的公司,则是国有资产的最大增值化。

  2.企业运营资金总成本最小化,促进企业内外资金充分合理流动,提高奖金使用效益、效率。

  3.企业财务管理实行**体制。

  4.企业财务管理,体现行业、区域、所有制特征,遵循国家财税、会计法律法规,也要注意吸引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并与国际财务惯例逐步接轨。

  5.企业财务具有可控性,促进财务管理与企业总体战略和规划目标相吻合,通过必要的财务手段鼓励、支持、扶植、限制、禁止下属企业财务行为,使其运作在预定的发展轨道上。

二、财务机构设置

  1.母公司级

  (1)设立与财务活动有关的部门,如财务部、审计部、融资部、投资部、财务结算中心、内部银行、财务公司。

  (2)一些财务机构可以合署办公,如财务部与财务结算中心。

  (3)财务机构由公司财务副总经理统一分管负责。

  2.子公司级

  (1)子公司一般仅设置财务部。对较大规模的子公司还可增设审计、地区性结算中心。

  (2)对规模较小的子公司不单独设立财务机构,仅设立不少于2名的财务岗位,附设于公司行政部(秘书处)。

  3.分公司、工厂级

  (1)分支机构可以设立财务部,主要侧重核算和成本控制。

  (2)分支机构亦可由上级公司总部财务部单独立帐,进行内部核算。

  4.关联企业、协作企业

  参照核心企业财务规章制度设置财务机构。

三、财务人员任用

  1.母公司财会人员,尤其高级财务主管,必须由资深财务专家担任,精通管理会计、责任会计、成本会计、投融资运作、资本市场等。

  2.母公司财务部长为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会任免。

  3.对下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

  (1)企业群体内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财务主管和高级财会人员均由其上级母公司(财务部门)负责人员推荐、审查,由人事部门审批并办理有关手续;

  (2)会计人员的工资、人事关系和岗位职务任免级划归母公司,由母公司派遣和考核,负责对全体财务人员的培训、业务指导;

  (3)会计人员定期向上级财务部门述职;

  (4)财务人员调离、辞职须首先征得上级母公司和本公司领导同意,并监督交接离职。

四、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1.财务制度是集团最重要的规章制度,须由公司总部统一制定。

  2.母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汇编成册,发到下属企业统一执行。

  3.财务制度的效力:

  (1)对核心层、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强制执行,全部适用,不打折扣;

  (2)对参股的关联公司,有一定约束性,最好能遵守执行;

  (3)对协作企业有指导性,建议其参照执行。

五、财务监督

  建立多层次财务监督机制:

  1.母公司设立审计部、稽核部或监察部进行监督管理;

  2.子公司内部监督,可在财务部设立审计岗位,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3.接受企业外部国家、地方财税或审计部门的审计、财税大检查、清点核资、资产评估、必要时聘请独立的执业会计师进行公正审计。

  4.加强对企业管理层任职前、职间、调岗、离职的审计检查,及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全面的或抽查性的监督活动。

六、财务指标体系

  1.消耗指标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

  2.资金占用指标

  ●固定资产额●流动资金额●长期投资

  ●无形资产与递延资产

  3.成果指标

  ●总产值●净产值●销售收入

  ●销售利润●投资收益●上缴税金

  4.效益效率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对工业企业,该比率最好达到2倍)

  (2)速运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对工业企业,该比率最好达到1倍)

  (3)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帐款净额

  (4)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5)资产负债率=债务总额/总资产

  (6)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净资产

  (7)销售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净值

  (8)成本费用利润率=税前利润/销售货成本

  (9)全员劳动生产率或人均创利

  (10)年均销售(利润)增长率

七、财务状况类型

  根据质量、消耗、效益三项指标组合出八种财务模式。

模式平台1:低质低耗低效型

  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且偷工减料或粗制滥造,导致企业效益低下。

  对策为重点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迅速扭转产品质量低劣局面。

模式平台2:低质低耗高效型

  出现在产品畅销供不应求,且竞争度极低的市场环境。

  企业清醒地认识到低质量的高效益(投机性)不可能持久。

  尽快将的利润投入到改善品质的投资项目上。

模式平台3:低质高耗低效型

  这是企业各方面均有差距、严重经营管理不善的典型表现。

  对扭亏无望的企业,可能要破产、拍卖或被购并。

模式平台4:低质高耗高效型

  同样出现在短缺市场,且内部消耗管理更有致命伤。

  同时要解决改善品质和降低消耗两个重大问题。

模式平台5:高质低耗低效型

  表明企业产品进入衰退期,销售不畅,产品积压,或资金周转不灵。

  重点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迅速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过时产品。

