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党员学习材料:我们的价值观
从我拿到今天要交流的主题“我们的价值观”时,我便开始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观,作为一名时下备受争议的的80后,又该怎样在追寻价值的同时不失我们张扬的个性。基于以上思考我将今天的题目确定为“我思故我在,从无私奉献到回报促动力”。
新东方俞敏洪曾经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第二种是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里,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在奉献。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这种奉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一棵有用的树。尽己所能的将树荫奉献给学生。
老师也是人,想要一辈子无私奉献真的不容易,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类似信仰的东西,这种东西能支撑你我走过一个又一个陪着学生早读的清晨,能坚持你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充斥着改来改去还是错误答案的黄昏,能陪伴你我熬过一个又一个为公开课绞尽脑汁的夜晚。我把它称为精神的“回报”。当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奉献中找不到动力时,请想想当自己年老时拄着拐杖回首往事时,昔日的顽童学生已经事业有成,久别的学生还会亲切的叫你一声老师,孩子们聚会学生还会欣然地谈论起我曾有这么一个教师。。。。。。。这种回报的快感则会更好地促进你现在的进步与奉献。
我想很多老师都曾有过这样的疑惑,随着业务的熟悉,我们会不会激情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不会失去拼搏的勇气。生命再也见不到梦想的阳光,奉献也无所谓收获“回报”。我们常常因梦想而忙碌,却也常常因忙碌而忘记了梦想。在迷茫混沌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价值观引领的意志,。我把这种价值观理解为由**大总书记提出的:“存淡薄名利之心,树立德育人之志,践春蚕蜡炬之行”,寻求身边的榜样,净化心灵,坚定我们的价值观不动摇。
这是20**年感动中国教师获奖者胡忠、谢晓君夫妇,相信我们很多教师都曾为之感动,他们正是“无私奉献回报促动力”的践行者!他们为学生奉献了城市的生活,奉献了自己的健康,奉献了为人子女的孝道,他们求的回报是这些孤儿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学生的成才,以及夫妇俩对自己女儿的言传身教,是对他们最好的精神回报。正是这种回报让他们幸福,也更坚定了他俩的信念,成了他们继续为孩子奉献的动力。
同样身为教师,我们也许没有他们高尚,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骄傲。想想孩子们在你的努力下可能会取得的成绩吧,想想奋斗中自己可能会得到的专业成长吧。幸福定会在我们的祈愿中不期而至。作为年轻老师,有什么理由让被时间冲淡自己奔向大海的追求呢?虽然我们很年轻,但是我们一定会不断思考,在思考中践行我们的价值观不动摇,做一个有所“图”的人,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篇2:职中教师党员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职中教师党员个人党性分析材料
E市职中教师
从参加“立足本职、创先争优”教育活动以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其教育活动的意义和必要性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党员教师,如何立足于自己平凡的教育岗位,也能争做党员先锋,群众模范,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现结合本人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个人的党性作如下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改革的步子不大。对于我校开展的“洋思教学”模式认识的还不够深刻。虽然自己也积极参与,在课堂的教学中,也在尝试着运用,仅仅是看到了一些影子而已,没有把步子迈得再大一些。虽然平时也不耻下问,但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教育技术,总是力不从心,比如对电子白板的运用、课件制作等方面存有不少的疑惑,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使用率不高。
2.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动”起来。课堂中,尽管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效果不佳。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没有讨论的热情和意识,回答问题就像挤牙膏,黑板演练不灵活,懒得整理记笔记,更谈不上有双色笔记了;课前预习、课后温习质量不高,可以说是空白。作为老师的我在这些方面改进的太少。
3.争先创优精神不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保有一种盲目的满足感,缺乏自信。尽管认真去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改进的力度不大,教学措施落实的不彻底或是方法不得当。当看到自己的教学策略针对部分学生(或后进生)不适合或无效时,失去信心,没有认真分析原因,而是一切顺其自然,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4.全局意识不强。对于自己的工作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对于学校或教研组里的其它工作虽然也能完成,但努力程度明显较低,总觉得应是各尽其职,各管一摊,不是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做的很少,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忽视了“整体的”这一全局第一要务的认识,没有从全局观念出发考虑问题。参与集体备课不扎实,团队精神不强。
