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处方调配工作制度

第三医院处方调配工作制度

  1.药剂人员应凭医师处方,按照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

  2.认真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和后记书写清晰、完整,并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3.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审核处方用药的适宜性。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应告知医师进行更改。发现严重的不合理用药、用药错误和超剂量使用医师未双签字时,有权拒绝调剂。

  5.配方时应遵守调配技术常规,称量、计数要准确。禁止取药时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6.瓶签模糊或药品标志不清楚的药品暂不发放,查询清楚后方可调配。

  7.处方调剂后,需经严格核对并由调配者及核对者双签字后方可发药。

  8.发出的药品,必须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混悬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或"用前摇匀",外用药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并向病人讲明用法及注意事项。

篇2:医院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工作情况汇报

  某医院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工作情况汇报

  自20**年5月1日新的《处方管理办法》颁布之后, 在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要求下,为了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保障医疗安全,我院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提高我院的处方质量,并将此项工作纳入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院领导安排医务科负责全院各科室和医师的处方质量的监管和处罚工作。医务科每月在院周会上公布我院各科室的不合格处方的比例,以及开具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名单,并对每张开具不合格处方的医师进行X元的罚款,同时,把处方质量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中,这些工作对规范处方的书写和合理用药起到了很大的督促作用。

  第二,在院领导的安排下,临床药学科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每月抽查各科室的门诊、住院部处方60张,并填写“某医院门诊住院处方书写质量统计表”,统计我院处方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处方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医师,及时打电话告知并协助医师规范处方书写。同时,每月将“某医院院门诊住院处方书写质量统计表”报医务科,为他们提供我院各科室的不合格处方的比例,以及开具不合格处方医师的名单。

  此外,临床药学科还根据省卫生厅的要求,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每月对我院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并对药品销售量前5名的注射剂进行通报。同时,每月定期抽查门诊处方300张,并填写“处方评价表”,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分析、点评,如使用药品通用名的比例、使用注射剂的情况、药品每日给药次数不合理等问题,并把存在的问题反馈于临床医师,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同时,还加强了麻醉药品处方和一、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专项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20**年X月至X月,临床药学科共检查门诊处方XXXXX张、住院处方XXXXX张。基于以上工作,临床药学科每月将处方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登载于《药讯》之中,并注明处方不合格的缘由,以便临床医师借鉴规范处方的书写。

  为了更好地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医务科和临床药学科还多次举办了《处方管理办法》学习班,不仅对各级医师进行培训,而且对我院的新医师及实习研究生也进行了处方规范书写的培训,通过学习,我院医师的处方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第三,药剂科派专人每天检查全院处方,并登记不合格处方的医师名单,每月及时报于医务科。

  通过医务科对医师的处方质量的监管和处罚,临床药学科每月对我院处方的抽查和督导,药剂科每天对不合格处方之医师名单的登记,以及对各级医师的培训学习,我院处方存在的一些问题已得到了很大改进,处方质量也有了显着的提高,处方的合格率已达到了95%以上。

篇3:药品处方审核人员质量职责

  药品处方审核人员质量职责

  1. 严格遵循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遵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

  2. 为顾客提供专业咨询和用药指导,保证顾客用药安全有效;

  3. 对药品销售的正确、合理、安全、有效承担主要责任;

  4. 负责药品处方内容的审查及所调配药品的审核并签字;

  5. 负责执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严格凭处方销售处方药;

  6. 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

  7. 指导营业员正确、合理摆放及陈列药品,防止出现错药、混药及其他质量问题;

  8. 负责中药饮片的装斗复核工作,并做好记录;

  9. 指导、监督营业员做好药品拆零销售的工作;

  10.营业时间必须在岗,并佩戴标明姓名、执业药师或其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不得擅离职守;

  11.为顾客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指导顾客安全、合理用药;

  12.对销售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认真对待、详细记录、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