  及时清理库存积压品,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

模式平台6:高质低耗高效型

  这是最好的经营财务状态,是各类企业应追求的终极模式。

  应向更高目标迈进,患未然,不断创新。

模式平台7:高质高耗低效型

  主要是内部物资管理不当造成消耗高,或产品结构不合理,或单纯追求质量忽视成本。

  加强基础管理,杜绝浪费,降低消耗。

  运用价值工程方法,改进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原材料采购。

模式平台8:高质高耗高效型

  依靠高质量产品和理想价格销售带来高效益,以表面的繁荣掩盖严重浪费的真相,不符合精益、节约、可持续增长方式。

  重点放在改进产品、工艺设计,加强物资、定额基础管理,降低材料消耗方面。

篇3:规划设计公司财务管理规定

财务管理规定

  1.总则

  1.1为加强本公司财务管理工作,发挥财务在经营管理方面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1.2财务室是本公司的财务管理中心,负责科学合理地组织本公司的各项财务活动,包括本公司日常财务收支、资金的筹集和调配、业务效益分析等。

  2.财务收支管理

  2.1日常性财务收支须严格按规定执行,工资标准、福利发放、业务招待费、办公费用等经常性支出,由财务、生产和办公室月初作计划,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临时大额开支和特殊情况,由科室(项目)负责人申请,公司经理批准后支付。

  2.2报销的各类原始凭证,必须是正规税务发票,且字迹清晰,用途清楚,日期签章齐全,数量、金额一致。否则,财务室不予报销。

  2.3本公司日常所有支出业务,必须由经办人签明事由、会计审核,由公司总经理签字方可报销。

  2.4当月末发生的经济业务,次月上旬以前须报财务室,特殊情况须说明事由;拖欠达一个月以上的,财务室不予报销。

  3.员工借支管理

  3.1员工私事借支,原则上不予办理;如特殊原因,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

  3.2员工因公借支,须经总经理审批后方可办理。

  3.3借支员工应严格按还款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借款,(借款人必须在借款单上注明还款日期,一般情况,出差以15天为限,特殊情况需跨时的申请总经理审批)否则,财务室有权扣发其工资、奖金和补助等。

  3.4严禁外单位人员在本公司借款,并严禁本公司职工在外以本公司的名义借款,如发生此类问题,公司概不负责。

  3.5无论公事或私事借款,上次借款未还清的,下次借款一律不再办理。

  4、差旅费管理

  4.1差旅费的开支范围:员工出差期间的住宿费、车船费(含飞机票和标准保险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补助费等。

  4.2在北京市范围开会、办公事不得填报出差补助和住宿费,特殊情况需报总经理批准方可报销。

  4.3符合探亲政策规定的员工探亲或因病经批准赴外地就诊,只报往返车船费,不得填报住宿费等。

  4.4食宿、交通补助的报销标准:

  4.4.1食宿补助:每人每天伙食补助25元,住宿费60—100元;特殊地区每人每天伙食补助50元,住宿费80—120元。

  4.4.2交通费:在北京市外城市出差(不含司机)每人每天补助市内交通费8元。自带交通工具或接待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出差人员,不享受交通补助。

  4.4.3经本公司批准到各级党校、干校、高等院校和其他长期工作并集中食宿的人员,学习期间伙食补助每人每天标准为:1个月以内15元;3个月以内10元;3个月以上5元(寒暑假期间不补)并报每学期往返车船费一次。

  4.5包车费一般不予报销,特殊情况经总经理批准可酌情处理。

  5、办公费管理

  5.1办公用纸张、笔记本等文具用品统一由办公室购置和发放,由各部门负责人统一领发。

  5.2部门(项目)需到外打印文件或材料,须经办公室审稿批准,月末由办公室统一审核结算。不经批准,擅自到外打印费用自负。

  5.3公费订阅报刊、杂志、书籍。由各部门(项目)根据需要列出计划、经办公室汇总、报公司总经理审批后,由办公室统一征订并收发。

  5.4各部门(项目)因工作需要对外发送信函、邮件、传真等由办公室统一办理。

  5.5本公司水电费由办公室按月计数向有关部门交纳。

  6、职工教育培训费管理

  6.1本公司每月按应付职工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供职工教育培训用。

  6.2为培养本公司所需后备干部和专业人才,由公司办公会研究选送学习、培训的员工,其培训费用按有关规定报销。

  6.3对未经本公司批准参加学习的员工,其所有学习费用一切自理。

  6.4员工自费培训期间未经懂事长(总经理)批准占用工作时间的,作旷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