5.全面关注学生较少。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提问、爬黑板。课后多交流,变换学习策略。但结果反倒恶化,部分学生有逆反心理较重,或许是对这种学习方法不适应,折射出个人的教学方法存在不恰当之处。
6.普通话水平较低。课堂中,教学语言缺少幽默感,由于个人性格的原因,课堂教学太严肃,少了很多微笑的面孔,有时一两句方言会不自觉的脱口而出,影响了课堂和谐氛围,缺少课堂活力。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对存在的以上问题,既有客观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自身存在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主要表现在:
1.课堂改革的步子不大。对带动全备课组老师强力推进课堂改革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是探索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对其他备课组老师的课堂调研的少,学习的不力,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工作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没有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方法,没有大胆、放手学生、细致地开展本职工作。
2.课堂教学没有真正“动”起来。我校学生生源复杂,部分家长对教育重视不够,学生的养成教育行为习惯、自学能力较弱。学生全部为走读生,每门课的课时只有那么多,教学有效时间紧张!班级人数较多,个别班级近60人,分组和组织管理难度较大。本人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漏洞。
3.争先创优精神不够。在实际工作中,还习惯沿于用传统的经验和眼光来处理工作,缺少跟家长联系、跟学生沟通、很少倾听学生的心声、分析和解决问题性急。面对当前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缺对策、少办法。就事论事多、研究政策少,照抄照搬多、理论指导实践少,致使知识更新、服务能力落后于学生工作的发展变化。
4.全局意识不强。在工作中有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并以严于律己,宽宏待人的为人准则思想的影响,认为自己把领导交办的任务完成是本职,争着干其他同事会反感。在管理事务中,常常会为别人着想,自认为不是什么原则性事,都会为别人开“绿灯”。在工作上、学习上、作风上还不能高标准、严要求,没有充分发挥备课组长和科室干事带头作用。在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的紧迫感和责任心不强,离领导的要求和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5.政治教师任课班级较多,各班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较多,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全面长期照顾每一位学困生,并跟踪思想教育。按理应该分批、分组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但有时间因为时间以及其它种种原因没有做到或还很欠缺。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树立好党员形象,做好课堂改革先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先锋队,就有领先、争先、先进的意思。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就应该严以律已,规范自身言行,提高自身修养,敢当教师的先锋,做好学生的表率,同事的模范。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树立党员形象,团结教师、积极进取、勇挑重担,大胆创新,放手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相信学生,“放手”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教师为导,深入开展仿“洋思”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平凉七中特色的教学模式。
2.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随时认真研究学情。细心观察每一位学困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关注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成长,激励他们热爱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注意用良好的形态面对学生,与学生交谈,与学生交心,教育感染学生求真求实,积极上进。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地处理好与同事、与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关系。
