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计量管理制度
1、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发放、报废。
①各科室申请计量器具的购置计划,均应经医院分管领导审查核准。凡不符合计量法规的计量器具,不得购置。
②凡购置的计量器具,应由专职计量工作人员和有关方面人员参加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③计量器具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应协助计量工作人员登记、编号、建帐、填卡,建好计量器具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各项入库手续。
④计量器具应妥善存放,防止损坏。
⑤发放计量器具应由使用科室填表写领取申请单,经分管领导批准,并经主管部门计量人员登记备案后方可发放使用。
⑥属固定资产的计量器具,发放使用前应同时由设备科填写器械技术档案一式三分。按照有关规定管理。
⑦计量器具损坏需要报废时,使用单位写出申请报告,由计量工作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并写出鉴定报告,经分管领导审查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对于改型淘汰的计量器具,由医院直接通知使用部门办理有关的报废手续。
2、计量器具的使用、维修、保养。
①大型、精密计量仪器应定点存放,专人管理,专人使用,责任落实到人,未经主管人员允许,他人不得使用。
②使用人员应熟练掌握和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使用记录。轮换人员操作时,应填写交接班记录。
③仪器发生故障,使用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并填写书面记录。有关领导应尽快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维修,并送计量部门进行鉴定。
④计量器具的放置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符合仪器本身需要的环境条件,并保持相对稳定。
⑤仪器使用人员应经常做好初级保养、维修工作,如清洁、防尘、固定螺丝等。
⑥器械维修人员对计量器具应定期检查,对在大型精密、贵重、进口仪器拆修时,应经医院领导批准,并做好记录存档。
3、计量器具的技术档案和资料保管、使用。
①凡计量器具和测试仪器,均应按要求,建立技术档案。
②属固定资产的计量器具,应按有关规定同时建立普通器械技术档案,将计量器具的申报审批手续、合同副本、仪器说明书、线路图等资料入档,并按规定分级管理。
③档案资料应由专人管理,不准外借,不得随意涂改。调换管理人员时应做好交接班记录。
4、医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
①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经常处于良好状况,应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抽样检定。
②每次抽检数量应占周期内器具总数的10%以上,医院有条件检定的由计量室检定,不能检定的送检定部门进行检定,抽检合格的仪器要做好登记、记录入档,对抽查不合格者,应报告医院领导进行处理。
③计量器具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时,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或计量管理人员随时安排检定处理。
④抽检合格率应高于周期合格率。
5、计量监督。
①医院可委托医疗设备科对医院计量工作负责实施监督。
②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者,责令其停止使用,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③对损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隐瞒不报,给工作造成损失者,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④监督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制度,不听劝阻造成计量器具损坏者,要令其赔偿损失的一部或全部。
⑤监督检查各种文件、报表处方、病历等资料是否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⑥监督计量器具是否有超期使用现象。
⑦监督计量检定人员正确执行计量技术法规,保证检定数据的准确、可靠。
篇2:医院计量管理制度
医院计量管理制度
1、计量器具的采购、入库、发放、报废。
①各科室申请计量器具的购置计划,均应经医院分管领导审查核准。凡不符合计量法规的计量器具,不得购置。
②凡购置的计量器具,应由专职计量工作人员和有关方面人员参加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③计量器具入库时,仓库管理人员应协助计量工作人员登记、编号、建帐、填卡,建好计量器具档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完善各项入库手续。
④计量器具应妥善存放,防止损坏。
⑤发放计量器具应由使用科室填表写领取申请单,经分管领导批准,并经主管部门计量人员登记备案后方可发放使用。
⑥属固定资产的计量器具,发放使用前应同时由设备科填写器械技术档案一式三分。按照有关规定管理。
⑦计量器具损坏需要报废时,使用单位写出申请报告,由计量工作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并写出鉴定报告,经分管领导审查批准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报废手续。对于改型淘汰的计量器具,由医院直接通知使用部门办理有关的报废手续。
2、计量器具的使用、维修、保养。
①大型、精密计量仪器应定点存放,专人管理,专人使用,责任落实到人,未经主管人员允许,他人不得使用。
②使用人员应熟练掌握和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使用记录。轮换人员操作时,应填写交接班记录。
③仪器发生故障,使用人员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并填写书面记录。有关领导应尽快组织人员查明原因进行维修,并送计量部门进行鉴定。
④计量器具的放置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符合仪器本身需要的环境条件,并保持相对稳定。
⑤仪器使用人员应经常做好初级保养、维修工作,如清洁、防尘、固定螺丝等。
⑥器械维修人员对计量器具应定期检查,对在大型精密、贵重、进口仪器拆修时,应经医院领导批准,并做好记录存档。
3、计量器具的技术档案和资料保管、使用。
①凡计量器具和测试仪器,均应按要求,建立技术档案。
②属固定资产的计量器具,应按有关规定同时建立普通器械技术档案,将计量器具的申报审批手续、合同副本、仪器说明书、线路图等资料入档,并按规定分级管理。
③档案资料应由专人管理,不准外借,不得随意涂改。调换管理人员时应做好交接班记录。
4、医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
①为了保证计量器具经常处于良好状况,应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抽样检定。
②每次抽检数量应占周期内器具总数的10%以上,医院有条件检定的由计量室检定,不能检定的送检定部门进行检定,抽检合格的仪器要做好登记、记录入档,对抽查不合格者,应报告医院领导进行处理。
③计量器具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时,应立即报告主管部门或计量管理人员随时安排检定处理。
④抽检合格率应高于周期合格率。
5、计量监督。
①医院可委托医疗设备科对医院计量工作负责实施监督。
②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者,责令其停止使用,并按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③对损坏计量器具准确度隐瞒不报,给工作造成损失者,要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④监督计量器具使用、维护、保养制度执行情况。对违反制度,不听劝阻造成计量器具损坏者,要令其赔偿损失的一部或全部。
⑤监督检查各种文件、报表处方、病历等资料是否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⑥监督计量器具是否有超期使用现象。
⑦监督计量检定人员正确执行计量技术法规,保证检定数据的准确、可靠。
篇3:医院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医疗废物管理。
2)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指导、监督和管理。
3)护士长要加强对本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废物泄漏、丢失、买卖事件。
4)在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中,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防止职业暴露。
5)临床科室要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
6)医疗废物包装袋(箱)颜色为黄色,生活垃圾包装袋为黑色。
7)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袋(箱)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8)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箱)外表面有警示标识。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由临床科卫生员采用有效的封口方式进行封口,确保封口的实、严密,然后在每个包装袋(箱)上粘贴有警示标识、不同类别医疗废物的中文标签,填写中文标签的内容:科室、交接班日期、医疗废物类别、经手人签名。
9)包装袋(箱)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袋。
10)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1)科室的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点有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12)每天医疗废物交接完毕后,科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暂存地进行清洁和消毒。
13)科室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与卫生班接收人员履行医疗废物交接、称重手续,并登记、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