3.立足本职,增强服务意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领路人、指导者。公平公正对待全体学生,不偏袒爱护“好生”,更不歧视“问题学生”和家庭贫困学生,一视同仁。特别关注“差生”,不管是学生成绩差还是行为习惯差,应多与他们沟通、交谈,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帮助他们及时改正和提高。尽心尽力传道、授业、解惑,把自己所学倾囊相授,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生活习惯、心理、思想、道德、精神、身体健康、社会经验等诸多方面都积极地教育引导他们,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4.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提高业务水平。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要有一桶流动的水。作为党员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钻研教材,把握中考考点,结合学情,精心设计学案,做好自测习题的精选和优化组合,切实提高课堂自测习题的检测质量。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和教学过程的落实,增强纠错本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根据学情,分层教学,布置相应的、适量的课后合页稿纸作业习题,加强对化学术语的熟练掌握。同时,多翻阅与学科有关科研材料,夯实自己的业务知识素养。
5.爱岗敬业,脚踏实地,淡泊名利。教师这一职业,与社会很多其它行业相比,地位和待遇都很一般。但是,既然已选择了教师www.aishibei.com这一职业,就应爱上它,并愿意为其而献身。不能因攀比而失去了心理平衡,不能因追求名利而迷失了方向。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要倾注所有的精力和热情,倾注所有的爱心和良心,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这一伟大而平凡的事业,淡泊名利,脚踏实地,干好本职,无私奉献。
6.认真地学习普通话,争取不断有所进步。努力改变自己的性格,争取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生动。总之,做一名党员教师,应力求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从整体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着手,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力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启发学生,努力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在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作用,力争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做细做实,能够为学校的发展进一份力量。
“立足本职、创先争优”就是要把学习做为“基”,锻造复合型自我;就是要把工作做为“本”,努力争创一流业绩;就是要把生活做为“根”,锤炼自己的优秀品质。总之,一句话: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立足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篇3:教师党员学习材料我们的价值观
教师党员学习材料:我们的价值观
从我拿到今天要交流的主题“我们的价值观”时,我便开始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价值观,作为一名时下备受争议的的80后,又该怎样在追寻价值的同时不失我们张扬的个性。基于以上思考我将今天的题目确定为“我思故我在,从无私奉献到回报促动力”。
新东方俞敏洪曾经说过: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第二种是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里,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在奉献。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这种奉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一棵有用的树。尽己所能的将树荫奉献给学生。
老师也是人,想要一辈子无私奉献真的不容易,所以我们需要一种类似信仰的东西,这种东西能支撑你我走过一个又一个陪着学生早读的清晨,能坚持你我度过一个又一个充斥着改来改去还是错误答案的黄昏,能陪伴你我熬过一个又一个为公开课绞尽脑汁的夜晚。我把它称为精神的“回报”。当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奉献中找不到动力时,请想想当自己年老时拄着拐杖回首往事时,昔日的顽童学生已经事业有成,久别的学生还会亲切的叫你一声老师,孩子们聚会学生还会欣然地谈论起我曾有这么一个教师。。。。。。。这种回报的快感则会更好地促进你现在的进步与奉献。
我想很多老师都曾有过这样的疑惑,随着业务的熟悉,我们会不会激情不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不会失去拼搏的勇气。生命再也见不到梦想的阳光,奉献也无所谓收获“回报”。我们常常因梦想而忙碌,却也常常因忙碌而忘记了梦想。在迷茫混沌的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价值观引领的意志,。我把这种价值观理解为由**大总书记提出的:“存淡薄名利之心,树立德育人之志,践春蚕蜡炬之行”,寻求身边的榜样,净化心灵,坚定我们的价值观不动摇。
这是20**年感动中国教师获奖者胡忠、谢晓君夫妇,相信我们很多教师都曾为之感动,他们正是“无私奉献回报促动力”的践行者!他们为学生奉献了城市的生活,奉献了自己的健康,奉献了为人子女的孝道,他们求的回报是这些孤儿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学生的成才,以及夫妇俩对自己女儿的言传身教,是对他们最好的精神回报。正是这种回报让他们幸福,也更坚定了他俩的信念,成了他们继续为孩子奉献的动力。
同样身为教师,我们也许没有他们高尚,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骄傲。想想孩子们在你的努力下可能会取得的成绩吧,想想奋斗中自己可能会得到的专业成长吧。幸福定会在我们的祈愿中不期而至。作为年轻老师,有什么理由让被时间冲淡自己奔向大海的追求呢?虽然我们很年轻,但是我们一定会不断思考,在思考中践行我们的价值观不动摇,做一个有所“图”的人,做一名幸福的教师。